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案件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1页
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案件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2页
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案件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3页
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案件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4页
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案件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2012/B/0)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2012年11月编 审 人 员主 编:王万杰 押朝伍副 主 编:张晓辉 张永忠 李 功 郭文志编审人员:(以预案文本为序)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牛超群、李 恒、党建普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李 东、周金友、贾斌璐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刘义春、余 慧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刘义春、高廷甫、葛清品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王飞驰、张永平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王飞驰、张永平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高廷甫、葛清品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高廷甫、葛清品 修订说明为加强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对事故、灾害的应变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更新情况,结合工程处机构更新、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等实际状况,由工程处调度室牵头,组织相关科室特对2009年版本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案进行修订。编制完成了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2012/B/0)(以下简称预案)。工程处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相关附录构成。为确保预案修订工作质量,编制小组组织参加修订工作的人员学习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应急预案评审导则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全面分析工程处存在的危险因素,对工程处本部及下属单位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作业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并根据存在的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评估,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了相关的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了应急预案救援体系。在此期间,充分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时采纳。同时,认真分析总结了2011年预案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希望通过对此预案的贯彻、学习、培训和演练,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处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意识,增强抗灾能力,为实现工程处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目 录一、综合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61.1 编制目的61.2 编制依据61.3适用范围101.4应急救援体系101.5应急工作原则12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122.1工程处概况122.2应急资源及应急能力132.3危险源及风险分析142.4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诱因分析163组织机构及职责173.1领导机构173.2应急工作机构183.3职责194预防与预警254.1危险源监控254.2预警行动284.3信息报告与处置295应急响应325.1响应分级325.2响应程序.325.3应急结束356信息发布377后期处置378保障措施378.1通信与信息保障378.2应急队伍保障38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88.4经费保障398.5交通运输保障398.6治安保障398.7医疗保障398.8后勤保障408.9救援队员的安全防护409培训和演练409.1培训409.2演练.4110奖惩4210.1奖励4210.2处罚4211附则.4211.1术语和定义4211.2应急预案备案4311.3维护和更新4311.4相关应急预案名录4411.5其他规定4411.6制定与解释4411.7应急预案实施44二、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1多人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51.1多人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02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82.1基层项目部通勤车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43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943.1第一项目部办公室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153.2电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84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284.1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35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465.1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616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646.1