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攻击Aggression 1 生活中的攻击事件比比皆是 不需你格外地去留意 从运动场上的争斗到强盗行凶抢劫乃至战争 总有人企图让他人遭受痛苦 攻击成了被研究得最多的人类行为 2 攻击理论 本能论生物学观点挫折 攻击假说社会学习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3 Freud相信 人天生就有死的本能 以寻求生命的中止 这种本能是隐藏在所有暴力和破坏行为之下的 他认为来自食物的能量会持续地转换成攻击能量 这些攻击冲动必须定期地加以舒解 以免达到危险的程度 由于自我在充分发挥着作用 它不允许人自我毁灭 于是这种本能就转向他人 本能论 4 攻击的本能性倾向可能是在我们追求需要的满足时遭到了挫折 或在面临一些威胁而阻碍了自我的作用时产生的 后来 还是弗洛伊德最初的观点激发了研究者们对挫折和攻击之间的联系的兴趣 5 Lorenz的看法 所有的本能 包括攻击 都背负着一个基本的进化目的 确保个体及种属的生存 6 生物学观点试图从人的生理结构和遗传基因方面来探求攻击的原因 目前 主要的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 大脑的结构激素的含量遗传基因 生物学观点 7 挫折 攻击假说 1939年 几位心理学家翻译并修订了弗洛伊德早期的一些论著 提出了一个挫折 攻击假说 frustration aggressionhypothesis Dollard Doob Miller Mowrer Sears 1939 8 挫折 攻击假说认为 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 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前提 而且挫折的存在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这个理论的一个吸引人的特点是它的简明性 9 注意 这些心理学家认为 攻击只有一个起因 挫折 挫折只有一个反应 攻击 学生因上不了光荣榜而受挫 老鼠因找不到食物而受挫 所有这些都将引起攻击反应 并且任何有攻击行为的人在此之前肯定经历过一些挫折 10 研究人员采用了另一些精神分析的概念来解释攻击会在什么时候停止 他们提出在我们宣泄 即紧张的释放后攻击就停止了 弗洛伊德从心理能量释放的角度来探讨宣泄 这些早期的攻击研究者们从唤醒水平 能量水平 肌肉的紧张角度来描述紧张 11 12 乍看起来 挫折 攻击假说有些道理 你可能也有过把一本难懂的书扔得老远的冲动 我们都见过 排长队的人被人撞一下 即使不动拳脚 也会说几句气话 但是尽管在生活中有很多挫折 为什么我们多数时候却并没有攻击行为呢 13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 一些心理学家调整了他们的立场 又一次借用了精神分析理论 Doob Sears 1939 Miller 1941 Sears 1941 他们提出 挫折有时导致一种间接表达的攻击 14 间接攻击能用多种形式表达 一种就是把攻击迁移到一个新的目标上 比如把工作中的挫折发泄到配偶身上 另一种形式是用间接的方式去攻击 例如 我们不可能打自己的老板 但是却能在工作中作梗或者散布有关他的谣言 15 我们也可能运用升华 例如 一个人受挫后可以跑上几里路或打一场篮球来把紧张消耗掉 就是说 挫折总要导致攻击 但不一定用明显的方式 挫折 攻击假说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引起了大量的研究 下面就介绍由这些研究提出的三个话题 每一个话题都具有心理分析的特色 挫折 替代和宣泄 16 挫折与攻击我们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挫折与攻击的联系 例如 在一个研究里曾问小学儿童他的同学中哪些人有过攻击行为 如推人或拥挤 Guerra Huesmann Tolan VanAcker Eron 1995 17 调查人员发现最具攻击性的儿童大多是那些在生活中经历过高度的压力和挫折的学生 另一个研究考察了已经被解雇的成人中的暴力行为 Catalano Dooley Novaco Wilson Hough 1993 丢了工作的参与者参加暴力活动比如殴打配偶 要比那些还在工作的人多6倍 18 研究人员在两个研究中考察了以色列境内的使人遭受挫折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与暴力犯罪比率间的关系 Laudau 1988 Laudau Raveh 1987 他们发现当像失业这样的压力增加时 经常有像杀人这样的暴力犯罪的相应增长 19 对挫折 攻击假说进行直接的检验发现 受挫的人比没有受挫的人行动上更具攻击性 Berkowitz 1989 例如 在一项研究中 调查人员有意激怒在商场 银行和售票窗口排队的人 Harris 1974 20 因为以前的研究表明较接近目标的人更容易遭受较大的挫折 研究者在排第三的人 接近目标的人 或排在十二位的人前面插队 研究者往后看一眼注意这个人的反应 过20秒钟后道歉并离开 