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及其影响效应研讨.doc_第1页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及其影响效应研讨.doc_第2页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及其影响效应研讨.doc_第3页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及其影响效应研讨.doc_第4页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及其影响效应研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 商 管 理 硕 士 论 文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及其影响效应研究Research on the revenue structur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nd its effect on the bank performance培养院系: MBA教育中心 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 年 级: 2011级 作 者: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五月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乃至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需要借鉴先进国家银行业经营的经验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此实现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营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合理的调整商业银行收益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途径。 论文在总结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收益结构的内涵进行界定,对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收入结构以及国内各银行收入结构进行评价,分析现行收入结构中的不足。然后研究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运用回归模型,建立模型指标,截取面板数据,研究不同类型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得出的回归结论,作为本文提出改善收入结构政策建议的依据。 本文的成果与创新: (1)通过偏离一份额模型检验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不足。从我国整体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增长性和业务竞争性上比国际银行更好。但结构份额P的值为负,说明我国在业务结构方面的不协调使这一指标低于国际样本银行。细分结构份额,借贷收入和交易型收入的结构份额为负值,而非利息收入的结构份额为正值。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比较来说:国有商业银行增长幅度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增长。在竞争份额方面,除了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外均为正。 (2)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回归结果如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呈负相关性,交易型收入同银行绩效正相关。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同银行绩效成正相关。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资产负债业务绝对值的庞大,使资产负债业务的风险率也较其他银行更高,使得银行的绩效受到影响。从以上分析中,我们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政策建议。最后,以某某银行为重点案例,分析其2012年收益结构特点,研究其收益结构变化对效益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其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收益结构 收入结构 商业银行 绩效AbstractWith the opening up of the banking sector to further expand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financial reform, more competition happens between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as well as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and foreign banks. We need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o speed up business model and growth pattern So we can achieve the strategic restructuring operations to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Rational restructuring of commercial bank income structure transi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s an important wa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basis of former research resultsThe definition of the revenue structure is shown, and the current revenu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 is analyzed;Shift-share model(SSM) is used to analysis the overfll revenu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revenue structure of domestic banks,So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revenu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 are unfoIdedThen the effect of revenu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 on bank performance is studiedThe regression model is usedWe difine the model index,collect the panel data to study the effctAccording the conclusions drawn back from the model,the policy of the revenu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Results and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1)The defects of the revenue structure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re unfold through shiftshare Model Checking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overall incom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we call check that the commercial banks revenue growth rate and business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is better than the international banksBut the structure share of P is negativeThis indicates that the mismatch of the revenue structure contribute to negativeIn the structure Share,lending income and transactional income share is negative,rather than the structure share of noninterest income is positiveAs to the comparison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the growth rate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s greater than th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In the light of competition share,all but thre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re positive(2)As to the analysis of effct of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 on bank performance,the regression results are as follows:Noninterest income of larg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ank performance,while the transactional revenue Was positiveNoninterest income of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ank performanceThe reason is that with the absolute Volume of the asset and liabilities of a larg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the business risk of the asset liability ratio is higher than other banks,so the banks performance is affectedFrom the above analysis,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 