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797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857.1起重机械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00附录一:工程处地理位置示意图205附录二:救援装备物资储备表206附录三: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组织机构图208附录四: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基层单位领导联络电话209附录五:应急救援队伍人员213附录六:事故应急救援信息上报情况表215附录七:工程处通勤车线路图216附录八:工程处火灾事故安全疏散图218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一、综合应急救援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以下简称工程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对重大事故、灾害的应变和控制能力,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有效,救人优先”的方针和“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规范工程处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控制、减轻、消除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提高对安全事故、灾害的应变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保护员工人身和工程处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关于切实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平【2009】236号)精神,结合工程处实际,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集团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特制定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1.2编制依据1.2.1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06-29;(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8-30;(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1992-11-07;(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17号2004-08-2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6号2011-04-2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7号2011-04-22;(8)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九号2009-02-28;(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01-10-27;(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1997-08-29等。1.2.2法规和国家部门规章(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3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25号);(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8)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9)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7/04/13);(10)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工作机制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9105号);(11)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国务院应急办函200962号);(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14)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44号)。1.2.3标准(1)工程处生产中使用的安全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2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标准JGJ120-9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施工钢管扣件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 建筑施工大模板技术规程JGJ47-200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规程GB5144-2006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10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2007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2)职业健康标准安全带GB6095-2009安全帽GB2811-2007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GB2811-2007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GB12011-2000焊接眼面防护具GB/T3609.1-1994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1651-1989安全标志GB2894-2008安全电压GB3805-83火灾分类GB/T4968-2008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GA95-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T15236-1994高处作业分级GBZ2.1-2007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12602-2009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15052-9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1.2.4河南省应急管理相关法规(1)河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12号);(2)关于印发河南省的通知(豫安委【2009】15号);(3)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安委办【2009】41号);(4)河南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豫安监管应急【2009】184号);(5)关于认真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07】67号);(6)转发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7】117号)等。