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的精神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的赞美。由物到人领悟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培养。四、教材内容分析: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它的特点是用字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五、教学步骤:(一)兴趣导入1、引言(PPT1)。同学们,大家喜欢花吗?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在百花凋零的寒冷的早春季节,迎风傲雪独自开放,它是什么花?它,就是梅花。我们来认识梅花。2、简介梅花(点击PPT2、3、4,出示梅花图):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湖北地区2至3月开花。武汉磨山有座梅园,每年梅花开放季节都会举办“梅花节”。大多数的花都是在春天天气暖和了才开放(春暖花开),而梅花却不一样,它不畏寒冷,越是天寒地冻,它开得越好,它是最有骨气的花!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梅花曾经被定为我国的“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因而,梅花为历代诗人所吟诵。3、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赞美梅花的诗中,王安石的梅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点击PPT5、6)2、介绍作者(PPT7)王安石是距今900多年前的江西抚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曾两次担任宰相,他积极推行革新,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他的诗作内容充实,语言精炼,艺术造诣极高。请打开书P125,生自由读,边读边学习生字,指名读、领读、记字形。3、讲解生字(PPT8)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为”是多音字,因为的“为”,在这里读作wei,另外一个读音“为什么”的“为”;诗中的“数”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不读。“梅、角、寒、雪”,可用熟字换偏旁(梅);讲故事(寒:房子里一个人,身上盖了一层又一层的草,还是结冰了。表示寒冷。);两个部分组成的合体字(雪);象形字(角)等方法记字形。“枝”字的读音是翘舌音。检查生字自学情况生字卡片去拼音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4、理解词语(PPT9)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诵读,结合看投影、图画,让学生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语,大概了解“数枝”、“凌寒”、“遥知”、“暗香”这些重点词句的意思。5、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PPT10)多种形式朗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再让学生自读诗句,反复读诗文,逐句把诗文读通,读顺,达到正确、流利,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节奏。对诗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PPT11)1、学习第一、二句。(1)指名学生读,试说诗意,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2)让学生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3)启发学生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板书;“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板书。(4)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指名读,深入体会。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的是:寒冷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2、学习第三、四句。(1)学生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板书色第三句,“遥知不是雪”。诗中说“不是雪”,但是以雪作比,暗指梅花色洁白如雪。第四句,“为有暗香来”。“暗香”:幽香。幽幽清香从远处飘过来,因为闻到梅花的香气,因此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板书香(2)轻声自由读诗句,男女生对读,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3)感情启发,朗读体会。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用巧妙的手法,运用比喻描写出梅花洁白如雪,花香清远的特性。3、再读诗句,理解全诗的意境。(PPT12)齐读全诗,小结全诗(1)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墙角边,几枝亭亭玉立的梅花正迎着凛凛寒风,独自开放。从远处看,花如雪白,但知道那墙角处白色的不是雪,而是怒放的梅花,因为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正从那里缓缓地飘来。)(2)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3)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4)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这首诗是作者推行变法失败后写的,借写梅花的品性来表达自己坚忍不拔,身处逆境洁身自好的心态。)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5)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全诗让人领略到梅花凌寒怒放的神韵,给人留下梅花花白如雪、气味芬芳的鲜明印象,赞美梅花坚强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4、配乐朗读,练习背诵。运用音乐、投影,启发学生想象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英姿,感悟诗的意境美。伴着音乐,学生有感情地反复吟诵,教师可适当提示:(1)梅花开在什么地方?(2)梅花有哪三个特点(不畏严寒、花色洁白、气味幽香)?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背诵。(四)布置作业:课外了解历代诗人赞美梅花的诗句。 板书: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形)凌寒独自开。(神)遥知不是雪,(色)为有暗香来。(香)古诗江上渔者教学设计日期:2012-11-30来源: 作者:大成学校 李艳红字体:大 中 小 教学目标: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解诗题。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3、读诗题:二、读诗解意。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出没”的“没”读作“m”,不要读作“mi”。“风波”的“波”读作“b”,不要读作“p”。(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2、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学生朗读,评价。学生齐读。3、解词连句知大意。(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注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4、齐读古诗。三、展开想象,悟诗情。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2、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学生齐读)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出示诗句)看到了小船。教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看到了汹涌的波涛。教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教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哪位小朋友来通过朗读告诉我们自己看到的。学生朗读三、四两句。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艰难;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每次打鱼到回归,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实务》试题(附答案)
- 瑜伽加盟合同瑜伽合同7篇
- 家具安全生产培训记录课件
-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课件
- 《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实践教程》课件第7章
- 【租赁合同模板】职称合同模板4篇
- 塘坝工程建设方案(3篇)
- 李叔同简介教学课件
- 李兴华Java课件笔记
- 李六亿课件六部洗手法
- 光伏行业环境管理
- 口腔护理论文-口腔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 部队油库承包合同协议
- 江苏语文单招试题及答案
- 2024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 诊所护士劳动合同协议
- 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 含解析
- TCAICI39-2022《通信光缆附挂供电杆路技术规范》
- 碳市场发展对天然气行业影响的研究报告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模拟100题及答案
- 防火公路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