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继承优秀传统音乐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一)2008-02-20 10:58的音乐机构,乐府集中了数千名乐工。唐代发明了琴的减字谱、琵琶谱和管色谱等。在音乐中出现了“旋宫”(即各种转调)的广泛运用,同时出现了雅乐八十四调和俗乐等二十八调的音乐理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唐代大曲即是这个时期的大型歌舞曲。此外,音乐理论也大量出现,如刘贶的太乐令壁记、崔令钦的教坊记、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徐景安的乐书等。在这里需要对比的是,西方的音乐文化自上古期至公元900年依然处于单音音乐时期。当我国于宋末和元代初期(12世纪末和十三纪初),出现了中国戏曲艺术-即北杂剧和南戏,也就是西方称谓的opera(歌剧),当时的欧洲歌剧尚未出现。据史料记载,欧洲歌剧于十六纪末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时间上来看,晚于中国戏曲四百年左右。作为音乐最高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歌剧,中国的opera(戏曲)在世界的戏剧音乐领域中,处于音乐文化先新,在以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既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同时又具有抵御敌对文化的入侵能力。我们要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璨烂文化,从中汲取力量和陶冶情操,继承优秀传统音乐,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高举“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为人类文明继續做出卓越贡现!(待續)继承优秀传统音乐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上)地域文化 张 士 魁 中华文明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军事医药、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我国五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作为礼乐之邦,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政府莫不提倡以乐治国,以礼乐教化庶民百姓,音乐在历史上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据古代传说,伏羲女娲的时期,已有琴、瑟、萧的发明。进入黄帝时代(约公元26世纪至22世纪),音乐进入了发展时期。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命令“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阴,取解谷之竹,制十二律,定黄钟宫,并铸钟造鼓,作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奏以阴阳之和,烛以日月之明”,这段记事足以反映当时的音乐盛况。黄帝之后,虞、禹对于音乐做出较大贡献,诸如改良乐器和整理乐律。此间,曾命令一位叫“夔”的乐官,作大韶合奏曲。据论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之后,竟然达到“三月不知肉味”,赞叹的说:“尽善尽美矣”。此后的“禹”时代出现的大禹之乐、殷代的大护之乐,直至周代的著名雅乐,标志着中国的音乐已进入了一个光大时期。 中国音乐的历史,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一、上古时期(公元前3300年-246年),即远古时期至春秋战国;二、中古时期(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后907年)即秦代至唐代末期;三、近代时期(907年至1911年)即五代至清代末期;四、现代时期,即1911年至现在。中国的音乐文化在上古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在当时能够与中国相媲美的只有古埃及、古希腊和阿拉伯少数国家。埃及的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00年,塔的石壁上雕刻有音乐演奏的行列,其中有弦乐器和笛子演奏。古希腊音乐历史也很早,公元六世纪的大哲学家、数学家毕哥达拉斯,他用一种单弦乐器,解释出纯律学的理论。此外,阿拉伯和以色列的音乐文化也有记载。中国音乐文化在中古期,在世界上依然处于前沿位置。诸如,由官方设置的音乐机构“乐府”,始于秦代(公元前221年)并将全国各地音乐机构和人才集中在一起。此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221年),改组和扩大了“乐府”。在“乐府”里吸收了来自各地的相和歌、鼓吹、百戏等,以及西北、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音乐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提高。历史上著名的相和大曲,即是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唐代的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集中了数千名乐工。唐代发明了琴的减字谱、琵琶谱和管色谱等。在音乐中出现了“旋宫”(即各种转调)的广泛运用,同时出现了雅乐八十四调和俗乐等二十八调的音乐理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唐代大曲即是这个时期的大型歌舞曲。此外,音乐理论也大量出现,如刘贶的太乐令壁记、崔令钦的教坊记、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徐景安的乐书等。在这里需要对比的是,西方的音乐文化自上古期至公元900年依然处于单音音乐时期。当我国于宋末和元代初期(12世纪末和十三纪初),出现了中国戏曲艺术-即北杂剧和南戏,也就是西方称谓的opera(歌剧),当时的欧洲歌剧尚未出现。据史料记载,欧洲歌剧于十六纪末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时间上来看,晚于中国戏曲四百年左右。作为音乐最高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歌剧,中国的opera(戏曲)在世界的戏剧音乐领域中,处于音乐文化先进行列;而西方的音乐文化于十七纪末才进入黄金时期,也就是音乐理论界公认的“巴罗克时期”。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自古以来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音乐杰出人才。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歌唱家就有韩娥、秦青等数人。成语中的“绕樑三日”和“响遏行云”即出自韩娥和秦青两人的传说。韩娥是一位女歌唱家,列子一书中曾记记述她到过齐国的临淄并在雍门一代卖唱。她那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弦,令人陶醉不已,给人们留下了难已磨灭的印象。韩娥走后了三天,当地的人们还感到她的歌声余音在房樑之间缭绕,由此就有了“绕樑三日”的成语典故。与韩娥同时代的歌唱家秦青,他有个学生叫薛谭,很有才华却非常自负,自已为已经掌握了老师的歌唱方法和奥妙,于是向老师辞行准备返回故里。秦青十分了解他,并没有挽留。薛谭临行时,秦青到大路旁为他送行,满怀惜别之情为他演唱了一曲。秦青的声音响亮、情感饱满,远处的树木被歌声打动的瑟瑟作响,天上的白云也被歌声感动的停了下来。