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写话的起步一年级的作文由于识字量不足,书写速度慢,主要是通过口头作文和观察说话进行。实验班从每两次课外活动中安排一次野外活动。结合阅读教学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郊外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并为观察说话、写话提供了生动的题材。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去见识,去感受,不断丰富表象的储存量;又通过说话、写话,建立起观察客体与语词之间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学得的词语,便可在亲身的体验中,加深理解,并得到运用。我试着在一年级学生入学三个月后开始口头作文的训练。这时,学生通过“学词学句”和课文的学习,以及结合识字阅读进行的语言训练,对句子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加上他们在入学前和日常生活中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这就使口头作文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大自然的景色,常常是我引导学生观察的重要题材。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可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各种奇妙的幻想。我还通过一些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我和孩子们一起做过“灭火”的小实验;蛋壳放在醋里变软的实验;让他们各自在院子里种几粒豆子,观察豆子的发芽生长过程等等。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着的,这就给学生的观察带来一定难度。我就指导学生注意事物的发生、变化和结果,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一次看不清,再做一次。反复数次,学生便从多次观察中懂得事物变化的规律。在学生做“灭火”实验时,我要求他们观察火苗隔绝空气前后的变化,学生越做越有趣,有的连做五六次。口头作文课上,经指导后,他们能够清楚地、有条理的讲述实验经过。在学生观察时,我特别注意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观察。观察景物时,由近及远,或从上至下(反之也可);观察一个物体,则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处到细节;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则提醒他们注意你观察的事物“开始是什么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又怎么样”。这样有顺序地观察获得的材料,就是有条理的,而不是零乱的。在学生掌握材料后,我又根据题目和要求,指导学生编口述提纲,让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连贯叙述。由于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所编提纲应简明易懂。在他们登高远望时,引导他们按向东看、向南看,让学生按一定的方位表述家乡的美景;报告“灭火”实验的经过,则按照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过程,编了“点罩灭”的提纲。这样,使学生在开始口头作文时,就受到顺序合乎逻辑的训练,其实也就是最初步的篇章训练。在与一年级学生接触中,我感到七八岁的孩子联想极其丰富。他们喜欢让小鸟、小草说话,并当作自己的朋友。从美化语言的角度来说,他们是擅长比方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拘泥于四年级学比喻、五年级学拟人手法的陈规老套。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他们打比喻、拟人、拟物(当然不必讲术语)。这样启发后,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津津乐道,叙述小草发青,就说“春风轻轻地抚摸我们的小脸蛋”;描绘孔雀开屏,能说“河边的大柳树伸长出长长的柳枝好像对着河面大镜子梳理自己的长发”;讲述小豆子发芽了,能说“我种的小豆子发芽了,我浇上一碗水,让他喝个饱。小豆子点点头,好像在对我说:我的小主人,感谢你把我带到光明的世界。”学生的想象丰富了,就促使他们运用课内外学到的许多生动的词语进行表述,他们的语汇也随之丰富起来。同时,学生对语言的鲜明性和形象性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一年级孩子的书面表达突出句子的训练。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必须从学会说“一句话”的训练开始。会说一句话,才懂得怎样连词成句以及怎样连句成篇。没有会说“一句话”的基础,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无从提高的。要让学生学会说“一句话”,首先要有话可说。我引导学生把自己最高兴说的话告诉大家,或写来,逐渐做到把一句话讲完整、讲明白。还注意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多渠道的训练。每次口头作文前,我总写好范文,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范文的内容,设计好各种形式的句子训练。有的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有的把简单的句子加上附加成分,进行扩句,还有的把词儿组成句。此外,还进行填词、把句子排列成段和句型练习等。学生刚起步,总要多搀着点。我还常常让学生把一天中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那是十分见效的。这些“句”的训练,都属于半独立性的,学生有所依循。通过这些经常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学生就可能说完整的话。在这些训练中,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以观察说话课我们的家乡真美呀中的一节为例。我让学生站在家乡的一座高楼上,依次向东、南、西、北望去。我先让学生把“向东看,我看见”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学生把句子说完整。进而我加大难度,将已补充完整的句子再扩充:“我看见()的田野。”“我看见()的宝塔。”以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把一句话的意思说得更具体。学生回答:“我看见广阔的田野。”“我看见一望无边的田野。”说了田野之大;“我看见金黄色的田野。”说了田野的色彩;“我看见绿色的田野。”(时值夏季,麦子已成熟,稻秧也插好,故黄绿相间。)“我看见了丰收的田野。”孩子们用这些简单的一句话都表达了感受到的田野之美。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开始感到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我再进一步加大训练的难度,要求学生讲出“你看见什么样的田野怎么样”。学生回答:“我看到金黄色的田野一大片。”“我看到碧绿的田野好像起伏的海面。”“我看到美丽的田野披上了绿色的外套。”我又要求学生把两个句子连起来,启发学生运用“和”、“还”这些连接词。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但往往缺乏条理,我就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一年级口头作文中的逻辑训练,我认为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条理化,使之叙述顺序合乎逻辑,不仅能言之有物,而且能言之有序。