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m,像到人的距离是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则像高_m,像到镜的距离是_m。2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C物体离小孔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3与水平方向成6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 ( )A、150 B、60 C、30 D、154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C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 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5如图所示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的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上的明月是光源B. 发光的荧火虫是光源C. 我们能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D. 只有太阳是光源7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实像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电影时,屏幕上所成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D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物体的正立、缩小的实像8图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9下图为世博纪念邮票,为了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清上面的图案文字,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大于10cm小于20cm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1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12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器材来进行探究。回顾探究的过程,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是为了让像位于光屏的中央B改变蜡烛到透镜之间的距离、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不同的像C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倒立的D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缩小的13如图所示,表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正确的是( )14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图415如图2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图216(多选题)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B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D照相机照相时,底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7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图418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接到B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D凸透镜既可以成正立的像,也可成倒立的像19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A绿叶黄花 B黑叶红花 C黑叶黑花 D红叶红花20如图 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 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23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24.如图所示,渔民在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鱼叉应对准( )A所看到的鱼 B所看到的鱼的下方 C所看到的鱼的上方 D无法判断252007年3月的扬子晚报有过一篇标题为好个“见钱眼开”电子眼的报道:一些公路每隔三五百米就安装一台电子眼,许多路段限速过低成为“罚款陷阱”,有些地方电子眼已演变成“创收工具”如图,你认为这些“电子眼”是运用到了我们所学过的什么光学原理来反应这一社会现象的(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26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10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0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27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2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D29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许多的光斑,这是( )现象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30如图所示,有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到玻璃,其中入射光线是_,反射光线是_,折射光线是_。31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32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塘的表面均匀漂浮些鱼食,一只小鱼正在A处。现在小鱼在A处出发到水面取一点食物后,要回到岸边的B洞口处,请利用光学作图的方法,画出小鱼在这一过程中游动的最短路径(请保留作图中必要的辅助线)。岸水面BA33安庆是一座沿江城市,有美丽的大湖,气候宜人。大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_(选填“吸收”、“反射”、“透过”)红色光。34阳光下车身看起来很“耀眼”,这是光的_现象:小轿车的前窗玻璃倾斜安装,可以避免因_成像而对司机的视线造成干扰。35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_(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现在我区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8中的_图,而矫正后则变为图8中的_图。(填“甲”或“乙”或“丙”或“丁”)36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 m/s。如图所示,我们使用汽枪射击时,要用准星和标尺的缺口瞄准目标,然后轻扣扳机,就能击中目标。其中的根据是利用_。3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移动,光屏应向移动。(填“左”或“右”) 38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后) ,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透镜来矫正。39如图,两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MP夹角为_。40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_透镜,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4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证明了光在均匀介质种是沿_传播的规律,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 Kms。42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_m/s,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约4107m,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 s。43“桂林山水甲天下,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从物理学角度看,山在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虚”或“实”),像的成因是 。44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但有时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黑板局部发生 反射。45光在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 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 _来解释.46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 150 ,那么入射角是_ _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度.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题型注释)47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变得不均匀,此时它的疏密程度会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传播方向就不一定是沿直线的了,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看到墙面上有一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个现象 (“能”或“不能”)说明此时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4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或“靠近”)49(14分)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光具座上应放有凸透镜、光屏和蜡烛, 应放在其它两种器材之间;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蜡烛的位置应在透镜的 ;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变 ;如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在 的范围了。 (3)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若此时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 上半部分没有了 B.下半部分没有了 C.像缩小了 D.