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知识点.doc_第1页
2010年江苏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知识点.doc_第2页
2010年江苏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知识点.doc_第3页
2010年江苏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知识点.doc_第4页
2010年江苏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必修部分知识要点主题1 信息获取一信息及其特征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1信息的基本概念 A1)信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2)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2信息的基本特征 A1)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可伪性、不完全性、2)信息的价值表现在:一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A即IT(InformationTechnology),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应用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术。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A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1)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正向着人性化、大众化、个性化、集成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如,电子宠物等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到文字的转换)和语音合成(文字到语音的转换)智能代理技术:主动地根据人们的需求完成特定任务。Office小助手、搜索引擎中的“蜘蛛”程序三信息的获取过程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A 1)文献型信息源:比如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等2)口头型(个人)信息源:比如同学、朋友、父母、老师等3)电子型信息源:比如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等4)实物型(现场)信息源:比如运动会、动物园、各类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等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A1)定位信息需求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因为信息源比较丰富,并且技术特点不同,确定一个合适的信息获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4)评价信息3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 B1)方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检索法(卡片式、计算机)、阅读法、视听法2)工具:扫描仪:可以扫描图片和文字,并能借助OCR(文字识别软件)自动识别文字。录音设备采集音频信息(麦克风、录音笔、Mp3)数码相机(DC)可以采集图像信息,部分可以拍摄短片数码摄像机(DV)可以采集音、视频信息3)OCR技术就是利用专用设备对印刷文字或手写文字进行识别并转化为文字编码的一种实用技术。四网络信息的检索1因特网的服务与功能 A1)电子邮件服务:2)文件传输服务: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实现不同计算机间不同操作系统间文件传输。3)远程登录服务:通过远程登录协议(TELNET)将本台计算机作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工作,充分共享网络资源。4)电子公告牌系统服务(BBS):主要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讨论。5)信息浏览与检索服务(WWW):浏览信息和检索信息6)电子商务服务(EC):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活动。2搜索引擎及其类型 A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1)目录式搜索引擎2)全文搜索引擎3)元搜索引擎3信息的搜索与浏览 C (操作题)1)IP地址:由四段0255的数字组成,是因特网上分配的唯一地址标识。2)服务器域名:是为了便于记忆用字母、数字形式表示的计算机的IP地址。3)URL(通用资源定位符):表示网页所在的WWW服务器的名称以及存放路径。URL的组成:协议名或传送方式:/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路径/文件名。4)常用网络协议名:TCP/IP协议是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数据传输控制协议)、IP(网络互联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4信息的下载与保存 C (操作题)1)网页中文本、图片的下载2)网页的下载3)文件的下载:常用下载工具(网络蚂蚁NetAnts、网际快车FlashGet)5E-mail的发送和接收 C (操作题)1)用 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Email地址格式: 用户名网络服务器的机名(如:)电子邮件服务器邮件接收服务器(POP3服务器名);邮件发送服务器(SMTP服务器名)2)用免费电子信箱发送和接收Email(如新浪网)五信息的鉴别与评价1信息鉴别的基本方法 B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逻辑推理、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实地考证、2)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3)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2信息的评价 B 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主题2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信息加工的方式1信息加工的概念 A指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应用需求对其进行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研究、整理、编制和存储等处理的一系列过程。