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xls_第1页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xls_第2页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xls_第3页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xls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条件 1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4 0MPa 2 水泥要求以慢凝325号 要求终凝时间在6h以上为宜 3 碎石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碎石集料中小于0 5mm材料的塑性指数小于9 碎石集料级配符合下表要求 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 筛孔 mm 31 519 09 54 752 360 600 075 通过量 10088 9957 7729 4917 358 220 7 4 压实度指标按98 控制 设计步骤 1 原材料检验及选定 1 水泥 当地可供应425号慢凝普通硅酸盐水泥 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可 以采用 其主要技术指标实验结果列入下表 检验项目规定值检验结果 细度 10 09 6 安定性 沸煮法 合格合格 初凝时间 45min2h 50min 终凝时间 10h5h 46min 抗压强度 Mpa 3d1619 2 28d42 545 8 抗折强度 Mpa 3d3 53 9 28d6 56 7 2 碎石 当地某石料厂可提供10 30mm碎石 5 10mm碎石和小于5mm的石屑 碎石集料压碎值分别为 27 0 25 3 和26 8 石屑中小于0 5mm料塑性指数为8 对三种规格碎石材料进行筛分 实验 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试算法组配混合石料 经计算混合石料级配满足设计要求 可 采用 石料筛分和集料级配计算结果 筛孔 mm 石料筛分 通过量 结果 级配集料 集料级配要求值 10 30料5 10料 5料 中值范围 100 20 100 45 100 35 31 5100 020 0100 045 0100 035 0100 0100 0100 0 19 054 811 0100 045 0100 035 091 093 588 99 9 51 50 365 429 4100 035 064 767 057 77 4 751 10 25 92 797 834 237 139 029 49 2 36000 70 378 027 327 626 017 35 0 6000 032 511 411 415 08 22 0 07513 74 84 83 50 7 碎石材料的风干含水量实测值为0 42 在此例计算中碎石料的含水量按零计 2 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路面基层 设计要求7d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不小于4 0MPa 根据经验 水泥剂 量按4 5 6 7 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 即水泥 碎石 4 100 5 100 6 100 7 100 3 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对四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做标准击实试验 确定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混合料标准击实试验结果表 水泥剂量 4567 最佳含水量 5 96 06 26 4 最大干密度 2 3252 3302 3352 340 4 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 1 制作试件 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混合料强度试件的制备 按现行技术规范规定采用 150mm 150mm的圆柱体试件 每种水泥剂量按13个试件配制 工地压实度按98 控制 现将制配试 件所需的的基本参数计算如下 配制一种试件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数量 成型一个试件按7000g混合料配制 取水泥和碎石材料的含水量为0 先计算水泥剂量为 4 的各种材料的数量 水 泥 7000 7000 269 2g 1 4 集 料 7000 6730 8g 1 4 需加水量 7000 5 9 413 0g 制备一个试件需要混合料数量 m v d k 1 wo 2649 4 2 325 98 0 1 5 9 6392 76 g 用同样的方法对水泥剂量为5 6 和7 的混合料制件参数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 混合料制件计算结果 水泥剂量 4 5 6 7 试件干密度 g cm3 2 3252 3302 3352 340 一个试件所 需材料数量 g 水 泥269333396458 碎 石 10 3020 1346133313211308 5 1045 3029300029722944 535 2356233323112290 需加水量413420434448 一个试件混合料数量 g 6393641364396464 2 测定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 试件经6d标准养生1d浸水 按规定方法测得7d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结 果如下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汇总表 水泥剂量 4 5 6 7 强度平均值R MPa 3 924 135 756 48 强度标准差 MPa 0 410 4260 5610 728 强度偏差系数CV 10 510 39 811 2 Rd 1 Za CV MPa 4 834 824 764 91 是否满足公式 R Rd 1 Za CV 否否是是 表中Za取1 645计算 5 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 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水泥最佳剂量 1 比较强度平均值和设计值 根据实验结果 水泥剂量为5 6 7 时试件强度平均值均满足不低 于4 0MPa设计值要求 2 考虑到试验数据的偏差和施工中的保证率 对水泥剂量5 6 7 时的强度数据通过公式 R Rd 1 Za CV 验算 对一级公路 强度保证率95 则系数Za 1 645 通过计算 水泥剂量为 6 和7 强度能满足指标要求 3 从工程经济性考虑 6 的水泥剂量为满足强度指标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 为最佳水泥用量 则实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 集料 6 100 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为6 2 最大干密度为2 335g cm3 施工时压实度按98 控制 6 确定生产配合比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 对实验室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调整 对集中厂拌法施工 水泥剂量要增加0 5 对粗 粒土拌合 含水量要较最佳含水量大0 5 1 0 所以经调整后的生产配合比为 水泥剂量6 50 混合料含水量7 0 最大干密度为2 338g cm3 施工时 压实度按98 成型材料按7000g计算 水 泥 7000 7000 427 2g 1 6 5 集 料 7000 6572 8g 1 6 5 需加水量 7000 7 0 490g 制备一个试件需要混合料数量 m v d k 1 wo 2649 4 2 338 98 0 1 7 0 6495 28 g 混合料制件计算结果 水泥剂量 6 5 试件干密度 g cm3 2 338 一个试件所 需材料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