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换产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1页
快速换产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2页
快速换产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3页
快速换产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4页
快速换产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快速换产 一分钟更型换产法 2 1 建立强有力的业绩管理 沟通质量绩效 促进质量改进2 建立有力的工作组织来确定连贯性3 建立制度化的改进流程以解决关键问题 精益生产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推动优秀的客户服务 1 将产品准备时间减至最低2 缩小部件批量大小3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4 减少库存需求 质量 成本 交货期 1 运用检错系统来排除次品2 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标准程序并审核执行情况3 保证问题一旦发现即会加以解决 3 快速换产的定义 快速换产是一种以团队工作为基础的工作改进方式 可显著地缩短机器安装 设定换产所需的时间 团队工作成员必须是 同一工作区域的工作人员工作性质相同的工作人员负责该生产单位的制造工程师 4 从现制品的生产结束 生产终止 时间开始到下一生产品目所需要的交换结束 完整的良品量产为止使用的时间 分外部作业 内部作业 调整作业等 关键 介于一个生产作业 ProductionRun 的最后一件合格品和下一个生产作业的首件合格品之间的时间 必须兼顾到零件的品质及新的制造过程必须已经稳定 换产时间的定义 在设备运转中事先准备可能的作业 工具准备 交换部品准备等 在设备运转中事先准备可能的作业 工具准备 交换部品准备等 在设备运转中事先准备可能的作业 工具准备 交换部品准备等 在设备运转中事先准备可能的作业 工具准备 交换部品准备等 在设备运转中事先准备可能的作业 工具准备 交换部品准备等 在设备运转中事先准备可能的作业 工具准备 交换部品准备等 5 换产作业 准备作业 调整作业 外部作业准备 内部作业准备 在设备运转中事先准备可能的作业 工具准备 交换部品准备等 在设备停止时可能的作业 零件拆卸 组装交替等 是为了某种目的 反复试行误差 达成所期望的目的 在设备运转中事先准备可能的作业 工具准备 交换部品准备等 整理善后 换产时间的构成 6 快速换产作业改善的目的 从现制品的生产结束 生产终止 时间开始到下一生产品目所需要的时间的缩短可以实现 库存量的减少生产前置时间 LeadTime 缩短 获得更好的顾客反映设备运转率的向上原材料周转率向上品质向上 品质的均一化 准备交替作业的工数减少 准备交替作业人员 配备人员 技能的单纯化 CheapLaborCost 安全性的保障较小的批量 较低的库存提高生产能力可实现较频繁的换产 灵活的生产体系构筑 从而更具有弹性提高切换频率 降低批量 提高灵活度 降低库存并提高及时交货率 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7 增产倾向 以设备运转率向上为重点现象维持及减少倾向 作业准备工数减少为重点 换产时间缩短 设备运转率 小批量生产 材料周转率向上 生产产出增加 库存减少 交货期缩短 材料费的节省 减少 8 如何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减少准备的浪费 手可以动 脚不能动 容易准备的要在事先准备好 9 如何减少交替的浪费 不抓住螺栓不拔出螺丝 看螺栓彻底进行减少数量 基准不变 基准不动原则 10 一个基本观念 将内部操作转变成外部操作将需要在停机状态下才能进行的工作转变为在开机状态下也可以进行的工作 这就是快速换产最基本的观念 11 对各种切换都大致有效的标准 完成机械的加工准备 以期能够从正在生产中的A 转换成B 完成加工部材的材料准备 以期能够从正在生产中的A 转变成B 12 对各种切换都大致有效的标准 许多标准可以减少更换 要以专注各个更换步骤为起点 最佳情况是集中更换 很多节省是通过良好的指令顺序来实现的 13 顺序控制 切换 小切换 中等切换 大切换 指令被一个接一个地计划好 这样切换时间就可减至最少 切换矩阵表将有帮助 14 内部步骤 外部步骤 机器 设备停机时间 机器 设备停机时间 新 现状 应当如此 1 编成并将机器恢复到开始状态 2 寻找工具并放到位 3 转松螺丝 用吊车取出拧紧的装置 4 寻找并将操作台放到位 15 对现有的切换步骤记录并计时观察 如可以的话 用录像计时评估现有的考察报告评估内部步骤和外部步骤详细评估操作步骤将内部和外部步骤分开用取消 合并 调换 简化分析法来评估分析每个步骤新的工序 工具的状态运用7种浪费的原理 缩短切换的方法 16 缩短切换的方法 调换顺序实施最佳切换步骤改进放置工具和材料的方法最好是个人使用的标准化标准格式表单检查单考核有审查计划 确保改进 17 取消 合并 调换 简化法检查表 调换顺序动作顺序对吗 