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实验课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doc_第1页
从化学实验课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doc_第2页
从化学实验课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doc_第3页
从化学实验课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doc_第4页
从化学实验课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化学实验课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张 弢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遵义563002 摘 要:每个人都有认识事物的主动性,但是对于枯燥无味的化学理论知识学生常常会学过就忘,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兴趣去学,以至于学生的化学成绩老是提不上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学生对化学缺乏主动性。因此我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得从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开始。那么怎样才能使枯燥无味的化学变得对学生有吸引力呢?就要从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上下功夫,特别是化学实验课。化学实验经化学变化产生的新奇、生动、鲜明的各种实验现象,以及实验对象本身和实验仪器、设备的新奇、鲜明性都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直接兴趣。关键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提高兴趣Conghua studies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to enhance the student to study chemistry the interest open zhang taoZunyi normal school chemistry 、zunyi 563002Abstract:Each people has the initiative of understarding the things, but the students, regarding the dull therories chemistry, May ofter forget what they studyed just now.and some students ever have no interest to study ,so that the chemstry score of the students alawy cannot rise. the most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students are lack of the initiative so study chemestry.They fore if I want to study passively, I must cultive the interest in studying Chemestry. How to make the dull chemestry attractive to the students,then?The answer is that we must work hard in the theory classes and expeccally in the experiment classes. All kinds of novel、vivid, and bright esperimental phenomenon that chenical experiments produce through the chemical thange ,and the experimental objects,experimental instrument and novel equipnent can arouse the students,has the direct interest.key Words: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the student test、 enhances the interest 导致学生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识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目标教学理论、发现法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1该理论强调“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获取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探索性地追求知识、掌握知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的时候建立主动性呢?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化学课的趣味性、用新颖的化学方法等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以建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只讨论怎样在化学实验中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以其自身的特点与功能,不仅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而且能使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结合,将化学学习兴趣发展为稳定的学习志趣。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化学实验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其中学生实验又可分为随堂实验(边讲边实验)、分组实验、实验习题、研究性学习实验、家庭小实验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由于实验主体和实施形式的区别,使他们具有不同的实验教学效果,所以就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一、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为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的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使用较方便、应用较广泛、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实验,可用于各种教学场合2。如果用于一个单元和一堂课的开始,演示实验可以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用在化学概念,化学理论的教学,可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用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考核学生观察、记忆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用于验证假设,有助于学生进行推断、做出结论、解决化学问题;用于化学问题解决时,可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形成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的方法,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熏陶和感染。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功能,努力提高演示实验质量,做好演示实验。3 1、演示实验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人的思维的发展总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现在的中学生正是十六、七岁,形象思维的能力要强于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能力。笔者在教育实习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有点抽象的化学内容时没劲、没兴趣。而这些内容受条件所限,不能进行有关微观世界的演示实验,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这一“难关”,继续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利用教材的新奇内容、设计新奇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好奇”是中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兴趣的前身,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做到全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相应的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要精心设问,激发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例如氮气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问:4设问1.闪电打雷常发区的树木为何特别茂盛?问题2.化油器汽车排放的尾气(氮的氧化物)主要是怎样产生的?四缸汽车与八缸汽车哪种排放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大?问题3.在铜的还原实验中,将还原出来的铜可用氮气使之冷却到室温。若是镁也可以用氮气来冷却镁吗?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补充一个演示实验:如5在学习分子运动时可补充:在一只烧杯中倒入蒸馏水并滴入酚酞(无色),将另一杯滴有酚酞的浓氨水(红色)和其并排放置。不到一分钟,学生发现“红色”跑到蒸馏水的烧杯中去了。看到这一现象,学生们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及时引导、启发他们分析、思考,骤然使他们感受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和运动,鲜明的现象会再一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 2、演示实验可增强教学效果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讲授盐与某些金属反应的规律时,在完成了课本上的相应实验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转换出来”。