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湖南国考(每日一练).doc_第1页
2011湖南国考(每日一练).doc_第2页
2011湖南国考(每日一练).doc_第3页
2011湖南国考(每日一练).doc_第4页
2011湖南国考(每日一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湖南国考交流3群:116238551质数、合数练习9月25日题目:1鸡、鸭、鹅三种禽类混杂在一起,已知三种动物的数目都是质数,且各不相等,鸡的数目乘上鸭和鸡的数目之和,等于鹅的数目加上120问鹅的数目是多少?A17 B19 C23 D292张大伯卖白菜,开始定价是每千克角钱,一点都卖不出去,后来每千克降低了几分钱,全部白菜很快卖了出去,一共收入22.26元,则每千克降低了几分钱?A3 B4 C6 D83. 三个质数的倒数之和为 ,则a=( )A.68 B.83 C.95 D.1314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3024,则这四个数的和是多少?5学校准备了1152块正方形彩板,用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A.52 B.36 C.28 D.126. 把144张卡片平均分成若干盒,每盒在10张到40张之间,则共有( )种不同的分法。A4 B5 C6 D77. 1440的正约数的个数为_答案请关注:明天每日一练相关知识: 质数又称素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换句话说,只有两个正因数(1和自己)的自然数即为素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素数在数论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能被别的因数整除,这样的数叫作合数。9月26日题目:奇偶数练习 1若x,y,z是三个连续的负整数,并且 ,则下列表达式中正奇数的是 Ayzx B.(xy)(yz) C.xyz D.x(y-z)2两个盒子里都有水果糖,一个盒子里的糖果数是奇数,另一个盒子里的是偶数.如果右边盒子里的数乘3,左边盒子里的数乘2,然后把数加起来,和是49.猜一猜哪个盒子里的糖果数是奇数? A. 左边 B. 右边 C. 左右边都是 D.无法确定32,4,6,8,是连续的偶数,若五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320,这五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是_.4. 有一批文章共15篇,各篇文章的页数分别是1页、2页、3页14页和15页的稿纸,如果将这些文章按某种次序装订成册,并统一编上页码,那么每篇文章的第一页是奇数页码的文章最多有_篇.A. 8 B. 9 C.10 D. 11 答案见:27日【每日一练】相关知识:奇数和偶数的性质(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2)奇数跟奇数的和是偶数;偶数跟奇数的和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是偶数。 (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 (4)若a、b为整数,则a+b与a-b有相同的奇偶性,即a+b与a-b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 (5)n个奇数的乘积是奇数,n个偶数的乘积是2n的倍数;顺式中有一个是偶数,则乘积是偶数,即:ABC偶数XY偶数,式中A、B、C、X、Y皆为整数,公式可简化为:奇数偶数偶数。 (6)奇数的个位是1、3、5、7、9;偶数的个位是0、2、4、6、8.(0是个特殊的偶数。2002年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我国2004年也规定零为偶数。小学规定0为最小的偶数,但是在初中学习了负数,出现了负偶数时,0就不是最小的偶数了.)(7)奇数的平方除以8余19月25日每日一练答案:1.解析:C代入的话就是:鹅是23,23+120=143=11*13就是11、2、232.解析:将2226=53237=5342 所以22.26=0.4253=(0.5-0.08)53 选D。3.解析:D。231=3*7*11,所以a=131。4.解析:3024写成自然数积的形式里面不可能出现个位是5或者0的数。所以这四个数连续的数个位一定是1234或 6789的数。而四个两位数,最小的积也在五位以上,所以这四个数只能是6、7、8、9,其和为305.解析:1152=2732 ,约数为 8*3=24 所以拼法12种6.解析:144=2432,约数在10-40之间有五个,分别为12,16,18,24,367.解析:1440=25325,a=0,1,2,3,4,5,b=0,1,2,c= 0,1 = 约数为236=369月27日题目余数练习1一个两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仍是两位数,余数是8。问:被除数、除数、商以及余数之和是多少?A98 B107 C114 D1252有四个自然数A、B、C、D,它们的和不超过400,并且A除以B商是5余5,A除以C商是6余6,A除以D商是7余7。