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三章)PPT课件.ppt_第1页
会计基础(第三章)PPT课件.ppt_第2页
会计基础(第三章)PPT课件.ppt_第3页
会计基础(第三章)PPT课件.ppt_第4页
会计基础(第三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基础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2020 3 18 1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本章导读 本章主要阐释会计的基本原理 包括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等基础知识 这些内容是对会计记账过程的全面介绍 其中 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复式记账是对会计等式的具体运用 本章是全书的重要章节 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2020 3 18 2 第一节会计等式 思考题 1 什么是资产 什么是权益 二者为什么维持恒等关系 2 什么是负债 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3 什么是收入 什么是费用 二者对所有者权益有什么影响 2020 3 18 3 一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一 会计恒等式也称会计方程 会计平衡公式 是从两个角度反映同一事物 表现的是会计要素之间的一种恒等的数量关系 它是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的起点 为会计试算平衡奠定了基础 为编制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等财务报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0 3 18 4 1 资产 权益资金运用 资金来源就某一会计主体而言 有一定的资产 就必然有一定的资产来源 即权益 反之 有一定的权益 也必然有一定的资产与之相对应 所以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 资产的总额有多少 权益的总额就有多少 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 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相互依存 数额永远相等 即 资产 权益 2020 3 18 5 2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 权益 演变为 资产 债权人的权益 投资人的权益 债权人的权益就是企业的义务 因此又被称为负债 投资人又被称为所有者 投资人的权益则被称为所有者权益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等式反映了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 表明了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 因此上述等式也称为静态会计恒等式 由于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 该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故该等式又被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 2020 3 18 6 二 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 对 资产 权益 等式的影响 1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由于等式左右两边同时等额增加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2020 3 18 7 举例3 1 某企业收到投资人100000元投资 存入银行 资产100000 权益100000分析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举例3 2 承上例 该企业取得银行短期借款50000元 100000 50000 100000 50000150000 150000分析 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增加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2020 3 18 8 2 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 权益不变由于等式左边增减金额相等 右边不变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举例3 3 承上例 该企业以银行存款80000元购置固定资产 150000 80000 80000 150000150000 150000分析 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资产总额不变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2020 3 18 9 举例3 4 承上例 该企业偿还银行借款30000元 150000 30000 150000 30000120000 120000分析 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2020 3 18 10 举例3 5 承上例 该企业退还投资人款项20000元 120000 20000 120000 20000100000 100000分析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举例3 6 承上例 该企业支付房租费用2000元 100000 2000 100000 200098000 98000分析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2020 3 18 11 4 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 资产不变由于等式右边增减金额相等 左边不变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举例3 7 承上例 该企业投资人将20000元投资转为长期借款 98000 98000 20000 2000098000 98000分析 负债增加 所有者权益减少 金额相等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2020 3 18 12 举例3 8 承上例 该企业通过为银行提供服务 实现收入 偿还部分负债5000元 98000 98000 5000 500098000 98000分析 负债减少 所有者权益增加 金额相等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2020 3 18 13 举例3 9 承上例 该企业投资人将部分盈余公积6000元转为投资 实收资本 98000 98000 6000 600098000 98000分析 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金额相等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2020 3 18 14 举例3 10 承上例 银行将该企业5000元短期借款转为长期借款 98000 98000 5000 500098000 98000分析 负债内部一增一减 金额相等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2020 3 18 15 2 对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等式的影响 1 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由于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增加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如 举例3 2 所示 2 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由于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减少相等金额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如 举例3 4 所示 3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由于等式左右两边同时等额增加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如 举例3 1 所示 4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由于等式左右两边同时等额减少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如 举例3 5 举例3 6 所示 2020 3 18 16 5 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由于等式左边一增一减 增减金额相等 右边不变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如 举例3 3 所示 6 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由于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增减金额相等 左边不变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如 举例3 10 所示 7 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 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由于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增减金额相等 左边不变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如 举例3 9 所示 8 负债要素增加 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 资产要素不变由于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增减金额相等 左边不变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如 举例3 7 所示 2020 3 18 17 9 负债要素减少 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 资产要素不变由于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增减金额相等 左边不变 恒等关系不受影响 如 举例3 8 所示 重要结论 任何会计事项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2020 3 18 18 二 收入 费用 利润一定时期的收入和费用的配比结果为企业的经营成果 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为利润 反之为亏损 收入 费用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 收入 费用 利润 该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故又被称为利润表等式 收入可以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如 举例3 8 所示 费用可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如 举例3 6 所示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等式恒等关系仍能维持 2020 3 18 19 例题3 1 下列业务中 属于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的有 A 收到投资者出资30000元存入银行B 以银行存款4000元支付前欠货款C 购买原材料20000元 货款暂欠D 收到某企业购货款5500元 存入银行 答案 C 2020 3 18 20 例题3 2 收到某单位预付贷款存入银行 所引起的变化是 A 一项资产减少 一项负债减少B 一项资产增加 一项负债增加C 一项资产增加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D 一项资产减少 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答案 B 2020 3 18 21 第二节复式记账 思考题 1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2 为什么叫借贷记账法 借贷是什么含义 3 如何确定账户的增减变化应记在借方还是贷方 4 什么是会计分录 如何记录会计分录 5 试算平衡的原理是什么 它能否发现所有的记账错误 6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是什么关系 什么是平行登记 2020 3 18 22 一 复式记账法 所谓记账方法 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按其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 记账方法可以分为 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 是指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是一种不完整的简易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 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 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是一种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记账方法 2020 3 18 23 复式记账法相比单式记账法 