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病害与加固fPPT课件.pptx_第1页
桥梁病害与加固fPPT课件.pptx_第2页
桥梁病害与加固fPPT课件.pptx_第3页
桥梁病害与加固fPPT课件.pptx_第4页
桥梁病害与加固f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梁检测与维修与加固 张启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2011 11 2020 3 18 1 内容混凝土桥梁的主要病害桥梁结构试验与评估几种常用维修加固技术 2020 3 18 2 一混凝土桥梁的主要病害 2020 3 18 3 1 施工和设计方面的问题2 荷载引起病害 损伤 如开裂 梁体变形等3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环境因素 造成的病害 如氯离子侵蚀 温差变化等4 材料退化而引起的病害 如混凝土炭化 钢筋锈蚀等 缺陷检测与评估 拆除重建 维修加固 2020 3 18 4 混凝土结构的病害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引起病害的原因错综复杂 从引起病害的原因来分析 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由环境作用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损伤与破坏 由于混凝土的缺陷 例如裂隙 孔道 汽泡 孔穴等 环境中的水及侵蚀性介质就可能渗入混凝土内部 与混凝土中某些成份发生化学 物理反应 引起混凝土损伤 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 第二类为由荷载作用或设计 施工不当造成的混凝土结构损伤 例如 由于超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动力冲击作用引起疲劳破坏 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结构裂缝等 2020 3 18 5 环境因素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损伤或破坏 1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中氢氧化钙与渗透进混凝土中的二氧化碳或其它酸性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钢筋表面形成碱性薄膜 保护钢筋免遭酸性介质的侵蚀 起到了 钝化 保护作用 而碳化的实质是混凝土的中性化 使混凝土的碱性降低 钝化膜破坏 在水分和其它有害介质侵入的情况下 钢筋就会发生锈蚀 2氯离子的侵蚀氯离子从外界环境侵入已硬化的混凝土 海水是氯离子的主要来源 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道路 桥面撒盐化雪除冰都有可能使氯离子渗入混凝土中 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属于化学侵蚀 对结构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但最终表现为钢筋的锈蚀 2020 3 18 6 3碱 骨料反应 碱 骨料反应一般指水泥中的碱和骨料中的活性硅发生反应 生成碱 硅酸盐凝胶 并吸水产生膨胀压力 造成混凝土开裂 碱 骨料反应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破坏程度 比其他耐久性破坏发展更快 后果更为严重 碱 骨料反应一旦发生 很难加以控制 一般不到两年就会使结构出现明显开裂 所以有时也称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结构的 癌症 碱 骨料反应破坏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混凝土表面开裂 裂缝的形态与结构中钢筋形成的限制和约束状态有关 钢筋限制 约束力强的混凝土形成顺筋裂缝 钢筋限制约束作用弱的混凝土形成网状或地图状裂缝 在裂缝处有白色凝胶物渗出 2020 3 18 7 4冻融循环破坏 渗入混凝土中的水在低温下结冰膨胀 从内部破坏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经多次冻融循环后 损伤积累将使混凝土剥落酥裂 强度降低 冻融循环破坏的混凝土剥落 开始时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粒径为2 3mm的小片剥落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 剥落量及剥落块直径增大 剥落由表及里 发展速度很快 