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配置指导书范文.doc_第1页
F5配置指导书范文.doc_第2页
F5配置指导书范文.doc_第3页
F5配置指导书范文.doc_第4页
F5配置指导书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5配置指导书范文 BIG-IP LTM主要配置步骤如下1.组网规划在组网规划中,包含主机名、IP地址/VLAN、路由、虚拟服务器、地址池、负载均衡算法、会话保持方式、双机等内容进行规划,并绘制出组网拓扑图。 2.初始化配置通常使用WebUI完成初始化配置,包括激活License、平台配置和网络配置。 3.配置网络VLAN和IP地址4.更改系统时钟5.配置负载均衡池6.配置节点状态监控7.配置虚拟服务器8.配置SNAT/NAT9.配置双机?说明 (1)本配置步骤为常见配置顺序。 本文没有包括过滤和SSL Proxy等配置。 (2)主用BIG-IP系统要完成以上所有配置步骤,备用BIG-IP系统可以跳过5-8步,而通过主用BIG-IP系统将配置同步到备用BIG-IP系统中去。 1.2组网规划本节主要根据典型F5BIG-IP LTM典型应用以实例给出配置指南,后续章节具体配置说明不一定跟本实例完全相同。 1.2.1规划准备要点在安装BIG-IP系统之前,请检查如下准备工作是否做好?设备物理连接规划。 ?IP地址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网段和分配IP地址,通常网络设备IP地址为网络中最大IP地址(默认网关使用最大IP地址),往下递推;主机设备从网络中最小IP地址往上递推进行分配。 ?BIG-IP双机需要3个外部VLAN IP,2个分别为主备机的Self IP,一个为Share IP。 ?BIG-IP双机需要3个内部VLAN IP,2个分别为主备机的Self IP,一个为Share IP。 ?每一个虚拟服务器IP地址或NAT需要一个外部VLAN IP。 SNAT映射IP地址可以跟虚拟服务器IP地址一样。 ?BIG-IP内部每个节点需要一个内部VLAN IP。 ?确定BIG-IP主机名,并且确保BIG-IP双机主机名不一样。 1.2.2组网图典型F5BIG-IP LTM负载均衡器部署方式采用“单臂”式连接即F5上连一根网线到核心网交换机。 F5-IP地址和物理端口分配如下表所示IP地址和物理端口分配表ID F5主机名VLAN端口IP地址浮动IP地址端口对端描述1f5-1.huawei. External84.81/240/24交换机1外部vlan G1/0/5Mgmt mgmt45/24N/A维护交换机2f5-2.huawei. External84.82/240/24交换机2外部vlan G1/0/5Mgmt mgmt46/24N/A维护交换机Virtual Server与成员信息表如下Virtual Server与成员信息表Virtual nameVirtual serverNodes PoolPool memberDescription bm_vs0:(监听在80端口)web1:0web2:5web3:0web4:5bm_pool0:90800:90815:90805:90810:90800:90815:90805:9081此处规划是4台web server主机,每台上面创建2个做业务的server,分别监听9080和9081端口。 SNAT地址规划如下表SNAT规划表No.SNAT nameorigin translationVLAN Description1bm_snat Alladdress0All vlantcp timeout3600Web ServerIP Web Server与成员信息表Server nameInternal IP(用于和F5通信)External IP(用于连接数据库,Provision等)Web100Web255Web300Web455由于我们没有配置双机,即IP不可以切换,而一台F5只连接到一个交换机,所以需要将每台主机的内部IP绑定到两个网卡上,每个网卡和其中一个交换机连接,这样即使F5切换到备机,依然可以做业务。 同样外部IP也需要做网卡绑定,每个网卡分别接到主备交换机,以便访问数据库,Provision,OCS等,这样就可以不配置SNAT,但至少需要4个网卡。 网卡绑定可以参考案例FAQ-IBM小型机AIX51.3版本双网卡绑定步骤support.huawei./support/pages/kbcenter/view/product.do?actionFlag=detailCaseDoc&web_doc_id=SC0000217869&doc_type=CaseDoc ATAE请参考support网站ATAE相关文档1.2.3BIG-IP面板说明F5BIG-IP前面板增加了LCD面板,可以通过LCD面板设置管理接口、Console口,也可以重启系统和清空LCD告警等操作。 F5接口槽位号编号遵循由上到下,然后由左到右规则。 例如,BIG-IP LTM3600第一槽位为8端口千兆以太网接口,2槽位为2端口SFP千兆网接口。 