will be proposed:Perfect lending risk prevention should be opened;Expansion of noninterest business should be operated reasonable,more attention of on the transaction-based business should be paidIn this way,the revenu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will be achievedKLeywords:Income structure, Commercial BanKLs, BanKL performance目 录1绪论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 国外研究现状2122 国内研究现状6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914 研究的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2 研究的理论基础21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内涵 12211从业务和产品角度分析银行收益结构12212从损益表来分析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1322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评价指标 13221基于收入的收益结构指标13222基于利润和价值的收益结构指标1423商业银行收益结构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 15231良好的收益结构是实现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15232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促进收益结构的完善16233收益结构和核心竞争力相互促进提高经营绩效1724商业银行收入来源及分类 1825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 21251经济增长对银行收入结构的影响21252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收益结构的影响22253监管政策对银行收入结构的影响23254金融创新对银行收入结构的影响243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现状分析31我国商业银行分类及市场份额 2532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现状 25321我国各商业银行现阶段收入及结构分析26332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动情况2633 国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现状3034本章小结 334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效益的评价41 偏离-份额模型建立 3442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效益的整体性评价3643 国内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效益的差异性评价4044本章小结 425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的相关性分析51研究方法的设计 43511指标体系设计依据43512数学模型的导入44513变量的选取445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653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的相关性检验 47531模型建立47532回归分析4754回归结果的诠释 5055本章小结 516 对策与建议61主要研究结论 5362政策建议 54621努力提高借贷业务收益,坚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54622合理扩展非利息业务55623重视交易型业务的作用5763展望7 K银行收入结构分析及对策建议587.1 K银行简介587.2 2012年收入结构分析 587.3收入结构效益评价597.4对策建议60参考文献62致 谢67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8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金融行业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银行业已成为金融业的主导,并且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发展迅速,逐渐完善、清晰了我国金融体系构建。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大门向世界开放,大量国外优秀商业银行涌入中国市场,国外银行逐渐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给中国的银行业引入新鲜活力,加快了我国的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在逐步瓜分我国本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这必然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促使我国的商业银行之间乃至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我国金融体系的变革得到有效开展,汇率制度的改革、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加快,企业资产收入计划、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渠道都得到不断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转变陈卫东,王家强全球银行业收益结构变化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银行家,2011,12:P58-63。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要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新的挑战中激流勇进。对于收益结构与银行绩效的因果关系,我们认为良好的收益结构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反过来促进收益结构的完善,同时,收益结构和核心竞争力相互促进实现卓越经营绩效。改变传统的收益结构模式,是提高商业银行绩效的合理途径,因此实施经营转型特别是业务转型就成为国内各家银行在新形势达成共识的策略。姜建清银行转型与收益结构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3在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方面,先进国家银行业经营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何合理的调整商业银行收益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课题。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总体发展的经营环境,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我国银行业得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但从发达国家银行业经营结构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结构与国际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相对比还差距悬殊,银行的绩效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小、资本充足率与国际商业银行相比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是以借贷业务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的体现。现在我国有十分有利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在利用他的同时,还要吸引外资战略投资者,以推动改制,调整收入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减小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国际性差异,提高经营效益,加快经营转型,改变发展战略,对当前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1.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进行实证分析;2.定量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结构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3.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政策建议。1.2.2 研究意义迄今为止国内对商业银行收益结构本身的研究就比较浅,大多是定性分析;对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多是从市场结构、股权结构的角度着手,而从收益结构角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很少。而实际上,收益结构的变化是银行经营转型的最具体体现。收益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本论文以收入作为研究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出发点,以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结构为目标,按照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效益评价、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银行收入结构的优化策略的思路进行组织,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结构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现状商业银行收益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研究,而收入结构是最直观最容易测量的指标,故文章从收入的角度研究商业银行收益问题。在收入结构研究中,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对本论文的撰写起了启发和借鉴的作用。收入结构变化可以更多的显示出商业银行性质的变化。