一经发现冻融引起的混凝土剥落 必需密切注意剥落的发展情况 及时采取修补措施 2020 3 18 8 4冻融循环破坏 北方地区采用撒盐除冰 由于盐类与冻融循环的共同作用引起的盐冻破坏是冻融循环破坏的一种特殊形式 盐冻破坏是静水压及盐溶液的渗透压和结晶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 盐冻破坏要比单纯的冻融破坏严酷得多 盐冻破坏区别于其他破坏形式的主要特征是 表面分层剥落 骨料暴露 但剥落层下面的混凝土完好 破坏速度快 对未采用防盐冻措施而使除冰盐者 少则一冬 多则几冬 即可产生严重盐冻破坏 在没有干扰的剥蚀表面或裂缝中可见到白色盐结晶体 2020 3 18 9 5钢筋锈蚀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首要条件是钝化膜破坏 混凝土的碳化及氯离子侵蚀都会造成覆盖钢筋表面的碱性钝化膜的破坏 加之有水分和氧的侵入 就可能引起钢筋的腐蚀 钢筋腐蚀伴有体积膨胀 使混凝土出现沿钢筋的纵向裂缝 造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破坏 钢筋截面面积减少 使结构构件的承载力降低 变形和裂缝增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腐蚀会逐渐恶化 最终可能导致结构的完全破坏 2020 3 18 10 2020 3 18 11 2020 3 18 12 2020 3 18 13 2020 3 18 14 2020 3 18 15 2020 3 18 16 2020 3 18 17 2020 3 18 18 2020 3 18 19 2020 3 18 20 2020 3 18 21 2020 3 18 22 箱梁混凝土裂缝主要成因底板横向裂缝 跨中贯通左右腹板及底板的U形裂缝 底板局部截面预压应力不足或者齿板锚固引起局部拉应力过大而导致 并可能沿与腹板相接处向上发展形成贯通左右腹板及底板的U形裂缝 腹板斜裂缝主要原因是截面抗剪能力不足 设计中配置的竖向预应力钢筋不足或弯起筋在局部存在 抗剪盲区 顶底板纵向裂缝内外温差作用产生温度内力 没有施加横向预应力 纵向预应力过大 2020 3 18 23 大跨度梁桥下挠梁体下挠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 主因是由混凝土徐变引起 尤其是大跨径梁式桥 跨中下挠往往与梁体跨中段横向裂缝或大量斜裂缝伴随出现 其下挠可达到相当大的数值 造成严重病害严重病害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跨中下挠 最大已达到33 5cm 当然同时出现大量的主拉应力斜裂缝与跨中区段横向裂缝 虎门大桥辅航道桥跨中下挠 02年已达到22cm 与此同时跨中存在一些横向裂缝及主拉应力斜裂缝 此下挠值已远远超过原设计预留值10cm 最近由于横向裂缝朝腹板发展 下挠值又增大到26cm 2020 3 18 24 梁体下挠原因 2020 3 18 25 梁体下挠原因 2020 3 18 26 梁体下挠原因 2020 3 18 27 梁体下挠原因 2020 3 18 28 梁体下挠原因 2020 3 18 29 二桥梁结构试验 2020 3 18 30 实例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动静载试验 2020 3 18 31 一 试验对象和目的 直接了解大桥的实际结构受力状况 判断实际承载能力 评价大桥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结构性能 2020 3 18 32 1 静载试验 2 动载试验 测试桥梁结构各控制截面 部位 在各自相应最不利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应力 变形 二 试验内容 2020 3 18 33 1 静载试验 2 动载试验 测试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 桥梁的振动 冲击等动力效应 二 试验内容 2020 3 18 34 1 静载试验 2 测试控制部位与测试项目 在静载试验中测量以下项目 在相应最不利荷载下 断面S1在相应最不利对称和偏心加载下的截面混凝土应力 S1断面加载时 两跨 每跨四分点截面挠度 断面S2在相应最不利加载下的截面混凝土应力 断面S3在相应最不利对称加载下的截面混凝土应力 S3断面加载时 两跨 每跨四分点截面挠度 断面S4在相应最不利对称和偏心加载下的截面混凝土应力 S4断面加载时 两跨 每跨四分点截面挠度 S1S2S3S4 三 试验技术方案 2020 3 18 35 3 测点布置 应变测点 变形测量断面与测点 三 试验技术方案 1 静载试验 2020 3 18 36 2 动载试验 测试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 桥梁的振动 冲击等动力效应 动应变 1 测试部位 三 试验技术方案 