F5BIG-IP LTM3600前面板如下图所示图1-2F5BIG-IP LTM3600前面板示意图第第2章F5基本配置本文以BIG-IP LTM3400为例讲解整个配置过程,基本上讲解了BIG-IP整个配置过程。 对于新的BIG-IP设备,基本配置主要包括 (1)通过LCD面板设置BIG-IP管理网口地址. (2)通过管理网口登录BIG-IP WebUI界面s:/45 (3)通过Setup Utility激活License、配置Platform和配置网络。 也可以通过导航菜单System-License激活License;System-Platform配置Platform。 注意在安装之前,必须注意如下事项 (1)BIG-IP的接口与VLAN分配相关,网线连接接口位置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可能导致网络无法连接。 (2)互为双机的两台BIG-IP必须用随机附带的Failover线相连起来。 (3)BIG-IP LTM3600随机不再自带Console线缆,可以通过LCD面板设置/获取管理网口地址来进行基本配置。 2.1通过管理网口登录BIG-IP WebUI界面BIG-IP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基于WEB的s管理方式,另一种是基于ssh的命令行管理方式。 除特别配置外,BIG-IP的配置主要采用WEB的管理方式即可。 将计算机连接BIG-IP的管理网口,以WEB方式登陆 (1)在管理员的IE地址栏内输入BIG-IP设备的管理接口IP地址,如s:/45。 管理接口的缺省IP地址为45。 如果已经通过液晶面板上的按键更改过IP,输入相应的IP地址。 (2)连接后出现安全警告提示窗口,点击s Yes继续。 (3)系统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缺省的用户名和密码为admin和admin (4)输入正确后即可进入BIG-IP配置工具WEB界面。 2.2激活License在配置BIG-IP之前,先要激活License,否则BIG-IP无法提供负载均衡服务。 (1)从System-License-Activate进入License激活界面。 如果是更改License,屏幕显示为Re-activate。 (2)输入产品的注册码,然后产生申请License的Dossier。 输入注册码产生Dossier (3)点击页面上的Click hereto aessF5Licensing Server进入,将产生的Dossier复制进以下页面,产生License文件。 进入F5网站激活License注意完成F5BIG-IP设备License激活后,请重启设备或者在CLI使用bigstart restart命令可以手工重启BIG-IP服务进程。 2.3设置Platform平台(Platform)主要配置系统的通用属性,比如,主机名、IP地址、系统管理员帐号等。 可以通过WebUI进入配置页面System-Platform。 Platform页面可设置Host Name、Root密码、Admin密码、Time Zone。 如果是双机,还要设置High Availability和Unit ID。 F5BIG-IP采用Linux时区设置,中国时区其中没有北京时区信息,可以就近选择如下时区Asia/Chungking(重庆)、Asia/Harbin(哈尔滨)、Asia/Hong_Kong(香港)、Asia/Macao(澳门)、Asia/Shanghai(上海)和Asia/Urumqi(乌鲁木齐)。 其他地区可以根据Time Zone下拉列表框进行相应选择。 Platform页面注意 (1)root密码允许用户通过命令行访问BIG-IP系统。 建议root密码长度大于6位,但不要超过32位字节。 密码与大小写敏感,建议密码中包含大写/小写字母和数字。 如果BIG-IP系统为双机系统,两台主备机的root密码必须保持一致。 (2)主机名用来标识BIG-IP系统自身。 主机名必须符合DNS域名标准。 主机部分必须以字母开始,并至少为2个字符。 举例f5-1.huawei.。 (3)BIG-IP双机系统的主机名必须不一样,否则配置同步会产生错误,可能导致破坏license。 如果BIG-IP运行于双机高可用性模式,因此需要在系统通用属性中设置双机?说明双机系统中主机Unit ID设置为1,备机Unit ID为2。 2.4修改系统时钟修改BIG-IP系统时钟必须要通过CLI命令行界面完成,请通过Console或SSH方式连接到BIG-IP。 常用的SSH客户端有PUTTY等。 (1)用SSH客户端连接BIG-IP的管理网口地址,进入命令行模式。 用户名密码为在Platform中设置的root的密码。 (2)执行date检查系统时钟。 rootf5-1:Activeconfig#date MonNov112:06:48EATxx (3)如果系统时钟跟当前时间相差较大,使用date命令修改系统时钟。 命令格式#date.