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福建概况和旅游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导游基础-福建概况和旅游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导游基础-福建概况和旅游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导游基础-福建概况和旅游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导游基础-福建概况和旅游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福建概貌 导游基础知识 1 一 自然环境 1 熟悉福建省的地理位置 2 拓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范围与位置 3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 包括广东东部 浙江南部和江西东部的区域 海峡西岸经济区位于祖国大陆东南部 面对台湾 邻近港澳 北承长江三角洲 南接珠江三角洲 西连内陆 4 2 熟悉福建省的地貌特征 5 2 熟悉福建省的地貌特征 6 1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横断面呈马鞍状 闽西大山带 武夷山脉 主峰黄岗山 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 2158米 闽中大山带 由鹫峰山脉 戴云山脉和博平岭组成主体是中段的戴云山脉 其主峰是德化境内的戴云山 海拔1856米两列大山带之间是一长廊状谷地闽中大山带以东直到海岸 地势呈层级下降 其闽江口以南为断续的狭长平原 闽江口以北为低山和丘陵逼临海岸 7 八山一水一分田 2 山丘面积大 平原面积小 有 东南山国 之称 漳州平原 最大的平原 平原仅占10 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 山地和丘陵约占82 其间的岩溶地貌 丹霞地貌和石蛋地貌 常构成奇异景观水域约占8 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 约占70 和砖红壤性红壤 约占11 8 9 10 11 12 13 14 3 小型山间盆地多 4 河流 短而壮 15 主要河流有闽江 九龙江 晋江 汀江 韩江交溪木兰溪福建的人均 亩均水资源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16 闽江 全国唯一源于本省且在本省入海的大河 全长577KM 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一半 上游沙溪 富屯溪和建溪三大支流在南平附近汇合 汇入干流的支流有尤溪 古田溪和大樟溪等 流域面积在全国居第11位 径流量居第7位 有 短而壮 的特点 下游的马尾港是重要港口 流域内的水口电站 沙溪口电站和古田溪水电站福建电网的骨干电站 17 九龙江 源于闽中大山带 注入厦门港 福建第二大河 晋江 源于戴云山脉 全长182KM 注入泉州湾 汀江 源于武夷山脉南段 经广东 韩江 入海 交溪 源于鹫峰山脉 注入三都湾 18 5 海岸曲折漫长 港湾岛屿众多 海岸和港口 海岸直线距离535千米 海岸线长3752千米 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 海岸线曲折率居全国第一 有125个港湾 23处深水港湾 6大天然良港 岛屿 岛屿数量次于浙江居全国第二 最大岛屿为海坛岛 19 3 熟悉福建省的气候特征 1 季风影响显著 2 热量丰富 3 降水充沛 4 气候复杂多样 地域差异明显 海洋性色彩浓厚 5 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4 了解全省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大致分布情况 寒害 秋寒 倒春寒 梅雨寒和冬寒干旱 夏旱和春旱洪涝 台风暴雨洪涝和梅雨暴雨洪涝风害 台风正面袭击 冬季盛行偏北风 夏季盛行偏南风 属暖湿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台风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般在8月至9月中旬 3 4月份为春雨期 具有气温低及连续性毛毛雨的特点 5月份为梅雨期 具有气温高 强度大 雨区广和多雷阵雨的特点 20 二 政治建设1 掌握福建省行政区划及9个设区市的地理位置 面积 人口和习惯上的别称 通称等知识 21 22 1 福州 别称榕城 省会 历史文化名城 开放港口2 厦门 别称鹭岛 特区 东南重要门户 著名侨乡3 泉州 别称鲤城 温陵 历史文化名城 古代名港著名侨乡 台胞主要祖籍地 最佳魅力城市品牌之都 多元文化中心 综合改革实验区4 漳州 别称芗城 台胞主要祖籍地 历史文化名城 花果之乡 重要侨乡5 莆田 别称荔城 重要侨乡 妈祖文化源地6 三明 革命根据地 文明城市 新兴城市 福建工业基地 南方重要林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 南平 通称闽北 南方重点林区 福建粮仓 8 龙岩 通称闽西 著名革命老区 客家聚居区9 宁德 通称闽东 革命根据地 畲族 海洋产业基地 23 三 经济建设1 了解全省经济建设情况 1978年 全省国民生产总值66 4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73元 居全国第24位 2007年 全省国民生产总值9160 14亿元 居全国第11位 2007年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662元 居全国第9位 2 熟悉福建省交通设施情况和主要产业在全国的位置 农村经济 工业经济 能源工业见课本 24 1 两个干线机场 三个支线机场 2 五条出省铁路 3 高速公路和港口 25 主要高校 厦门大学 陈嘉庚创建 国家 211 重点高水平大学 中国名牌大学 福州大学 国家 211工 重点大学 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省属重点大学华侨大学 国务院直属综合性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集美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26 人民生活 1 人口状况 增长迅速 性别比较正常50 5 49 5逐步走向老龄化汉族占绝大多数人口密度是全国的两倍西北疏 东南密 内地疏 沿海密 27 2 生活水平 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显著改善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社会福利事业大进步 以福建2007年为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7元消费观念由 基本满足生活需要 向 全面发展需要 转变 28 3 环境保护 重视并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稳步推进国家环保局首次对全国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福建环境质量优的区域占85 37 据全国第一 厦门 福州 泉州在全国86个环保重点城市排位中分别位列第19 11 10位 29 第二章旅游发展 旅游活动 一 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 熟悉旅游活动体系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掌握关于旅游和游客的概念 旅游活动体系 客源地 也称 功能是 目的地 也称 功能 交通运输部门 30 二 旅游业 一 熟悉旅游业的定义和旅游业的构成 P39 二 了解我国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1 三 旅游市场 一 了解旅游市场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熟悉国际旅游六大市场的划分并了解其基本特点 1 旅游市场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说 从市场的角度说 2 旅游市场的四大构成要素 32 3 国际旅游六大市场的划分及其基本特点 33 34 四 旅游组织 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85年确定选用 马超龙雀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35 马超龙雀 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青铜制品 现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 这件文物集我国当时绘画 雕刻 冶炼铸造艺术于一体 是件国宝 铜马昂首扬尾 四蹄腾空 筋骨刚健 体态飘逸 它没有辔头 绳索 不受任何束缚 自由 奔放 轻盈 潇洒 奔驰如飞地超过了龙雀 马超龙雀 曾被称为 马踏飞燕 后经历史学家考证 东汉张衡的 东京赋 云 龙雀蟠蜿 天马半汉 后汉书 也有 明帝至长安 迎取飞廉并铜马 的记载 故正名曰 马超龙雀 简称 天马 选择 马超龙雀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其涵义是 1 天马行空 逸兴腾飞 无所羁缚 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2 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 奋进的象征 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 3 马超龙雀青铜制品 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 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 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