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微生物实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作业指导书微生物实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作业指导书微生物实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作业指导书微生物实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作业指导书微生物实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指导书微生物实验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基本操作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类别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撰写单位品控部版本第版发行日期机密等级机密一般合计页数共3页核准审核制定名称微生物基本操作制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1目的规范微生物基本操作。 2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测。 3名词解释无4职责微生物基本操作由检验组负责。 5作业内容51器皿的清洗凡被污染的器皿,应先经过121,30min高压蒸汽灭菌后再进行清洗。 52玻璃容器的包扎灭菌前器皿应包扎紧密完整后才进行灭菌,以防止灭菌后器皿受到污染。 521平皿、吸管应用金属筒包装,或以牛皮纸包扎;522试管应冠以金属帽;523三角瓶及其它玻璃容器应在瓶口以牛皮纸内衬硫酸纸包扎。 53培养基及器皿的灭菌531器皿的灭菌干燥加热空气灭菌法(在干燥箱中利用热空气灭菌)。 适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及其它干燥耐热物品,通常在160,2hr(温度不超过180,以免将棉塞或包装纸张烤焦着火)。 另外,灭菌物品不宜摆放太紧密,应留有空隙;且不要直接接触干燥箱底和箱壁。 在降温时要缓慢进行,以免玻璃破裂。 532高压蒸汽灭菌适用于金属器具、玻璃器皿、基础培养基及其它耐热物品。 A含糖类不耐热培养基115(0.0727MPa),1520min。 培养基的配制数量应以适量为宜,避免剩余部分多次灭菌后,使用时其性质已受到影响B染菌培养物121(0.1034MPa),30min;C器械灭菌121,30min;D灭菌锅的使用a使用前请参照说明书加水至刻度,重复使用时应将水量补足,水边浑浊需更换;b接通电源,打开排气阀排气,水沸腾后排气1015min;c排气后,关闭排气阀,使蒸汽压上升到规定要求并维持规定时间(按灭菌物品性质,参照5.3.2ABC);d达到规定时间后,对需干燥的物品,立即打开排气阀排出蒸汽,待压力恢复到零时,自然冷却至60后开盖取物。 如为液体物品不要打开排气阀,而应立即切断电源,待自然冷却,压力恢复至0以下再开盖取物,以防止突然减压液体剧烈沸腾或容器爆裂。 e灭菌锅的温度、压力应定期测试。 测试方法去灭菌指示带置于灭菌锅的上、中、底部(灭菌物品间隙),在按照规定要求灭菌后,观察指示带的颜色变化是否达到标准,以判别灭菌锅之灭菌效果。 生效日期页次1/2版序A名称微生物基本操作制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533灭菌后处理灭菌后物品,注意放置场所,以免再度污染。 A高压蒸汽灭菌后的物品除培养基及稀释液外的其他物品,如玻璃平皿金属器具或棉花等均应先置于105烘箱内,根据包装大小应保持1h以上,至干燥后使用。 B包装损坏或塞子脱落者,不可作为无菌品使用。 C如包装有明显浸水者,不可作为无菌品使用。 D合格的灭菌物品应存放于贮藏室或防尘柜内,严禁与未灭菌物品混放,玻璃器皿应坚持随用随灭的原则,灭菌后若保存最长不得超过24h。 E灭菌合格的培养基不应贮存过久,一般不得超过24h,必要时可置于4冰箱存放。 54无菌间的使用541缓冲间的使用实验室中需穿着之实验衣帽、鞋等物品需放置在缓冲间。 并于实验前后打开紫外灯,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542超净台的使用A使用前应先用75%酒精棉擦拭台面,再打开超净配备的紫外灯,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B使用时,应关闭紫外灯,打开日光灯,同时打开无菌风直至实验结束;C超净台灭菌效果应以落菌实验加以验证;543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悬吊式紫外灯消毒,应选用30W,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544紫外灯管应常清洁,以防上面的灰尘污垢影响紫外线的穿透。 紫外灯管应定期更换。 55无菌操作要求551接种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口罩及鞋,且应放在无菌缓冲间,工作前经过紫外线消毒后使用;552接种样品时,应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双手;553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放置后再使用应新灭菌;554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尖端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端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555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灭菌。 