#date MMDDHHMMYYYY.SS如设置xx年11月1日中午120000#date11011200xx.00 (4)保存时间到BIOS。 #hwclocksystohc (5)设置缺省管理权限策略。 a)在命令行运行b baselist命令,检查初始化设置。 如果b baselist的输出已经有self allowdefault tcpssh tcps udpefs tcpsnmp protoospf udpdomain udpsnmp tcp4353tcp domain udp4353一行,则进入到步骤6重新启动BIG-IP。 b)如果在b baselist的输出中发现有self allowdefault none一行,则运行以下两条命令b self allowdefault tcpssh tcps udpefs tcpsnmp protoospf udpdomain udpsnmp tcp4353tcp domainudp4353b basesave c)所后用命令more/config/bigip_base.conf查看bigip_base.conf文件确认selfallowdefault tcpssh tcps udpefs tcpsnmp protoospf udpdomainudpsnmp tcp4353tcp domainudp4353已经保存到文件中。 (6)重新启动BIG-IP。 #reboot注意 (1)对于临时License的设备,不要轻易改系统时间,后果是License失效。 (2)对于在运行的冗余系统,建议先修改Standby,修改完毕,观察一段时间,再把Active设备切换为Standby后再修改,以保证系统的不间断。 (3)系统时钟主要用于F5日志文件的计时时间。 2.5配置网络根据组网规划,对F5BIGIP的网络进行配置,包括划分VLAN、定义IP地址及路由等。 2.5.1划分VLAN点击左侧的导航条,进入Network-VLANs。 在右侧可以对VLAN进行配置。 创建方法如下 (1)点击”Create”按钮。 按照规划,建立external和internal,分别适用1.1和1.2这两个网口。 设置VLAN名。 在Name文本框设置这个VLAN的名字,如“external”。 (2)在“Tag”中参照VLAN规划表输入VLAN号,external使用101,internal使用100。 (3)将接口分配到VLAN中。 在“Resources”表格中Interface:定义Available中显示的端口有选择性的划分到这个VLAN中。 指定端口后,单击选入Untagged栏即可。 (4)点击完成。 分别创建两个Vlan后结果如下2.5.2配置VLAN IP地址在划分完VLAN后,即可对每个VLAN进行IP地址的定义。 方法如下点击左侧导航条中的Networks-Self Ips。 在右侧可以对Ip地址进行配置。 配置步骤 (1)点击”Create”按钮。 (2)在页面对应栏进行填写?IP address:输入IP地址?Netmask:输入子网掩码?VLAN选择将这个IP地址绑定在哪个VLAN上。 选择下拉菜单将显示所有已设置的VLAN名。 ?Port Lockdown:通常保持默认值Allow Default。 当没有配置b selfallow时,可以选择Allow All。 ?Floating IP:如果系统为冗余工作方式,需对每台设备的每个VLAN均设置两个IP地址。 其中一个是Self IP,另一个则为Floating IP,即两台设备共用的IP地址。 选中此项即代表这个IP地址为Floating IP。 ?Unit ID:对于双机的浮动IP,需要选择Floating IP,并选择对应的Unit ID号。 (3)点击完成。 主机f5-1配置如下备机f5-2也需要进行同样配置,只是self ip不一样2.5.3设置接口速率和双工类型点击左侧导航条中打开Network-Interfaces选择相应的端口。 接口操作模式默认为自适应,通常不建议修改。 2.5.4配置静态路由点击左侧导航条中的Networks-Routes创建方法如下 (1)点击 (2)在页面对应栏进行填写?Type:定义配置的是默认网关还是静态路由。 ?Destination:定义目标网段?Netmask:定义目标网段的掩码?Resource:定义网关地址 (3)点击完成。 注意定义网关后需要重启BIG-IP的服务,bigstart restart命令可以手工重启BIG-IP服务进程。 2.5.5配置LinkAggregation(可选)为提高链路可靠性,BIG-IP与LAN Switch互连网络采用两条网线进行链路汇聚(类似于小型机和ATAE的双网卡绑定)。 BIG-IP将链路汇聚称之为Trunk,不要与IEEE802.1q的Trunk属于混淆。 创建方法如下 (1)点击左侧的导航条,进入Network?Trunks:注意经测试,BIG-IP LTM和华为Quidway交换机链路汇聚可以实现兼容性对接。 配置链路汇聚时不需要启用LACP。 第第3章CCBS负载均衡业务配置负载均衡业务配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Node节点一般在Pool配置中添加,也可以单独创建。 