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词艺术手法.doc_第1页
高中语文诗词艺术手法.doc_第2页
高中语文诗词艺术手法.doc_第3页
高中语文诗词艺术手法.doc_第4页
高中语文诗词艺术手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排比、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点化或者化用等。二、表达方式: 古诗词中主要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设题较多的是其中的抒情和描写。1、抒情手法(1): 直抒胸臆:(2): 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物、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另外:一般情况下,乐景写乐情,哀情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的写法。2、描写方式:(1)虚实结合 ( 2)动静结合 (3)点面结合: (4) 细节描写 (5) 白描工笔:三、表现手法1渲染与烘托 2衬托与对比 3比兴4象征 5联想和想象: 6卒章显志7以景结情 8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 9、以小见大四、结构技巧1开宗明义,直接点 2曲笔入题,造成悬念 3照应4伏笔 5抑扬关系 6、过渡 例题一: 素梅 王冕 闲花野草斗青红,一着冰霜扫地空。惟有老梅标致别, 岁寒时节自春风。(1)这首诗刻画了梅花什么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全诗进行简要分析。(2)诗中描绘“闲花野草”的作用是什么?例题二: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 ,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1) 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请简要概括“半山春晚” 的特点。 (2)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例题三、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越调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1)请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例题四: 杏帘在望 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这首诗是林黛玉替贾宝玉为大观园中“杏帘在望”一处景点所作题诗,元妃认为是众姊妹中最好的。(1)联系学过的诗词,分析颔联景物描写的突出特点。(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采用了什么的抒情手法?例题五: 海 棠 郑 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那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例题六: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阳旧游 南宋 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注:作此词时,作者住在浙江湖州。(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描绘出“旧游”中怎样的美好情境?请作简要分析。(2)全词如何围绕“闲”的心绪,发出怎样的感慨?例题七: 山 雨 翁 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霜。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山 雨 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1)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2)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洪培欣语例题八: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例题九: 王勃蜀中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注那:奈何,为什么。 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例题十: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鉴赏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例题十一: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题十二: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儿女各当家”是指 。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例题十三: 宿甘露寺 宋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1“枕中云气”与“床底松声”的描写,作用是什么? 2“银山”是比喻的说法,它是指? 3全诗写景有什么特色?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怀? 例题十四: 绝句 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请分项说出这幅画的特色。 例题十五: 和练秀才杨柳 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曲尘丝,指象酒曲那样微黄的柳枝长条。1 这一首送别诗,第二句是谁对谁说的?意思是 2 第三、四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诗人喻己的本体是 。喻友(送者)的本体是 。3 以上两句化无情物为有情物,生动地表现了 感情。 例题十六: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 2 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例题十七: 客 中 初 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是诗为作者客住洛阳撰通鉴时所作。1. 联系作者经历,解说三、四两句隐含的诗人的心志。2. 试简说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例题十八: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歌的前两句与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例题十九: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这首咏菊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诗人借“菊”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题二十: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篱落:篱笆。1.诗开头两句中“送”“动”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好处。(5分) 2.简析后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例题二十一: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鉴赏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例题二十二: 谢亭送别唐代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