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2010.doc_第1页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2010.doc_第2页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2010.doc_第3页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2010.doc_第4页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20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 苏 省 工 程 建 设 标 准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member with cold-rolled deformed bars applications(征求意见稿)2010年*月*日发布 20*年*月*实施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审定 发布2目 次 1 总 则. 12 术语、符号. 2 2.1 术 语. 22.2 符 号. 23 材 料. 4 3.1 混凝土. 4 3.2 冷轧带翼钢筋. 44 基本设计规定. 64.1 一般规定. 64.2 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64.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 . 65 构件设计 . 8 5.1一般规定 . . .85.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85.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85.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86 构造、构件规定.106.1 混凝土保护层. 106.2冷轧带翼钢筋的锚固. 106.3冷轧带翼钢筋的连接 . 116.4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11 6.5 构件规定 . 127 施工及验收规定 . 15 7.1一般规定 . 157.2原材料 . 15 7.3 钢筋加工 . . . 167.4 钢筋连接. . .167.5 钢筋安装 . . 177.6 钢筋代换 . . . . 18附录A 冷轧带翼钢筋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9附录B 钢筋代换表 . 21 1 总 则1.0.1 为了在混凝土结构中设计采用冷轧带翼钢筋,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 冷轧带翼钢筋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以受弯为主的板类构件。 1.0.3 本规程依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编制。本规程未列的内容,尚应符合现行有关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2 术语、符号2.1 术 语 2.1.1 冷轧带翼钢筋 cold-rolled deformed bar 普通低碳热轧钢筋(高线圆盘或棒条)经冷轧或冷搓形成的麻花状变形钢筋。2.1.2 标志直径marked diameter 冷轧带翼钢筋冷轧前原材料(母材)直径。 2.1.3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 与冷轧带翼钢筋横截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2.1.4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concrete structures member with cold-rolled ribbed deformed bar配置冷轧带翼钢筋的混凝土构件。 2.2 符 号 2.2.1 材料性能 冷轧带翼钢筋弹性模量;冷轧带翼钢筋强度标准值; 冷轧带翼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冷轧带翼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2.2.2 作用效应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2.2.3 几何参数 冷轧带翼钢筋公称直径;冷轧带翼钢筋标志直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截面宽度; 截面高度;截面有效高度;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下部纵向冷轧带翼钢筋伸入梁支座锚固长度;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冷轧带翼钢筋截面面积;HRB235级钢筋的截面面积;HRB335级钢筋的截面面积。2.2.4 计算参数及其他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冷轧带翼钢筋的外形系数; 纵向受拉冷轧带翼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冷轧带翼钢筋的相对粘性特性系数。3 材 料3.1 混凝土3.1.1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处于二、三类环境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3.1.2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以及弹性模量等,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的有关规定采用。3.2 冷轧带翼钢筋3.2.1 冷轧带翼钢筋,是用母材一次搓扎成麻花状,截面为中间厚两边薄得带翼边的S形,代号为CDB。其母材采用普通低碳高线盘圆或棒材钢筋。3.2.2 冷轧带翼钢筋的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3.2.3 冷轧带翼钢筋的标志直径、公称直径、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等技术指标应按附录A-3采用。冷轧带翼钢筋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冷轧带翼钢筋的直径除计算截面面积应采用公称直径外,其余均采用标志直径。3.2.4 冷轧带翼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冷轧带翼钢筋的强度标准值、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4采用。表3.2.4 冷轧带翼钢筋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N/mm2)代号符号材质CDB500Q2355.5145004004003.2.5 冷轧带翼钢筋弹性模量应采用1.9105N/mm2。3.2.冷轧带翼钢筋最大力总伸长率为 4%。4 基本设计规定 4.1 一般规定4.1.1 执行本规程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有关结构可靠度设计、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规定。 4.1.2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连续板的内力计算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其支座弯矩调幅值不宜大于按弹性计算值的15%。4.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4.2.1 采用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板类构件的承载能力设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4.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4.3.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有关规定。4.3.2 板类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计算模型应反映板的实际支承条件及受力状况,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4.3.2规定的挠度限制。 表4.3.2 板类构件的挠度限值构件跨度挠度限值7m/200(/250)7m9m/250(/300)9m/300(/400)注:1.表中为构件的计算跨度;2.表中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及时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4.3.3 冷轧带翼钢筋的构件,在一、二、三类环境下裂缝控制等级按三级。最大裂缝宽度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时,在一类环境下其计算值不应超过0.3mm,在二、三类环境下其计算值不应超过0.2mm。5 构 件 设 计5.1 一般规定5.1.1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公式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相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公式中的、应按本规范第3.2节的规定取用。5.