那么,这四个自然数的和是:( )A216 B108 C314 D3483一个自然数在10001200之间,且被3除余1,被5除余2,被7除余3,求这个自然数?42004年春节(2月9日)是星期一,请问再隔 天是星期几?A.星期日 B.星期一 C.星期二 D.星期三5用108除一个数余100,如果改用36除这个数,那么余数是几?A.24 B.28 C.30 D.326共有20个玩具交给小王手工制作完成。规定,制作的玩具每合格一个得元,不合格一个扣元,未完成的不得不扣。最后小王共收到56元,那么他制作的玩具中,不合格的共有()个。A2 B3 C5 D77有一个三位数能被7整除,这个数除以2余1除以3余2,除以5余4,除以6余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A.105 B.119 C.137 D.3598在1000以内,除以3余2,除以7余3,除以11余4的数有多少个?A.5 B.6 C.7 D.49月27日【每日一练】答案见:28日【每日一练】小知识:余数重要性质(a,b,c均为自然数):(1)余数小于除数。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3)如果a,b除以c的余数相同,那么a与b的差能被c整除。例如,17与11除以3的余数都是2,所以17-11能被3整除。 (4)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之和(或这个和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数等于3+1=4。注意:当余数之和大于除数时,所求余数等于余数之和再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数等于(3+4)除以5的余数。 (5)a与b的乘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之积(或这个积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数等于31=3。注意:当余数之积大于除数时,所求余数等于余数之积再除以c的余数。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数等于(34)除以5的余数。 性质(4)(5)都可以推广到多个自然数的情形。 而当被除数小于除数的情况下,商为零,余数就是被除数!9月26日每日一练答案:1. 解析:特值法或者直接看选项分析。选B2. 解析:B3. 解析:604. 解析:可以先把偶数页文章先装订,都能保证偶数页文章的7篇第一页都是奇数页,后面奇数页还有4个满足的,选择D9月28日题目平均数练习1小明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测验得了97分,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A.90.4 B.90.5 C.90.6 D.90.72某次考试,21位男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2分,19位女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7分,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A.84.475 B.83.475 C.84.375 D.83.3753李明家在山上,爷爷家在山下,李明从家出发以每分钟90米的速度走了10分钟到了爷爷家。回来时走了15分钟到家,则李明往返平均速度是多少?( )A.72米/分 B.80米/分 C.84米/分 D.90米/分4小华在练习自然数求和,从1开始,数着数着他发现自己重复了一个数。在这种情况下,他将所数的全部数求平均,结果为7.4 ,请问他重复的那个数是多少?A2 B6 C8 D105广东东莞银行篮球队5位队员身高分别是:单位cm195,187,194,200,208.那么该篮球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A.195.8 B.196 C.196.8 D.196.66小强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7分,5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4分,问第5次测验他得了多少分?A.92 B.93 C.94 D.957小强在前五天平均每天做了3.6道数学题,第四、五两天共做了5道。第六天,为了使后三天的平均数超过六天的平均数,第六天他至少要做多少题?A.7 B.8 C.9 D.108某班统计语文考试成绩,经过计算平均成绩为85.16分,事后复查,将王明的成绩96分误统为69分计算了,经过重新计算,语文平均成绩应分85.6分,那么这个班有多少学生?A.50 B.53 C.60 D.61答案见:29日【每日一练】小知识: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在统计工作中,平均数(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测度值。算术平均数,就是n个数的和被个数n除所得的商,这里的n大于或等于2。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9月27日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及解析】余数是8,则除数一定是9,商还是两位数只能是10,故选择D2【答案及解析】A同时可以被5、6、7整除,5、6、7的最小公倍数为210。