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信息录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存储2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 A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1)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2)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3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A1)记录信息 2)加工信息 3)发布信息 4)存储信息二文本信息的加工文本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二进制、ASCII码、GB2312-80等常见的字处理软件:Word、WPS、记事本、写字板等汉字的常用编码为:1)输入码(外码):用于输入汉字的编码,如区位、拼音、王码等2)机内码(内码):用于存储汉字的编码,是供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而统一使用的代码,如GB2312-803)输出码(字型码):用于输出汉字的编码。有点阵表示法、曲线表示法、矢量表示法。1字处理及排版 C (操作题)字体,字号,字形,底纹和边框,首行缩进,首字下沉,行间距,段前间距,段后间距,查找与替换,页边距,装订线位置,插入页码,插入表格,分栏,页眉页脚,项目符号等2图文混排 C (操作题)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图片的大小、对比度,图片的环绕方式等三表格信息的加工1创建表格及录入数据 B (操作题)添加、删除一行或一列,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水平及垂直居中,内外边框线,数据格式,条件格式 2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B (操作题)1)公式的输入方法2)函数:average,sum,count,max,min3数据的筛选与排序 B (操作题)多关键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4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示 B (操作题)1)柱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体现不同项目数据之间的比较。2)饼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有的百分比。3)折线图:多用来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清楚地表现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四多媒体信息的加工1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 A1)精心设计脚本 2)周密组织开发 3)认真测试维护2常见图像类型及文件格式 A1)图像类型可以分为两种:向量式图形(矢量图)与位图式图像(点阵图)点阵图像色彩丰富,变大后不清晰,而矢量图像变大后仍很清晰相对来说,点阵图像文件一般比较大,而矢量图像文件一般比较小点阵图像记录的是像素信息,而矢量图像记录的是描述图像的数学信息点阵图的软件有画图、PhotoShop,矢量图的制作软件有Flash、CorelDraw2)常见图像文件格式: BMP格式、GIF格式、JPEG格式、PSD格式、TIFF格式3图像的简单处理 B1)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就可以 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 :大小的调整,反色等等2)会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4常见音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软件 A1) 常见音频文件有:mp3、wma、wave、midi2) 可选择的播放软件有Windows Media Player、Winamp、千千静听等3) 会用Cool Edit进行简单的编辑5常见视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软件 A1)RMVB、RM(Real)、MOV (QuickTime)、MPEG、AVI、WMV2)常见的播放软件有暴风影音、Windows Media Player 、Real Player 、豪杰超级解霸等6多媒体集成的基本方法 A利用合适的软件,将各种媒体信息按照脚本的要求集成到一起。7多媒体作品的简单集成 B (上机题)使用PowerPoint将各种多媒体信息集成到一起:插入图片、艺术字并设置大小等属性,幻灯片版式,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方式等五信息的编程加工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A首先要能够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成一个可计算或计算机可处理的问题,并找出可行的计算或处理过程;其次是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将设计的计算或处理过程写成具体的代码在机器上运行,或者使用一定的软件来处理相关的问题。2编程加工信息的基本过程 A算法设计、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调试运行3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A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 Language)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过程。高级语言是接近人类习惯使用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是在早期BASI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可视的、面向对象、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六信息的智能化加工1智能应用软件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 A智能应用软件是能产生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软件。智能的含义很广,是人类大脑的较高级活动,它至少应具备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思维与推理的能力、问题求解的能力和学习能力。2专家系统 A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3模式识别 A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式识别可用于文字和语音识别、遥感和医学诊断等方面。具体的有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识别。4机器翻译 A计算机实现一种自然语言到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转换。指自然语言之间句子和全文的翻译。七信息的发布与交流1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A1)信息集成: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在一起,为表达某一主题服务。