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教学字词积累课题研究小结.doc_第1页
中学生阅读教学字词积累课题研究小结.doc_第2页
中学生阅读教学字词积累课题研究小结.doc_第3页
中学生阅读教学字词积累课题研究小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阅读教学字词积累课题研究小结洛阳市十五中 王遂侠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中“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一开始就是以词语教学为基础的。但在前几年新课标的解读与宣传中,有人提出了“淡化知识、淡化积累”之说,词语教学与积累更多地被视作是小学阶段的任务,而在初中的课堂与课外被轻易忽视,词语的基础功能被模糊,结果导致了现在错别字五花八门、无处不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学习和语文的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因而,教师必须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拨乱反正,多分析引导,追溯源头、找出对策,从而杜绝错别字,规范语言运用,使学生的积累运用向着更良好的趋向发展。因而,我们几位语文教师基于这一点进行了以字词积累为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下面我就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研究实践以来的收获。第一、从备课讲课方面着手加强学生字词积累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字词积累课题研究的大方向确定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备课环节就关注学生字词修养的提升。把字词教学贯穿在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课前预习环节,可以要求学生紧扣课本,把要学的课文里出现的生字,生疏的词语,用得巧妙的词语加以收集并理解记忆。上课时时一定要有检查字词掌握的环节,短则一两分钟也可。检查方法力求新颖。学生对于那些没有真正理解的词语是不容易记住的,更谈不上恰当的运用。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不仅要理解词语的本义,而且还要弄懂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这样学生识记字词效率就高,印象也深刻。在讲课的时候,适当抽出时间,交给学生识记字词的好方法。汉字是象形与写意文字的结合体,自身确有难记、难写的一面,但找到规律就可事半功倍。尤其是到了初中以后,学生的抽象思维与理解能力均已提高到一定水平,小学里传统的机械识记、反复抄写的词语积累方法不仅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容易遗忘。原先的统编教材中都有“汉字构造”这一语法知识的编排,笔者以为这块语法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正确理解与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初中教学中,笔者仍穿插了这一语法知识的教学,从智力技能训练入手,对词语进行分析综合,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共同点,发现积累方法与规律,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另外,汉字还具有表意性,“朝露待日晞”的“晞”是阳光照耀之意,这样学生就不会误写作“希”;“俱怀逸兴壮思飞”的“俱”是“全、都”之意,当然也不能误作为“具体”的“具”字,如此等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反复地、不断地、慢慢地向学生渗透,把一组组的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寻找规律,遵循规律对字形、字音、字义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类,久而久之就能提高词语积累能力和运用效益,杜绝错别字。第二、作业设计上也重视加强学生的字词素养这个学期在作业的布置上我刻意重视了字词这一方面的作业。设计了一些方法,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我的方法是要学生在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中积累字词;在实施大量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多读多写是抓住问题的根本;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正;以课本为依托适当拓展。也布置了这方面的作业,比如: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用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学习了解汉字的发展简史及汉字的构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了解“规范汉字”的定义;调查并能够归纳各种语言现象且加以分类。深入社会了解常见的错别字现象及分类、存在的原因、写错别字的危害以及种种新鲜而活泼的语言现象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课外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办法。四至六个人的小组每个人都可以在一定的课余时间把生字读一读、再听写一遍,这样的检查效果是“全班教学”绝对达不到的。大家会帮助分析出错的原因: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猜字谜,有的与以前学过的经典语句结合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为防止“碾”误写作“辗”、“作”误写作“做”,学生在背诵时这样插科打诨:“古时石碾今日车辗,威害大小不一;做是动作作是成为,过程结果有别。”再比如有学生在班中高声呐喊:“萧萧班马鸣,我不是一只英俊潇洒的斑点马,而是一只伤心落魄的离群马。”这样全班同学都不会把“班集体”的“班”误作“斑”这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再进行全班经验交流,同学们的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又因为初中学生个性日益鲜明,在交流时,他们都会有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容易出现花絮,课堂气氛相当自由轻松,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了。 在2014年春节,我布置了这样的语文假期作业。形式上有所创新。作业形式命名为“汉字积累运用“55151”周工程”。要求学生:“5”,每天认识5个生字(周一至周五),“5”,每天认识5个生词(周一至周五),“1”,每天运用其中一个生词造一个句子周一至周五),“5”,每周选其中的五个生词写一段话,“1”,每周积累一个小故事(成语故事、人文故事、历史故事、身边真事,新闻事件均可)。寒假四周,建议每人完成2-3周任务即可。力求增强字词积累的趣味性、规律性,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第三、运用各种方法,举行各种学生活动促使学生进行字词的积累我交给学生很多字词积累的方法:有集合法:、接龙法、讲述故事法、成语对偶法、名句填充法、归类卡片法、片段背诵法。配合着这些方法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小活动:以“马”“天”“龙”字为开头的词语、成语、歇后语比赛,让学生学会运用集合法积累词语;开展了两次成语接龙比赛;学生们“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整”接对地不亦乐乎;还有一次讲故事用词语比赛,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闻鸡起舞、指桑骂槐、毛遂自荐、指鹿为马等词语他们都用上了。课堂上也经常进行名句填充,如:(1)宁为玉碎,_.(2)水至清则无鱼,_.(3)_,达则兼善天下。(4)_,吾将上下而求索。 片段背诵法是最常用了。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多阅读,并规定必读刊物和课外阅读量,因为阅读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积累的乐趣,同时又由于不断复现,减少了回生率,从而能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即“读一读文章认一认字,认一认字再读一读文章,边阅读边识字,边识字边阅读”,这样学生认得快,记得牢,效果好,同时还锻炼了阅读能力。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教材,让学生无论在校内家里,还是在街头社区,只要见到生字词,就有积累的欲望,就能自觉地识记,然后把这些词收集到自己携带的随身本上。笔者还在班级设立了一个“词语积累区”,让学生把积累的词语和积累的方法写到积累区的展示板上,任何一个同学都可以在任何时间把积累的词写到展示板上,任何一个同学都可以随时拿去看,并把它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一个月为周期,笔者在每个周期内安排一次检查,大大增加了学生积累的量。积累词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运用。尽管是记在自己的词语本上,牢记在自己头脑里,如果不去翻翻,不去用用,时间长了也会忘记。因此过一段时间,就要看看读读所积累的词语,以加深印象。所以,我经常提醒学生,在造句、写作文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去运用这些词语,用过几次以后,这些词语才会真正装进自己的大脑。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并持之以恒,那么,我们的词汇仓库将会很充实,作文时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提出了语文学习的策略,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词语积累看似简单,但绝不是教师教拼音、教书写就能轻易解决的,我们要把积累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投入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创新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第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学生成绩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月、四月的阶段考试,学生基础知识积累部分的得分有原来的平均15分左右,进步到18分、20分,第一、第二两道字音、字形题得分率明显高了,语文平均分进步在4分以上,这点进步让我窃喜,可见,平时说学生的基础差,字词这一环节占比例不小。另外,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