把这些反应编码成口头攻击和非口头攻击 21 例如 这人说 注意点 或者 这是我的位置 记一分 如果那人进行威胁 骂人或说个不停 记两分 非口头反应包括不友好的 威胁的或讨厌动作及推搡 结果如图6 1所示 与预期的一样 队伍前部的人比后部的人受挫时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22 23 来自多方面的资料表明 挫折确是攻击的一个原因 虽然这个结论证实了早期挫折 攻击假说的一方面 但现在的攻击研究者认为早期的模型太狭窄了 也就是说 挫折只是增加攻击几率的许多消极情绪中的一种 Berkowitz 1989 1994 1998 Lindsay Anderson 2000 24 让我们受挫的事情是讨厌的 当令人受挫的情境引发攻击时 我们的反应针对的正是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根据这种分析 任何不愉快情绪都会导致攻击 例如 研究者发现令人不舒服的高温增加了攻击 这温度至少超过人的正常温度 Anderson Anderson 1998 25 类似的呛人的烟味和嘈杂的噪音会增加人们给予无辜旁观者的惩罚量 Berkowitz 1989 因此 问题不在于一件事情是否使人受到挫折 而在于它使人的情绪如何地不愉快 26 这种考察挫折 攻击的新方式与早期假设相比有几个优势 首先 新模式可解释为什么挫折不是经常导致攻击 挫折只为攻击提供了不愉快的强度上的条件 其次 该模型阐述了为什么一些想法会增加或减少行动攻击性的概率 27 例如 如果你在考试中失败了 是因为你室友驾车回家度周末而你的课本在他的后备箱里 你可能感到很受挫折 但是 如果你认为你的室友没有注意到这本书 要比你认为他 她故意带着它离开时 对这种挫折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 引起消极感觉的想法会使整个经历更加不愉快 从而增加攻击的概率 减弱消极感觉的想法就较少导致攻击 28 替代性攻击DisplacingAggression你可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有过不顾面子大骂朋友的后悔经历 这种情感爆发很可能碰到 你今天怎么啦 或者 某人倒霉的日子 的谈论 29 在你平静下来后 你可能意识到你的愤怒源根本不是你的朋友 而是在一项任务上的糟糕评价或者不让你在这周末休息的老板 像这些事件来自早期挫折 攻击假设的一个预测 即我们不是经常直接攻击我们的挫折源 30 相反我们有时将挫折引发的愤怒转到不该承受的人身上 对这些间接目标的攻击表达一般比攻击让人受挫的教师或雇主要安全些 许多研究支持我们时常把攻击从挫折源转移到一个无辜目标上的观点 Marcus Newhall Pedersen Carlaon Miller 2000 31 有一个实验让被试先做一些字谜游戏 Konechi Doob 1972 一些人觉得这个任务让人受挫 尤其因为另一个被试 实验人员的同伴 在他们解答问题过程中老是骚扰他们 其他人工作时没有被骚扰 32 然后 给被试一个机会让他们去评价另一个正在进行创造性任务的人 评分方式是电击 告诉他们只要听到没有创造性的反应时就对别人给予有痛感 但不造成伤害 的电击 33 尽管实际上并没有真的电击那个人 但被试不知道 还认为他们真的在电击那个人 这个电击的量就用于对攻击的测量 这项研究是怎样检验攻击的迁移的呢 34 一些被试发现与电击仪连在一起的人正是当初骚扰他们的人 对另一些被试 接受电击的人是一个陌生人 实验结果见图6 2 35 36 那些曾因这个人而受过挫折的被试比那些没受挫的被试给予这个人的电击要多 然而 受挫的被试比没受挫的被试给予陌生人的电击也要多一些 换句话说 攻击被迁移到一个无辜的旁人身上 37 当我们遇到可用别的方式容忍或忽视的麻烦时 替代性攻击极有可能发生 Pedersen Gonzales Miller 2000 我们可见到这种效果的例子 一位受挫的母亲对她孩子脏乱的房间大发雷霆 或者一个运气不好的篮球运动员破口大骂偶然推到他的对手 38 简单地说 一些经验的调查支持挫折会导致替代性攻击的说法 也证实了挫折 攻击假说的一个方面和弗洛伊德对这个主题的一些早期想法 39 宣泄与攻击CatharsisandAggression你们常常会听人说 你应该适度地宣泄自己 而不要盛怒之下做出一些后悔事 他们说我们可以打枕头或者用10分钟的时间拼命地投篮 一些治疗家建议来访者去打击塑料玩具或者用泡沫橡胶拍去逐渐地清除他们的压力 40 这些例子论证了一个来自挫折 攻击假说的更强的预期 紧张一旦释放 攻击需要就会减少 41 许多人相信处理挫折最好的方法是对一些无害目标表达我们的情绪 问题是这种广泛流传的说法似乎并不完全正确的 42 早期的挫折 攻击假说主张让受挫的人采用攻击性的行动将导致压力减少 这又将减少对攻击的需求 一些研究的结果与这种观念相一致 它们发现在允许参与者攻击另一个人后 生理的唤醒有突然的下降 Geen Stonner Shope 1975 Hokandon Edelman 1966 43 但是这种表面的宣泄会导致攻击的减少吗 换句话说 当人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就应该鼓励他们的攻击行动吗 