(7)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豫政【2012】55号)等。1.2.5集团应急管理相关文件规定(1)关于切实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平2009236号);(2)中平能化集团关于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中平2009428号);(3)关于加强应急避险培训与演练的通知(中平2010442号);(4)集团2011年6月份安全办公会议纪要(中平会纪201195号);(5)中平能化集团关于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平2011128号);(6)关于危化及地面重点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平2010129号);(7)关于印发中平能化集团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中平2011159号);(8)关于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规范应急演练工作的通知(中平安便201224号)。1.3适用范围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所属各单位生产、建设、经营活动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适用本预案。工程处施工人员在其他单位范围内作业,适用所属单位预案。1.4应急预案体系工程处内部实行两级应急预案体系。保卫科、生活服务公司、职工医院及各项目部为一级预案体系,工程处为二级预案体系。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根据工程处控制重要危险源的分析结果,将我处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设计为4级框架结构,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处置方案、附录。具体见应急预案体系示意图。工程处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示意图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多人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通勤车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多人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电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新办公楼办公室火灾现场处置方案附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5应急工作的原则(1)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2)救人优先的原则;(3)防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范围的原则;(4)保护救援人员安全的原则;(5)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工程处概况(1)地理位置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位于平顶山市卫东区建设路东段南四号院,工程处东临大营路口,西临体育村,南临湛河,北临建设路。(工程处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录一)(2)企业性质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为国家一级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企业性质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是平煤神马集团的控股子公司。(3)地质气象工程处所在地区平顶山市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风速为1.5m/s,历年最大风速24m/s,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风,年平均降雨量759.2mm,历年最大降雨量1036.2mm,最小降雨量234.4mm,雨季集中在68月份,68月份天气炎热,最高温度41.6;本地区冬季历史最大土壤冻结深度为14cm,历史最大积雪为22cm,历史最大地震烈度6级。(4)水文地质平顶山市地表水属淮河流域沙颖河水域,本区土壤主要为潮土、砂姜黑土、褐土和黄棕土壤。主要植物有国槐、杨柳、雪松、椿树等。(5)相邻单位工程处总部办公楼位于建设路南侧,隔建设路北临平顶山鸿翔热力公司、平顶山公路管理分段,东临中国移动平顶山分公司。(6)工程处概况现有职工71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75人。主要经营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兼营汽车运输、机械维修、设备租赁和装饰工程。承担大中型矿井设备的安装和大型冷库、油罐、土石方、高级宾馆、剧院等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全处共分成产单位:3个安装项目部,6个土建项目部;辅助单位:供应站、设备租赁站、生活服务公司、物业公司等。(7)项目部施工概况 三个安装项目部主要从事洗煤厂设备安装维护,矿井主扇风机安装、更换,井下皮带安装等工程的施工。六个土建项目部主要从事土石方、高级宾馆、剧院等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8)六处施工特点施工范围大,主要包括平煤神马集团下属各板块的土建、安装工程。施工地点不集中,较为分散。2.2应急资源及应急能力2.2.1抢险救灾队伍及装备(1)医疗应急队伍(医疗救护组)由工程处职工医院院长、医生、护士共9人组成。(2)防汛抢险突击队(抢险救援队)由工程处兼职抢险队员组成。(3)义务消防队(抢险救援队)由工程处兼职抢险队员组成。抢险救援队名单见附录五、抢险救灾用装备物资见附录二。2.2.2工程处周围应急资源情况(1)集团总医院 距工程处总部约4.7公里。电话:2729120 2727120(2)仁和医院距工程处总部约1.1公里。电话:2200120(3)卫东区人民医院距工程处总部约1.4公里。电话:2780272 (4)平顶山市公安消防支队卫东大队距工程处总部约2公里。电话:119(5)工程处施工工地现场负责人在工程开工之初要与建设单位相关科室进行沟通,详细了解建设单位周边及工地周边应急资源情况,如实记录医护、消防单位联系电话。出现事故及时联系。确保受伤人员立即就医。2.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主要经营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兼营机械安装和维修、设备租赁、建筑物内外装饰工程等。承担大中型矿井设备的安装和大型冷库、油罐、土石方、高级宾馆、剧院等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从工程处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建筑物、生产设备、装置、施工作业环境和特点等诸多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出工程处危险源点共有133个,其中:工程处级控制9个,区队级控制25个,班组级控制99个。土建、安装工程中相同的危险源点算做1个危险源点。