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通信系统集成服务项目 用户需求书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段) 专用通信无线设备 项目用 户 需 求 书项目编号: 2620标 建设单位: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04月1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专用通信设备标采购招标文件 用户需求书 目 录第一章 通用技术要求71概况81.1 工程概况81.2通信工程范围111.3工程条件111.4招标范围171.5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说明181.6工程的主要阶段181.7服务关系181.8通用要求201.9专用要求261.10其它说明262供货范围263工期计划264项目管理和责任274.1项目组织机构274.2项目计划294.3合同执行阶段294.4文件确认程序304.5管理文件304.6责任范围315质量保证405.1质量程序文件405.2质量体系405.3控制检查程序405.4设计控制405.5文件控制415.6采购415.7生产过程控制415.8不合格产品的控制415.9包装、运输、装卸、储存415.10记录425.11内部质量审核425.12安装督导和调试425.13质量保证期426测试、检验、验收和罚款426.1概述426.2工厂试验436.3出厂检验446.4到货检查456.5开箱检验456.6安装验收456.7完工测试466.8综合联调476.9试运行476.10预验收486.11保证期496.12竣工验收496.13罚款与免责497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497.1概述497.2图纸507.3手册517.4技术文件527.5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的确认537.6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的交付538培训548.1概述548.2培训计划和内容548.3培训费用559设计和人员要求569.1设计联络569.2供货商人员在业主所在地的规定589.3业主人员在供货商所在地的规定59第二章 专用技术要求611系统功能621.1总体要求621.2通话组的服务对象631.3通话功能631.4编组功能641.5呼叫功能651.6数据传输功能671.7存储功能671.8录音功能681.9越区切换功能681.10系统网络管理功能681.11故障弱化功能691.12虚拟专网功能(VPN)701.13直通模式701.14二次开发功能701.15降级备用模式711.16 400MHz车辆段调车子系统功能711.17其它功能722系统构成722.1总体结构722.2覆盖范围要求732.3系统设备的配置732.4频率配置772.5服务质量773系统设备的基本技术及指标要求773.1基本要求773.2无线交换机793.3基站793.4网管服务器/调度台服务器803.5调度台、网管PC终端813.6光纤直放站813.7调度台833.8车载台及车站台833.9手持台843.10便携式维护终端853.11不间断电源863.12漏泄同轴电缆863.13射频同轴电缆883.14天线(室内及室外型)893.15 800M/350M腔体合路器893.16功分器、耦合器903.17 400MHz 固定台/便携台913.18其他要求924系统接口及工程界面924.1中心设备、各基站与传输系统的接口924.2中心设备、调度台与公务电话系统的接口924.3中心设备与信号系统的接口924.4中心设备与时钟系统的接口934.5中心设备与中心通信集中告警系统的接口934.6车载设备与车辆的接口934.7各车站设备与公安无线的接口944.8中心设备与综合监控的接口945电源及功耗指标946供货范围946.1主要设备及材料946.2随机附件966.3专用工具966.4仪器仪表967附图987.1 TETRA系统构成图987.2 车辆段400MHz列检修系统图998R2线二期工程技术要求998.1二期工程概况998.2工程范围1018.3技术要求1019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与车辆的接口技术要求1019.1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对列车广播的接口要求1019.2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对列车控制系统的接口要求1019.3专用无线车载通信设备对车辆的需求与接口要求10210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与车辆的接口管理要求10310.1服务范围10310.2服务责任10810.3服务要求1126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专用通信设备标采购招标文件 用户需求书 第一章 通用技术要求611概况1.1 工程概况1.1.1线路1)线路概况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是一条由北部西南方向的市域快速干线,是连接东莞西部城镇密集带的客运交通走廊。线路从石龙、茶山经东莞市区、厚街、至虎门,沿线为东莞西部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居住人口密集、交通繁忙、城镇间客运交通来往量较大,是东莞轨道交通网络的骨干线路之一。R2线首期工程(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段)起始于东莞北部石龙镇与茶山镇交界处,经茶山镇、东城区、莞城区、南城区、厚街镇,止于虎门镇白沙村,并预留远期向长安方向延伸的条件。线路总长37.787km,其中地下线长33.602km,占线路总长的88.92,高架线长3.770km,占线路总长的9.98。全线共设车站15座。R2线线路平面示意参见图1.1-1。图1.1-1 东莞R2线线路平面示意图2)线路主要参数(2)土建最高限速:东莞R2线土建最高限速为120 Km/h。