2020 3 18 37 2 测试内容 加载车辆以不同车速驶过桥面时 S1 S2截面的动应力及应力动态增量车速 10 40km h 三 试验技术方案 2 动载试验 2020 3 18 38 实例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检测与评定 2020 3 18 39 三几种常用维修加固技术 2020 3 18 40 几乎所有的混凝土结构的退化都与侵蚀作用引起的混凝土膨胀 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开裂有关 当混凝土结构开裂后 腐蚀速度将大大加快 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一步退化的恶化循环 因此 对新建结构而言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途径是 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 防止和控制混凝土开裂 阻止水分的侵入 加大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防止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碳化引起钢筋钝化膜的破坏 对于在役结构而言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思路是 在清除病害根源的基础上 封堵裂缝 修补破损混凝土 增设防水层 防止水分的侵入 2020 3 18 41 与新建一座桥梁相比 桥梁维修加固有以下特点 1 维修加固的标准与设计时所采用的标准不同 2 维修加固的难度比新建桥梁大 3 桥梁的维修加固应充分利用原有结构 4 桥梁维修加固比新建桥梁有更好的经济效果 5 桥梁维修加固方法很多是新的施工工艺 2020 3 18 42 常用维修加固技术 体外预应力加固 碳纤维加固 增大截面加固粘钢加固裂缝灌浆修补 2020 3 18 43 1 体外预应力加固 一 概述 体外预应力就是把预应力索放在桥梁主体结构之外 只通过两端的锚固以及梁中的转向装置与梁体相连 是一种主动的加固方法 关键技术 新老混凝土的联结 传力构造 锚固装置体外预应力具有加固 卸荷 改变结构内力三重功效 2020 3 18 44 一 概述 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 降低原结构应力水平 减少结构变形 裂缝宽度缩小 甚至闭合 显著提高承载力 2020 3 18 45 一 概述 1 国外研究概况 1934年德国学者F Dischiger的体外预应力技术取得了德国和法国专利 1936年世界上第一座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在德国建成 其比第一座体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早一年建成 2020 3 18 46 一 概述 F Dischinger设计 建于德国Aue的公路桥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 2020 3 18 47 一 概述 1 国外研究概况 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 由于体外预应力钢束的防腐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发展规模远不如体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20世纪70年代末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才在法国和美国得到较大规模发展 2020 3 18 48 一 概述 国外研究概况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再发展的原因 加固和维修体内预应力和钢筋混凝土桥梁中得到了经验 斜拉桥的复兴促进了体外预应力钢束防腐技术发展 结构构造方式和节段施工法对体外预应力技术的要求 对体内预应力钢束防腐问题的再认识 2020 3 18 49 一 概述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大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 代表性的工程有 2001年竣工的浏河大桥为首次采用预制节段 架桥机整跨拼装施工技术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 2004年竣工的上海沪闵高架桥 为采用预制节段架桥机整跨拼装施工技术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2020 3 18 50 一 概述 国内研究概况 