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外科学-压痛点.doc_第1页
软组织外科学-压痛点.doc_第2页
软组织外科学-压痛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压痛点(tenderpoint)1、特定部位的压痛点在人体某个疼痛部位的出现,不是孤立的一个压痛点,而是由不少具有规律的一群压痛点。2、一群压痛点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在人体某个疼痛部位构成一个立体致痛区域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3、压痛点的解剖特点:在软组织(特别是骨骼肌、筋腱)骨骼附着处。4、压痛点病理特点:存在无菌性炎症病变。5、压痛点同激痛点(区)的区别:压痛点在肌肉筋膜等起止点的骨骼附着处,激痛点在神经肌肉的运动点上。6、人体疼痛部位出现的压痛点应有原发和继发之区分。原发性痛点散发出来的疼痛会波及病变区周围的正常软组织,形成一疼痛反应区,出现与主诉痛不相上下的早期反应痛。7、在治疗中不区分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压痛点,错误地把疼痛反应区作为主治目标而忽视了软组织病变区,本未倒置的治式,必然会使治疗失败。8、原发性压痛引出的原发性疼痛可在躯干对侧或沿肢体某侧远离原发性压痛点的一个或几个部位形成了疼痛传导区。例如:肩胛骨背面软组织损害时,其中的冈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骨骼附着处的原发性疼痛可传导至前胸部或传导至肩关节前、外、后三个方向,最多见的是沿上肢的背侧直达手指,常在肱骨三角肌附着处周围或肱骨外上髁部形成一疼痛传导区。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时,其中腰3骶4部骶棘肌、多裂肌和旋椎肌骨骼附着处的原发性疼痛可向前传导至下腹部形成一疼痛传导区;最多见的是沿臀部、大腿外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趾,常在下肢外侧、腓骨小头部或外侧形成一疼痛传导区。9、晚期病例,当软组织病变区的原发性疼痛经久未愈,会致使疼痛反应区或疼痛传导区中受累软组织骨骼附着处出现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就形成了继发性压痛点,此时单独针对软组织病变区的原发性压痛点进行治疗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先针对远原发性压痛点,以后再针对继发性压痛点一并进行治疗,才能达到痊愈的目的。二、传导痛1、“牵涉痛”的发病机制建立在椎管内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基础上。2、“传导痛”的发病机制却建立在椎管内外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基础上。3、梨状肌处于臀部的深部,当一般的急性损伤的外力或慢性劳损的牵拉性刺激作用于臀部时,首当其冲的是局部皮肤、浅层的皮下组织和臀肌,而深层的梨状肌受影响最小,多不易受累。针刺验证明确了常见的梨状肌与坐骨神经干的粘连属继发性病理改变;随着原发性疼痛的治愈,继发性病理变化也可逐渐自行消失。4、古人的理论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建立在对应补偿调节和系列补偿调节两种学说的基础上的(力学)。5、压痛点检查是软组织外科学最为重要的基本功,必须完全认识压痛点的性质、分布部位及其传导循行规律,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压痛点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敢于创新。三、检查1、滑动按压用拇指末端末节指骨顶端的某一着力点,在压痛点上适度压紧,并作小幅度的左右或上下快速度的滑动。2、检查者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时,第一指掌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均应一起制动,使上肢成为一曲或伸直丝毫不动的杠杆,当检查者探索压痛点并在其上滑动按压时,只能利用肩关节的活动起作用,而不能利用指间关节、指掌关节、腕关节或肘关节的活动。3、检查压痛点的关键在于准。即选准压痛点、压准压痛点。在准的基础上,无须用大力气,可以引出剧痛反应。病人觉得有几十斤重的压力施加于压痛点上,难以忍受时,说明操作者的准起的作用。4、应该指出:头颈、躯干前部和四肢的原发性软组织损害是比较少见的,它们的酸、胀、重、麻、痛及其多种不适征象多属躯干后部软组织损害向外周传导的继发征象或由此而形成的继发性软组织损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