(2)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正 线: 一般为350m,困难地段为300m。辅助线、出入线: 一般为200m,困难地段为150m。车 站 正 线: 一般为1000m,困难地段为800m。(3)线路纵断面最大坡度:区间最大坡度: 一般30,困难35;地下车站坡度: 2。1.1.2车站R2线首期工程设地下站14座,高架站1座,共15座车站,其中换乘站4座:东莞火车站(与广深线换乘)、鸿福路站(与R1线换乘)、西平站(与莞惠城际铁路换乘)、虎门火车站(与广深港客专及穗莞深城际铁路换乘)。R2线车站分布参见表1.1-1。东莞R2线车站表 表1.1-1序号车站名称里程站间距(右线)形式附注1东莞火车站YDK0+390.000/起点站规划新建东莞火车站内1644.2102茶山站YDK2+034.210中间站方中路与茶山环城路交叉口3392.0873榴花公园站YDK5+426.298中间站莞龙公路湖花路口,榴花公园旁3360.6104下桥站YDK8+788.778中间站莞龙公路银珠街路口2069.5225天宝站YDK10+860.362中间站东城中路温南路口1655.0886东城站YDK12+513.767中间站东城中路东城路口1674.8037旗峰公园站YDK14+188.570中间站东城中路旗峰路口1196.6728鸿福路站YDK15+385.242换乘站东莞大道与鸿福路的交叉路口,会展中心旁2387.6509西平站YDK17+772.892换乘站东莞大道西平二路口2559.30810蛤地站YDK20+332.199中间站东莞大道宏三路路口4588.77911陈屋站YDK24+921.324中间站S256旗鼓路口2663.98012寮厦站YCK27+585.304中间站S256体育路路口1899.72113珊美站YDK29+485.025中间站S256厚街汽车站侧2674.31214展览中心站YCK32+160.173中间站S256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侧5073.12215虎门火车站YDK37+233.295终点站S256广深港客运专线虎门站南侧/1.1.3控制中心东莞R2线控制中心设置在西平站西北侧的OCC大楼内,本OCC大楼将作为14号线的控制中心。其中土建工程由R2线一次建成,设备分期采购、安装。1.1.4车辆段及综合基地R2线东城车辆段设置在线路的北段,与茶山站和榴花公园站接轨。依据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确定的原则,R2线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功能定位为全线网大架修基地,承担R1、R2、R3、R4线车辆的大、架修任务和R2线车辆的定修、临修,R2线(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段)配属车辆的三月检、双周检及列车停放功能,同时设置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和必要的办公生活设施。1.1.5应急控制中心R2线应急控制中心设于东城车辆段综合楼内。当东莞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综合体不具备运营调度指挥功能时,由应急控制中心承担R2线的调度指挥任务,可实现R2线行车组织、运营调度、机电设备监控、票务管理等主要功能。1.1.6牵引供电R2线列车采用DC 1500V接触网供电。1.1.7车辆车辆类型:B型车列车编组:初、近、远期6辆固定编组受电方式:接触网供电,电压为DC 1500V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km/h站台区最大通过速度:55km/h车辆构造速度:135km/h初始加速度:1.0m/s2 (AW2、平直道)常用减速度: 1.0m/s2(AW3、平直道)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1.3m/s2(AW3、平直道)车辆宽度:车体地板面宽度2800mm,车体腰部最大宽度2900mm配车数量:初期 20列/120辆1.2通信工程范围本工程的范围包括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段)37.785km线路、15座车站、1座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含应急控制中心)、1座控制中心及2座主变电所。1.3工程条件1.3.1外供电源R2线通信设备采用一级负荷供电,由动力照明专业引接两路独立交流电源至控制中心、车辆段、车站专用通信设备室、民用通信设备室、警务监控机房的交流配电箱,两路电源能自动切换。外供的交流为三相四线制 380/220V,波动范围为-15%+10%,频率为50Hz5Hz。1.3.2设备接地由动力照明专业为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车辆段、车站的通信设备室提供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1.3.3设备限制条件1)室内设备高度:2200mm;2)通信设备室地面均布荷载:600kg/m2;3)门高:2.2m,门宽:1.2m;4)地板:架空400mm的防静电地板;5)室内照明:200 lx;6)隧道内、地面及高架桥上:不超过设备限界要求。1.3.4通信设备的使用环境通信设备的使用环境参见下表。通信设备使用环境 表1.3-1项 目 控制中心设备室轨旁车载温度工作+10 30050-1070-1070存贮-2070-2070-2070-2070湿度工作2095%2095%20100%20100%存贮20100%20100%20100%20100%机械冲击4g10g10g10g机械振动520Hz1.8mm(振幅)20100Hz1.4g512Hz5mm(振幅)20100Hz1.4g512Hz5mm(振幅)20100Hz4.2g512Hz5mm(振幅)20100Hz4.2g1.3.5通信系统接口接口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与车辆的接口(1)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与车辆的接口 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与列车广播系统接口,用于调度台向列车旅客进行广播,接口类型为音频接口,接口界面在列车广播系统设备接线端口处。 