苏通长江大桥引桥 采用预制节段架桥机悬臂拼装施工技术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2020 3 18 51 一 概述 3 体外预应力的优缺点 与传统预应力体系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体外预应力筋布置在构件截面以外 其灌浆质量和锈蚀状况便于检查 可以修补或更换 由于体外预应力筋的变形与混凝土截面不协调 力筋的应力沿长度方向分布均匀 变化幅度小 由于应力变化引起的疲劳影响小 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刚度 能够有效的控制原结构的裂缝和挠度 使裂缝部分或全部闭合 能够控制和调校体外索的应力 2020 3 18 52 一 概述 3 体外预应力的优缺点 体外预应力结构亦有其自身的缺陷 体外预应力筋无混凝土保护易遭火灾 并要限制自由长度以控制振动 转向和锚固装置因承受着巨大的纵横向力比较笨重对于体外预应力结构 锚固失效则意味着预应力的丧失 所以锚具防腐要求高 承载极限状态下体外预应力结构的抗弯能力小于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结构 体外预应力结构在极限状态下可能因延性不足而产生没有预兆的失效 2020 3 18 53 二 体外预应力系统构造 1 体外预应力系统 组成 体外预应力筋锚固系统转向装置防腐系统 2020 3 18 54 二 体外预应力系统构造 1 体外预应力系统 体外预应力索构造体外预应力筋常采用钢绞线束 其中钢绞线可选用普通钢绞线 镀锌钢绞线 环氧涂层钢绞线和外包PE的单根无粘结钢绞线 2020 3 18 55 1 体外预应力系统 体外预应力索构造外护套主要起防腐作用 通常采用两种材料 即高密度聚乙烯 简称HDPE 管或钢管 但在锚固段和转向弯曲段一般均采用钢管钢管外护套较贵且本身有防腐的问题 故采用较少 HDPE管已被大量应用 但其与钢管的连接处必须保证密封性能良好为便于预应力筋内穿 检查 检测及更换钢绞线 外护套应做成可伸缩式的构造 并在各伸缩段的连接部位具有良好强度与密封性 2020 3 18 56 二 体外预应力系统构造 1 体外预应力系统 体外预应力筋的锚固系统 2020 3 18 57 体外预应力筋的锚固系统 体外预应力筋的锚具与其构造密切相关 即有体外预应力筋可更换和不可更换两大类体外预应力筋不可更换的锚具 一般用于体外预应力筋与梁体采用局部粘结的构造 体外预应力筋可更换的锚具 用于体外预应力筋能与梁体无粘结的构造可更换体外预应力筋的锚具 有钢绞线束无法放松和可放松两种类型 若不预留能够再次张拉的长度 钢绞线束是无法放松的 2020 3 18 58 二 体外预应力系统构造 体外预应力筋的转向装置 体外预应力筋的转向装置由转向结构构造及转向器组成转向结构构造为混凝土结构的个特殊部分转向器为直接支承体外预应力筋的器件 2020 3 18 59 二 体外预应力系统构造 体外预应力筋的转向装置 横隔板式 肋式 块式 2020 3 18 60 二 体外预应力系统构造 体外预应力系统的防腐与防护 体外预应力系统的防腐与防护 由钢绞线束的自身防腐 护套与灌浆料的保护 以及锚具的防腐与防护措施所组成钢绞线 外护套及灌浆料的选择 主要考虑环境条件和体外预应力索的暴露程度 如 通常处于干燥状态 通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长期处于湿润或干湿交变的环境中 以及处于严重侵蚀性的恶劣环境中四种 2020 3 18 61 三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下撑式预应力拉杆加固法横向收紧张拉法纵向张拉法竖向顶撑张拉法体外预应力钢丝束加固法 2020 3 18 62 三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下撑式预应力拉杆加固法横向收紧张拉法纵向张拉法竖向顶撑张拉法体外预应力钢丝束加固法 2020 3 18 63 三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下撑式预应力拉杆加固法横向收紧张拉法纵向张拉法竖向顶撑张拉法体外预应力钢丝束加固法 2020 3 18 64 体外索加固体系 2020 3 18 65 预应力筋张拉方法 1 千斤顶张拉法 用千斤顶在预应力筋的顶端进行张拉并锚固的方法 由于在梁端放置千斤顶较为困难 因此不易实现 2 横向收紧法 其原理是在加固筋两端被锚固的情况下 利用力扳螺栓等简迫使筋由变曲产生拉伸应测手和易工具加固直变 从而在加固筋中建立预应力 3 竖向张拉法 人工竖向张拉法和千斤顶竖向张拉法两种 4 电热张拉法 其工艺为 对加固筋通低电压的大电流 使其发热伸长 伸长值达到要求后切断电流 并将两端锚固 2020 3 18 66 四 体外预应力加固案例 体外索布置在结构上的位置 顶板体外索 腹板体外索 底板体外索 体外索锚固的形式 钢结构锚固的体外索 混凝土结构锚固的体外索 箱梁腹板索 箱梁底板索 箱梁顶板索 2020 