2)过程:选题立意阶段、设计规划阶段、开发制作阶段、评估测试阶段2常用信息集成工具 A1)基于页面的:Word、WPS、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eaver等2)基于图标的: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3)基于时间的:Flash、Director等3简单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C (操作题)表格,表格边框线,网页背景,表格背景,单元格背景,背景音乐,链接(热区、邮箱、书签),插入水平线,插入图片(GIF动画),插入悬停按钮、滚动字幕,插入FLASH动画,表单(单选框、复选框、单行文本框、滚动文本框、按钮),动态HTML效果等4简单HTML代码的使用 A1)基本结构: html标记 头部信息 页面主体信息2)基本元素: 标题信息(放在头部) 超链接 字体 图片 表格 表格的行 表格的列 表单 换行 分隔线 空行,分段 居中 背景声音5信息发布的方式 A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演讲、网站发布、广播、电视、等)6信息的发布 B1)在“网上邻居”中发布与设置“共享”2)在本机上发布( IIS,个人网站服务器)3)建立网站发布7通过网站发布信息的方式和过程 A1)发布前的准备:检查网站、预览网页、检查下载时间2)维护网站:不断更新网站内容,阶段性地调整网站的整体风格等 3)宣传网站:如告诉别人网址、发贴子、与其它相关网站友情链接、在搜索引擎中登记因特网上发布的常用上传工具:CuteFTP、FlashFtp、 LeachFTP、WebPublisher等8信息交流的方式 A因特网上信息交流的特点:开放性、自主性、隐蔽性1)面对面交流(交谈、开会)2)借助通信工具和传统媒介的交流(电报、电话、书信、报刊杂志、广播电视)3)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交流主题3 信息资源管理一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1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A获取、加工、存储、发布2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及其意义A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3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A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价值,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支持。4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A1)人工管理:灵活,不适合大量数据2)文件管理:以文件和文件夹为信息单位,方便整理、加工,需要人机高度交互3)数据库管理:便于信息的分类、排序、检索、统计等,速度快,效率高,对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适合于于大数据。二信息资源的管理1用软件工具进行个人日常事务管理的基本方法A2用PDA管理日常事务 APDA为个人数字助理,常见的功能有:日程安排、上网(邮件、下载、浏览等)、电话簿、计算器、电子词典、音频和视频的播放、游戏、数码相机等3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C (操作题)新建文件夹,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新建文本文件,设置文件夹的属性4用浏览器的收藏夹管理网站资源 B (操作题)收藏网页地址,整理收藏夹5用Blog管理网上资源A 是网络上表达个人思想、存储信息资源的工具,可用来保存学习笔记,上传文档、图片、声音、视频文件等资源6用电子表格实现数据统计和管理 A电子表格具有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的双重功能7用共享文件夹实现协作资源管理 B 三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1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的优势A数据库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方便地收集、加工、存储和管理信息。数据库技术在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避免数据重复问题。2数据库的组成要素 A关系数据库以各种二维表格形式管理信息;一个数据表包含若干行记录,一条记录对应一个实体;数据表记录的每一列对应实体的一个属性,称之为字段。3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B (操作题)Access是一种数据库软件,相应的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为.MDB添加、修改字段,添加、更新、删除记录,建立关系,建立查询,建立窗体4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A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以让用户方便地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如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开发的针对具体行业或部门的应用软件,可以使不熟悉数据库技术的一般用户方便实现数据管理。数据库与数据库应用系统之间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连结。=题目: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了两种方法创建数据库,分别是使用数据库向导和( D )。() A、自定义 B、系统定义 C、特性定义 D、模板 下图是一个用Access软件创建的数据表,表中的字段数是 ( B ) A、5 B、6 C、7 D、8 【提示 表格中的列称为 字段 数一下有几列即可,表格略】 系统答案:B下图是学生管理数据库中学生信息表的一部分,图中选定的一行称为 ( C ) A、一个数据库 B、一个查询 C、一条记录 D、一个字段期末考试后,学校评选三好学生,要求各班上报符合条件的三好学生候选名单,班主任请你根据条件在学校数据库中找出本班相关学生,比较好的方法是(B) A、在学校数据库中,逐条检查记录,逐条比对条件,最后列出同学名单 B、在学校数据库中,先筛选出本班数据,再根据要求筛选出相关同学 C、在学校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该条件的同学 D、在学校数据库中先筛选出本班数据,再逐条比对条件,找出相关同学主题4 信息技术与社会一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1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A信息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方便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2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的问题B二信息安全与保护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A计算机病毒是程序,其特征: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B尽量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定期做好重要资料的备份,以免造成重大损失,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对外来软件先杀毒然后再用,定期杀毒并及时给系统打补丁三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1网络使用规范A认真落实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五要”和“五不”。