可以在Node页面中配置节点健康检查。 ?Pool负载均衡池包含可以将请求发送到其中进行处理的服务器。 ?Profile定义Virtual Server行为的设置。 可以使用系统自带Profile,有些业务需要自定义Profile。 ?Virtual Server虚拟服务器Virtual Server接收客户端的访问请求,然后将请求分发给被负载均衡的节点服务器上。 ?iRuleiRule是基于TCL语言的脚本处理引擎,可以非常灵活的实现一些特殊的流量处理需求。 ?MonitorMonitor跟踪Pool成员的当前状态。 可以采用系统自带Monitor。 有些业务需要自定义Monitor。 ?SNAT在负载均衡器内部的服务器主动向外发起访问时,在负载均衡器上所做的地址映射。 ?说明服务器负载均衡器的设置只需要在一台f5-1上进行设置,设置好以后,可以通过双机配置同步的方式将配置更新到f5-2上。 3.1节点配置节点对应到主机,每台主机视为一个节点,如果使用双机,则一套双机为一个节点。 节点(Node)可以单独配置,一般在Pool配置时添加。 创建方法如下 (1)点击左侧的导航条,选择Local Traffic-Virtual Servers-Nodes标签, (2)点击“Create”按钮添加节点(node) (3)在上图中输入节点(服务器)的IP和名称,选择相应的Monitors,点击Finished完成配置。 这里填写的IP为内部IP,即主机和F5之间通信的IP。 (4)然后依次添加多台web服务器,添加完后如图所示3.2配置负载均衡池负载均衡池是负载均衡器中重要的属性,是根据负载均衡策略接收数据流量的一组设备。 池与特定虚拟服务器相关联,流向虚拟服务器的流量通常会转给相关联的负载均衡池的成员节点(Node+Port即IP+Port)。 池可以执行负载均衡操作,比如发送流量到池中的指定节点或定义会话保持方式。 当配置池时,必须配置池名、成员IP地址和负载均衡方法(BIG-IP系统默认策略为轮询“Round Robin”方式)。 配置步骤 (1)左侧导航条中选择Local Traffic-Virtual Servers-Pools标签,点击“Create”按钮添加服务器池(Pool)。 负载均衡池配置页面 (2)在“Name”中输入负载均衡器名称。 (3)在“Load BalancingMethod”表格中选择负载均衡方法,通常采用默认轮询方法。 (4)在“Resources”表格中的“Address”文本框输入成员IP地址,在“Service Port”文本框中输入服务端口(通用服务可以在下拉框选择对应服务),点击“Add”添加到“Current Members”当前成员列表中。 (5)添加所有组成员,点击“Finished”完成配置。 (6)配置完成后的properties页面如下 (7)Members页面如下(正常应该为全绿色,红色表示该主机的该端口目前没有配置业务) (8)其中Member页面设置如下对配置针对websphere的的irule脚本左侧导航条中选择Local TrafficiRulesiRule List标签,点击“Create”按钮添加iRule脚本输入如下脚本when _RESPONSEif:is_redirect:header replaceLocationstring map-nocase908080908180:header valueLocation9080,9081为websphere bm应用的端口该脚本的目的是为了防止websphere将访问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时修改url的端口在F5直连webphere端口的情况下必须设置。 3.3配置虚拟服务器虚拟服务器(Virtual server)是一个可PING的虚拟IP地址和服务端口的组合(比如0:),虚拟服务器与负载均衡池(Pool)相对应,负载均衡池由一或多个节点(Node)组成。 虚拟服务器有许多类型,本文只讲述业务与软件产品使用的标准虚拟服务器配置。 3.3.1创建虚拟服务器配置步骤 (1)在导航面板中选择Local Traffic-Virtual Servers标签,点击“Create”按钮添加虚拟服务器。 虚拟服务器配置1虚拟服务器配置2 (2)在“Name”文本框中输入名称, (3)“Address”文本框中输入虚拟服务器IP地址,并在“Service Port”文本框中输入服务端口号(一般我们使用80即)或在下拉框中选择现有的服务名称。 (4)在Configuration栏的Type类型中,缺省为“Standard”方式,一般不需要更改。 (5)根据业务需要可以对应调整Protocol、OneConnect Profile(用于实现TCP连接复用,即多个连接到负载均衡器时,负载均衡器只需一个连接到内部服务器,以提升服务器性能)、 Profile、FTP Profile等。 (6)在Resourse属性中,选择相应的pool和persistence方式。 我们选择cookie方式。 (7)点击“Finished”完成创建虚拟服务器。 (8)3.3.2将虚拟服务器和负载均衡器相关联和会话保持配置配置步骤 (1)在“Local TrafficVirtual Servers”中点击相应的Virtual server,选择Resources项会话保持配置页面 (2)对Default PersistenceProfile进行配置选择会话保持方法 (3)对于bm业务,WebServer的会话保持策略建议如下?Webserver建议Cookie的方式。 因为访问Webserver的客户端的数量一般都少,如果采用源地址保持的方式的话,将使得平台过来的请求分发到少数几个Webserver服务器上,无法实现负载均衡。 如果选择Cookie的会话保持方式,则在Virtual server的基本配置中Type必须选择Standard, profile必须选择 (4)点击”Update”完成配置。 3.4配置健康检查节点状态监控(Monitor)用于检验负载均衡池中成员节点的连接和服务信息,包括健康监控和性能监控,当池中成员节点性能下降时BIG-IP系统将会把流量重定向到其它节点。 配置节点状态监控包括如下两项工作?自定义节点状态监控?监控与节点/负载均衡池相关联其中自定义节点状态监控配置步骤是可选的,CCBS使用默认监控模板时,此步骤可以跳过。 实际在前面配置Node,以及Pool的时候我们已经为Node选择了系统默认的Health Monitor为icmp,为Pool选择了系统自带的Health Monitor为。 配置完负载均衡池、节点监控和虚拟服务器后,我们可以通过“Local traffic-Virtual Servers”页面查看Virtual server的状态;“Local traffic-Pool”页面查看Pool的状态。 当图标为绿色时表示节点或虚拟服务器可用,当图标为红色则意味着节点或虚拟服务器状态为离线,如果图标为黄色说明节点或虚拟服务器不可用。 如果图标为蓝色说明节点或虚拟服务器状态,通常此时没有启用Monitor。 如果图标为黑色说明虚拟服务器被禁用。 3.5配置SNAT(可选)跟路由器、防火墙一样,BIG-IP系统提供NAT(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和SNAT(Secure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地址转换机制,SNAT地址转换跟Cisco PAT方式类似。 如果不启用NAT/SNAT,负载均衡池内部节点将无法访问外部网络,即外部IP可以通过虚拟服务器IP访问负载均衡池节点,但负载均衡池内部节点不能发起对外连接。 NAT和SNAT都可以通过地址转换访问外部网络,不过SNAT不接受外部发起的连接。 一个SNAT地址可以对应一个节点地址、多个节点地址或一个VLAN网段。 NAT地址与节点地址是一对一的关系。 本文仅给出常用的SNAT配置步骤。 如果Web服务器有多余的网卡,可以将多余的网卡上配置上外部IP(Provision,DB,OCS等网元所在网段),连接到对应得网元,这样就不需要配置SNAT。 ?说明SNAT地址可以不是唯一的,比如,SNAT地址可以使用虚拟服务器的IP地址。 3.5.1配置步骤在导航面板中选择Local Traffic-SNATs标签,点击“Create”按钮添加SNAT地址。 SNAT配置 (1)在“Name”文本框中输入名称 (2)在“Translation”文本框中输入SNAT IP地址,并在“Origin List”的“Origin Address”文本框中输入节点IP地址或在“VLAN Traffic”的下拉框中选择“Enable on”或“Disable on”在VLAN List中选择相应的Vlan,点击“Gernal PropertiesLocal TrafficGernal”中启用“Snat Packetforwarding“。 ?说明如果需要添加外部单独访问内部特定节点IP。 由于NAT和SNAT不能共存,可以针对特定节点创建单个节点组成的负载均衡池Pool,服务为“0”,然后创建虚拟服务器VIP,服务也为“0”,将VIP和Pool关联起来,这时候这个VIP就是那台要访问的服务器。 3.5.2验证SNAT配置在检查SNAT配置正确性之前,必须确保BIG-IP系统网关已经配置完毕。 请在CLI界面用“route”命令确定网关信息已经配置完毕rootf5-1:Activeconfig#route KernelIP routingtable DestinationGateway GenmaskFlags MetricRef UseIface*U000internal*U000tmm0*U000external*U000eth0*U000eth0.1default5UG000external3.6配置Profiles配置步骤 (1)点击LocalTraffic-Virtual Servers-Profiles-Other-OneConnect菜单 (2)点击Create按钮,为PORTAL创建OneConnect profile (3)Name填写OneConnect profile,Parent Profile选择oneconnect,Source Mask填写55,其他默认。 