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与列车控制系统接口,用于将列车火灾报警信息通过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传送至运营控制中心的综合监控系统,接口类型为RS422或RS485(暂定),接口界面在列车控制系统设备接线端口处。 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在控制中心与综合监控系统接口,用于列车火灾报警信息的上传,接口类型为RS422或RS485(暂定),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通信设备室综合配线架外线侧。 车辆为车载专用无线通信设备提供110V直流电源,并提供50分钟的紧急供电。 车辆为车载专用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车载台、车载信息板、送受话器、扬声器和天线等)预留安装位置,各设备的准确安装尺寸和重量在确定设备供应商后提供给车辆专业。 车载专用无线通信设备及必要的安装材料由专用无线通信设备供货商提供,并运送到车辆供货商的车辆厂。 车载专用无线通信设备由车辆供货商负责安装,通信承包商负责技术指导。(2)乘客信息系统(PIS)与车辆的接口 PIS车载系统由播放设备、车载接口系统和车载移动宽带传输系统等构成;播放设备包括LCD控制器、分屏器、显示屏;车载接口系统包括车载控制器、车载交换机等,车载移动宽带传输系统包括无线网桥、天线。通信系统供货商负责提供LCD控制器、车载控制器、车载交换机、无线网桥、天线及配套的电源适配器等,车辆负责提供LCD显示屏、分屏器等设备。 PIS系统与列车视频播放系统接口,用于在车载LCD显示屏上播放视频及音频信息,接口类型暂定为差分VGA接口及音频接口,接口界面在PIS系统车载LCD播放控制器接线端口处。 PIS系统与车载视频监视系统接口,用于获取列车上的监控图像并传至控制中心,接口类型为M12以太网接口,接口界面在车辆专业车载交换机端口处。 PIS系统与车辆PIS系统接口,用于接收车辆提供的的ATS数据,包括下一站名称、下一站达到时间、终点站名称等。接口类型暂定为RS-422或RS-232,接口界面在车辆PIS系统主机端口处。 车辆为车载PIS系统设备提供110V直流电源,并提供50分钟的紧急供电。 车辆为车载PIS系统设备预留安装位置,各设备的准确安装尺寸和重量在确定设备供应商后提供给车辆专业。 乘客信息系统供货商所供设备由车辆供货商负责安装,乘客信息系统供货商负责技术指导。 与车辆各系统的接口协议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2)与动力照明系统的接口(1)电源由动力照明系统在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车辆段和各车站通信系统设备用房为通信专业提供2路独立的380V/220V(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源,两路电源能自动切换,电压波动范围为1015,频率为50Hz5Hz,一级负荷供电。动力照明系统在通信相关设备房设置交流配电箱,接口界面在配电箱的输出端,配电箱输出端到通信设备的线缆及连接由通信系统负责提供和完成。(2)接地由动力照明系统为通信系统提供综合接地,在通信相关设备房设置接地排,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接口界面在接地排接地端子处,接地端子到通信设备的线缆及连接由通信系统负责提供和完成。3)与供电系统的接口(1)时钟接口通信系统为供电系统提供时钟信号,接口类型为基于NTP的以太网接口或RS422,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通信系统配线架外侧。(2)电调电话通信系统为供电系统在各主变电所、牵引降压所、降压所、跟随所及车辆段供电车间设置电力调度电话,接口界面在主变电站、牵引降压所、降压所、跟随所及车辆段供电车间和跟随所设置的调度分机处。(3)闭路电视监视通信系统在本线2座主变电所设置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由供电专业为监控设备预留安装位置,并提供220V交流电源和接地条件,具体设备尺寸和功耗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4)与信号系统的接口(1)无线接口信号系统向无线通信系统提供数据信息,以便控制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呼叫列车。接口类型为RS422(暂定),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信号系统设备室配线架外线侧。信号系统向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列车识别号;列车运行在车辆段信息;列车在车站和区间的位置等信息等。交换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在控制中心,信号中央ATS系统通过数据通信接口向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传送实时变化的乘务组号、服务号、序列号、车组号对照表;列车占用车辆段转换轨区段信息以及出入段信号机的列车信号开放信息;列车到站和列车位置信息;列车进出联络线;列车折返信息和运行方向(上/下行)等信息。无线通信系统接收信息,发送确认信息。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供货商与信号承包商在设计联络阶段,就接口的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的定义,数据的格式等)进行协商,双方应提供一切相关资料及技术支持。(2)时钟接口时钟系统为信号系统提供标准时钟信号,接口类型为RS422/RS485或基于NTP的以太网接口(暂定),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备房配线架外线侧。