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与思考_第1页
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与思考_第2页
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与思考_第3页
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与思考_第4页
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与思考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既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加快发展、构建和谐 *的基本要求。近期,笔者对 20*年以来 *县农民收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林果、畜牧、绿色农产品、劳务四大增收项目和促农增收八大工程,着力建设农业园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加快基地建设,全面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年,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民人均纯收入 4580元,分别增长 14%、 今年元至五月,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680元,同比分别增长 17%、 22%,全县农村经济步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一是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近年来,不断提升劳务品牌和扩大输出规模,广泛组织农村富裕劳动力外出打工,积极推动劳务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年,农民通过进城工程劳务、周边企业劳务、本地季节劳务等方式,实现转移就业 收 均工资性收入达到 2336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51%。 二是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以四大增收项目为重点,大力实施促农增收八大工程,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20*年,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达到 1622元,同比增长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三是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村土地征占用补贴补偿水平,增加土地流转收益以及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房屋租金、集体分配利润,农民土地、林地和房屋等财产不断增值,开辟了农民增收新空间。 20*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 358元,同比增长 占农民人均纯收 入的 四是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通过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村低保面扩大、医保标准提高等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20*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 2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县农民增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但与全市、全省发展相比,我县还处在较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灾害多发、投入不足的客观制约不容忽视 ,农民增收后劲不大;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增收效益滞后;三是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增收内在动力、解放生产力受限制;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力,农民增收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五是农民群众小富即安的传统农耕理念根深蒂固,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诚信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新阶段我县农民增收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三、面临的良好机遇 一是从中央层面来看,中央对三农关注程度、投资强度、政策密度前所未有, 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关天经济区建设,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这为我们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注入了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 二是从全省层面来看,省第 *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把实现经济强、文化强、科技强、百姓富、生态美作为重要标志。为实现百姓富,省上将加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推进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这为我们加快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是从全市层面来看,市第三次党代会围 绕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提出*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7%左右,到 20*年达到 8000元的具体目标,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我们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是从我县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全县对增加农民收入已形成普遍共识,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几年以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快速增长,尽管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仍处在全市末位,但与前一位仅有 1元的差距,今年有望实现赶超。从一季度统计情况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已跃居全市第一,赶超的形势向好、比较乐观,如期实现县十七次党代会提 出的五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目标大有希望。 四、对策与建议 (一)调结构,兴产业,扩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农民增收的重点是经营性收入,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推进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的规律,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城郊农业,培育专业户、专业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努力促进农民在各个产业环节增收,使经营性收入真正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动力。一是稳定发展基础产业。抓好粮食和蔬菜种植业,继续推广压麦扩薯套 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粮食单产量。二是优先发展战略产业。抓好核桃高标准建园和鲜切花基地建设,在林果产业上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在花卉产业上建基地、抓特色、扩市场。三是统筹发展区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烟、茶、桑、药、畜、禽、水产等区域优势产业,形成 *特色品牌。四是培育发展新兴农业。结合旅游产业开发,以创建休闲农业示范县为契机,每镇建设一个具有特色的乡村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集群点,带动农民增收。 (二)抓项目,树品牌,提高农民增收产业化水平。切实抓好四大增收项目,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增强 *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一是大力实施核桃、板栗产业基地县项目,推进核桃系列加工、板栗保鲜与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林果业生产效能。二是狠抓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发展要求,聚集市场吸引力、政府推动力、企业带动力和金融支持力,集中扶持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大场大户,形成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畜牧经济产业带,力争畜禽总量、合作经济组织、畜产品品牌的数量质量上水平。 三是加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加快绿色农产品认证和基地认定一体化进程,促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四是做强 *拾棉工等劳务品牌,加大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力度,鼓励支持新生劳动力参加中长期、全日制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建园区,壮龙头,构筑促农增收发展平台。要扶持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专业化经营,在专业农户的基础上发展种养大户、大场,推动集约化、规模化,进而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的优势产业园区。重点扶持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十大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全县农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继 续坚持抓园区、壮龙头、兴产业、促发展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 *、 *、 *、 *等 6大农业园区功能,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基地,真正把农业园区打造成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产业集聚区。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手段,确保鲜活农产品外销畅通。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协会,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龙头企业 +合作社 +专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外销网络,推动 *农产品走出 *,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四是全力打造省级现代园艺示范园和休闲农业示范县,着力搭建农民增收平台。 (四)倡创业,促就业,强化农民持续增收自主能力。以创建市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基地县为契机,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保障就业服务功能,发挥能人大户、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农民时刻关注市场,转变思维,拓宽眼界,选准门路,无业创业,小业变大,旧业更新,一业多元。在家兼职搞副业、经商开店做老板、投资入股办企业 、搭帮公司搞营销、中介服务供信息。要最大限度地放宽政策准入门槛,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创业平台,开展技能培训,广开融资渠道,帮助农民解决无处创业、不会创业、无资创业等问题。要以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为抓手,大力实施专职农民培育工程,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促进各类劳动主体充分就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转移就业和专职农民培育两条腿走路,不断增强农民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能力。 (五)强基础,重科技,提升农民增收保障水平。要通过实施陕南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 、退耕还林、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等工程,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致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强化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和科普服务,以创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为契机,积极争取农业技术推广条件建设项目,健全县镇农林水牧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加强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推广农技 *0、科技 12396信息服务模式,为农户产业发展提供高效便捷、双向互动服务。要因地制宜、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人才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为农民创业致富提供强有力 的科技支撑。 (六)大协作,优服务,营造良好促农增收环境。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和工作成果。财政、发改、交通、金融等涉农部门,应积极帮助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应将工作主动融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大格局,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农民增收,其他各县级部门单位切实搞好各项服务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