当A=210时,B=41,C=34,D=29,他们的和为314。当A=420时大于400,不符合要求。3【答案及解析】剩余定理,答案11024【答案及解析】隔 天,转化为过 +1天,除以7的余数为1,选择C5【答案及解析】B解析:108能被36整除,故100除以36余数为286【答案及解析】A。分析法,同余定理,奇偶性,代入法a. 分析法小王要得到56元,则其至少应该制作合格12个(反向思考即可),12x5=60元,此时多4元,正好对应2个不合格的零件.b. 同余定理(结合方程)5A=2B+56两边同时除以5,余数满足 0 = ? + 1, ?=-1,即:2B除以5余数为-1只能选Ac. 奇偶性5A=2B+562B为偶数,56为偶数,2B+56必为偶数.5A为偶数,则其尾数必为0而5A56,则A11.xxx,所以A的最小值为12,而此时B=2满足条件解析:设合格A个,不合格B个,则有:5A-2B=56(*)A+B+未完成的=20(*)由(*)且未答的题目是偶数可知:A、B同奇偶;由(*)知:56为偶数,2B是偶数,则5A必为偶数,则5A的个位数为0,5A56,A11,所以A最小为12,此时B=2,满足(*);而当A=14时,B=7,与(*)矛盾。故A只能为12,B=2,选A项。7【答案及解析】B。解析:设此数为A,则A+1为2、3、5、6的公倍数,且A为三位数,A+1最小为30*4=120,A+1的尾数为0,则A的尾数为9,又A为7的倍数,所以最小为119。8【答案及解析】A。解析:用逐步满足法得到59是满足题意的最小数。则满足题意的数字为59+231X。231为3,7,11的最小公倍数。1000/231=475,所以总共有5个这样的数字。公约数公倍数练习9月29日题目:1甲隔4天进城一次,乙每9天进城一次,丙每12天进城一次,某天三人在城里相遇,那么下次相遇至少要: A60天 B180天 C540天 D1620天 2有两个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是91,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的12倍,求这较大的数是多少?A.42 B.38 C.36 D.283 一张长方形纸,长2703厘米,宽1113厘米.要把它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张不能有剩余且正方形的边长要尽可能大.问:这样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A.153 B.156 C.158 D.1594赛马场的跑马道600米长,现有甲、乙、丙三匹马,甲1分钟跑2圈,乙1分钟跑3圈,丙1分钟跑4圈。如果这三匹马并排在起跑线上,同时往一个方向跑,请问经过几分钟,这三匹马自出发后第一次并排在起跑线上?( )A12 B1 C6 D125三根铁丝,长度分别是120厘米、180厘米、300厘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段都不能有剩余,那么最少可截成多少段?A.8 B.9 C.10 D.116一个小于200的数,除以24或36都有余数16,则这个数是( )A.52 B.78 C.88 D.1567一次会餐供有三种饮料.餐后统计,三种饮料共用了65瓶;平均每2个人饮用一瓶A饮料,每3人饮用一瓶B饮料,每4人饮用一瓶C饮料.问参加会餐的人数是多少人?A.36 B. 48 C. 60 D.72答案请关注:30日【每日一练】小知识:最大公约数:如果有一个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则称a为b的倍数,b为a的约数。几个自然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约数。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公约数,称为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如果有一个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则称a为b的倍数,b为a的约数。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公约数中最小的一个大于零的公倍数,称为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9月28日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及解析】有两种计算方法:先算出5次成绩的总和,再求平均成绩,就有(894 +97)5=90.6(分).从算每一次“差”的平均入手,就有89 +(97-89)5=90.6(分).很明显,第二种方法计算简易.2【答案及解析】男同学的总分数 8221=1722,女同学的总分数 8719=1653,全体同学的总分数 1722 1653=3375,全体同学的人数 21 19=40,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337540=84.375。3【答案及解析】A。李明往返的总路程是90102=1800(米),总时间为10+15=25分钟,则他的平均速度为180025=72米/分。4【答案及解析】B。解析:1-14的平均数为7.5,故7.4为1-14的和再加上重复的那个数的平均数,则重复的那个数等于7.4*15减去1-14的和=111-105=6。