具体接口特性、软件协议和数据格式等在设计联络阶段由时钟系统供货商和信号系统承包商协商确定。(3)传输接口通信系统为信号系统维修子系统和UPS网管系统分别提供1路独立的总线型以太网通道,通道带宽分别为100Mb/s(维修子系统)和10Mb/s(UPS网管),接口类型为RJ45,接口界面在各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通信系统配线架外线侧。5)与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接口(1)传输接口传输系统为AFC系统提供1路独立的总线型以太网通道,供各车站、车辆段及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通道带宽为100Mb/s,接口类型为RJ45,接口界面在各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通信系统配线架外线侧。(2)时钟接口时钟系统为AFC系统提供标准时钟信号,接口类型为RS422或基于NTP的以太网接口,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备房配线架外线侧。具体协议和数据格式等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6)与安防及门禁系统的接口(1)传输接口传输系统为安防及门禁系统提供1路独立的总线型以太网通道,供各车站、车辆段及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通道带宽为10Mb/s,接口类型为RJ45,接口界面在各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通信系统配线架外线侧。(2)时钟接口时钟系统为安防及门禁系统提供标准时钟信号,接口类型为RS422或基于NTP的以太网接口,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备房配线架外线侧。具体协议和数据格式等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7)与综合监控系统(ISCS)的接口(1)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接口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与车站级ISCS的接口界面在车站通信设备室配线架外线侧,接口类型为RJ45以太网接口。车站值班员的显示及控制功能由车站级ISCS终端实现。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与中央级ISCS的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通信设备室的配线架外线侧,接口类型为RJ45以太网接口。控制中心调度员的显示及控制功能由中央级ISCS终端实现。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与中央控制室大屏显示系统接口界面在大屏控制器接线端口上,接口类型为RJ45以太网接口或BNC模拟视频接口。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后备控制盒由通信专业单独设置。(2)广播系统接口广播系统与车站级ISCS的接口界面在车站通信设备室的配线架外线侧,接口类型为RJ45以太网接口。车站值班员的广播控制功能由车站级ISCS终端实现。广播系统与中央级ISCS的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通信设备室的配线架外线侧,接口类型为RJ45以太网接口。控制中心调度员的广播控制功能由中央级ISCS终端实现。话筒和广播后备操作台由通信专业单独设置。(3)通信干线光缆与ISCS的接口通信专业在物理两站点之间为综合监控专业提供16芯通信干线光纤,分布于两根光缆中(各8芯),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车辆段、车站通信设备房光纤配线架外侧。(4)时钟系统与ISCS的接口时钟系统为综合监控系统提供标准时钟信号,接口类型为RS422或基于NTP的以太网接口,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备房配线架外线侧。具体协议和数据格式等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5)PIS系统接口在各车站和控制中心,PIS为综合监控系统(ISCS)提供两个信息接口,接收ISCS的列车运营信息、播放信息、播放控制指令及时钟信息。接口类型为RJ45以太网接口,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车站通信设备室配线架外侧。具体接口类型和协议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6)与集中告警系统的接口集中告警子系统在控制中心将通信各子系统经选择的报警信号集中传至综合监控系统。接口类型为RJ45以太网接口,接口界面在控制中心通信设备室配线架外侧。8)与电扶梯专业的接口(1)电梯对讲电话接口在各车站,通信系统为电扶梯专业提供1条2对(暂定)市话电缆,起点在电梯控制柜,终点在车站控制室,两端各预留10米电缆。电扶梯专业向通信专业提供各车站电梯的位置和数量,并配合设计联络及施工,市话电缆两端的接线由电扶梯专业完成。(2)电梯监控系统接口在各车站,通信系统由通信设备室敷设一条SYV-75-3视频同轴电缆(暂定)至电梯控制柜接线箱,用于将电梯内的监控图像传至通信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电扶梯专业向通信专业提供各车站电梯的位置和数量,并配合设计联络及施工,视频电缆两端的接线由通信专业完成,电梯控制柜接线箱到轿厢摄像机的接线电扶梯专业完成。通信系统提供轿厢摄像机和电梯控制柜接线箱到轿厢摄像机连接电缆的技术要求,设备由电梯承包商负责提供。9)与土建专业的接口土建专业根据通信系统提的要求为通信提供通信房屋及沟、槽、管、洞等预留,通信系统需配合土建完成相关工作。通信系统设备和线缆的安装必须符合土建工程的要求,安装在隧道壁上的设备和线缆必须符合限界要求。