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六价铬检测方法TDS.doc_第1页
电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六价铬检测方法TDS.doc_第2页
电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六价铬检测方法TDS.doc_第3页
电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六价铬检测方法TDS.doc_第4页
电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六价铬检测方法TDS.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实施-发布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六价铬检测方法Determination of regulated substance (hexavalent Chromium)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06-08-18)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前 言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谱尼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四川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翔、杨万颖、李碧芳、罗美中、陈泽勇、黄小龙、刘志红、李英、宋薇、向旭、陈小珍。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国家标准。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六价铬检测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电子电气产品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子电气产品中六价铬的测定。第一法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2 原理使用碱性提取液将电子电气产品中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六价铬化合物提取出来,分离样品和提取液,提取液中的六价铬在酸性溶液中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最大吸收波长540 nm进行分光光度法定量。本方法定量下限:2.0 mg/kg。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试剂,去离子水或等同纯度的水(电阻率为18.2 M)。3.1 硫酸:优级纯。3.2 磷酸氢二钾:分析纯。3.3 磷酸二氢钾:分析纯。3.4 无水氯化镁:分析纯。3.5 1,,5-二苯碳酰二肼:分析纯。3.6 氢氧化钠:, 无水,分析纯。3.7 无水碳酸钠:分析纯。3.8 丙酮:分析纯。3.9 一水合磷酸二氢钠:分析纯。3.10 重铬酸钾:有证标准物质。3.11 硫酸,10%(体积比):吸取10 mL硫酸(3.1)与90mL水混合缓慢加入80 mL水中,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3.12 1,5-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剂:称取0.5 g 1,5-二苯碳酰二肼(3.5)溶于100 mL丙酮(分析纯3.8)中后,于转移至棕色瓶中低温下保存。溶液退色褪色时则应弃去,重新配制。3.13 提取液:称取(20.000.05) g氢氧化钠 NaOH(3.56)和(30.000.05) g无水碳酸钠Na2CO3(3.67),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 L,(2025)C下密封保存于聚乙烯塑料瓶中。,保存期1个月。3.14 缓冲液A:溶解称取87.09 g磷酸氢二钾(3.2)和68.04 g磷酸二氢钾(3.3)溶于水中,转移入至1 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此缓冲液pH=7)。3.15 缓冲液B:溶解55 g一水合磷酸二氢钠(3.9)于100 mL水中。3.16 润湿剂。3.17 六价铬标准储备贮备液,(50.0 mg/L):准确称取0.141 4 g于经过(105110)120下烘至2h恒重的重铬酸钾(3.10)141.4mg,用水溶解溶于水中,并定容至1 000 mL转移至1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此溶液1.00 mL含0.0500 mg六价铬。3.18 六价铬标准使用溶液,(5.00 mg/L):吸取10.0 mL六价铬标准储备贮备液(3.17)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0 mL含0.005 00 mg六价铬。用时现用现配。4 设备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2 水浴锅加热和搅拌装置。4.3 酸度测量仪(pH计),准确度为0.03pH。4.4 低温粉碎机。4.5 真空抽滤装置。4.6 万分位天平。5 分析步骤5.1 样品制备将样品粉碎成直径不超过1 mm,长度不超过5 mm的细条状或粉末状样品。5.2 样品提取5.2.1 碱液提取法5.2.1.1 树脂聚合物、玻璃、陶瓷类材料:准确称取5 g(精确到0.000 1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 提取液(3.13)、0.5 mL缓冲液A(3.14),充分摇匀,盖上表面皿。在搅拌情况下升温至(放入9095),保持(9095)至少1 h,使六价铬提取完全。