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2.1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有关规定。5.2.2 纵向受拉冷轧带翼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公式计算,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可取0.36。5.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5.3.1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有关规定。5.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5.4.1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验算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有关公式计算。其中,公式中的纵向冷轧带翼钢筋相对粘性特性系数可取1.1。5.4.2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的挠度验算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有关规定;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挠度计算宜考虑板的实际受力与开裂状况对板刚度的影响。6 构造、构件规定6.1 混凝土保护层6.1.1 纵向受力的冷轧带翼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标志直径,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有关规定。6.2 冷轧带翼钢筋的锚固6.2.1 冷轧带翼钢筋末端一般不需要做弯钩。6.2.2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受拉强度时,受拉冷轧带翼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公式(6.2.2)计算: (6.2.2)式中 受拉冷轧带翼钢筋的锚固长度; 冷轧带翼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表3.2.4采用;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相应规定采用;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用;冷轧带翼钢筋的标志直径;冷轧带翼钢筋的外形系数,取0.11。当符合下列条件时,按公式(6.2.2)计算的锚固长度应进行修正:1. 两个冷轧带翼钢筋并筋的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4 ;2. 环氧树脂涂层轧带翼钢筋,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3. 除构造需要的锚固长度外,当纵向受拉冷轧带翼钢筋的实际配筋面积大于其设计计算面积时,其锚固长度可乘以设计计算面积与实际配筋面积的比值;4. 经上述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按公式(6.2.2)计算的锚固长度的0.7倍;5. 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mm。6.2.3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冷轧带翼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本规程第6.2.2条规定的受拉锚固长度的0.7倍。6.3 冷轧带翼钢筋的连接6.3.1受力冷轧带翼钢筋的布置在受力较小处,一跨内同一根冷轧带翼钢筋上不宜多于一个接头。6.3.2冷轧带翼钢筋的连接不得采用焊接。6.3.3冷轧带翼钢筋的连接尚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规定。其中锚固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6.2.2条的规定。6.4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小配筋率6.4.1 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板受弯构件(悬臂板、单向单跨简支板除外)中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和中的最大值。悬臂板、单向单跨简支板纵向受力冷轧带翼钢筋的配筋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规定。 注:“单向单跨简支板”系指与理论“简支”比较一致的单向单跨简支板。主要包括嵌固在砌体墙内且与周边没有整浇圈梁的现浇混凝土单向单跨板、无整浇边梁的单向单跨板、预制装配的单向单跨简支板。6.5 构件规定6.5.1 板中受力钢筋采用冷轧带翼钢筋时,一般可采用分离式。6.5.2 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冷轧带翼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冷轧带翼钢筋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且从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锚固长度。6.5.3 板中受力冷轧带翼钢筋的标志直径不应小于5.5mm。6.5.4 板中受力冷轧带翼钢筋的间距,当板厚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时,不宜大于1.5,且不宜大于250mm。6.5.5 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冷轧带翼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且不应小于50mm。当连续板内温度应力、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6.5.6 现浇混凝土板支座边,包括与板受力钢筋平行的梁边或墙边,当计算不需要配置受力钢筋时 ,尚应沿支座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冷轧带翼钢筋标志直径不宜小于5.5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冷轧带翼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的1/4 ;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上述上部构造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梁内、墙内或者柱内,如图6.5.6-1所示。2. 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与板边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的1/7;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上部构造钢筋,该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的1/4 ,如图6.5.6-2所示。图6.5.6-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沿支座周边的上部构造钢筋图6.5.6-2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沿支座周边的上部构造钢筋6.5.7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冷轧带翼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分布钢筋采用冷轧带翼钢筋时,其标志直径不宜小于5.5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对于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6.5.8 冷轧带翼钢筋用于板的负筋时,宜在一端做90弯折,并交错布置。 7 施工及验收规定7.1 一 般 规 定7.1.1 冷轧带翼钢筋一般采用绑扎搭接,不得采用焊接连接。7.1.2 冷轧带翼钢筋不得在冷轧或者冷拉。7.1.3 冷轧带翼钢筋验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有关规定。 7.2 原材料主 控 项 目7.2.1 冷轧带翼钢筋进场后应分批进行复检本规程第3.2.2条至3.2.5条等条款规定的有关主要技术指标,检验批可按同一钢厂、同一牌号、同一规格为1批,且每批重量不应大于20t(不足1批重量按1批计)。检查数量:按进场得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一般项目7.2.2 进场的冷轧带翼钢筋应逐批检查钢筋的外观、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刀痕、擦伤、结疤、压痕、机械损伤或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钢筋在运输和存储时,必须保留标牌,尽量避免露天堆放,进场后应分规格堆放整齐,防止污染。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7.3 钢筋的加工主控项目7.3.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受力冷轧带翼钢筋的弯钩和弯折不宜大于90,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标志直径的5 倍。