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doc_第1页
皎然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doc_第2页
皎然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doc_第3页
皎然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皎然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 上2014-02-11茶博堂皎然,唐代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白居易所写的茶诗极多,然而在白居易之前,唐代亦有一位嗜茶的僧人,写过许多茶诗,数量并不亚于白居易,他就是皎然。博学多识为文清丽工诗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吴兴县)人,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山水写实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上元、贞元年间(公元760804年),是唐代著名诗僧,早年信仰佛教,天宝后期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徙居湖州乌程杼山山麓妙喜寺,与武丘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友。皎然博学多识,不仅精通佛教经典,又旁涉经史诸子,为文清丽,尤工于诗,著作颇丰,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诗评三卷及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号呶子等著作并传于世。结识茶圣陆羽成为莫逆之交陆羽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前后来到吴兴,住在妙喜寺,与皎然结识,并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皎然传载:出入道,肄业杼山,与灵澈、陆羽同居妙喜寺。又陆羽自传: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后来陆羽在妙喜寺旁建一茶亭,由于皎然与当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鼎力协助,乃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落成,由于时间正好是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因此名之为三癸亭。皎然并赋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以为志,诗云: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其诗记载了当日群英齐聚的盛况,并盛赞三癸亭构思精巧,布局有序,将亭池花草、树木岩石与庄严的寺院和巍峨的杼山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清幽异常。时人将陆羽筑亭、颜真卿命名题字与皎然赋诗,称为三绝,一时传为佳话,而三癸亭更成为当时湖州的胜景之一。情谊深厚皎然与陆羽情谊深厚,可从皎然留下的寻访陆羽的茶诗中看出,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寒花寂寂偏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忘归船。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着处即经年!陆羽隐逸生活悠然自适,行踪飘忽,使得皎然造访时常向隅,诗中传达出皎然因访陆羽不遇的惆怅心情,以情融景,更增添心中那股怅惘之情。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闲阶雨夜滴,偏入别情中。断续清猿应,淋漓侯馆空。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在送陆羽回龙山的诗中,语虽含蓄,却情深义重。访陆处士羽: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赏春茗、弄春泉、悠悠一钓船寥寥数语,将陆羽隐逸时的生活情调鲜明勾勒出来。从皎然与陆羽交往期间所写下的许多诗句中,除了可以了解到这两位缁素忘年之交的深厚情谊外,这些诗作更可作为研究陆羽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皎然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 下2014-02-12茶博堂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皎然淡泊名利,坦率豁达,不喜送往迎来的俗套,赠韦早陆羽: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诗中将韦、陆二人比作陶渊明与谢灵运,表明皎然不愿多交朋友,只和韦卓、陆羽相处足矣,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其个性率真若此,大有陶渊明我醉欲眠,卿且去。的真性情。品茶是皎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嗜好,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沬,着碗聚生花。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友人元晟送来天目山茶,皎然高兴的赋诗致谢,叙述了他与陆迅等友人分享天目山茶的乐趣。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有时招逸史,来饭野中蔬。饮茶、读书、饭野蔬,生活型态虽然简单,却是皎然养生的秘诀。此外皎然亦与陆羽一样关心着茶事,顾渚行寄裴方舟: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鶗鴃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由来惯采无远近,阴岭长兮阳崖浅。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罥春衣。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清冷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诗中详细地记下了茶树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和方法、茶叶品质语气后的关系,层层相扣,是研究当时湖州茶事的史料。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陆羽的茶经,为唐代中期茶文化和茶文学的创作起了倡导作用,而陆羽的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更是这一时期茶文学创作的能手,皎然的茶诗、茶赋鲜明地反映出这一时期茶文化活动的特点和咏茶文学创作的趋向。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诗中提倡以茶代酒的茗饮风气,俗人尚酒,而识茶香的皎然似乎独得品茶三昧。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晦夜不生月,琴轩犹未开。城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将描写了隐士逸僧品茶吟诗的闲雅情趣。他有一首饮茶歌送郑容,诗云: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常说此茶袪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日上香炉情未毕,乱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诗中皎然推崇饮茶,强调饮茶功效不仅可以除病袪疾,涤荡胸中忧虑,而且会踏云而去,羽化飞升。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全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沬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加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此诗为皎然同友人崔刺使共品越州茶时的即兴之作,诗中盛赞剡溪茶(产于今浙江嵊县)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并生动描绘了一饮、再饮、三饮的感受,与卢同饮茶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旨亦在倡导以茶代酒,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