切换步骤能改动吗 操作工的某些动作能简化或减少吗 能用不同的方法来做吗 能通过工作场所的重新组织来减少动作吗 能用脚踏板来实现手的动作吗 换手有用吗 简化动作能简化吗 能通过重力作用使动作容易些吗 是否有旋转设施来简化转动动作吗 高度易使人疲劳吗 有可能用不同的设备吗 18 内部程序改变的改善 活用夹具工具 活用被标准化的夹具工具 缩短作业时间并行作业 能够进行并行作业是指数个人并行进行作业排除调整 通过数值化减少调整场所功能标准化 把必需的功能中可以标准化的部分标准化更换作业程序的教育训练 制订作业标准书 彻底实施教育训练 19 外部程序改变的改善 排除找东西的时间 彻底实施6S 把使用频率过多的工具放在附近制订作业标准书 包含给模具 零部件等贴上条码 实施有关更换程序的教育训练通过实践 反复进行教育训练和改善活动很重要 20 实例 为切换作充分准备很重要 悬挂切换方案 图例和说明 所有工具就绪并可使视 切换用的推车上面划好了放置测量工具的位置 设备控制准备 调用新的程序 21 实例 重要的是 在设备待机时迅速完成切换 将尺装在机械上 以便在切换过程中测量 所有螺丝相同 所有螺丝必要 能否用简易拉紧装置代替螺丝 22 换线作业分析表 23 换型换线的实绩表 24 快速换产的定义 快速换产是一种以团队工作为基础的工作改进方式 可显著地缩短机器安装 设定换模所需的时间 团队工作成员必须是 同一工作区域的工作人员工作性质相同的工作人员负责该生产单位的制造工程师 25 现状分析 1内部作业是否能转换成外部作业2等待浪费时间能否消除3来回走动浪费时间能否消除4调试时间能否缩短5是否可以运用ECRS手法 调试时间 内部时间 停机作业时间 外部时间 准备时间 26 对策拟定 外部作业准备 内部转外部作业 更型时间6 850秒 工具统一装入电工腰袋 开卷工位更换定位圈 删除单包机备件推板连接轴 折叠与输送工位合并 调整纠偏光眼标识 单包机支架标识 面板参数设定 备件备品准备到位 折叠辊固定螺丝由6个改成4个 人员重组 备品备件规范管理 SOP制作 人员培训计划 下膜定位皮带标识 后压板 前底板标识 分纸挡爪标识 调整时间缩短 标准化作业 包材原纸备齐 增加小车减少叉车内部作业 压花工位更换毛毡 ECRS 删除 合并 重排 简化 压包传动皮带标识 SMART 27 对策实施 外部准备1 改善后 更型时调机人员配发工具腰带 工具统一装入腰带 减少来回拿工具的时间 改善前 改善后 节约时间112秒 改善前 工具统一摆放在工作台 28 对策实施 外部准备2 库存备品标识区分 方便拿取 更换备品摆放到位 纸箱摆放到位 包材摆放到位 节约时间112秒 29 1 开卷工位更换定位圈 122秒 2 压花工位更换毛毡 857秒 3 将折叠辊安全门移开 17秒 4 增加一辆小车减少需叉车内部作业时间 1 080秒 改善前 改善后 对策实施 内部作业转外部作业 内部作业时间 6 850秒外部作业时间 360秒 内部作业时间 1 560秒外部作业时间 2 076秒 30 对策实施 内部作业改为外部作业2 改善后 在更型前先将开卷工位未运行的一边定位圈更换好 更型完成后直接转动开卷轴进行换原纸 改善前 在穿原纸前才对毛毡进行更换 改善前 在需要换原纸时才将所要生产规格的定位圈进行更换 改善后 在更型前先将所更型号的压花辊毛毡更换好 更型时直接将原纸穿过压花辊 31 折叠辊由6颗螺丝减为4颗节约时间80秒 输送工位固定螺丝3个减为2个节约时间35秒 对策实施 ECRS运用 改善后 改善前 单包推板连接轴利用套件节约时间185秒 折叠机前侧板利用套件节约时间810秒 折叠辊传动齿轮与固定螺丝长度由8cm降至6 5cm 人员合理配置节约时间894秒 32 纵折板高度标识 纠编标识 单包机左右侧板标识 分纸爪子高度线位 单包主挡板定位标识 单包输送挡板宽度标识 下膜皮带拉板定位 成型槽定位 50秒 45秒 60秒 32秒 80秒 39秒 70秒 29秒 调整时间由1 200秒降至180秒 对策实施 调试标识 33 更型流程表 改善前 改善后 流程大幅缩短 34 设备更型刻度标示 改善前主要是靠经验调试设备更型的基准点要摸索将更型的点标示后会快速并准确的找位置 35 单包机纸盒位置定位未标示时要耗时1949S做标示后1531S就可以完成可节省418S 改善前的更型经验丰富的就特别快 新人就非常的慢 设备更型刻度标示 后续规划 将联系供应商制作备件带有刻度标示 36 多包侧封底板改善 改善前 SKU更型时因为多包宽度不一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底板 耗时362S 改善后 在侧封板两边制做两条金属杆 用来支撑多包平衡运行 即更型不需更换底封板 37 机台备件的标识 QHK7线更型备件标识 38 QHK7线更型备件标识 机台调整位置的标识 39 HT2线更型改善一 更型时需转换飞行指固定方式 飞行指固定方式固定不变节约飞行指方向转向时间 可节约更型时间约1800秒 间距无法变小 间距大小可调 40 飞行指间距用卷尺测量准确度不高 HT2线更型改善二 飞行指间距用量规提高了准确度 180抽 240抽 量规 41 更型备件标示 更型位置标示 HT2线更型改善三 HT2线更型位置标示 42 印刷位置规范示意图 上墨辊套筒印版位置刻度标示 NK3线更型改善一 43 NK3线更型改善二 改善前 更型时在同一组印刷辊上更换印版及清洗上墨辊 需要时间1265秒 第一组印刷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