工程处级控制的8个危险源为:工程处新、老办公楼,工程处食堂,工程处职工宿舍,工程处通勤车,三个安装项目部厂区,土建、安装工程作业地点等。其可能造成的主要灾害或事故是:多人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电气火灾、可燃物火灾、高处坠落、坍塌事故、触电事故、特种设备等。可能发生的主要灾害及形成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多人食物中毒工程处本部有食堂一个,主要负责工程处机关人员、建工集团本部、建工集团兴平监理工程处本部人员早上和中午就餐及工程处值班和加班人员早、中、晚间就餐,每天就餐人数最高峰时约80人,存在集体就餐现象,如果采购和出售腐烂变质、过期食物,容易发生集体或多人食物中毒,造成群死群伤。工程处防范重点部位:工程处食堂。(2)交通事故工程处目前车辆主要用于公务用车、客货车和通勤车,现有机关通勤车1辆,项目部通勤车5辆,公务用车7辆、特殊作业车辆6台、面包车3辆、客货车14辆。通勤车为接送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的必要配置,公务用车为工程处领导及机关科室办理业务需要配置,客货车为基层项目部往施工地点运送货物使用,特殊作业车辆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的特殊作业施工使用,公务用车一般行使在市区,车辆速度低,路况好,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危害,主要防范在恶劣天气时要谨慎驾驶;客货车为基层项目部往施工地点运送货物使用,行驶道路比较复杂,部分道路路况不佳,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车辆损坏;机关通勤车主要运送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行驶路线主要沿矿工路和建设路一线行驶,日常乘坐人员一般13人左右,基层项目部通勤车主要运送项目部职工去各个施工地点上下班使用,行驶路线主要沿矿工路和建设路及平安大道行驶,日常乘载人员20人左右,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引起多人伤亡以及车辆、设备等损坏报废。工程处车辆交通事故的重点是:通勤车。(3)火灾(工程处火灾种类主要是:固体物质火灾、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工程处及基层各单位在日常工作和生产过程中存在汽油、柴油、木材、纸等易燃物,设有低压配电室。电气火灾(包括电源短路、用电超负荷、雷电等)、机械摩擦、物体撞击、违章使用明火作业、违章吸烟等都有引发火灾的可能,将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会引起爆炸。工程处及基层单位可能发生火灾的主要危险源点有:机关办公楼(会议室、文印室、档案室、配电室),机关老办公楼(会议室、图书室、档案室、配电室),安装项目部厂区、工程处职工宿舍、正在施工中的土建、安装工地。工程处重点防范部位:机关新办公楼、机关老办公楼、安装项目部厂区、工程处变电所。(4)高处坠落在工程处土建、安装工程施工作业分部分项工程中脚手架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工程、起重吊装工程、砖砌体工程、粉刷工程,存在较多高处作业。在高处作业时,洞口、作业平台四周缺少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有缺陷,下方没有架设安全护网,高处作业人员没有系安全带、违章作业等,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工程处防范重点部位:正在进行施工的土建、安装工程工地。(5)坍塌事故主要存在于工程处土建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坍塌事故是指土建工程基坑(槽)坍塌、边坡坍塌、基础桩壁坍塌、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包括施工围墙)倒塌等。发生事故会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及较大的财产损失。工程处防范重点部位:正在进行施工的土建工程工地。(6)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电流通过人体或带电体与人体间发生放电而引起人体的病理、生理效应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此类事故主要存在于工程处土建、安装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作业过程中的设备需要使用临时电源或固定电源,电源电压大于日常生活用电电压(220V)。由于施工人员的不规范作业或设备本身存在故障,较容易发生人员触电事故。轻则造成人员受伤、生产停滞,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及较大的财产损失。工程处防范重点部位:工程处变电所,正在进行施工的土建、安装工程工地。(7)特种设备具体到工程处层面,我处的特种设备主要是指起重机械(吊车、塔吊)。工程处在从事土建、安装工程生产活动中,经常使用吊车和塔吊进行作业,主要用于施工过程中设备组件和建筑施工用材料的吊装、运送,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常见起重危害包括钢丝绳断裂伤人、脱钩伤害、移动吊物撞人、倾翻、提升过卷事故等,发生事故会造成一人或多人伤亡及机械的损坏乃至报废。工程处防范重点部位:正在进行施工的土建、安装工程工地。2.4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事件诱因分析2.4.1 物的不安全状态(1)固有风险的客观存在(例如,恶劣天气、采空区沉降、地下水源水体、疫情病毒等)。(2)设备或装置无防护罩、无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电气绝缘不良等。(3)防护不当。主要包括:防护设备缺失或装置安装位置不当(或调整不当)。(4)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5)设计不当,生产工艺、生产顺序、工程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6)强度不够(包括机械强度、绝缘强度、牵引钢丝绳强度等)。(7)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8)检修、维修、调整等项工作不符合相关标准、措施的规定。2.4.2 人的不安全行为(1)管理人员违章指挥。(2)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冒险蛮干,错误操作,忽视警告,忽视安全等。(3)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设备。(4)开动、关停机器时未发出信号。(5)电气开关未闭锁,造成意外启动、通电或泄漏等。 (6)违章操作机械设备。(7)酒后上岗或酒后作业。 (8)擅自检修、调整造成安全装置,使其失效或失灵。(9)擅自拆除安全装置(或堵塞安全装置,使其失去作用)。 (10)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或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11)应检修、保养不当导致安全设备停运(主要供电、变电设备等)。(12)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接近漏料处。(13)在严禁烟火的场所使用明火作业,对机械摩擦、机械撞击等火源控制不当。(14)违章进入非工作场所、非行人通道。(15)未及时瞭望或仔细观察。(16)攀、坐在不安全的位置(如平台护栏等处)。(17)机器在运转状态下进行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8)工作时精力不集中。