接种环和接种针在接种细菌前后应经火焰灼烧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要烧到环和针的连接处。 火焰灭菌的有效范围以火焰为中心半径9cm内。 6注意事项无7附件无8相关文件无生效日期页次2/2版序A微生物涂抹实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类别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撰写单位品控部版本第版发行日期机密等级机密一般合计页数共3页核准审核制定名称微生物涂抹实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1目的规范微生物涂抹实验样品采集方法。 2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设备、厨具及成品包装容器的微生物检测。 3作业内容31实验试剂85%灭菌生理盐水;32实验仪器321三角瓶容量为250ml322灭菌镊子323灭菌棉球体积为333cm3324酒精灯33准备工作配制85%生理盐水分装在一定数量的250ml三角瓶中,每瓶99ml,灭菌后待用;34样品采集341设备取样在酒精灯火焰下,以无菌镊子镊取无菌棉球沾润灭菌生理盐水,反复擦拭需采集样品物体表面,接触面积视卫生状况,约100-200cm2,然后将该棉球迅速装入盛有99ml的灭菌生理盐水瓶中,摇匀待用;342成品包装容器取样在酒精灯火焰下,以无菌镊子镊取无菌棉球沾润灭菌生理盐水,以无菌操作方式于无菌操作台内反复擦拭包装容器表面,再将擦拭后的棉球装入盛有99ml的灭菌生理盐水瓶中,摇匀待用;343案板、刀具、餐盘、碗筷取样在酒精灯火焰下,以无菌镊子镊取无菌棉球沾润灭菌生理盐水,用此棉球反复擦拭待测案板、刀具、餐盘、碗筷,接触面积约为100-200cm2,然后将棉球迅速装入盛有99ml的灭菌生理盐水瓶中,摇匀待用;344操作人员手菌取样在酒精灯火焰下,以无菌镊子镊取无菌棉球沾润灭菌生理盐水,用此棉球反复擦拭待测人员左手(或右手),接触面积约为100-200cm2,然后棉球迅速装入盛有99ml的灭菌生理盐水瓶中,摇匀待用;35样品检测将带有检测棉球的生理盐水在微生物检验室按微生物检测的操作标准执行。 36检测结果361设备、案板、刀具菌落总数=培养平皿增菌数(cfu/接触面积约为100-200cm2)要求菌落总数50cfu/(100-200cm2)大肠菌群不得检出生效日期页次2/2版序A名称微生物涂抹实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362菌落总数=培养平皿增菌(cfu/接触面积约为100-200cm2)要求菌落总数10cfu/(100-200cm2)大肠杆菌不得检出363人员手菌菌落总数300cfu/只手大肠菌群不得检出餐盘、碗筷、成品包装容器生效日期页次2/2版序A落菌实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类别品质系统作业指导书撰写单位品控部版本第版发行日期机密等级机密一般合计页数共3页核准审核制定名称落菌实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1目的用于检测生产车间、微生物无菌室和无菌操作台的卫生状况。 2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微生物检验室。 3作业内容31实验试剂营养琼脂;32实验仪器321试管322高压蒸汽灭菌锅323恒温培养箱33实验步骤331在微生物检验室内将灭菌好的凉至45左右的营养琼脂倒入灭菌平皿内,每皿约15ml,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待用;332生产车间环境落菌检测的操作方法生产车间灭菌后或生产进行中进行测试。 将6个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放置于所测车间的四个角落以及中间离四边各1/3处,测试时间为15min,然后将平皿盖好取回,放入培养箱内培养,同时做空白实验;A先将其在352的环境下培养3648h,所得为细菌数;B再将其在252的环境下培养6072h,所得为霉酵菌数;细菌、霉菌、酵母菌三类菌量之和即为空气中总菌量。 以直径为9cm的平皿,检验时间为5min计算总菌数=N N每平皿平均菌落数,单位,个/5min、1平皿(?9cm)空气清洁度与单皿(?9cm)、5min的菌落数333微生物检验室检测的操作方法3331无菌操作台卫生检测的操作方法无菌操作台开启后30min进行测试。 将6个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放置于操作台的四个角落以及中间离四边各1/3处,测试时间为30min,然后将平皿盖好取回,放入培养箱内培养,同时做空白实验;空气清洁度菌落数5min、1平皿(?9cm)最清洁空气12清洁空气30普通空气(3070)150清度污染空气300严重污染空气300生效日期页次2/2版序A名称落菌实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A先将其在352的环境下培养3648h,所得为细菌数;B再将其在252的环境下培养6072h,所得为霉酵菌数;3332无菌室卫生检测的操作方法紫外线杀菌灯灭菌后30min进行测试。 将6个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放置于操作台的四个角落以及中间离四边各1/3处,测试时间为30min,然后将平皿盖好取回,放入培养箱内培养,同时做空白实验;A先将其在352的环境下培养3648h,所得为细菌数;B再将其在252的环境下培养6072h,所得为霉酵菌数;3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