5【答案及解析】:方法1把所有数加起来,除以次数,即(195187194200208)5196.8方法2 先设一个基数,通常设其中最小的数,例如本题设187为基数,求其他数与187的差,再求这些差的平均值,最后加上基数,即(195-187)+(187-187)+(194-187)+(200-187)+(208-187)5+87=(8+ 0 +7 +13 +21)5 +187=9.8+187=196.8对若干个数求平均数,概括成以下两种方法.方法1:各个数的总和数的个数方法2:每一数与基数的差求和数的个数+基数.这两种方法将形成两种解题思路.方法2的好处是使计算的数值减小,减少计算量,特别便于心算.当然,也可以设其他的数为基数.进入中学后,学了负数,我们还可以设中间的那个数作为基数.方法2启示我们,求平均数就是把数之间的“差”扯平.6【答案及解析】两种思路,两种计算方法:从总分数(总成绩)来考虑.第5次成绩=5次总成绩-4次总成绩=88.45-874=94(分).从“差的平均”来考虑,平均成绩要提高88.4-87.因此,第5次得分应是87 (88.4-87)5=94(分).7【答案及解析】(前三天题数3 后三天题数3)2=六天题数6.因此,只要后三天平均数超过前三天平均数,也就是后三天做的题数,比前三天做的题数多,后三天的平均数就超过六天平均数了.前三天做的题数是3.65-5=13(题).第四、五天已做了5题,13-5=8,小强第六天至少要做9题.小强第六天至少要做9题.8【答案及解析】D。成绩96分看做了69分,少算了27分,二平均分相差了86.585.16=0.54分,因此27分包含了多少个0.54分,该班就有多少个学生。(96-69)(85.6-85.16)=270.44=61.36(名) 均分86.5和85.16一定是保留小数后的结果,所以去整数61名。逻辑数量题练习9月30日题目1某家饭店中,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其中,一个哈尔滨人,两个北方人,一个广东人,两个人只做食品生意,三个人只做家电生意。如果以上介绍涉及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这一桌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2某大学某寝室中住着若干个学生。其中,一个是吉林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两个研究哲学,三个研究历史。因此,该寝室中恰好有8人。以下各项关于该寝室的断定是真的,都能加强上述论证,除了( )A.题干中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的人。B.广东学生在研究哲学。C.吉林学生在财经系。 D.研究历史的都是南方人。3陈先生要举办一个亲朋好友的聚会。他出面邀请了他父亲的姐夫,他姐夫的父亲,他哥哥的岳母,他岳母的哥哥。陈先生最少出面邀请了几个客人?A.未邀请客人 B.1个客人 C.2个客人 D.3个客人4一个房间中,一批人在聊天。其中,一个沈阳人,三个南方人,两个广东人,两个人是作曲家,三个人是诗人。假设以上介绍涉及了房间中所有的人,那么房间中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A最少可能是4人,最多可能是9人。B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C最少可能是4人,最多可能是11人。D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5某宿舍住着若干个研究生,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云南人,两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逻辑哲学,三个人这学期选修古典音乐欣赏,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这宿舍中所有的人,那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6下派干部中:有三个人是到基层锻炼过的,四个是山东人,两个是济南人,五个是研究生学历。以上情况涉及了开现场会的所有人员,其中济南人不是研究生学历。那么,开现场会的全部人数是:A.最少5人,最多12人B.最少7人,最多12人C.最少5人,最多14人D.最少7人,最多14人答案见:10月1日【每日一练】小知识: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比如 “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是圆的本质属性。概念的表现形式是词语(主要是实词),一个词语(或词组)对应着一个概念。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抽象性是指它不代表某个具体的事物;概括性是指它包括了所有具有这个特点的事物。如“人”,这个概念不代表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代表所有具有“人”的特点的动物。所有概念都具有两个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也叫概念的含义,指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也称概念的适用对象,指具有概念内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前者明确概念“是什么”,后者明确概念“有哪些”。