(19)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20)不安全装束。包括在有旋转零部件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等。(21)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时违章操作。(22)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低,不会操作(或者操作不熟练)、不懂操作规程、不懂操作标准。(23)劳动用工制度的多样性,使职工思想活跃。(24)加班加点,工作量过大,负荷超限,疲劳作业。(25)心理或情绪异常(如新婚前后、探亲前后、经济困难、家务繁杂等。)导致思想活跃和精神紧张。(26)健康状况异常(例如本身患有癫痫病、高血压、心脑病等疾病;或临时患病等)。(27)识别能力不正常(如高度近视、色盲、听力不正常等)。(28)不良的卫生、饮食习惯。(29)食品(半成品、原料等)采购不规范;加工、制作、销售、贮存等环节操作不规范。2.4.3 管理缺陷(1)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放松安全现场管理。(2)规章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无法可依。(3)无措施施工或安全技术措施有漏洞。(4)安全技术措施贯彻不力、监督检查不力导致执行不严和落实不到位。(5)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不足,管理不到位。(6)安全投入不足。(7)技术管理、工程管理落后等。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领导机构为了加强对全工程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工程处抢险救灾工作。基层单位也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单位的应急管理最高决策机构。工程处具体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情况见下图: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图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善后处理组保卫警戒组交通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抢险组指挥长: 工程处处长副指挥长: 工程处党委副书记、工程处副处长、工程处总会计师成 员: 工程处处长助理、生产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调度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工程科科长、机电科科长、安检科科长、经营科科长、财务科科长、劳资科科长、纪委(监察科)科长、宣教科科长、工会副主席、保卫科科长、供应站站长、租赁站站长、生活服务部经理、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及各项目部行政负责人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七个专业组,办公地点设在处调度室联系电话(传真)0375-2797599办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兼) 联系电话:2797611 办公室副主任:安检科科长(兼) 联系电话:2797618 3.2应急工作机构为了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高效,根据国家应急管理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工程处实际,设置7个应急救援工作专业小组。分别为抢险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交通保障组、保卫警戒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1)抢险组:组长:生产副总工程师成员:调度室主任、工程科科长、安检科科长、事故单位负责人、抢险救援队队员(2)医疗救护组:组长:处职工医院院长成员:处职工医院全体医生、护士(3)后勤保障组:组长:副总经济师成员:经营科、财务科、劳资科、供应站、生活服务部负责人(4)交通保障组:组长:工程处党委副书记成员:设备租赁站站长、书记,办公室主任、副主任(5)保卫警戒组:组长:保卫科科长成员:保卫科全体成员(6)善后处理组组长:总会计师成员:劳资科科长、财务科科长、工会副主席(7)事故调查组:组长:安全副处长成员:工程处处长助理、生产副总工程师、安全副总工程师、安检、工程、机电科、纪委等部门负责人3.3职责3.3.1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工程处应急救援指挥长对工程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副指挥长对应急救援工作负技术责任、对分管业务的安全工作负责;(2)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和安全生产碰头会,研究解决工程处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3)坚持日常安全检查,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查出的隐患问题,责成有关单位限期整改;(4)工程处职能科室每月对管辖业务安全重大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危害建立台帐、落实责任、督促整改;(5)负责制订工程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导督促相关部室制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措施;(6)督促各科室、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工程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应急救援知识的贯彻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应急救援职责:(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或突发情况,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决策、指导,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执问题进行决断和紧急处置;(2)指挥现场抢险、医疗救护、后勤支援等项工作,调度解决抢险救援所需要的资金、物资、设备等救援资源;(3)对事故善后、工程处秩序维护、事故的调查处理、恢复生产进行检查和督促检查。3.3.2指挥长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负责对基层各单位贯彻执行国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2)负责对工程处预案的批准。(3)负责检查和督促各单位预案、应急救援知识的贯彻、培训和演练工作。(4)负责检查各业务保安科室履行应急管理职能职责的情况。(5)负责应急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的保障。(6)定期主持召开安全办公会议,分析、研究、解决工程处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存在重大隐患和问题。应急状态下职责(1)负责确认工程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性质、级别、危害程度等因素,决定是否启动预案。(2)负责工程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全面指挥。