例如在我们的家乡真美呀口头作文时,要求学生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叙述南面的景物,学生感到有些困难,我便提供“不远处、再往南、远处”等表示方位的词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经提示后,他们能说出句式相似但措辞不同的一段话,而且有了层次。下面是当堂让学生作的连贯口头作文:生:昨天老师带我们到高高的楼房上,去看家乡美丽的景色。向东看,我看到碧绿的田野和一座古老的宝塔。向西看,静静的河水像面镜子,河上有一座弯弯曲曲的小桥,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河里,河那边就是美丽的人民公园。向南看,不远处,有一条马路,马路上人来人往,大家忙着去上班,通棉二厂的烟囱里飘出灰白色的烟,远处五座山团结在一起。向北看,又在新建一座高大的厂房。我们的家乡真美啊!生:(要求补充)马路上人来人往,大家忙着去上班,心里充满了希望。我总是要求孩子边看边思考,把观察与思维结合起来。到一年级下学期,则鼓励他们把看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同时我还常常引导他们把生活中观察所得写下来。同时我还常常引导他们把生活中所观察的写下来。学生的表达告诉我,作文也是可以而且最好是在一年级就起步。这种词句的训练因为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又与发展思维结合,所以儿童真的做到有话可说,而且说真话,效果十分明显。孩子上到二年级,我先将他们经历的生活的场景写成短文读给他们听,让他们感受生活和语言文字间的联系,体会形象与词结合的一致。从具体的短文中感悟到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是可以写成文章的,而且是挺有意思的。例如开学发新书了,我就写了我拿到了新书。开学了,我升到二年级啦!我多么想拿到新书啊!星期三下午,老师捧着一捆新书,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连忙迎上去,大声喊着:“新书来了!新书来了!”开始发新书了。老师把一本本新书发到我们手中。我领到了新书,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真舍不得放下。回到家里,我把新书包上漂亮的书皮。我想,我要好好爱护新书,用好新书。书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我爱新书。【案例】在教师引领下的师生共改师投影,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我的老师:我的老师长着一头乌黑的长发,乌黑发亮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中等身材,她做事很认真,有时要求完美,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三年级的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一篇作文,从一年级起我的作文就普普通通,从没有得过一个“好”,这次我一回到家,就开始苦思冥想起来,想好了就马上写下来,怕忘了,那次我非常认真,我多么想得一个“好”呀!第二天下午,老师上课时我感到异常紧张,只见老师拿着一叠本子,准备念昨天作文得“好”的同学的名字。我的心紧张得都快飞出来了。老师开始念了,我想:“这次我的作文一定得好!”只见老师已经念完一大半了。手里只还剩几本了,我叹了一口气,沮丧地想:“唉,这次又没有得好!”突然,老师大声念到(道):“肖骏翔!”当时我还没有反映(应)过来,直到同桌拍了我一下,我恨不得一下从一楼蹦到三楼。我急匆匆地跑上讲台去拿本子,走到讲台边,准备拿本子时,老师亲切地对我说:“这次不错,下次继续努力,你会写得更好,还有要注意写好细节。”顿时,我心中感到有一丝温暖。现在我的作文经常得“好”,每次写作文时我都会想起老师说的话,那句话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师:修改习作,要学会看到自己习作当中闪光的地方,你觉得,你这篇习作哪些地方最闪光?看出来没有?(生语塞了)师:大家帮他找,找找他作文当中闪光的地方。生:肖骏翔写老师外貌描写蛮好的,心理描写也写得很好,还有字迹也非常漂亮。师:你说了三个优点,真厉害!生:他的事例写得也不错。师:肖骏翔这篇习作,大家找了这么多优点。他自己对这篇习作还不太满意,如果你帮他修改的话,你觉得,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可以修改完善一下呢?生:我觉得,他在讲他在写作文时可以再详细一点。生:我觉得,黄老师在点到他名字的时候,那个惊喜的心情表达得再清楚一点,细腻一点。生:我觉得,在黄老师在点到他名字的时候,可以着重描写一下黄老师的表情。师:把黄老师的表情以及自己兴奋的心情都写具体。这样,你觉得他的作文就会变得更加精彩了。很多同学都想帮他提提建议,你再来。生:我觉得,他的形容词和比喻句可以写多一点。师:形容词和比喻句不在于多,关键在于写得细致、恰当。什么是好词好句呢?生:就是那些比喻句、夸张句呀,还有拟人句都是好词好句。生:就是把人物写得生动的那种句子就是好词好句。师:说得真好。所谓的好词好句就是能够把事物的特点描写得生动具体的那些语言。肖骏翔,你真是勇敢,你读了自己的习作,大家也帮你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如果你觉得大家的这些意见对,对你有帮助的,你就听;如果你觉得提得不对,你也可以不听。知道吗?不过,我要提醒你,这篇的习作里面还有一些错别字,要仔细修改一下。比如,“大声念道”这个“道”是什么“道”?再细心一点,你一定能把这篇习作修改得更精彩的。同学们,他的这篇习作能得多少分? 【案例2】一、回顾习作要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像以往一样来评改习作5成长的烦恼。还记得这次习作的要求吗?(出示)1写清楚自己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而烦恼。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第二季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临床医技科室人员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开招聘实名编制高层次人才9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无限期劳动合同样本
- 2025版常见商业办公租赁合同解析
- 2025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人民医院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造林更新工高级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加油站管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田径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村社区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 保安监控室考试题库及答案
- 办公楼供电线路改造方案
- 第10课 公共场所言行文明 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请
- 12YJ11 卫生、洗涤设施设计图集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试题参考答案
- (高清版)DBJ∕T 13-493-202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标准》
- 资产评估机构采购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维修人员考核管理办法
- 2025-2030中国H发泡剂行业应用态势与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