此时的薛谭被老师的歌声所震摄,方知自己的不足,于是向老师请求留下来继续学习。由于这段故事,后来就有了“响遏行云”的成语典故。又如“知音”的成语典故,也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是当时的著名古琴演奏家。据史料记载,俞伯牙在弹琴时所表现的内容是高山,听琴者的钟子期说:“巍巍乎若高山”;弹琴在表现流水时,钟子期感叹地说:“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感慨地说:“知音者钟子期也!”。从上述三人的事例,则反映出先秦时期的音乐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在音乐方面,如九歌、离骚等都是当时的大型乐曲(词作者屈原)。九歌的音乐结构,有序曲东皇太一,中间部分由九首短歌联缀构成,尾声为礼魂。乐队伴奏由编钟和建鼓作为主奏乐器,其它乐器有芋、瑟等管弦乐器,即所谓的“钟鼓之乐”。 我国历史上西汉时期,有一位著名音乐家叫李延年,汉武帝任命他为“协律都尉”,是掌管音乐的官员,他在“乐府”里领导著上千名乐工。在历史上著名的相和大曲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东汉时期的著名乐曲广陵散、胡茄十八拍都是在“乐府”中诞生的代表作品。三国时期的著名音乐家杜夔,曹操任命他为太乐令,他为“鼓吹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西晋时期的荀勖,他精通律学并制成了符合“三分损益法”的十二支竹笛。隋代时期的著名音乐家万宝常,首创了八十四调的理论。唐代音乐之盛况。“乐府仍袭隋民旧制,到武德九年,曾命太常少卿祖孝孙斟酌南比,考以古音,以十二律顺其用旋相为宫的法子作大唐雅乐”(引自黄自的中国音乐的起源)。盛唐时期的唐玄宗,他酷爱音乐,擅长演奏、作曲和指挥。史料记载中曾记述:“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这充分表明他的耳音敏锐和音乐造诣之高。他对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唐代的著名歌唱家和演奏家可谓群星璀璨,诸如许和子、张红红、李龟年、段善本、裴神符、白明达等等,不胜枚举。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记,受到历代音乐界人士的青睐,直至当今。全诗共86句,可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由36句构成,主要描述琵琶演奏的情景。这里仅谈与音乐有关的第一段。前六句是描述生活中人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如“举杯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将浸月”等句。其后的描述则是琵琶演奏情景:首先,诗人直抒胸臆的记述了音乐的功能,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述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里充分表明了音乐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其次,诗人在这里描述了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如“大弦嘈嘈急如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令人感受到音乐的震撼力;音乐的强烈表现犹如暴风骤雨、电闪雷鸣;音乐的细腻表现恰似“两个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意境。另外,为大家所熟知的两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复有声”,则给人以浮想联翩、无限遐想的意境。由此可见,唐代的音乐演奏技艺的娴熟和高超的技巧,已达到何等之境地。北宋后期,民间音乐家孔三传创造了诸宫调,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北杂剧就是在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艺术。宋代末期的北杂剧和南戏,对元杂剧以及后来的明清传奇的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明清时期,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和清代以梆子为代表的“花部乱弹”,是音乐走上综合性发展的高峰。由“花部乱弹”衍变出来的京剧,历经二百多年至今不衰,成为中国戏曲的国粹第一大剧种。在近代音乐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位音乐家、数学家朱载堉(1536-1611),他是朱元璋的九世孙,谁出身贵族却一生坎坷。他自幼喜欢数学,刻苦钻研,一生共有二十多部著作。其中的律学新说提出了“新发密律”的音乐理论,即当今世界上音乐通用的十二平均律,彻底解决了我国音乐律学史上长期不能解决的难题即“黄钟返始还原”。这一理论不仅在我国乐律学研究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既使在世界上也早于欧洲半个世纪。事实表明,我国在明代的音乐律学领域中也是处于领先位置。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从音乐文化不断发展和创新中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公孙尼子的乐记中,即论述了音乐与生活和政治的关系,他认为:“凡音者,生人心也。情动于中,故形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在十七大中所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们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温故知新,在以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既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同时又具有抵御敌对文化的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2025年创新风险的金融监管政策研究报告
- 供应商数字化管理-洞察及研究
- 护理中的家族支持和关怀
-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 大型展会客户关系管理实操指南
- 房屋租赁合同管理规范流程
- 大班户外游戏及教学反思
- 高级审计师职称申报材料范本
- Unit3Grammar课件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门诊废水合同(标准版)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2023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真题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常用急救药品课件
-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
- 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表
- 北京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表带音标
- 一例臀部巨大脓肿切开引流患者的个案护理汇报课件
- JCT2199-2013 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
- 创业的励志格言80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