显然是不能这样做的 44 一项研究中考察了参与者的体验 参与者A写了一篇论文 并得知另一个参与者B将对其进行评分 Bushman 2002 来自B的反馈是特别苛刻的 他以这样的评语作为结语 这是我读过的最差的一篇论文 不用说这肯定激怒了A 45 然后给一部分参与者评分者的相片 让他们看着相片尽力地打击吊袋的机会 其他一部分愤怒的参与者也打击吊袋 但被告之这样做的时候要想着进行了多少次练习 剩下的参与者没有打击东西的机会 只安静地坐上一段时间 结果见图6 3 46 47 发泄郁积情感似乎没有起作用 打击吊袋同时想着那个无礼人的参与者不仅是最愤怒的 而且当后来给予他们机会做一些可能伤害他们崇拜的人的事情时 他们也是最具攻击性的 与我们接受的建议相反 最少愤怒和最少攻击的参与者是那些安静地 独自地坐着而没有打击任何东西的人 48 一项研究要求被试按次序完成三个任务 Geen Stonner和Shope 1975 首先 让他们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发表观点 另一个参与者 主试的同伴 根据他们观点的水平给予或轻或重的电击 由此 激发一半被试的愤怒情绪 另一半被试则不愤怒 49 接着 倒过来 让那个同伴完成一个很迷惑人的任务 一旦出错就给予电击 有时让被试来做电击 有时被试看实验者做电击 有时不给那个同伴电击 与挫折 攻击假说一致 当生气的参与者有机会报复那个同伴时 他们的血压显著下降 这显然是一种宣泄反应 50 研究的关键在最后阶段 挫折 攻击假说预测 由于宣泄释放了紧张 随后这些被试应该比没有机会攻击那个同伴的被试较少做出攻击行为 为了检验这一预测 实验的第三部分是给所有被试一个机会去电击这个同伴 51 这次让这个人完成一个解码任务 让被试根据他的犯错情况给予电击 电击强度共分十等 从1 轻微的电击 到10 极强的电击 谁给了最重的电击呢 是经历过宣泄的被试还是没有宣泄过的被试呢 结果见表6 2 52 53 这些报复了那个同伴 已经释放了紧张的参与者 当给他们另一个机会时 他们的攻击水平还是最高的 几项研究同时表明 尽管攻击能够使紧张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和宣泄 它也可能增强攻击的倾向 而不是像预期的那样降低攻击倾向 为什么会这样呢 研究者列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Geen Quanfy 1977 54 攻击行为可能导致一种放纵 确切地说 我们多数人对在身体上伤害他人都有较强的克制 但一旦冲破了这一约束 以后就很容易袭击他人 与暴力有关的事物 如枪 会加强人的攻击倾向 55 亲身参与的攻击行为会加倍刺激我们采取更多的攻击行为 而且 这些暴力暗示可能直接进入其他与攻击有关的记忆和情绪 激活这些攻击的想法和情绪可能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 而不是更少的攻击 56 另外 因为压力的减少会使人感觉良好 攻击的行动可能受到强化 研究者发现在打击袋子或大骂别的参与者后人们常常感觉会更好 Bushman Baumeister Phillips 2001 Bushmanetal 1999 但产生了快感的行为都可能被重复 因此 宣泄并不一定减少攻击 反而有可能增加攻击 57 修正后的挫折 攻击假说 Berkowitz又对这一模型进行了几次修订 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 攻击并不一定是因为挫折和生气 任何不愉快的事件都会导致攻击 因为这些事件引起了消极的情绪体验 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事件是否愉快 则取决于个体的主观知觉 即它对于个体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58 一个严厉的批评对于一个非常自信 有着积极的自我形象的人来说 可能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 同样的批评如果发生在一个非常自卑的 自我形象非常消极的个体身上 则会被知觉为可怕的威胁 从而对他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在这里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认知理论的影子 59 第二 攻击线索并不是攻击的必要条件 当消极的情绪反应足够强大的时候 即使没有攻击线索的存在 也会发生攻击行为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明的图来说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60 社会学习论 Bandura的攻击理论的优点在于 它不仅说明了攻击是如何习得的 而且也进一步说明了攻击行为的维持和控制 攻击行为如果成为攻击者获得利益的工具 或是能满足攻击者的目标 就会被维持下来 并变成习惯 也就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