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2与网络有关的伦理道德A计算机黑客:指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的人保护个人隐私的主要方法: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对敏感数据发送要加密、及时清除网上交流的记录、谨防泄露个人资料等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网络)知识要点一网络技术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A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A1)按地理范围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因特网是特殊的广域网。2)按交换方式分:l 电路交换网络:在两个工作站之间建立专用物理线路进行连接。如固定电话通信系统l 分组交换网络:当发送方有数据要发送,将信息按一定格式分割成数据包,发送给交换设备,再由交换设备选择合适的传输线路,传送数据包。如网络、IP电话3)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l 总线型:采用一根总线作传输介质,各站点地位平等,总是从发送信息的站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只有与地址相符的用户才能接收。优点:安装容易,扩充或删除一个节点容易,信道利用率高。缺点:总线的故障导致系统崩溃。l 环型:各站点通过通信介质连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环中数据沿一个方向传输。优点:安装容易,费用低,电缆故障易查找排除。缺点:当节点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不能正常工作。l 星型:每个节点都通过一条独立的电缆连接到中心节点上,增删方便。中心结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的相互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心节点(交换机或集线器)。安装容易,结构简单,费用低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B1) 网络硬件组成:l 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l 客户机(工作站)l 传输介质:分无线和有线两种,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l 通信连接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2) 网络软件系统l 网络操作系统:常用的有 Windows NT、Windows 2000、Unix、Linux等。l 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媒体播放器、文件上传与下载工具、企业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等 l 网络协议4、网络通信原理 B1)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应用层:在网络应用程序之间传递信息:ftp,http,smtp ,telnet等 表示层:处理文本格式化,显示代码转换 会话层:建立、维持、协调通信 传输层:确保数据正确发送:tcp 网络层:决定传输路由,处理信息传递: ip 数据链路层:编码、编址、传输信息 物理层:管理硬件连接计算机利用协议进行相互通信时,发送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一层都对数据进行“封装”,到物理层后送入传输介质;数据传输到接收方时,自下向上逐层“拆封”。2) TCP/ IP协议l 是建立局域网和广域网的首选协议,成为因特网的国际标准l 它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应用层 (OSI的应用、表示、会话层) 传输层 (OSI的传输层) 网络层 (OSI的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OSI的数据链路、物理层)l TCP/IP协议族3) IP地址l Internet 上的每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l IP地址管理体系:因特网上的IP地址由IANA统筹管理。INNA委派APNIC负责亚太地区的IP地址分配,我国由CNNIC分配给具体用户。l IP地址的格式(32位二进制数)如 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而 是其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l IP地址的组成: 网络标识+主机标识l IP地址的分类A类:网络标识8位,主机标识24位。最高位必须是“0”,IP地址以1126开头。可以有27 -2=126个网段(0不用,127留作它用);每个网络允许有224-2=16777214台主机(全0地址为网络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这两个地址一般不分配给主机),适用于大型网络。B类:网络标识16位,主机标识16位。最高位必须是“10”,IP地址以128191开头,允许有214 =16384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216-2=65534台主机,用于地区网管中心。 C类:网络标识24位,主机标识8位。最高位必须是“110”,IP地址以192223开头。允许有221 =2097152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用于校园地区网络。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111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IP地址以224239开头. E类:IP地址以“1111”开始,E类地址保留,仅作实验和开发用。IP地址以240255开头.l 特殊的IP地址:所有不清楚的主机和目的网络(收容所)55:限制广播地址。对本机来说,指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本机地址,主要用于测试10.x.x.x、172.16.x.x-172.31.x.x、192.168.x.x:私有地址,目的是避免接入公网时引起地址混乱。使用私有地址的网络在接入Internet时,要翻译成公用合法地址l 静态IP与动态IP静态 IP地址 :是长期分配给一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使用的 IP 地址。动态IP地址:通过 Modem、ISDN、ADSL、有线宽频、小区宽频等方式上网的电脑,ISP会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l 子网掩码:功能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必须和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 A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B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C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4)IPv4和IPv6l 现在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 ,资源将被耗尽 。