此外,区间弱电系统电缆支架,站台/站厅层吊顶内的弱电主通道电缆桥架正线经出入段线引入车辆段的弱电主电缆通道,以及正线引入控制中心的弱电主通道电缆桥架由通信系统承包商提供。通信系统还负责提供通信、信号全线区间贯通接地母排(扁钢)。10)应急控制中心通信系统与各专业的接口应急控制中心承担调度指挥功能期间,通信系统与信号系统的接口、通信系统与综合监控的接口(中心接口),以及通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时钟接口设于应急控制中心,接口的类型、规格、数量与控制中心一致。1.4招标范围1)本标段(2620标)负责提供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含漏缆/射频电缆等)、工具、仪器仪表、随机附件以及所需的其他材料的采购。2)负责所供系统的方案优化、产品设计、内外部接口协调、制造、出厂检验、包装、运输、存储、安装督导、完工测试、综合联调、试运行、质保期、培训、售后服务以及备品备件的长期支持等工作,直至通过业主最终验收,并应服从集成商的协调、管理。1.5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说明1)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为轨道交通内部固定工作人员与流动工作人员之间提供话音通信和短信息等专用通信服务。2)系统为运营控制指挥中心调度人员(行车调度员、环控调度员、维修调度员等)与列车司机、运营人员、维护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等无线用户之间提供无线通信服务;为车站/车辆段的值班员与站/段内的无线用户之间提供无线通信服务;为各无线用户之间提供必要的无线通信服务。3)系统应具有呼叫、广播、录音、存储、显示、检测和优先权等功能。1.6工程的主要阶段通信系统工程的执行主要包括以下阶段:1)设计(包括设计联络和确认);2)制造(包括工厂试验和出厂检验);3)包装运输(包括到货检查);4)安装督导(包括开箱检查);5)完工测试(包括单机测试、系统测试);6)大联调;7)试运行;8)保证期;9)培训(包括工厂培训和现场培训)。1.7服务关系1)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将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通信系统设计单位、集成商、设备供货商、施工承包商、施工监理单位。2)业主(招标人):是指承担本工程建设管理任务的单位,在此指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本工程全过程的建设、管理、监督、检查、关键点控制及合同支付等。3)设计单位:是指承担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受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以下简称业主)的委托,按照设计合同的要求,负责合同项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全过程的设计任务。4)系统集成商:是指承担系统集成管理的单位(以下简称集成商),受业主的委托,负责系统技术支持、配合设备招标及合同谈判、设计联络、生产监造、工厂试验、供货管理、安装管理、完工测试、综合联调及试运行直至通过业主最终验收等过程的系统集成管理工作,同时负责专用通信系统集中告警、广播、时钟设备供货及服务,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到货和支付管理。5)设备供货商:是指承担设备供货的单位(以下简称供货商),受业主的委托,按照设备供货合同的要求,负责提供通信系统设备及所需的附件、材料、专用工具、仪器仪表和随机附件的采购;负责所供设备的产品设计、内外部接口协调、工厂制造、出厂检验、包装、运输、存储、到货验收、安装督导、完工测试、综合联调、试运行、质保期、培训、售后服务以及备品备件的长期支持等一系列和所供设备有关的工作,直至通过业主最终验收。6)施工承包商:是指承担系统设备安装施工的单位(以下简称施工承包商)。受业主的委托,按照通信系统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负责本合同项下需施工承包商供货的设备、材料、工具、仪器仪表的采购,负责本合同项下所有甲供和乙供设备、材料、工具、仪器仪表的到货验收、安装、调试、联调、试运行、培训、售后服务和长期支持等一系列和所安装工程有关的工作,直至通过业主最终验收。7)施工监理:是指提供施工监理服务并具有监理资质的单位(以下简称施工监理)。受业主的委托,按照监理合同的要求,提供施工监理服务工作,包括正常的服务、附加的服务。8)在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业主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业主与集成商签订设备供货及服务合同;业主、集成商与各设备供货商签订三方供货合同;业主与施工监理签订施工监理合同;业主与施工承包商签订施工承包合同。业主与相关单位的管理关系参见图1.7-1:图1.7-1 业主与集成商及供货商的关系图1.8通用要求1.8.1基本要求1)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通信系统的设备及主要材料执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有关规定和建议:(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05;(3)集群通信工程设计规范YD/T5034-2005;(4)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YD/T 5115-2005;(5)通信局(站)防雷接地设计规范YD 5098-2005;(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7)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8)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T 5137-2005;(9)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SJ/T11228-2000;(10)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59-98;(11)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98;(12)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3)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14)国家有关各部颁发的最新有关标准;(15)ITU、IEEE、EIA、CEPT的有关标准及建议;(16)本技术要求中特别指定和制订的标准及技术要求。