添加成功后如下 (4)然后点击Virtual Server,修改OneConnect Profile为新建的OneConnect_eachip (5)点击Update保存,配置Profile成功第第4章F5双机配置在CCBS业务与软件产品中使用BIG-IP系统一般都会配置双机。 在配置BIG-IP系统双机(Failover)之前请确认两台BIG-IP系统两者的软件版本必须一致(如BIG-IP Version10.1.03341.0),在CLI使用“b version”查看或者在Web页面的导航面板中选择“System”中的“General Properties”标签,查看版本信息。 无论主用系统还是备机都要进行基本配置。 本处仅给出配置双机的注意事项和基本配置后的配置步骤。 4.1注意事项如果以前已经有其它配置,可以通过命令请空配置,“reboot”重启BIG-IP系统清空现有配置,然后使用web页面进行基本配置,注意在console或连在管理网口上执行 (1)备份配置信息文件(备份配置文件保存在“/var/local/ucs”目录中)rootf5-1:Active#b configsave config.ucs.bakxx1130Saving activeconfiguration. (2)删除各个配置信息文件rootf5-1:Active#b reset#约30秒,等待bigip为Active状态rootf5-1:Active#b basereset#约30秒,bigip为Active状态rootf5-1:Active#b dbreset#约30,bigip为Active状态 (3)重启机器rootf5-1:Active#reboot4.2双机设置配置步骤 (1)确认BIG-IP运行在双机模式。 在导航条选择SYSTEM-Platform,Hith Availability设置中应选择为Active/Standby。 双机Platform配置 (2)通常f5-1的Unit ID为1,f5-2的Unit ID为2。 (3)在导航条选择SYSTEM-High Availability-Network Mirroring,完成如下配置?Mirroring Address输入两台BIGIP的内网Self IP地址f5-1的Self IP为1,Peer IP为2;f5-2的Self IP为2,Peer IP为1;?Alternate MirroringAddress输入两台BIGIP的外网Self IP地址f5-1的Self IP为1,Peer IP为2;f5-2的Self IP为2,Peer IP为1; (4)Redundancy Mode选择Active/Standby模式 (5)Enable NetworkFailover选项。 BIG-IP1双机设置,这个需要在主被机分别做。 4.3双机状态监控设置BIG-IP支持多种双机状态监控方式,主要有系统、网关和VLAN三种Fail-safe方式。 CCBS一般采用VLAN Fail-safe方式实现双机状态监控,当内部和外部VLAN没有流量达到Timeout超时时间后执行预先规定的操作,通常选择Fail over操作。 导航条选择SYSTEM-High Availability-Fail-Safe-Vlans,完成如下配置,添加两个Vlan监控,即如果某个Vlan不可达,即切换。 VLAN Failsafe配置步骤 (1)在Web界面导航条选择High Availability (2)在Fail-safe标签下拉框选择VLANs (3)点击Add按钮添加VLAN Failsafe (4)在VLAN下拉框选中特定VLAN(如External)VLAN Failsafe配置 (1) (5)在“Timeout”中填写30 (6)在Action选择Failover (7)点击Finished按钮完成配置。 由于BIG-IP系统无法同步这项配置,需要在主备双机分别进行配置。 4.4双机状态检查和配置同步在主用BIG-IP系统的“System-High Available”页面中,点击“Synchronize Configuration”按钮,把主用系统上的四层业务配置同步到备机中去。 页面显示成功后返回。 切换到备机的web登录页面,可以观察到,主用系统上的L4/L7层业务配置已经全部同步到备机中了。 在主用f5-1系统中强制切换为Standby备用运行模式(见下图,点击Force toStandby),在备用f5-2系统中通过WEB界面或CLI界面查看状态是否切换为Active主用运行模式。 检查上级网关有效性以及测试应用的可用性。 到f5-2备机,检查状态是否变为Active第第5章章FAQ5.1FAQ-1如何收集QKVIEW QK View包含系统得配置信息,可以帮助实施人员定位问题。 以admin登录到F5控制台s:/1/xui/,点击System-support然后选择,QKView,点击start收集完后保存,发送给技术人员定位问题。 5.2FAQ-2F5如何进行硬件自检首先ssh2登录到后台,使F5重新启动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