3 18 67 施工工艺流程 2020 3 18 68 施工工艺流程 2020 3 18 69 2 碳纤维加固 一 概述 碳纤维材料 CarbonFiberReinforcedPolymer简称CFRP 用于加固工程于20世纪80 90年代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项工程修复技术 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有更多的优点和更明显的加固效果 碳纤维加固桥梁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为国内外加固修补领域中 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段 碳纤维根据原料及生产方式的不同 主要分为聚丙烯腈 PAN 基碳纤维 高强度型 及沥青基碳纤维 高弹性型 2020 3 18 70 碳纤维材料加固具有如下特点 1 轴向抗拉强度高 能灵活地用于抗弯 抗剪加固 2 密度小 自重轻 能在狭小的空间操作 3 具有柔性 适用于各种复杂外形构件表面 4 织物覆盖表面平整 对装修影响小 5 耐腐蚀性 抗碱等化学腐蚀和恶劣环境 抗磨蚀性 抗震性及耐久性 存储寿命长 6 永久荷载作用下抗蠕变等特点 一 概述 2020 3 18 71 二 碳纤维材料性能 加固混凝土结构用的纤维材料目前主要有三种 玻璃纤维 GFRP 碳纤维 CFRP 和芳纶纤维 AFPR 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特点是其应力应变量完全线弹性 不存在屈服点或塑性区 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高强 轻质 耐腐蚀 耐疲劳等优异物理力学性能 以及现场施工便捷 所以是桥梁加固补强的理想材料 2020 3 18 72 二 碳纤维材料性能 抗拉强度 一般为3550MPa 弹性模量 2 35X105MPa 厚度在0 11 0 43mm 幅宽在20 100cm 卷材长度为50 100m 碳纤维布 碳纤维材料的结构 2020 3 18 73 碳纤维材料与其他加固材料对比 1 抗拉强度 碳纤维的抗拉强度约为钢材的10倍 2 弹性模量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高于钢材 但芳纶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则仅为钢材的一半 3 疲劳强度 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的疲劳强度高于高强纲丝 4 重量 约为钢材的五分之一 玻璃纤维 GFRP 碳纤维 CFRP 芳纶纤维 AFPR 与高强钢丝力学性能对比见右图 2020 3 18 74 三 粘结材料 粘结材料的性能是保证碳纤维布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关键 也是两者之间传力途径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 粘结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保证碳纤维与混凝土间剪力的传递 同时应有足够的韧性 不会因混凝土开裂导致脆性粘结破坏 2 粘结材料是将连续纤维状的碳纤维结合在一起 同时又与混凝土表面粘合的系列粘接材料 主要包括三类材料 底层涂料 整平材料和浸渍树脂 2020 3 18 75 加固机理与特点 1 碳纤维布加固可最小程度的改变原有结构应力分布 保证在设计荷载范围内与原结构共同受力 2 将抗拉性能优良的碳纤维布粘贴到梁体底面或箱梁内壁上使其与原结构一起参与受力 以提高旧桥的承载能力 3 沿桥梁的主拉应力方向 或与裂缝正交方向 粘贴碳纤维布 两端分别设置锚固端 可约束混凝土表面裂缝 防止裂缝再扩展 四 粘贴碳纤维加固机理与特点 2020 3 18 76 加固机理与特点 4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 在提高其受弯承载力的同时还可能影响受弯构件的破坏形态 5 由于碳纤维布加固后在最后破坏时的突然性 拉断或剥离等脆性破坏 其承载力极限状态不能按普通钢筋混凝土的定义 一般应按碳纤维抗拉强度的2 3进行抗弯承载力计算 6 试验研究证实 碳纤维布同样能够提高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 其作用机理与箍筋类似 同时还能明显改善构件的变形性能 增强构件的变形能力 四 粘贴碳纤维加固机理与特点 2020 3 18 77 1 施工要求 现场温度低于5摄氏度及雨天或可能结露时应停止施工 被加固桥梁构件基面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2 基面处理和清洗 被加固构件混凝土表面的劣化层 如浮浆 风化层 进行清除和打磨 基层的错位与突出部分要磨平 