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基于 资产 权益 的会计恒等关系 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在至少两个账户上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 可以全面地 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 二是可以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 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 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 2020 3 18 24 例题3 3 在复式记账法下 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在 A 一个或一个以上账户中登记B 两个账户中登记C 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D 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答案 D 2020 3 18 25 二 借贷记账法 一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为理论依据 以 借 和 贷 为记账符号 以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为记账规则 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以 借 和 贷 作为记账符号 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 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 借 和 贷 作为记账符号 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 借 和 贷 何时为增加 何时为减少 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 即 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2020 3 18 26 三 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账户 是拥有一定格式的账页 账户的名称是会计科目 如果采取最简单的形式 一个账户仅仅有三个要素 1 标题 会计科目 2 左方栏 称为借方 3 右方栏 称为贷方 这种形式的账户称为T型 或丁字 账户 2020 3 18 27 1 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资产类账户的增加 记录在账户的借方 左方 资产类账户的减少 记录在账户的贷方 右方 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 用公式表示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2020 3 18 28 2 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基本结构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增加 记录在账户的贷方 右方 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减少 记录在账户的借方 左方 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余额一般在贷方 用公式表示 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2020 3 18 29 3 成本类账户的基本结构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相同 成本类账户的增加 记录在账户的借方 左方 成本类账户的减少 记录在账户的贷方 右方 成本类账户如有余额 一般在借方 2020 3 18 30 4 损益类账户的基本结构 1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收入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相同 贷方登记增加 借方登记减少 不同点在于 收入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 2 费用类账户的结构费用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相反 借方登记增加 贷方登记减少 不同点在于 费用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 2020 3 18 31 2020 3 18 32 例题3 4 在借贷记账法下 将账户划分为借 贷两方 哪一方登记增加 哪一方登记减少的依据是 A 凡借方都登记增加 贷方都登记减少B 记账方法C 金额大小D 账户的性质 答案 D 2020 3 18 33 例题3 5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 资产账户的结构特点是 A 借方登记增加 贷方登记减少 期末余额在借方B 借方登记减少 贷方登记增加 期末余额在贷方C 记增加 贷方登记减少 期末一般无余额D 借方登记减少 贷方登记增加 期末一般无余额 答案 A 2020 3 18 34 四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经济业务时 首先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 确定它所涉及的账户 然后确定该账户的变动情况 即增加还是减少 最后确定应将其记入该账户的左方还是右方 即借方还是贷方 归纳起来就是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2020 3 18 35 五 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 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 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 都要记录在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 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 借 记账户和 贷 记账户之间的联系 称为 账户的对应关系 或 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把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对应账户 2020 3 18 36 2 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 对应账户 科目 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2020 3 18 37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 分为 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 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 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 是指需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即一借多贷 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注意 复合会计分录实际上是由几个简单会计分录合并组成的 因而必要时可以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简单会计分录 不允许把反映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 多借多贷 的会计分录 2020 3 18 38 对前述10个例子的业务 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020 3 18 39 六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 试算平衡的含义利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的平衡关系 以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检查和验证所有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提示 如果试算后发现并不平衡 则意味着记账过程存在错误 2020 3 18 40 2 试算平衡的分类包括两类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余额试算平衡法 1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根据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的记账规则 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分别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借方和贷方 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必然相等 那么 将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记入有关账户后 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也必然相等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020 3 18 41 2 余额试算平衡法根据 资产 权益 各项资产余额的总和必然等于各项权益余额的总和 因此 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必然相等 可用公式表示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2020 3 18 42 6月份发生如下六笔经济业务 1 3日 企业购入一台设备 用银行存款30000元支付价款 分析 固定资产 账户增加30000元 记借方 银行存款 账户减少30000元 记贷方 2 15日 企业向银行借款50000元 期限一年 存入银行 分析 银行存款 账户增加50000元 记借方 短期借款 账户增加50000元 记贷方 3 22日 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0元 偿还前欠货款 分析 应付账款 账户减少20000元 记借方 银行存款 账户减少20000元 记贷方 4 26日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一台设备 价值80000元 2020 3 18 43 分析 固定资产 账户增加30000元 记借方 银行存款 账户减少30000元 记贷方 2 15日 企业向银行借款50000元 期限一年 存入银行 分析 银行存款 账户增加50000元 记借方 短期借款 账户增加50000元 记贷方 3 22日 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0元 偿还前欠货款 分析 应付账款 账户减少20000元 记借方 银行存款 账户减少20000元 记贷方 4 26日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一台设备 价值80000元 分析 固定资产 账户增加80000元 记借方 实收资本 账户增加80000元 记贷方 5 28日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 分析 库存现金 账户增加5000元 记借方 银行存款 账户减少5000元 记贷方 6 29日 经协商 将欠黄河工厂的货款10000元转作对本企业的投入资本 分析 应付账款 账户减少10000元 记借方 实收资本 账户增加10000元 记贷方 2020 3 18 44 三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一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总分类账账户的名称 也称为总分类科目 又称总账科目 一级科目 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项目 明细分类账账户的名称 也称为明细分类科目 又称明细科目 它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 是对总分类科目的具体化和详细说明 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 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2 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两者之间的区别 1 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 总分类账户提供总括资料 只提供金额指标 明细分类账户提供详细资料 有些明细账户还提供数量指标指标 2 作用不同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 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会计科目具有补充和说明作用 2020 3 18 45 二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 根据会计分录 一方面在有关的总分类科目进行总括登记 另一方面在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进行详细登记 要点如下 1 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 依据相同 2 借贷方向相同 方向相同 3 所属会计期间相同 期间相同 4 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 金额相等 2020 3 18 46 平行登记的结果 某一总分类账户的本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