像变暗了50如图7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实验序号入射角反射2)实验中,纸板应_于平面镜。(填“平行”或“垂直”)(3)由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5)在甲图中,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 _(填“会”或“不会”)与OA重合,说明了_ _。图751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14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52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奇景。图甲是厦门天文爱好者拍摄的一张日环食照片。请在图乙中画出,人在其中能观察到日环食的阴影区,并在该影区内写入字母“HS”。乙HS甲太阳月球5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54 在图中画出光线AO经过玻璃后的大致光路。55请你在图中的光路图中,补齐相应缺少的光线。56一束光线射向一块玻璃砖如上图,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3题57S为一个点光源,A为平面镜的一点试画出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A点的光路图。58(1)完成图1中的光路图。(2分) (2)完成图2中的光路图。(2分)59(6分)(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光的反射,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要求画出法线)(2)如图乙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如图丙所示,根据图乙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60如图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61(2分)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62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63(3分)如图所示,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64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画出此光路图。65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通过透镜所成的像,试作图找出凸透镜的光心和焦点F,并画出凸透镜。66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67(2分)画出下图所示中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作出法线、标出反射角)68(2分)画出下图所示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作出法线、标出折射角)69身高1.70 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最少应多长,对平面镜的悬挂有何要求.70学校操场五星红旗在旗杆上飘扬。同学们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三种方案(甲、乙、丙),如下图所示。请你任选其中的一种方案: (1)你选哪种?请说明其运用的物理光学知识;(2)利用同学们的实测数据,计算出旗杆的高度。71篝火晚会上,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人,会看到人在晃动,为什么?72晚上,小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白纸和镜面哪个更亮?为什么? 73课堂上老师用喷壶喷出水雾,打开激光笔,同学们发现在空气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红认为是水雾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小明认为没有水雾光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请你判断谁的说法是正确的,并设计一个实验或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证明。74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 上的微雕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A小于5cm B大于5cm且小于10cm C等于10cm D大于10cm75(4分)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2)灯泡的作用是:_。(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_。76为什么夜间开车不宜开驾驶室内的灯?77(4分)森林公园附近常设立一个告示牌,牌上写着“禁止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有液体的饮料瓶”,这样做的目的的据说是为了防止森林火灾,这是为什么?答:78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参考答案11.6 1 1.6 2.5【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平面镜的大小和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没有关系,所以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像高1.6m,远离平面镜,像高还是1.6m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0.5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0.5m,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1m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人远离平面镜运动了1m/s2s=2m,人离平面镜2.5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m故答案为:1.6;1;1.6;2.52B【解析】小孔成像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选B【答案】B【解析】因为太阳光沿着与水平面成60角,所以入射角的度数为:90-60=30,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等于30,因此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30+30=60故选B4B【解析】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迎着月光走,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选B5B【解析】A、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了,故A错;B、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正确;C、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故C错;D、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故选B6B【解析】A、光源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而天上的明月是反射光,故不是光源,故A错误;B、萤火虫能自行发光,是光源,故B正确;C、我们能看到的物体大多是靠反射光的,故看到的物体不全是光源,故C错误;D、是光源的物体很多,不仅仅是太阳,故D错误。答案为:B。7B【解析】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A是错误的;因放电影时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B是正确的,C是错误的而照相机是照相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B8C【解析】A、拱桥在水中的倒影,是拱桥的光在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是光的反射原理,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看水中的树枝弯折了,这是树枝的光进入人眼时发生了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手影是光被手遮挡住,从而在墙上出现手的影子,这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此项符合题意D、看到镜子中的花,这是花的光经镜子反射后进入人眼,是光的反射原理,故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解析】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实像不容易观察故A不符合题意;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起到放大的作用,容易观察很小的文字故B符合题意;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U2f,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使文字更小而且倒立,不易观察故C不符合题意;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2fUf,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的像不易观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铅笔好像折断了、放大镜放大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鸟巢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答案选A。