美国最早是开放的监管政策,但由于收到“大萧条”的影响,是美国政府开始对美国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进行限制,以应对经济危机的风险。在“大萧条”之前,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占比很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非常宽广,涉及到金融的各个方面,但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金融监管力度增大,随后,中间业务等非利息收入在美国银行也中的占比逐渐减少,收入结构较为单一,借贷收入几乎占银行收入的绝大部分。但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又逐渐放宽了监管政策,支持金融创新,中间业务等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中迅速增长。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重审自身的银行监管范围,非利息收入在收入中的占比受到影响。与美国不同,日本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主要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日本的银行经营范围也非常宽广,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很大,在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加紧了金融监管力度,中间业务逐渐减少,收入结构单一,大部分为利息收入。比美国开放金融监管稍晚一些,在80年代中期,日本逐渐放松了金融监管,中间业务的种类逐渐宽泛了起来。相比较美国和日本,欧盟的金融业一直推行着混业经营模式,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一直比较高。这将会在第二章中详细分析。概览各国金融业、银行业的经营业务内涵的发展历史,各国总体上都有一个“无监管一有监管一放松或取消监管的过程。尽管现在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依旧是存款、贷款、汇兑业务等,然而,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主要趋势,逐渐从单一传统业务转向全能化服务,业务品种在不断增加,业务领域在不断拓宽。这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业务的变化引起了收入结构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全能服务体现在银行利息收入占比下降,非利息收入占比上升,非利息收入绝对值明显增加,同时非利息收入的构成更加丰富。在收入结构相关研究中,国外学术界有很多研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绩效关系问题的成果。早期的学者大多强调的是非利息收入的有利影响,结合范围经济的原理,认为经营种类越多,收入来源越广,风险也就会越低。GalIo(1996) Gallo,Apilado,KolariCommercial bank mutual fund activitiesImplication for bank risk and profitability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6,20,Issue 10:1 775-1 791提出,如果将利息业务同共同基金业务共同经营,那么在一定风险范围内,银行的绩效水平可以得到提高。Templeton Templeton,Wj k,Sevefiens,JT,The effect of nonblank diversification on bank holding companies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2002,31,Issue 4:3-16检验了54家银行控股公司在1979年到1986年间的数据,认为股东回报的波动性可以从银行从事更大范围的业务中得到控制。Boyd(1980) Boyd,JHanwecL G Pithyachariyakul,PBank holdincompany diversification,Proceeding from a Conference on Bank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2008,5105-120利用拟合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组合,认为非利息业务会降低银行经营风险。Kwast(1989) Kwast,M,The impact of underwriting and dealing Oil bank returns and risk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89,13:101-125继续这一理论研究,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出使银行风险降低的最佳业务组合比例,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从早期研究中可以发现,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水平是有积极影响的。有趣的是,在后来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开始置疑非利息收入的积极影响,于是非利息收入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的作用受了质疑。他们认为,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收入中占比越高,他所面对的风险也会上升,影响回报率。在这些研究中,Stiroh(2004) Stiroh,Adrienne RumbleThe dark side of diversification:The case of US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630Issue 8:2131-2161考察了1997年-2004年,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对美国金融业的风险及收益的作用程度。结果并不能证实非利息收入占比更多的银行的绩效比其他银行更高,而风险更小。这一结果使得非利息收入能提高美国银行的收益水平的结论受到挑战。Stiroh(2006) Stiroh,Adrienne RumbleThe dark side of diversification:The case of US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630Issue 8:2131-2161延续了这一研究,认为增加经营范围确实使金融公司收益,非利息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利润均值会很高。然而,与传统的信贷业务相比,非利息业务的收益并没有显著更高,同时这种收益不稳定,因此非利息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效益没有得到体现。Laeticia等人(2007) AiIline Tarazi,LaeticiaLepetit,Emmanuelle Nys and Philippe RousThe Provision of Services,Interest Margins and Loan Pricing in European BankingSSRN working paperseries,2007,7研究了欧洲金融业的产品结构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他将非利息收入分为交易性收入和手续费收入。分析1996-2002年间700多家银行的财务报表,结论认为非利息业务多的银行的风险并不比信贷业务占绝对优势的银行要小,风险与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正相关。在这两种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使银行风险增大的原因更大。如果总资产小于10亿欧元,这一结论更为显着。相应的,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可以通过交易性收入占比的提高而实现,使违约的概率降低。此结论与Stiroh(2004)的结论正好相反。后者认为,非利息收入中的交易性收入占比越大,则银行风险越高,影响了收益水平。Camle等人(2009) Camle and Ying Liu,Financ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banking income:A Canada-UScomparis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2009,19,Issue l:128139以Stiroh(2004)的方法测算了加拿大银行业非利息业务的影响效果,也并未得到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的风险和收益产生了正面影响的结论。对于非利息业务多元化给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原因,国外的学者提出了多种见解。其中有重要影响的是DeYoung and Roland(2001) DeYotmg,Ksrin PRolandProduct Mix and Earnings Volatility at Commercial Banks:Evidence from a Degree of Total Leverage Model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1,1 0,Issue 1:54_84的解释,他们列举了3方面的解释。第一,借贷收入相比非利息收入更加稳定,因为借贷业务的服务是有成本的,银行和客户双方都要付出代价,所以双方都不会轻易解除这种服务。用这一解释来考虑非利息收入的稳定性时,就容易理解非利息收入的不稳定性,因为他的信息成本相对于利息业务成本低得多,客户可以用比较低的成本解除合约重新选择。第二,非利息业务的成本弹性要高于利息业务,更容易增加银行的固定成本(比如,新增员工、设施),非利息收入要求的科技成本更高,比如网络技术等。而借贷业务的成本相对固定,成本弹性较小,边际利息成本较低。最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提取主要针对贷款,对于非利息收入的监管还不成系统的规定,非利息收入的风险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这增加了非利息收入的财务风险,所以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并不能完全降低银行的风险。除此之外,多数银行遇到的问题是,非利息业务是由借贷业务延伸出来的,如果借贷业务减少,相应的其附带的非利息收入也会减少,也就是说,业务的多元化并非能降低风险,因为非利息收入本身就依附着利息业务。在研究方法上,国外研究在多年来有了许多创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tiroh和Rumble(2005)在非利息的研究中有两方面的成果,其一是非利息收入的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另外是研究非利息业务的范围经济的作用程度。并比较这两种作用那种的影响更大。同时,他在实证研究中,不像其他研究中采取会计数据,而是利用资本市场的数据来做研究。