例:春秋时期有个叫公孙龙的人,他留下了一句有名的话:白马非马。也就是说,白马不是马。从常识的角度看,这句话完全违背常理;但是从逻辑的角度看,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因为“白马”和“马”从内涵和外延两个属性上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9月29日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及解析】下次相遇要多少天,也即求5,9,12的最小公倍数,可用代入法,也可直接求。显然5,9,12的最小公倍数为5334180。所以,答案为B。2【答案及解析】D。这道例题非常清晰的点明了主旨,就是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定义来解决。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91(12+1)=7,最小公倍数是712=84,故两数应为21和28。3【答案及解析】由题意可知,正方形的边长即是2703和1113的最大公约数.1113=1597,2703=15917。又7和17是互质数,159是2703和1113的最大公约数。4【答案及解析】此题是一道有迷惑性的题,“1分钟跑2圈”和“2分钟跑1圈”是不同概念,不要等同于去求最小公倍数的题。显然1分钟之后,无论甲、乙、丙跑几圈都回到了起跑线上。所以,答案为B。5【答案及解析】C。这道例题中隐含了最大公约数的关系。“截成相等的小段”,即为求三数的公约数,“最少可截成多少段”,即为求最大公约数。每小段的长度是120、180、300的约数,也是120、180和300的公约数。120、180和300的最大公约数是60,所以每小段的长度最大是 60厘米,一共可截成12060+18060+30060=10段。6【答案及解析】C。这道例题中隐含了最小公倍数的关系。“除以24或36都有余数16”,说明此数减去16,即为24和36的公倍数。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为72,则此数应为72+16=88。有三根铁丝,长度分别是120厘米、180厘米和300厘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根都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分析 要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无剩余,每段长度必是120、180和300的公约数。 又每段要尽可能长,要求的每段长度就是120、180和300的最大公约数.(120,180,300)=302=60每小段最长60厘米。12060+18060+30060=235=10(段)每段最长60厘米,一共可以截成10段。7【答案及解析】 由题意可知,参加会餐人数应是2、3、4的公倍数。解:2,3,4=12参加会餐人数应是12的倍数。又122+123+124=6+4+3=13(瓶),可见12个人要用6瓶A饮料,4瓶B饮料,3瓶C饮料,共用13瓶饮料。又6513=5,参加会餐的总人数应是12的5倍,125=60(人)。参加会餐的总人数是60人。逻辑矛盾关系题练习10月1日题目:1有球迷喜欢所有参赛球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A.所有参赛球队都有球迷喜欢。B.有球迷不喜欢所有参赛球队。C.所有球迷都不喜欢某个参赛球队。D.有球迷不喜欢某个参赛球队。2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三个断定:(1)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2)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3)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不能确定真假的是:A只有(1)和(2) B(1)、(2)和(3)C只有(1)和(3) D只有(2)3培光街道发现有保姆未办暂住证。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确定真假?I培光街道所有保姆都未办暂住证。II培光街道所有保姆都办了暂住证。III培光街道有的保姆办了暂住证。IV培光街道的保姆陈秀英办了暂住证。AI、II、III、IV。 B仅I、III和IV。 C仅I。 D仅I和IV。4在一次机关作风检查中,当场发现有四人上班期间在办公室打牌。单独进行身份询问时戴眼镜的说:“我们都不是该单位的。”年轻的说:“至少有一人是该单位的。”黑脸的说:“我什么都不知道。”穿皮夹克的说:“至少有一个不是该单位的。”经核实,四人中只有一人讲了真话。由此可见:A戴眼镜和穿皮夹克的不是该单位的B黑脸的是该单位的,但年轻的不是该单位的C年轻的不是该单位的,而戴眼镜的是该单位的D年轻的和穿皮夹克的都是该单位的5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纳了税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丁:有的个体户纳税了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E.