(3)负责应急救援力量、救援物资调配命令的下达。(4)负责扩大应急申请的批准。(5)负责对应急救援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决断。(6)负责应急结束的条件确认,决定是否下达应急结束的命令。3.3.3副指挥长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协助组长做好应急日常性管理工作,定期向组长汇报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2)负责组织相关科室的人员编制或修订工程处预案。(3)负责督促、检查基层单位预案、应急法律法规、应急救援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4)负责督促、检查工程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组件、培训工作。(5)负责督促、检查应急资源保障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6)负责督促、检查基层单位的应急演练工作。应急状态下职责(1)协助指挥长进行应急救援的组织工作。(2)监督检查工程处预案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相关问题及时向指挥长汇报和请示。(3)负责对应急救援资源的保障、供给工作进行督办。(4)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事故事件发生区域的警戒保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落实。(5)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以及应急结束后职工思想安抚、补偿帮助、家属接待、善后处理等工作的全面安排。3.3.4指挥部成员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加强自身应急基本知识、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相关内容的学习,提高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根据个人业务分工,负责做好业务管理范围内的日常性应急管理工作。(3)负责对本人分管下属部门、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及现场的应急设施进行监督检查。(4)负责对国家应急法规、工程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督办落实。(5)负责督促和检查本职分管下属单位的应急知识培训、应急预案培训。(6)负责掌握本部门分管的下属单位重大危险源、主要风险情况及其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7)定期向组长、副组长汇报和请示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状态下职责(1)听从正、副指挥长的命令,履行应急职责。(2)根据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完成正副指挥长交办的应急工作任务。(3)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提供本业务范围内相关技术资料、技术数据,及时提供技术支持。(4)负责对应急救援处置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正副指挥长汇报。(5)对应急救援出现的异常问题和情况,及时向正副指挥长汇报。(6)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护送,确保及时救援。(7)负责对遇险职工的疏散转移,及时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及其他生活事宜。(8)负责对遇险人员及其亲属的安置和服务工作。(9)协助正副指挥长做好应急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车辆调配、通讯联络、物资调配、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等工作。3.3.5指挥部办公室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负责正常工作日、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4小时值守。(2)负责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的专业应急管理工作。(3)负责对各基层单位日常性应急管理的工作请示、汇报进行处置、答复及信息传递。(4)负责工程处应急演练工作,对各基层单位应急演练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协调和指导。(5)定期收集和整理工程处及其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正副指挥长进行汇报,听取指示,完成交办的应急管理工作任务。应急状态下职责(1)发生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时,全面负责应急总指挥、总协调,承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能。(2)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通讯联络、应急处置信息的接受传递和下情上报。(3)督促和落实各专业救援工作小组应急处置措施执行。(4)参与制定救援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其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5)负责客观、准确的作好事故、事件应急救援实施过程的记录。(6)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事件的善后处理和事故事件调查等工作。3.3.6抢险组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认真学习国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本预案相关内容。(2)依照计划进行应急救援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3)有计划的对应急救援的区域进行现场熟悉。应急状态下职责(1)执行作战命令,服从领导指挥,遵守应急救援操作规章制度和程序。(2)抢救遇险、被困人员。(3)负责引导、疏散在事故危险区域和灾害威胁区域人员。(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事件进一步扩大,控制次生、衍生事故发生。(5)负责将现场应急救援相关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和请示。3.3.7医疗救护组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学习和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相关内容。(2)依照应急培训计划,进行应急救援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3)依照预案中“应急救援物资清单”和现场应急需求,做好创伤急救、医疗器械、药品等物的储备。应急状态下职责(1)根据事故、事件的性质,及时组织和调集医疗应急救援队伍。(2)应急救援队伍应携带医疗急救器械、药品、物品到制定地点集结。(3)迅速组织对负伤、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抢救。(4)迅速组织对负伤、中毒人员护送至医院实施抢救。(5)发现应急救援资源不能满足抢救时,迅速申请扩大应急。