11C【解析】小孔成像得到的是倒立实像,所以选C12D【解析】A、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改变蜡烛到透镜之间的距离、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不同的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有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总之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倒立的,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有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13C【解析】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应大于折射角,而图中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故本选项错误;B、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同侧,故本选项错误;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故本选项正确;D、因为图中入射角等于折射角,因此不符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光线的方向,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14B【解析】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15B【解析】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的光,进入人眼故A不符合题意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B符合题意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反射太阳光故C不符合题意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空气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ACD【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即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A的说法是正确的;B、放大镜是利用的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说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是错误的;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睛前后距离过长,像成在视网膜前,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带凹透镜做成的眼睛矫正后,能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所以C的说法是正确的;D、照相机利用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D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ACD17B【解析】从图可以看出,小明配戴的是凹透镜制成的眼镜如果小明不戴眼镜,光线将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小明是近视眼故选A18D(2分)【解析】理由: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就可得3分。19C【解析】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选项C正确;故选C20C【解析】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解答:解:根据题意,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前,可以将光屏前移或减小物距以增大像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故选C21缩小 正立放大虚 放大镜【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如照相机;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测焦距;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如投影仪或幻灯机;当u=f时,不成像;当uf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如放大镜解答:解:由题知: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所以u=2f,f=10cm;当u=25cm时,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5cm时,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缩小的;正立的、放大的、虚;放大镜22C【解析】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水看起来很浅,是由于光线通过水、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水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D、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选C23A【解析】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定律进行分析,即作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和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然后比较两次观察的范围解答:解:眼睛通过空气孔看到的范围和通过玻璃看到的范围如图所示:黑色光线表示在空气中的光路,红色表示在嵌入玻璃砖后的光路从图中可以看出,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变大故选A24B【解析】分析:从鱼反射出去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是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一些解答:解:渔民发现水中有一条鱼,因为光的折射定律,看到的鱼的位置并不是真正的鱼的位置,而是鱼的虚像,虚像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瞄准鱼下方叉故选B25B【解析】电子眼的镜头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是使物体在其2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实像来工作的。26C【解析】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知道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实像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次本题的主要意思是将屏幕上较小的像要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来调节解答:解:凸透镜成实像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减小透镜到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才能将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变大故选C点评:会理解应用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调节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的调节规律“物近像近像变小”27D【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显示的是文字在玻璃面上成倒立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人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课本,是因为课本反射的太阳光射到人的眼睛的缘故,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人在凸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光线通过杯子和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28B【解析】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应用题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解答:解:A、凸透镜可以将光线会聚于一点,是光线透过凸透镜而形成的,故是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B、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该物体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眼睛的缘故,故是光的反射,故符合题意;C、盛水的杯子相当于凸透镜,光线透过杯子时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像,故属于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D、手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情况,会根据光的反射定义和光的折射定义进行区分29B【解析】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过树叶缝隙成的像,是小孔成像现象解答:解: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经过树叶间的分析,在地面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生活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很多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与月食、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等,要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0AO BO CO【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光的折射定律进行区分解答:解:由于是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所以水中的光线是折射光线,故OC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异侧,故AO为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的是反射光线,故OB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故2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故3为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故6为折射角故答案为:AO,2,OB,3,OC,6点评:此题是很单纯的概念题目,只要熟练而准确的掌握相关的概念,很容易做对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点评:31【解析】通过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故反向延长两反射光线可得到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从而画出发光点S解答:解:首先反向延长BA、DC,交于一点S,即像点然后做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32岸水面BAA/O【解析】将水面看成是平面镜,找到A点的像点A,点,连接A,B与水面交点O ,此时鱼游的路径最短33反射 吸收【解析】分析: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就是光的反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解答:解: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湖水中的岸边树木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因为黄花是不透明物体,所以黄色的花只反射黄色的光,其他色光被他吸收;故答案为:反射;吸收34镜面反射(反射) 平面镜 【解析】析:从车身非常光滑,阳光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要发生反射这一角度去分析,从光的反射角度看,挡风玻璃是透明的,但不是绝对没有反射,坐在驾驶员后面的乘客会由于镜面反射成像在驾驶员的前方,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容易发生事故解答:解:由于车身非常光滑,阳光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要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能力越强,当太多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时,我们就感觉到刺眼了;司机座前的挡风玻璃就像平面镜一样,反射车内乘客投射来的光,在挡风玻璃里形成车内乘客的虚像若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则所成的像与车前方行人的高度差不多,这就会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容易出事故而当挡风玻璃为倾斜时,所成的像就会在车前的上方,驾驶员看不到车内人的像,就不会影响视觉判断故答案为:反射;平面镜35倒立丙甲【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答案为:倒立,丙,甲36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析】光在直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缺口、准星、靶心在一条直线上,说明枪口与目标共线,故子弹可以准确的射中目标。