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6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及格了。7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你推出是谁做了好事?A. 甲 B. 乙 C. 丙 D. 丁8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9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真,那么以下哪项为真?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C.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10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D.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答案见:10月2日【每日一练】小知识:逻辑里的矛盾与现实的矛盾是有出入的,在逻辑里强调的意思是互为矛盾的仅仅是两者,且两者的关系永远是一真一假。什么是矛盾?如果两个命题互为矛盾关系,那么它们就是非此即彼,永远是一真一假的关系。例如:“小明去看电影了。”的矛盾命题是“并非小明去看电影了。“刘德华是帅哥。”的矛盾命题是“并非刘德华是帅哥。再比如说:“我今天穿的衣服是黑色的”的矛盾命题是“并非我今天穿的衣服是黑色的”可见,矛盾就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否定,那么,我们就找到了求矛盾的方法,就是对原命题的整体否定,所以可以采用的方法就是在原命题的前面加否定词,如并非、不是等等。三对矛盾关系所有是和有些非 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是 互为矛盾。某个是和某个非 互为矛盾。9月30日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B(1)找必然包含的关系:两个北方人必然包含一个哈尔滨人,因此一个哈尔滨人和两个北方人确定是2个人;(2)找必然全异的关系:两个北方人和一个广东人必然不包含,因此前三个概念确定为3个人;只做食品生意和只做家电生意也是两个必然全异的,因此后两个概念确定的是5个人;(3)找可能包含的关系。问最少多少人,那么就让人数多的包含人数少的:最少5人。问最多多少人,那么就让可能包含的关系都全异:最多8人。2【答案】B。(1)找必然包含的关系:两个北方人必然包含一个吉林人,因此这两个概念确定的就是2个人;(2)找必然全异的关系:两个北方人(其中包含一个哈尔滨人)和一个广东人必然全异,所以已经确定了3个人;(3)此时两个研究哲学、三个研究历史不能确定关系本题已经告诉我们学生一共有8人,那么我们就知道这里面如果两个研究哲学的和三个研究历史的关系全异且和前面确定的三个人也是全异。而B选项出现两个概念重合了,所以B是与题干矛盾的。3【答案】C。解析:陈先生所邀请的客人,从名义上看是四个人(一个女性,三个男性),如果三个男性重合则人数最少,陈先生父亲的姐夫(姑父)和他姐夫的父亲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他父亲和其姑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所以,陈先生最少邀请了2人。4【答案】A。一个人沈阳人,三个人是南方人,两个人是广东人,确定是4人,后面两个概念不能确定其关系,所以最少不能确定关系的处于包含即4个,最多不能确定关系的全异为9人。5【答案】B(1)找必然包含的关系:两个北方人必然包含一个黑龙江人,因此一个黑龙江人和两个北方人确定是2个人;(2)找必然全异的关系:两个北方人(包含一个黑龙江人)和一个云南人必然全异,因此前三个概念确定为3个人;只选修逻辑哲学和只选修古典音乐也是两个必然全异的,因此后两个概念确定的是5个人;(3)找可能包含的关系。问最少多少人,那么就让人数多的包含人数少的:最少5人。问最多多少人,那么就让可能包含的关系都全异:最多8人。6【答案】B。四个山东人可以划分为两个济南人和两个非济南人,两个济南人和五个研究生是全异关系,确定7个人;剩下三个到基层和2个非济南人不能确定关系。不能确定关系的,最多就是全异7+2+3=12;最少就是包含7包含2和3,即最少人数7逻辑反对关系题练习10月2日题目:1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2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有人是广东人;.有人不是广东人;.主任不是广东人。以下哪项为真?A.8名职员都是广东人。B.8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3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A.12人都会使用。B.12人没人会使用。C.仅有一人不会使用。D.仅有一人会使用。4某县领导参加全县的乡计划生育干部会,临时被邀请上台讲话。由于事先没有做调查研究,也不熟悉县里计划生育的具体情况,只能说些模棱两可、无关痛痒的话。