l 下一个IP协议将采用IPv6,它的地址长度为128,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一些问题(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5、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 C1)确定方案l 确定网络规模(需求分析、选择局域网技术)l 选择网络的拓扑结构l 选择硬件l 选择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IP地址的规划与分配,选择网络应用软件2) 局域网的组建连接网络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安装网络协议。3) 局域网的设置设置局域网中客户机IP地址、代理服务器等参数 (操作题)第二部分 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1、域名及其管理 B1)域名是因特网上的一台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由若干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并由“.”分隔成几个部分;在因特网上没有重复的域名;中文域名 (如:北京大学.中国)2)域名解析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由域名系统(DNS)来完成的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DNS服务器上存放存放着Internet上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对照的数据库。3)域名管理国内域名由中国国内域名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管理,主要任务包括注册服务(域名注册、IP地址分配等)、目录数据库服务、信息服务、网站访问流量认证等4)域名体系结构l 部分顶级域名:gov政府部门、edu科教部门、com商业部门、net网络服务机构、mil军事部门、cn中国l 中国部分二级域名:com商业、gov政府、org团体、edu教育、net网络、js江苏2、因特网的接入 C1)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向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及其他服务。2) 常用因特网的接入方式l 将单台计算机接入:电话拨号接入(硬件:调制解调器Modem、电话线,设置拔号连接的方法)ADSL接入(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硬件:ADSL Modem、路由器、小型交换机、网卡、双绞线)ISDN接入无线接入有线电视接入l 将多多台计算机接入:通过路由器接入:每台客户机利用路由器将内部网的私有地址转换成互联网上的合法地址,实现因特网共享接入。无需配备代理服务器,减少投资,还可以节约合法IP地址。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使局域网中所有客户机只通过一条链路接入因特网,比较适合工作站较多的单位使用。需要专门配备一台计算机作为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必须安装两块网卡,占用两个合法IP地址。3、因特网的服务 B1)万维网服务l 万维网(www):采用超文本技术将许多信息资源接成一个分布式的信息资源系统。由无数个Web站点(WWW服务器)构成。提供WWW服务的计算机叫Web站点,一个Web站点由若干网页(Web页)互相超链接而成。WWW使用HTTP协议工作,网页文件由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编写。l 浏览器:是我们访问WWW所用的最重要的工具。常用的有:IE、NetScape ( 网景浏览器)、 Firefox(火狐) 、Opera、Maxthon(傲游) 等。l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浏览器根据URL来访问相应的服务器2)网络应用软件结构l C/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优点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缺点是只适用于局域网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 l 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服务器安装数据库。浏览器通过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3)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l 远程登录l 文件传输l FTP服务:FTP客户端程序(SmartFTP、FlashFXP、CuteFTP、LeapFTP)l 信息浏览和检索l 电子公告牌系统(BBS)l 电子邮件:邮箱格式(usernamehostname),先发送到邮箱所在的邮件服务器上,再根据收件人的地址将邮件发送到收件人邮箱所在的邮件服务器上。4、因特网的使用 C1)搜索引擎的分类l 目录型搜索引擎:提供给用户的是经过专业人员鉴别和筛选的按主题分类的检索体系。数据库规模输较小,适用于查找综合性主题及要求准确性高的信息。如SOHU,SINAl 索引型搜索引擎(全文搜索):是真正的搜索引擎。当用户输入关键字后,从数据库(根据互联网上提取各个网站的信息而建立)中检索出与查询条件匹配的相关记录,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将结果返回给用户。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拥有自己的搜索器(“蜘蛛”、“机器人”)并自建网页数据库;另一种则是租用其他引擎的数据库,并按自定的格式排列搜索结果。如百度、googlel 元搜索引擎:本身没有储存任何数据,将用户的检索要求同时提交给多个独立的搜索引擎,再将多个搜索引擎的结果进行二次加工。如比比猫、万纬搜索2)搜索引擎的工作l 搜索引擎不是真正实时地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而是搜索预先准备好的数据库.l 整个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步:“蜘蛛”系统程序定期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分析索引程序对收集回来的网页进行分析,建立索引数据库;用户输入关键字后,搜索系统程序就在索引数据库中查找,并进行排序,得到搜索结果。3)搜索策略l +(AND,有些网站允许空格)l - (NOT)l OR第三部分 网站设计与评价1、网站的概念 A1) 网站、网页、主页的概念及其关系。l 一个网站是由许多网页构成的。 一个网页就是一个文件。l 进网站所看到的第一页就称为“首页”,其文件名固定为index.htm,现在很多服务器也把default.asp、iisstart.asp等默认为第一页。2)静态网页:只能根据用户的请求传送现有的页面,日常维护要及时。3)动态网页:l 动态HTML(DHTML):在传统的HTML基础上增加了CSS和脚本语言等功能,容易掌握,效果由浏览器实现.l 基于服务器的动态网页技术(ASP):网页实时生成,维护简单。2、网站规划与设计 Bl 选择网站主题l 设计网站风格(标志,主色调,文字效果,版面布局),规划网站结构,制定网站栏目l 确定网站运行环境,选择网站开发工具l 制作、开发3、网页制作 C (操作题)l 建立站点l 添加表格(插入表格,修改表格,调整单元格,表格的标题和表头,跨列和跨行的单元格)l 设置文字(文字大小,文字字体,文本颜色,段落标记和换行符)l 设置超级链接(绝对路径,相对路径,书签)l 设置图像(插入图像,修改图片属性,图像超链接,热区链接)l 设置框架(框架的定义,框架属性设置,子窗口属性设置)l 添加动画、声音和视频。 4、HTML语言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