他认为,资本市场的数据相对于会计数据来说的优势是:第一,会计数据有后滞性。只能反映已经发生的风险,资本市场数据却能有预测作用,这也是会计数据的不足之处。最后,资本市场数据的方法更加新颖,扩展了研究思路。1.3.2 国内研究现状因为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制度、金融政策,银行监管力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由于这些因素的差异,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同国外商业银行有很大差距。中国银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严格的金融监管,以及消费者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服务的接受程度不够深刻,银行业的业务创新能力不是很强,业务种类单一,所以,形成我国商业银行收入近九成左右来源于利息收入的局面,非利息性收入大概占有一成。湖北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改造研究中国城市金融2010:36在国内的研究中,研究收入结构的文献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比较了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差异,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提出政策建议。但这种分析缺少定量分析的验证,使得政策建议的主观性比较大,缺乏说服意义。主要文献有:刘畅(2009)刘畅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9选取了我国12家商业银行在1998年-2007年的财务数据,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得出结论,要提高非利息收入对银行利润水平的正面作用,前提是要非利息收入不会引起营业成本的过多增加。丁娟(2009)丁娟基于收益结构分析的建行cQ支行业务转型策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陕西:西北大学,2009研究了建行CQ支行的数据,认为传统的资产、负债等利息业务仍然是经营的主要业务,收入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借贷收入,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很低。他认为,建行CQ支行应该对服务客户群及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扩展优质客户群,谨慎对待扩张型的“规模效益”,更多关注市场细分、设计目标市场的“深度效益”转变,同时还有必要开展区域及盈利结构调整。何勇(2012)何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转型比较研究新金融2012:51-53对我国同国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制度障碍等,对此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收入结构转型的具有参考价值、可供选择的政策性建议和思路。谢罗奇,龚霁虹(2009)谢罗奇,龚霁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分析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03):4750通过研究2000-2007年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结构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增加营业收入,改善收入结构的有效建议。彭蛲(2006)彭蛲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对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进行分析,探讨了收入差异的形成因素,同时以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合理的提出了商业银行开展收入结构转型的思路,并提出了主导的业务领域,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理性。邹江等(2012)邹江,张维然,徐迎红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2(12):6973在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的加快的大环境,认识到应对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只有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进行调整与改革,才能实现银行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进行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银行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方法论方面,文献和资料中对收入结构对银行绩效的相关文献比较少,大多是从资本结构等方面考察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分析市场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的文献:石涛(2009)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2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的现状,并同时对二者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与银行绩效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但市场份额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马昆(2009)马昆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西安电子科技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大学,2009认为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也不存在市场力量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的理论关系。他认为其缘由主要是市场集中度对银行绩效的提高影响不够明显,同时市场份额与银行的效率负相关,所以,份额高的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影响了银行业整体的经营效率。陈丽君(2008)陈丽君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及绩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8得出以下四个结论:第一,中国银行业中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与银行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表现出背离趋势。第二,中国银行业中市场份额较大的银行效率较低,市场份额较小的银行效率反而较高;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银行并非是由于其高效率的经营,而是由其自身的庞大规模导致的。第三,经济效率与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效率是影响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银行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银行经营绩效的改善。第四,资产规模与银行盈利能力相关性较弱,说明规模经济对银行绩效作用不明显,我国商业银行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分析产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的文献:石涛(2009)石涛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9在产权与银行绩效的实证方面,对工商、农业、中国、建设银行四家传统国有银行和交通、中信、华夏、民生、深发展、招商、兴业七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回归显示,股权集中度和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而单独对七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回归却得到相反的结论,即股权集中度和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正相关。王海林(2009)王海林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厦门大学,2009计算了样本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三大类七个财务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尔后,对主成分分析所得出的综合绩效,用公司股权结构相关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石绪梁(2009)石绪梁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东:暨南大学,2009选取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2-2007年的相关数据,以综合绩效指标P和ROE为因变量与股权结构变量做回归,得出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国家股的持股比例与银行的经营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他法人股持股比例与银行的经营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等。分析资本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的文献:王丛(2009)王丛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9从债务结构和权益结构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在文献中引入EVA的模型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然后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鉴于银行业的特点,文献主要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结构分析了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李丹青(2009)李丹青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西北大学2009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回归结果探讨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他认为: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对提高银行经营绩效有积极作用;同时,附属资本在总资本中的占比对银行经营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然而,银行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对银行经营绩效的作用并不明显;同时资本充足率对提高银行经营绩效影响也不容忽视。