为了更有力的说明“盐必须可溶”,可以增设“Cu与AgC1悬浊液(AgC1不溶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事实说明:铜丝表面并没有析出一层银白色的金属银,使上述结论进一步巩固,也加深了学生记忆。 3、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直接模仿,调动学生想亲自动手的学习兴趣。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论”认为:“学习得自观察与模仿”。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并加以模仿即可获得学习,而直接模仿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学习方式,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社会技能,都是经由直接模仿学习来的。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的模仿提供范例,尤其对教材上反复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以防危险的内容,这些内容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而不敢进行实验,教师的示范就十分必要。如教材中“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用黑体字印成,虽然教材中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学生在恐惧和害怕心理驱使下,不敢做实验。此时教师的示范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了直接模仿的素材,消除了恐惧心理,调动学生也敢于亲自试一试的实验兴趣,也为以后学生实验奠定了基础。 做演示实验是教材的要求,也是学生的要求,它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感性认识的一种直观手段,同时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能力和科学态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途径,是其它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我们每做一次演示实验,在学生中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经验的老师在做实验之前他会全心全意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他会想到如果仅在讲台上做实验,很可能后面同学看不到,所以他会借助于凳子或抽屉等提高实验的台面,增加可见度,结果是学生学习积极性良好,课堂秩序也可以。不垫高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后面的同学跑到前面去看,老师还得维持秩序,这样做的实验效果就会降低一个档次。 老师做与学生做截然不一样。老师会做,学生并不奇怪,如果换成学生会做,他就感到惊奇,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实验知识也变得更亲切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实施是这样的:对于容易的实验,采取“老师搭台,学生上台表演”的办法。如:6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只要教师做好一切准备,让一名学生往Na2O2中滴加几滴含酚酞的水,学生并不困难,结果现象非常明显:有气泡产生,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让这一学生用老师准备好了的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到的气体内,结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能做到的实验现象,学生也一定能做到。再比如7: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准备好装置以后,只要把气球中的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时,可以看见气球中装的是碳酸氢钠的一支试管,气球涨得大得多。老师可把预先做过并获得成功的实验,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演示,让学生亲自体验。如焰色反应的操作,老师以Na+为例先示范一遍,讲清操作要领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让他(她)把Na+换成K+,焰色会是怎么样呢?再请另一位同学把Na+换成Cu2+,焰色又会是怎么样呢?再比如,浓硫酸的性质实验,老师先讲清实验的要领,然后让学生来做。结果敢上来的同学,哪个都做得很好,效果也很不错,原因是他们做出了学生的自信心,做出了实验的趣味性,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现了学生要求自主学习、愉快学习的愿望。 总之,做好演示实验可带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就很容易了,不过只靠演示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重视学生实验的教学。 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包括随堂实验、分组实验、实验习题、研究性学习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五个方面。要想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必须得先上好学生实验课。那么怎样上好学生实验课呢?、精心准备。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试与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的预试相比,对学生实验课的预试,要求应更高一些。除掌握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外,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困难,拟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视指导计划。指导计划应包括重点指导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重点指导的学生以及巡视指导的路线等。其次,应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仪器,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最后按实验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尽量照顾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防止造成某些同学只能作“观察员”或“记录员”。还要拟订实验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教材和学习有关章节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到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内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的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扼要地做好笔记,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实验课开始时先要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有时还要进行课前讨论和个别操作示范,然后挂出事先写好了的实验项目以及重点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小黑板,待学生检查实验药品和仪器齐全后,再允许学生动手做实验,检查时间不宜过长,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通常采用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即在重点指导的学生中发现问题,立即普遍巡视,如发现某个问题具有共同性,则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一般着重从下面两个方面巡视指导。首先是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程。在中学里,学生违反操作的情况是存在的。比如说未垫上石棉网就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不按需要量取药品,常将剩余药品倒回原瓶,不是用手腕而是用整个胳膊的活动来振荡试管;手握试剂瓶倾倒液体药品时,瓶上的标签不是向着手心,而是向着下方,面部靠近瓶口去闻气体,用同一支试管吸取一种液体试剂后,未经冲洗就又去取另一种液体药品等。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进行的重要工作,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不要代替学生操作,如需要教师做示范时,示范后也要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其次是通过答疑与质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例如,在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某些特性性质,反应中发生某些特殊现象等。要善于对学生恰当地启发提问。例如在讲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黑色粉末逐渐变为亮红色,证明有铜生成,同时试管口有水珠,证明反应后有水生成,概括出发生的现象,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这样学生既有兴趣做实验也能在实验中获得应该获得的知识。只要学生感兴趣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再次是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是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最后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教师在巡视指导中,应随时记下学生在以上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做为小结中讲评的依据。3、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作好小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尤其要对他(她)们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布置学生洗涤仪器和整理实验用品,做好整洁工作。小结时既要补足重点指导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