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角钢、钢尺检查。一般项目7.3.2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不应采用冷拉方法。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7.3.3 冷轧带翼钢筋的加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有关钢筋加工的规定。 7.4 钢筋连接 一般项目7.4.1 钢筋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绑扎网中宜采用定尺整条钢筋,如需连接时,不宜多于一个接头,设计没有明确说明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按本规程第6.2.2 条采用,且不应小于2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85,且不应小于200mm;冷轧带翼钢筋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搭接长度的区域内(1.3且不小于500mm),允许搭接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比例:受拉区位25%,受压区位5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7.4.2 冷轧带翼钢筋的安装连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有关钢筋连接的规定。7.5钢筋安装主控项目7.5.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一般项目7.5.2 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牢,绑扎钢筋网片应做到横平竖直,受力钢筋不得弯曲错位。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7.5.3 钢筋网片、骨架应绑扎牢固。双向受力网片每个交叉点均应绑扎;单向受力网片除外边缘网片外,中间应隔点交错绑扎。绑扎网片和骨架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3的规定。表7.5.3 绑扎网片和骨架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mm)项 目允许偏差网片的长、宽10网眼尺寸20骨架高、宽5骨架长10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7.5.4 冷轧带翼钢筋的安装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有关钢筋安装的规定。7.6 钢筋代换7.6.1 HPB235、HRB335级钢筋用冷轧带翼钢筋代替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7.6.2 钢筋代换应符合承载力相等的原则,HPB235、HRB335级钢筋用冷轧变形钢筋代替时,冷轧带翼钢筋的面积应分别按式(7.6.2-1)式(7.6.2-2)换算,也可查附录B钢筋代换表。代换后的冷轧带翼钢筋的面积尚应满足本规程第6.4.1条关于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用冷轧带翼钢筋代换时: (7.6.2-1) (7.6.2-2)式中 HPB235级钢筋的截面面积; HRB335级钢筋的截面面积; 冷轧带翼钢筋的截面面积;7.6.3 钢筋代换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符合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的抗裂验算以及构造规定。附录A 冷轧带翼钢筋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附录A-1 冷轧带翼钢筋的外形尺寸钢筋类别 标志直径dm (mm) 轧扁厚度(mm)不小于 节距L(mm) 不大于冷轧带翼钢筋5.53.9466.54.65585.668107.085128.4102149.8119注:冷轧带翼钢筋的轧扁厚度指“平均厚度”。图附录A-1 冷轧带翼钢筋的外形和截面形状图 附录A-2 冷轧带翼钢筋的机械性能 钢筋类别抗拉极限强度 不小于 伸长率 不小于 冷弯1800 弯心直径=3dCDB500580 12 表面不得产生裂纹附录A-3 冷轧带翼钢筋的标志直径、公称直径、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钢筋类型标志直径(mm)公称直径(mm)截面面积(mm2)理论重量()冷轧带翼钢筋5.55.422.90.1806.56.2430.60.24087.8548.40.380109.7875.20.5901211.95112.10.8801413.66146.51.150附录B 钢筋代替表附录B-1 每米板宽HPB235级钢筋有CDB500冷轧带翼钢筋代替表 HPB235 CDB500代换方案一 CDB500代换方案二公称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标志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承载力富余度(%)标志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承载力富余度(%)82002515.51701352.16.5200153 15.8981902655.51601433.066.5200153 10.0981802795.51501534.146.5200153 4.3081702966.52001531.505.5140164 5.3881603146.51901612.415.5130176 68181503356.51801703.435.5120191 8.4881403596.51701804.565.5120191 1.2581303876.51502040.435.5110208 2.5681204196.51402180.675.5100229 41481104576.51302351.9481005036.51202553.43102003936.51502041.118200242 17.38101904136.51402180.66820024211.511018043682002425.646.51402184.641017046282002420.231016049181902551.161015052481802692.191014056181702853.341013060481603024.63 HPB235 CDB500代换方案一 CDB500代换方案二公称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标志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承载力富余度(%)标志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承载力富余度(%)1012065481403460.611011071481303720.681010078581204032.191220056581702854.101020037626.521219059581603023.211020037620.191218062881503232.191020037613.871217066581403461.02102003767.5412160707102003761.2281303720.3212150754101903950.1212140808101804171.6012130870101704423.2512120942101505011.22121101028101405370.59121001131101305782.68注:本表为承载力相等原则下,满足工程精度(缺少值不大于5)的代换表,应用时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符合冷轧带翼钢筋混凝土的抗裂验算以及构造规定。 附录B-2 每米板宽HRB335级钢筋用CDB500冷轧带翼钢筋代换表 HRB335 CDB500代换方案一 CDB500代换方案二公称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标志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承载力富余度(%)标志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承载力富余度(%)1020039381702853.346.51003063.831019041381603022.436.5100306-1.36续附录B-2 HRB335 CDB500代换方案一 CDB500代换方案二公称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标志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承载力富余度(%)标志直径(mm)间距(mm)面积A (mm2)承载力富余度(%)1018043681503231.401017046281403460.231016049181303721.121015052481204032.70102003764.351014056181204034811013060481104402.90101704422.481012065481004841.40101604704.3510110714101405370.2010100785101305781.9012200565101804171.601219059510l?04421.0212180628101604700.3712170665101505010.3712160707101405371.22122005615.7812150754101305782.19122005610.8312140808101305784.621219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