李永强(2009)李永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关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对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并以经风险补偿的资产收益率是作为银行绩效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他认为: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高管薪酬、监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股权集中度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次数及领导权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关系不显著。综上,国内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研究主要将我国收入结构与国际商业银行收益结构进行比较,找出收入差异的形成因素,并根据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商业银行进行优化收入结构的思路和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但这些研究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收益结构的国际差异,而鲜有从定量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进行评价和分析。其他相关文献在探索商业银行绩效影响上有定量分析的主要是从市场结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出发。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4.1 主要研究内容论文在总结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收益结构的内涵进行界定,对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收入结构以及国内各银行收入结构进行评价,分析现行收入结构中的不足。然后研究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运用回归模型,建立模型指标,截取面板数据,研究不同类型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得出的回归结论,作为本文提出改善收入结构政策建议的依据。1.4.2 研究方法运用偏离一分额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效益与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回归模型,选择收益结构和银行绩效的指标体系,定量研究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1.5 研究的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1.5.1 框架结构 资料来源:作者编制1.5.2 学术思想创新性1.运用偏离一分额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效益与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上的优势和不足;2.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给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结构优化建议提供依据。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2.1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内涵收益结构是指商业银行各不同产品收益在总收益中的占比。由于对此概念不同层次的理解,收益结构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定义:第一是收入结构,这也是最直接的层次,只是考虑不同产品的直接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如信贷利息收入、银行卡业务收入、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等项目;第二层次是利润结构,是从账面利润的角度考察各种产品的贡献程度;最后一个是价值结构,他考察的是产品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比如品牌等无形资产等。2.1.1 从业务和产品角度分析银行收益结构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和业务来决定了收益结构。在经营的业务种类上来看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都可以归为资产类业务、负债类业务以及表外业务,而每一项具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却种类繁多。花旗银行目前业务种类在多达1000种以上,中国工商银行的中间业务品种超过400多种。早期的商业银行,作为唯一能吸收、创造和收缩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以借贷业务为主要业务。最初的商业银行靠活期存款获得资金,然后通过短期商业性贷款进行放款,这就构成了最初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而现代商业银行除存贷款业务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之外,还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开发了更多的非利息业务:投资、信托、租赁、代理融通、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等获取利润。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产品,也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的源泉。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分别是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也就是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资金贷放或投资出去赚取收益的活动。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负债方式筹措日常工作所需资金的活动,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有时也称为表外业务。表外业务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简称OBS),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业务活动,他依照国家的会计准则不用计算入资产负债表里,不变动银行资产负债总额,但对银行当期损益带来影响,进而改变银行资产收益率。银行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未被列入资产负债表,但与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密切相关,并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通常把这些经营活动成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它们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应当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表外项目也被称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项目,或者叫“或有资产和负债。2.1.2 从损益表来分析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相对于从银行经营的业务和产品角度考察收益结构,用损益表更能直观量化考察收益结构情况。损益表作为商业银行最终业务收入的汇总,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1)利息收入(2)利息支出(3)净利息收入(4)其他营业收入(5)拨备(6)非利息支出(7)其他收入和支出(8)税前利润(9)税(10)税后利润。2.2 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评价指标收益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收入结构,利润结构,以及价值结构。基于三个不同的层次,对商业银行收益结构指标体系构造也不同。2.2.1 基于收入的收益结构指标非利息收入总资产:此指标是国际上衡量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同时也是衡量中间业务发展与资产负债业务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净利息收入资产:净利息收益率,数字愈高,反映银行获利能力愈高,反应银行利息日收入盈利能力。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衡量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非利息收入模式:费用和佣金收入、证券收入、财务运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所占的比例。2.2.2 基于利润和价值的收益结构指标基于收入构造的简单指标并没有反映商业银行各类业务的成本以及各自的风险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基于商业银行收益结构定义的第二和第三个层次来进一步构造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指标体系,即我们不仅考虑商业银行各类业务给商业银行所带来的收入,同时考虑各类业务的成本和风险水平。我们认为,基于利润结构和价值结构的指标体系不仅仅是一些数量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