2)除非本要求中另作规定外,均用国际单位制(SI)度量所有产品。3)设备的金属构件表面除了加工装配面和电镀表面以外,都应进行防锈和喷涂处理。在装配前,对封闭结构的内表面也应有必要喷涂或进行防锈处理。4)设备制造中,供货商应考虑整个子系统设备之间的接口问题,特别是所供设备与其它系统设备之间的接口,各供货商有责任解决相关接口问题。5)在本要求中所述的相同规格的设备必须具有互换性。6)合同项下的全部设备都应经过检验,且具备有效的试验报告和合格证。供货商应首先提出检验项目和遵循标准,交业主和集成商确认。1.8.2基本性能1)通信子系统及设备应是可靠的,并能适应连续不间断地运行。2)通信子系统应是灵活的,子系统扩展时应作到不影响已有设备的运行、硬件增加较少、软件基本不变。3)通信子系统的设备应便于安装、操作和维护。4)通信子系统应适应地下、地面、高架环境条件,选用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少、防尘、防锈、防震、防潮的设备和材料,并不得侵入设备限界。5)通信子系统应适应地下电气铁道的特点,采用符合抗电磁干扰标准的设备和电缆。6)在地下环境中,光/电缆要采用阻燃、低烟、无毒、防蚀的产品;在地面及高架桥上明敷的光/电缆,还应具有抗太阳光辐射能力;并注意防鼠害和防杂散电流腐蚀。7)R2线通信各子系统在地下、地面和高架区间的设备必须考虑防雷设施,防雷设施应采用符合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要求的产品。无线通信设备的防雷还应符合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的要求。1.8.3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1)可靠性通信子系统应通过利用如下的技术降低子系统故障概率和有关影响正常运行的随机性:(1)使用选定的冗余技术;(2)使用已证明具有高可靠性的元件。(3)投标人应提供系统和主要设备的使用寿命。2)可维护性子系统设计应包括有适当的测试点及诊断措施。3)可扩展性通信各子系统应是可扩展的,能适应未来系统扩展的需要。1.8.4 产品要求1)材料和工艺(1)各子系统采用的材料、加工和零部件应满足合同中关于性能和功能特性的要求,以及关于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2)各子系统元件应以行业质量标准制造加工。应特别注意下述过程的整洁和仔细:锡焊、配线、零部件铭牌、电镀、喷涂、铆接、机械化装配、电焊气焊,以及零部件的倒角和去毛刺。(3)各子系统的部件和材料不应被施加超出制造商规格书给定值的电压、电流、温度、应力或任何其他条件。2)部件的可互换性和标准化(1)所有相似零部件应具有充分的可互换性。(2)供货商应对本工程中所有零部件、材料和器件的标准化负责。所有批量生产的设备、零部件和元器件均应是标准产品。3)维护和故障管理通信系统具备各自独立的子系统维护管理设备和故障集中告警设备。集中告警设备应能实时地显示和记录通信各子系统的故障发生的起止时间、内容和地点,且伴有声光报警,并向控制中心维护管理人员报告。4)设备监测所供设备应具有下述性能:(1)面板上应具有视觉指示,用来表明设备中包含的各主要部件的运行状态。(2)具有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测量的测试点。(3)根据需要而设的内置仪表。(4)微处理器控制设备有内置诊断程序。(5)能进行人工测试。5)配置管理系统软件应提供可由用户对R2线车站站名进行修改的功能,所做的修改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指标。6)设备设计(1)所有设备应可不损坏地拆除和更换模块。(2)每块印刷电路板都应具有防护涂层,以防止因潮湿、盐气或其它腐蚀性环境、发霉和灰尘引起的开裂、生锈和变质。(3)所有设备都应具有短路保护,包括电源内部的保护。(4)各子系统设计应配合ISCS、SCADA、AFC、ATS等的接口设计。7)电缆和配线(1)供货商应提供其供货设备所需的所有室内电缆、连接器、端子排和其他附件,所有电缆应终接于配线架,并应采用适当标签标识。(2)供货商应提供分色或分组的电缆。(3)电缆应具有下列一般特性: 铜导体间用聚乙烯或类似材料绝缘; 对四芯或多芯电缆,应考虑铝护套外裹适当的绝缘材料。 电缆外护套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抗腐蚀的材料。8)机柜及机盘(1)机架采用封闭式结构,机架高度为2000mm,其宽度和深度尺寸应符合企业标准规定。(2)结构应牢固,装配具有灵活性、一致性和互换性,实现硬件模块化,紧固件无松动。机柜前、后门、侧面钢板的厚度应为1.5mm ,机柜立柱钢板的厚度应2mm。设备机柜的门缝应均匀,且不得大于2mm,门的开启角度应110,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锐边倒圆半径R应不小于2mm。(3)机械活动部位应转动灵活、插拔适度、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4)机柜或机架应可随意安置,并能牢固地固定于地面上。(5)电缆应能从机柜或机架底部进出。除挂墙式机箱外,所有机柜应具有前后门。柜门应提供锁匙或扳手等安全措施。(6)供货商应以有利于散热通风的方式设计机柜、机箱以及布置设备机架,并应防止害虫的侵入。(7)所供设备机架中不装单元框的空位置应加装盖板。(8)机架应具有电源分配端子及告警接线端子,应具有可闻、可视、紧急或非紧急告警。(9)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锈蚀。