转角部位要做倒角处理 有裂缝的部位要采取灌注环氧树脂做修补 3 涂刷底胶 首先按比例准确配置好底胶并搅拌均匀 注意一次配制量应在可使用的时间内用完 当底胶硬化后 对涂抹胶面的突起部分应用磨光机或砂纸打磨平顺 底胶指触干燥后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六 粘贴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 2020 3 18 78 4 粘贴碳纤维布 依设计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应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和作业空间确定下料长度 若需进行接长时 接头的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一般布得小于15cm 在用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时 宜采用薄布多层的方法 使其与粘贴材料充分浸润 确保粘结效率 5 罩面防护处理 粘贴完碳纤维后 及时在其表面再直 横均匀涂抹一层浸渍树脂 并自然风干 六 粘贴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 2020 3 18 79 六 粘贴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 表面磨平 涂上底胶漆 表面凹洞补平 上树脂 贴上碳纤维 上表面树脂 抗紫外线 UV 或防火涂料处理 2020 3 18 80 3 增大截面加固法 一 概述 布筋方式 2020 3 18 81 3 增大截面加固法 一 概述 2020 3 18 82 二 增大截面加固计算方法 2020 3 18 83 4 粘贴钢板加固法 一 概述 有效提高结构的抗弯 抗剪及抗开裂性能 该加固技术不改变结构外形特点 在许多情况下替代了增大截面加固技术 成为2O世纪8O年代的一种先进加固方法我国2O世纪9O年代初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CECS25 90 及交通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JO73 96 都将此项技术列入推广 在这一领域 我国于2O世纪8O年代初就开始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构粘贴用胶 加固材料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加固成本 促进了粘贴钢板技术的发展 2020 3 18 84 一 概述 随着对此项技术研究应用的不断深入 该方法的一些不足逐渐暴露了出来 钢板因遭受污染大气侵蚀等原因造成各种化学腐蚀而影响其加固效果 这使得后期的养护维修问题变得异常突出 粘贴钢板结构在承受长期动载下的抗疲劳性能不甚理想 这是由于钢板刚度较大 施工时使得结构在粘结面上容易发生剥离脱空 特别是钢板端部更易发生剥离破坏 加固设计时一般需附加螺栓加以辅助锚固 但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并对原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2020 3 18 85 一 概述 方法 采用粘结剂 环氧树脂 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拉边缘或其他薄弱部位 2 作用 与原结构共同受力 提高刚度 改善结构应力状态提高构件抗弯和抗剪能力减少裂缝扩展 3 优点 施工技术简便 操作空间小 施工周期短 便于检查 4 缺点 钢板防腐 超筋破坏 2020 3 18 86 一 概述 粘贴钢板构造示意图 2020 3 18 87 二 粘贴钢板加固法施工 2020 3 18 88 三 粘贴钢板加固法施工 2020 3 18 89 5 结构裂缝灌浆修补 一 概述 对裂缝进行修补 使指定的补强材料深入结构内部并对其周边部位进行加固补强 常用的补强方式是灌浆和覆盖 灌浆 覆盖 2020 3 18 90 5 结构裂缝灌浆修补 一 概述 灌浆修补特点 渗透力强 能有效的增加结构体强度 见效快 适应范围 因温度 压力变形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裂缝 注射环氧树脂裂缝结构胶 达到修补作用 工作流程 表面处理 安装灌缝基底 封闭裂缝 注射灌浆料 固化养护 2020 3 18 91 一 概述 一 裂缝修补时机的确定 1 裂缝宽度达到0 35mm以上时 2裂缝宽度在025mm左右且裂缝数量较多时3 裂缝宽度在0 2mm以上且裂缝数量很多时 4 裂缝宽度在0 1mm左右 但裂缝数量增多且影响结构耐久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