3.3.8后勤保障组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对应急救援物资建立管理、维护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及其管理职责。(2)依照应急救援物资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日常性检查。(3)对应急救援物资建立管理台账,物品上架、摆放整齐。(4)应急救援物资不得挪作他用,因应急救援所使用之后,其欠缺部分应及时进行补充。(5)每季度由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对应急救援物资进行一次专项检查,防止救援物资过期、失效或丢失,确保救灾设备、材料完好无缺。应急状态下职责(1)根据应急指挥部命令,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2)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做好抢险救援所用物资协调、调运工作。(3)一旦发现应急救援物资不能满足应急现场需求时,及时申请扩大应急。3.3.9交通保障组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负责交通车辆日常安全管理。(2)负责交通车辆日常性供给保障。(3)严格依照车辆管理规章制度,对在用车辆实施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应急救援时能及时出动。(4)对车辆驾驶员进行经常性的遵守交通法律法规、遵守规章制度、履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严防发生交通事故。(5)对汽车驾驶员进行应急基本知识教育,确保驾驶员具备在应急情况下严格执行应急命令、无条件听从调遣的素质。应急状态下职责(1)立即调派所有车辆,及时投入应急救援工作。(2)发现交通车辆不能满足应急需求时,及时进行扩大应急申请。3.3.10保卫警戒组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学习和熟悉应急预案相关工作任务,加强对保卫队伍的应急救援培训教育和针对性的训练工作。(2)完成日常性治安、保卫业务管理工作。应急状态下职责(1)接警后,立即组织和调动应急救援保卫队伍、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赶赴应急现场。(2)按照应急指挥部的命令,负责事故、事件应急救援现场警戒线的划定并实施警戒。(3)负责事故、事件现场的保护。(4)负责对嫌疑人员实施监控。(5)对应急救援指挥部等要害地点设置专人警戒,维持事故、事件区域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进入,严禁闲杂人员在应急救援现场逗留、围观。(6)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维护,确保应急救援车辆畅通。3.3.11善后处理组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学习和熟悉本预案相关要求。(2)学习和掌握国家和上级以及本工程处对事故、事件处理的相关规定。应急状态下职责(1)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在指定地点集合。(2)负责应急救援善后相关事宜的处置,对受伤人员家属接待、安置和后勤服务。(3)对伤亡人员或其家属进行安抚,依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补偿、赔偿。3.3.12事故调查组职责日常管理职责(1)学习和熟悉本预案相关要求。(2)学习并掌握国家、行业对事故、事件等级划分标注。(3)学习并掌握国家、行业对事故、事件追查、分析、认定的程序。应急状态下职责(1)负责事故、事件现场勘查。(2)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事件进行追查、分析。(3)对事故、事件的性质做出认定。(4)统计事故、事件的损失。(5)提出对事故、事件责任者的处理意见。(6)制定事故、事件的预防措施。(7)依照应急救援指挥部规定,限期提交事故、事件追查报告。(8)协助和配合上级机关对事故、事件的勘查、追查分析等工作。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根据工程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六处的八项主要危险源为:(1)食物中毒(2)交通事故(3)可燃物火灾(4)电气火灾(5)高处坠落(6)坍塌事故(7)触电事故(8)特种设备。危险源的控制分为两级,即:工程处级、现场级。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分别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落实。并针对危险源一旦失控可能造成的事故、事件,分别制定相应的重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4.1.1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对各种危险源利用科技、管理手段进行监视监控(1)食堂及食物:人员监控,生活服务部经理组织食堂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每月不少于4次),主要针对食品、蔬菜、肉类、蛋类的采购、储存地点加工过程、销售等环节。(2)通勤车:定期到专业车辆维修部门进行车辆技术性能测试;出车前进行车辆性能检查测试,确认无故障方可出车。(3)易发生火灾区域:在工程处办公楼重点放火部位采用电视监控,老办公楼、职工宿舍、三个安装项目部厂区设专人巡查等方式进行监控。各个施工中工地要配备足量的灭火用品(消防器、消防水池、沙箱等),消防器材进行统一管理,发现过期或报废的情况要立即更换。加强领导干部下现场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坍塌、触电事故的施工现场: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尤其是安全副经理、安全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定期进行工地现场巡查。项目部经理或书记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管理人员对项目部所属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并如实填写隐患排查记录。若工地较多或距离较远不能按期巡查时,现场需要配置专职的安全员,落实安全巡查制度。从管理上入手,杜绝事故的发生。(5)特种设备:机电科负责定期到专业设备维护部门或邀请维护及检测部门人员到场进行检查、维护和维修。塔吊使用前由机电科负责组织对其性能检查测试,确认完好方可投入使用。4.1.3预防性措施安全生产防范措施本着“从源头抓起,关口前移”的指导思想,以“防范胜于救灾,平时警惕严防”为方针,做到事故苗头早发现、早预防、早消除。4.1.3.1技术性预防措施(1)加强重大灾害事故防控管理。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审批重点部位、岗位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2)加强“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管理。不断扩大和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3)组织编制工程处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依照计划实施演练,定期进行修订和补充。(4)对工程处业务科室明确其职责范围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强化管理、监督、培训,并严格检查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