标志应清晰、完整、牢固。(10)机架外观要求色彩协调、色调柔和、色泽一致。(11)印刷电路板均应防腐蚀,不允许有飞线,应有插拔及锁定位置,同一品种的电路板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12)当设备运行时,插入或拔出机盘应不引起任何元件的损坏和缩短使用寿命。(13)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及抗电磁干扰应满足IEC-801-2,IEC-801-3,IEC-802-4 ,IEC 62236-3-2:2003和EN50121的要求,供货商应提供设备的具体电磁兼容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数据。(14)在设备柜中应配有本系统的电源分配盘。(15)供货商应提供所供设备接地的要求及接地方式。(16)供货商应说明其设备的散热方式,设备的冷却优选自然通风散热方式。(17)供货商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18)机柜/架的颜色和尺寸应统一,并在设计联络时提交业主确认。9)对安装材料的要求(1)系统中所有零件采用的材料应具有低烟、无卤、阻燃、防腐性能,如无防腐性能应作防腐处理;其物理、化学性能必须稳定;各种材料之间必须相容。(2)所有非金属材料结构件的燃烧性能应符合GB/T5169.71985标准中试验A的要求。(3)所有投标设备之间的信号及电源配线、光纤软线(包括插头及插座)均由供货商提供。(4)投标设备应设电源分配盘,对至各机架的电源进行分配。电源分配盘至本系统各机架的电源线及各机架内部的电源线由各系统供货商提供。(5)机房装有架空防静电地板,地板架空高度暂定为400mm,机架应通过角钢支架(施工方提供)固定在楼层地板上。(6)随设备必备的专用安装及维护工具由供货商提供。(7)供货商应提供各类接插件的有关技术指标。(8)在车站、车辆段通信各子系统设备间的各种配线的参考长度为20m;在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通信各子系统设备间的配线的参考长度为40m。(9)车站通信设备室至综合监控设备室及车站控制室的距离暂按80m计;应急控制中心通信设备室至调度大厅及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室的距离暂按80m计;控制中心通信设备室至调度大厅及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室的距离暂按100m考虑(因控制中心建筑方案尚未稳定,此距离可能超过100m)。(10)在设备安装施工时按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线,系统供货商在设备安装前应配合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勘测。1.8.5仪器仪表和专用工具1)供货商应提供子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仪器仪表和专用工具。2)本要求中包括的仪器仪表和工具的数量和类型,应有效地保证子系统正常运行下的维护使用。3)便携式设备应满足子系统现场维护使用需求。4)供货商应提供这些仪器仪表的技术规格书、操作手册、维护手册和其他相关资料。5)供货商无权在安装和调试期间使用合同仪器仪表和专用工具;但在紧急情况下,业主可将自己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提供给供货商使用。当这些仪器仪表和专用工具损坏时,供货商应负责赔偿全新的同类仪器仪表和专用工具。1.8.6随机附件1)本要求中包括的随机附件应与其他合同设备同时制造。2)在(安装、调试和保证期内)紧急情况下,业主可将随机附件提供给供货商使用,供货商应免费用新品补充所用的随机附件。3)供货商提供的随机附件应能满足子系统正常使用3年(质保期结束算起)的需求。供货商须对随机附件的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性负责。如果种类和/或数量不足,供货商须免费补足。4)总价不变的前提下,业主有权调整随机附件的种类和数量。5)业主有权调整随机附件的供货时间。1.8.7国产化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国产化率应满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要求,并提供相应国产化具体措施及实施方案。1.8.8信息化管理要求:1)供货商须按业主颁发的信息化管理相关规定配合业主信息化管理工作,协助推广和使用业主所提供的信息化系统并按时按质提交项目管理电子文档资料,作为业主工程验收和合同支付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2)业主有权要求对供货商上传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实,如有错误和缺失,供货商需按照管理规定,在整改通知1周内修正和补充相关资料,否则视为未按照管理规定完成工程、服务和设备交付工作。 3)如供货商不按照业主上述工程管理信息化要求,进行工程项目资料填报、上传和审核工作,业主有权视为供货商工作未按合同要求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处理,接到整改通知逾期不予执行的,业主有权暂停、中止或者取消相关工程、设备和服务的验收和支付。1.9专用要求通信各子系统的专用要求,详见本用户需求书的专用技术要求部分。1.10其它说明 业主保留在招标的过程中投标文件编制阶段对本用户需求书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在投标文件中,供货商应明确提出需要业主提供的条件(包括技术资料)。2供货范围本标段包括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供货,详见专用通信设备标段专用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3工期计划根据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段)的工期安排,该项目的总目标为:2015年3月建成通车。