水浴中加热1.5h,期间不断振摇锥形瓶(也可采用磁搅拌器或水浴振荡锅)。在搅拌的情况下,使提取液逐步冷却至取出锥形瓶冷却至室温,将浸出液及样品转移至用滤纸或滤膜上过滤提取液,再用水洗涤锥形瓶和样品,滤液和洗涤液收集到烧杯中。滴加10 硫酸(3.11),控制溶液的pH值到7.50.5,如果此时溶液出现絮状沉淀,用滤纸或滤膜过滤,留取滤液,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同时做试剂空白实验。注: 可加入约400mg的无水氯化镁(3.4)以抑制铬的氧化反应的发生;对于聚合物样品,可加入12滴润湿剂(3.16),以增加样品在提取液中的润湿性。5.2.1.2 金属电镀涂层用水或中性洗涤剂洗涤、擦干后,裁取表面积不小于50 cm2的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提取液(3.13,要完全浸没,否则需补加提取液至完全浸没)、0.5 mL缓冲液A(3.14),充分摇匀,盖上表面皿。以下按5.2.1.1自“在搅拌情况下升温至(9095),保持(9095)至少1 h放入90-95水浴中加热1.5h”起依法操作。5.2.2 沸水提取法金属电镀涂层用水或中性洗涤剂洗涤、擦干后,裁取表面积不小于50 cm2的样品,放入盛有沸腾的50 mL蒸馏水的适当容器中,使试样全浸,在水继续沸腾的条件下,保持浸入时间至少5 min,使六价铬提取完全;取出试样,在容器上方淋洗。将容器及其内容物冷到室温,加入7.5 mL10 硫酸(3.11),并混合,待显色。同时做试剂空白实验。5.3 显色及标准溶液的配制5.3.1 碱液提取法:定量吸取滤液(5.2.1.1和5.2.1.2)到250 mL的烧杯中,加2 mL显色剂(3.12)到滤液(5.1.1和5.1.2)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溶液体积接近95 mL,混匀,滴加10%硫酸(3.11),使滤液PHpH值达到20.5,此时将滤液全部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0.5h510 min,让显色反应完全。吸取0、2、4、6、8、10 mL 六价铬标准溶液(3.18)到100 mL容量瓶中,加2 mL显色剂(3.12),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溶液体积接近95 mL,混匀,滴加10%硫酸(3.11)(约2滴),使滤液pH值达到20.5,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标准系列的六价铬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 mg/L。摇匀,放置510 min,让显色反应完全。5.3.2 沸水提取法:将提取液(5.2.2)移至250 mL容量瓶,加入5 mL显色剂(3.12),并混合,添加显色剂后2 min,准时加入缓冲液B(3.15)25 mL,稀释到刻度并混合。分别在6个100 mL容量瓶中准确移取0、2、4、6、8、10mL 六价铬标准溶液(3.18)到100 mL容量瓶中,在每瓶中加50 mL水和3 mL 10%硫酸(3.11)。向一个瓶中加2 mL显色剂(3.12),充分混合;在添加显色剂后2 min,准时添加缓冲液B(3.15)10 mL,稀释到刻度并混合。用另外5瓶重复此程序。标准溶液和提取液的显色反应要同时进行。显色后的溶液应在添加显色剂后的25 min内测定完毕。5.4 测定以标准曲线零点作参比,测量标准溶液在540 nm的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对应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在同样条件下读取样品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提取液中六价铬浓度。如果提取液的吸光度超出标准曲线最高浓度点的吸光度,则应对提取液进行适当稀释后再测定。5.5 结果表示样品中六价铬含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X样品中六价铬含量,mg/kg;A从标准曲线计算得出的提取液浓度,mg/L;B从标准曲线计算得出的空白溶液浓度,mg/L;V提取液定容体积,mL;N提取液稀释倍数;W样品称样质量,g。(对于金属电镀涂层,该项为电镀层重量)结果以两次测试平均值表示。5.6 精密度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第二法 斑点法6 原理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红色或紫红色络合物,定性显示六价铬的存在。7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试剂,去离子水或等同纯度的水(电阻率为18.2 M)。7.1 1,5二苯碳酰二肼:分析纯。7.2 丙酮:分析纯。7.3 乙醇:分析纯,95%。7.4 磷酸:分析纯。7.5 斑点法显色液:称取0.4 g 1,5二苯碳酰二肼(4.57.1),用20 mL丙酮(4.67.2)和20 mL乙醇(4.67.3)溶解后,加入20 mL磷酸(4.87.4)和20 mL水,混匀后保存于棕色瓶中,此溶液8小时内有效在使用前8 h内配备此溶液。8 分析步骤8.1 试样制备试验前,试样表面应无污染、指印或其他外来色斑。若表面涂有油膜,则应于试验前在室温下用干净的软布蘸取合适的溶剂除去油膜,或直接用合适的溶剂冲洗样品表面。不允许在超过35的温度下强制干燥样品。不允许用碱液处理样品,否则铬酸盐转化膜会被碱破坏。测试前用水或中性洗涤剂清洗样品表面,用干净软布擦拭。始终让样品处于35环境以下。如果样品表面有聚合物涂层,可用800目以上细砂纸(如碳化硅砂纸)或其他有效方法轻轻擦去聚合物涂层。8.2 测试步骤8.2.1 滴加15滴显色液(7.5)于样品表面上,5 min内若此时观察是否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注: 不要考虑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