点评:本题考查光的速度的具体数值,同时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要求学生熟记37 凸透镜 左 左【解析】物体和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反之,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解答:解:凸透镜是折射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折射后会聚在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像,因此物体和像是位于凸透镜的两侧,所以凸透镜应放在位置B上;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反之,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所以要想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就应该增大物距,让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要减小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和物体做同向运动,若不移动光屏,则光屏上的像就会变得模糊)从图来看,蜡烛应向左移动,同时光屏也应向左移动故答案为:凸透镜,左,左【答案】前 凹【解析】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本题答案为:前;凹39 30 【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要清楚要使光线经镜面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光线要与镜面垂直解答:解:根据题意反射光线与镜面N垂直,如图,由图知,反射光线与M的夹角为90-60=30故答案为:3040发散 凹 不一定【解析】分析: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故原来比较跟现在比较是发散了,应是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也说明了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不一定是凸透镜解答:解: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不一定是凸透镜故本题答案为:发散;凹;不一定41沿直线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解答:解: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是这个数值的,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这个数值的故答案为:直线;3108423108,02【解析】分析: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空已知光速和时间,利用t= s/v即可算出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的时间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的时间t=s/v=0.2s故答案为:3108;0.243虚 光的反射【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平静的水面相当于镜面,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解答: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镜面,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山在水中所成的虚像;故答案为:虚,光的反射44 漫 镜面 【解析】分析:教室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说明光射在黑板的某处发生了镜面反射;同学们在教室的各个角度都能看到黑板字,是黑板字发生漫反射解答:解:(1)由于黑板字是粗糙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所以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这是漫反射(2)黑板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摩擦导致变光滑,在某个特殊角度能够把窗外入射的光平行反射到某个角度同学的眼睛里,这是镜面反射故答案为:漫 镜面45 真空 光沿直线传播 【解析】析: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速是3108m/s,来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队伍排直的时候,该同学就会挡住前面所有同学射向自己眼中的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真空;光沿直线传播; 46 75 150 【解析】分析:根据以下内容答题:(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1)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15,那么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入射角为90-15=75;(2)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7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75+75=150故答案为:75;15047(1)能;(2分)(2)将浅盘内的酒精点燃后放在激光笔所发出的光的下方;(2分)(3)墙面上的红色光点晃动;(【解析】分析:(1)先分析介质的均匀程度,然后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进行分析;(2)根据温度不同会使空气密度不同的思路进行分析,即燃烧的酒精,其上方空气的密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3)根据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路径不再是直线,因此看到的像也不是固定位置解答:解:(1)因为光在喷出的水雾中传播时,介质仍然是均匀的,故光是沿直线传播;(2)点燃浅盘,酒精燃烧,其酒精周围的温度则不同,故燃烧的酒精上方的空气不再均匀,因此点燃浅盘中的酒精,让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在燃烧的酒精上方照射;(3)因为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路径不再是直线,因此像的位置不再固定,故墙面上的光点在晃动故答案为(1)沿直线;(2)点燃浅盘中的酒精,让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在燃烧的酒精上方照射;(3)墙面上的光点在晃动48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远离(每空2分)【解析】分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上,就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根据图示的物距,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出像距的范围,在调整光屏的位置解答:解:(1)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能够成在光屏上,便于观察(2)图示的物距为22厘米,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而此时光屏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二倍焦距,所以要使光屏远离透镜故答案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远离49(14分)(1)凸透镜 在同一高度或同一直线上 (2)2倍焦距之外 靠近透镜 大 一倍焦距以内 (3)D【解析】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光屏上内承接到的是实像,不能承接到的是虚像,根据成像性质判断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3)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安全常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幕墙员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铁纵向便道施工合同(3篇)
- 高炮广告牌施工协议合同(3篇)
- 高空作业工程合同模板(3篇)
- 高空门头施工要求合同(3篇)
- 安徽省辅警笔试题型及答案
- 安徽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安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出差期间医疗及保险保障协议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PPT
- GB/T 38207-2019中国地理实体通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 GB/T 14181-2010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 丹佛斯变频器modbus通讯
- (中职)氯碱PVC生产工艺及设备8项目八 PVC生产教学课件
- GB∕T 21448-2017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 常州豪爵铃木班组长任职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科学技术史》课程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