全线开通的控制工期如下:2012年8月完成设备采购招标2013年8月前完成交货2014年8月完成全线的建安工程及通信系统调试2014年12月完成全线联合调试2015年3月开通运营在本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业主有权对以上工期进行适当调整,供货商应对此予以配合,合同价保持不变。4项目管理和责任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通信系统工程采用系统项目管理运作模式。为保证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各标段供货商应对所提供系统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并必须对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接口协调负责。4.1项目组织机构4.1.1集成商应提供通信系统集成服务,对本项目进行管理。4.1.2供货商应根据项目情况在东莞市设置相应的项目组织机构,配备固定的人员、制订项目计划并服从业主和集成商的管理,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4.1.3项目组的职能1)项目管理:按照业主的指令和要求,专职负责该项目工程的实施。2)技术管理:按照供货合同的要求,监督所供设备的软、硬件生产。3)生产、制造管理:按照供货合同的要求,监督所供设备的主要原材料采购和设备的生产制造。4)试验、测试管理:组织编制并策划试验标准及出厂检测。5)协调管理:编制内、外部接口细则,落实各系统内部接口的实施,协调各系统间的接口,设备发货、运输及到货管理。6)现场管理:对现场设备的安装、设备的调试、维修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管理。7)图纸、文件管理:按照项目图纸和文件的管理程序,制订图纸和文件标准化的各项规定,向买方提供各种图纸、文件。4.1.4人员配置1)项目经理:本项目执行的负责人,配置1人。2)项目副经理:辅助配合项目经理的工作,配置12人。3)技术管理人员:制订技术标准及系统接口规范,讨论技术方案,监督、指导各种设备的软硬件设计等,配置46人。4)生产、制造管理人员:按照合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负责设备主要原材料采购和设备的生产制造,供货商根据需要配置。5)测试检验人员:编制设备试验、检验标准,负责设备的试验和检验,供货商应提出人员计划。6)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现场设备的安装、调试、落实系统接口的实施及维修等,供货商应提出人员计划。7)文档管理人员:按照项目图纸和文件的管理程序,根据工程进度,向集成商和业主提供各种图纸和文件,供货商应提出人员计划。4.1.4人员要求1)项目经理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经验;在类似工程中担任过本职务;在组织、管理、决策方面有丰富经验;要专职于该项目,履行合同内应尽的责任,由任职开始,直至合同执行结束。2)副经理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经验;在类似工程中担任过本职务;在组织、管理、决策方面有较丰富经验;要专职于该项目,协助项目经理履行合同内应尽的责任,由任职开始,直至合同执行结束。3)技术管理人员具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设计和施工管理、配合方面的经验;在类似工程中担任过本职务;熟悉该系统国内、外的技术发展状况;熟悉该系统的国家有关技术标准。4)现场管理人员具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设备施工、安装督导方面的经验;在类似工程担任过本职。5)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具有类似通信设备的生产管理经验;在类似工程中担任过本职务;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集体劳动合同模板
- 2025湖南湘西州泸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招聘高校见习生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大数据发展和政务局招聘编外人员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4月18日四川内江市招聘会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贵州安顺市参加“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7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铝板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十堰市城发集团及所属子公司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霸州市小学数学六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
- 安全法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考监考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超声科院感知识培训
-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护理常规
- 2025年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必刷题库
- 偏瘫并发症肩痛
- 儿童异物吸入的急救和预防
- 中医糖尿病个案护理
- 幼儿社会领域教育
- 医疗行业实验室自动化的趋势和影响
- 肺功能检查质控要点
-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