他讲到:在我们县14个乡中,有的乡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有的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李家集乡就没有完成嘛。在领导讲话时,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手里捏了一把汗,因为领导讲的三句话中有两句不符合实际,真后悔临时拉领导来讲话。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县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A.在14个乡中至少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B.在14个乡中除李家集乡外还有别的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C.在14个乡中没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D.在14个乡中只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5某计算机所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12名职员。有关这12名职员中,以下有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I有人是会用计算机。II有人不会用计算机。III主任会用计算机。以下哪项为真?A. 12名职中都会用计算机。B. 12名职名都不会用计算机。C.只有一人不会用计算机。D.只有一人会用计算机。6某旅游团去木栏围场旅游,团员们骑马、射箭、吃烤肉,最后去商店购买纪念品。已知:(1)有人买了蒙古刀(2)有人没买蒙古刀(3)该团的张先生和王女士都买了蒙古刀如果以上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则以下哪项肯定为真?A.张先生和王女士都没买蒙古刀B.张先生买了蒙古刀,但王女士没有买蒙古刀C.该旅游团的李先生买了蒙古刀D.张先生和王女士都买了蒙古刀答案见:10月3日【每日一练】小知识:反对关系的含义是,对于任意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B,若A与B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那么,A与B相对于C就具有反对关系。用文氏图表示为例如,“植物”与“动物”相对于属概念“生物”,“大于”与“小于”相对于“大小关系”,“青年人”与“老年人”相对于“人”都具有反对关系。10月1日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C。题干“有球迷喜欢所有参赛球队”为真,其矛盾命题必然为假,即不可能为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找矛盾命题来进行解答。特称肯定命题与全称否定是一对矛盾命题。因此“有球迷喜欢所有参赛球队”的矛盾命题就为“所有球迷都不喜欢有些参赛球队”为假,可推得所有球迷不喜欢某个参赛球队也是为假,故选C。2【答案】A。解析:题干为这个单位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即有些是违纪,(1)在说所有育龄职工都违纪超生了,推不出,即不能确定真假。(2)也推不出。(3)为题干的矛盾命题,一定为假。3【答案】B。解析:方法一 题干为有些保姆没有办暂住证,I所有都没有办,不能确定真假;II所有都办了,为原命题的矛盾命题,故确定为假;III有些办了,也不能判断真假;IV某个(陈秀英)办了,依然不能判断真假。方法二 除了II是题干的矛盾命题,可以确定为假以外,其他都不能确定。4【答案】D。解析:此题可用矛盾分析法。戴眼镜的和年轻的所说的话是矛盾的,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所以,黑脸的和穿皮夹克的说的话都是假的,可推出所有人都是该单位的。正确答案为D。5【答案】D。甲和丙是一对矛盾的,乙丁则为假,由乙可知陈老板没有纳税,由丁可知所有的个体户都没有纳税,答案是D。6【答案】A。解析:甲丙为一对矛盾命题,唯一的假话在甲和丙之间,剩下的乙丁说真话,因此可知丁考试没有及格、乙考试也没有及格;据此可判断甲说假话。7【答案】A。乙丁是一对矛盾命题,唯一的真话就在乙丁之间,剩下甲丙说假话,故可知甲说不是他做的,那就是甲做的好事。8【答案】B。甲(所有都没有)和丙(不是所有都没有)是一对矛盾,因此唯一的真话就在甲丙之间,剩下的乙丁就为假,故可知真实情况是陈老板纳税了,由此可判断选B9【答案】D。解析:第一句话和第四句话是矛盾关系,第三句为假话,即第三个里有巧克力。10【答案】D。解析:根据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并非所有S都是P”等同于“有的S不是P”,因此,“并非所有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等同于“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这正是选项D所表达的。逻辑推出关系、假设练习10月3日题目:1判断下面推理的正误。推理一:有些善良的人不聪明,所以,有些聪明的人不善良。推理二:某校全体学生都去看电影,所以,看电影的都是该校学生。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I正确,II不正确 DII正确,I不正确2有些不是鱼的动物外表像鱼。与以上判断等值的是:有些外表像鱼的动物不是鱼有些外表像鱼的动物是鱼有些不是鱼的动物外表不像鱼有些鱼外表不像鱼3在一次选拔赛中,有评委给所有参赛者都投了通过票,由此可以必然推出的是A所有参赛者都至少得了一张通过票 B所有的参赛者都通过了C有评委没有投参赛者通过票 D对所有的参赛者投通过票不只一个评委4甲说:“乙说谎”;乙说:“丙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请确定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真的:A.乙说谎 B.甲和乙都说谎C.甲和丙都说谎 D.乙和丙都说谎5学校在为失学儿童义捐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周、吴、郑、王中的某两个捐的。经询问,周说:“不是我捐的。”吴说:“是王捐的。”郑说:“是吴捐的。”王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可能为真?A.是吴和王捐的。B.是周和王捐的。C.是郑和王捐的。D.是郑和吴捐的。6某地住着甲、乙两个部落,甲部落总是讲真话,乙部落总是讲假话。一天,一个旅行者来到这里,碰到一个土著人A。旅行者就问他:“你是哪一个部落的人?”A回答说:“我是甲部落的人。”这时又过来一个土著人B,旅行者就请A去问B属于哪一个部落。A问过B后,回来对旅行者说:“他说他是甲部落的人。”根据这种情况,对A、B所属的部落,旅行者所做出的正确的判断是下列的哪一项?AA是甲部落的人,B是乙部落的人。BA是乙部落的人,B是甲部落的人。CA是甲部落的人,B所属部落不明。DA所属部落不明,B是乙部落的人。EA、B所属部落不明。7一位哲学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正值深夜,他欲到智慧酒店去住宿。当他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他知道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向智慧酒店,但没有发现任何路标,却只有三个木牌,他仔细辨认木牌上的字。第一条路边的木牌写着:此路通向智慧酒店。第二条路边的木牌上写着:此路不通向智慧酒店。第三条路边的木牌上写着:另外的两块木牌,有一块写的是真话,另一块写的是假话。我保证,我上述的话绝对不会错。如果哲学家以第三块牌子上写的话为依据,他能走到智慧酒店吗?如果能,应走哪条路?A能,走第一条路 B能,走第二条路 C能,走第三条路 D不能8古代有一个地方,只有两种人,骑士和无赖,骑士说真话,无赖说假话,但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分别,一个学者遇到两个人,A和B,他问A:“你们两个当中肯定有一个骑士?”A说:“没有”。请你判断A和B分别是什么人?AA是骑士,B是无赖 BA、B都是骑士CA是无赖,B是骑士 DA、B都是无赖答案见:10月4日【每日一练】小知识:正确的推理规则:有些A是B有些B是A 有些A是B表示有A在B中,那么,A与B就有重合的部分,也会得出有B在A,即有些B是A。例如:汽车和红色,有些汽车是红色的有些红色的是汽车。A与B的关系可以使交叉、包含、包含于、全同。所有A是B有些B是A 所有A是B表示A全部在B中,那么,A与B就有重合的部分,也会得出有B在A,即有些B是A。由所有A是B,可知,A、B之间的关系即可以是包含关系也可以是全同关系。例:“小学生”和“学生”,所有的“小学生”是“学生”有些“学生”是“小学生”。“番茄”和“西红柿”,所有的“番茄”是“西红柿”有些“西红柿”是“番茄”。所有A不是B所有B不是A 所有A不是B表示没有A在B中,那么,A与B就没有重合的部分,也就没有B是A,即所有B都不是A。例:“汽车”和“人”,所有的“汽车”都不是“人”所有的“人”都不是“汽车”。 A、B之间的关系是全异。10月2日每日一练答案:1【答案】A。解析:甲和乙是下反对关系,两者必有一真。那么丙就是假话,即“一中或二中存在加课问题”,可以推出“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即乙为假,其矛盾命题为真,即所有的学校都存在加课问题,从而可以推出一中和二中都存在加课问题。2【答案】A。解析:I和III是下反对关系,两者必有一真。那么II就是假话,即“有人不是广东人”为假,其矛盾命题所有人都是广东人为真。3【答案】A。解析:同题2。4【答案】C。解析:领导第一句和第三句是下反对关系,两者必有一真。那么“有的乡没有完成”是假,即“所有乡都完成了”,因此答案C正确。5【答案】A。解析:同题2。6【答案】A。解析:(1)和(2)为下反对关系,两者之中必有一真,因此(3)判断为假,其矛盾命题张先生或者王女士没有买为真,继而可判断(2)为真,(1)就为假,(1)的矛盾命题就为真,因此所有的人都没有买,故选A。定义判断练习10月4日题目:1偶然防卫是指在客观上被害人正在或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被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是:A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纯粹是出于报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