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福建)内部资料目录第一章 新潮激荡飞春燕3第二章 繁英绕甸竟呈妍开创期的记叙抒情散文3第三章 雷鸣雨骤振林木5第四章 芙蓉翠盖石榴红记叙抒情散文的兴盛6第五章 硝烟烽火驰轻骑7第六章 战地黄花分外香记叙抒情散文的拓展8第七章 结束语9;.第一章 新潮激荡飞春燕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1、鲁迅在两地书十七中说现今文坛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2、莽原创刊于1925年4月,先是周刊,后改旬刊,鲁迅主编。3、语丝是现代散文史上第一个专载散文的刊物,语丝于1924年11月17日创刊于北京;语丝(周刊)的发刊词的作者是周作人,他在发刊词中提出本周刊的主张提倡简短的感想、自由思想、独立判断、美的生活、批评为主。在语丝时期周作人的写作中心是小品文。周作人以为小品散文应该有明净的感情,清澈的理智,坦露的性灵,超脱的雅致,他的这一种看法被一些人奉为圭臬;曹聚仁在论幽默中说幽默最初出现于语丝。周作人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之为“美文”。4、最早提出“文学散文”概念的是刘半农。他的杂文名篇是作揖主义、奉答王敬轩。5、“现代评论”派成员有胡适、徐志摩、 陈西滢、唐有壬等人,其中胡适是精神领袖,陈西滢是主将。6、傅斯年写于1918年12月的怎样做白话文,是专门论述白话散文的文章。其中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认为散文包括解论、驳论、记叙、形状。7、“随感录”最早出现在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喉舌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8、剪拂集的作者是林语堂。9、絮语散文的作者是胡梦华。胡梦华在介绍欧美的絮语散文时,称它为“散文中的散文”。10、杂文名篇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之喜并祝进步的作者是钱玄同。其中,他痛斥封建统治者是四眼狗、独眼龙、烂脚阿二、缺嘴阿四。钱玄同把桐城古文和文选派斥为“谬种”和“妖孽”,列为“文学革命”对象。11、鲁迅开创期写的杂文,收入他自己编的杂文集坟(1927)和热风(1925)里。12、王统照把散文称为“纯散文”,并把它分为叙述的散文、描写的散文、激动的散文、说明散文、时代的散文 。13、政论性的杂文庶民的胜利的作者是李大钊。 14、1921年初,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个纯文学的团体,从而大大推进了现代美文的发展。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开创期散文理论建设的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散文的概念从一般是散体文向文学散文概念的发展,如刘半农、傅斯年、周作人、王统照、胡梦华等的观点:傅斯年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认为散文包括“解论“、“ 驳论”、“ 记叙”、“形状”四种。 二是散文理论的倡导者比较侧重于输入外国的散文理论,如周作人、王统照、胡梦华、鲁迅等的观点:周作人在美文 中,要人们以艾狄生、兰姆、欧文、霍桑等的美文为模范、王统照的 散文的分类,如前所述,把散文分为五种,是根据韩德的理论。三是突出强调散文要写实求真,表现作家的真情实感和个性特征,如周作人、胡梦华的观点:周作人在美文中认为,文章的外形与内容, 确有点关系,有许多思想,既不能做小说,又不适于做诗;胡梦华在絮语散文中则认为,抒情诗和散文的发达是 “近世的自我解放和扩大”的产物。四是着重探讨杂感文和小品散文的写作特点,如周作人、鲁迅的观点:在现代散文建设的初程,所谓散文或小品文实际上包含着议论性和记叙性两个分支。2、“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指1921年初,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的一个纯文学的团体,以冰心、许地山等为代表,以该团体成员为主,主编了纯文学的期刊小说月报、文学周报,不仅大大推进了现代美文的发展,同时以散文的形式探索人生的意义,体验人生的情味,作反帝反封建的呐喊,在文坛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3、杂文开创期中鲁迅关于杂文的理论见解。(1)运用杂文实行文明批评、社会批评,促进社会的改革; (2)杂文应该锋利隽永,曲折有趣; (3)杂文不应是“无情的冷嘲”、而应是“有情的讽刺”。第二章 繁英绕甸竟呈妍开创期的记叙抒情散文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1、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是夜哭,作者焦菊隐。2、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出版时改名为新俄国游记;现代散文史上最早反映“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物”的作品是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3、蒋光慈与宋若瑜1924-1925年间的通信结集为纪念碑。4、徐志摩生前结集出版的散文作品包括落叶、巴黎的鳞爪 、自剖、轮盘,其中巴黎的鳞爪是徐志摩散文的最高成就的散文集。5、同题齐名之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作者是朱自清、俞平伯。朱自清以父子之情为主题的佳作是背影。6、冰心、郭沫若、徐祖正、郑振铎都写过的一部同题作品是山中杂记。7、三叶集是宗白华、郭沫若、田汉三人1920年初的通讯集,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本散文集。8、徐蔚南和王世颖合著的纪游名作是龙山梦痕,除此之外王世颖的作品还有倥偬。9、罗黑芷以笔名晋思出版了诗文集牵牛花。10、阿英称道鲁迅的野草是“一部最典型的、最深刻的、人生的血书”。11、梁绍文的南洋旅行漫记(1924)是一本独具特色的旅行记。12、19251929年间鲁迅与许广平通信的结集是两地书十八,提出现今文坛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13、冰心旅美留学期间写给晨报副刊儿童世界的通讯结集是寄小读者;冰心作品的表现主题主要有母爱、儿童爱、自然爱、人生哲理、家国之情。14、可以称之为零余者的感伤之歌的是还乡记;郁达夫的早期散文,如果套用他的文章题目,可以称之为零余者的感伤之歌。被郁达夫称赞为“散文清朗绝俗,可以继周作人冰心的后武”的作家是钟敬文。15、空山灵雨的作者是许地山。16、田汉2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包括蔷薇之路、银灰色的梦。 17、于赓虞的散文诗集有魔鬼的舞蹈、孤灵、世纪的脸。18、高长虹的诗文合集包括心的探险、光与热。19孙福熙的散文集有山野掇拾、大西洋之滨、归航、北京乎、庐山避暑。20、 被周作人称为现代散文“涩如青果”一派的作家是废名。21、 “杂志年”是1934年。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鲁迅朝花夕拾写人散文的特点(朝花夕拾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特色及意义):朝花夕拾精彩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中劳动人民和知识界人士的面影,如长妈妈、陈建河医生、藤野先生等,这些人物形象鲜明,各有各的典型意义。鲁迅选择典型细节、典型事件突出人物个性的主要特征,他们的音容笑貌,带着浓厚的历史感进入散文的画廊。这些作品令人感念的不只是母子之爱、师友之情和人物的命运,它还会使你对造成人物如此命运的社会历史环境作更深沉的思考。2、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一、朱自请的亲情散文,述实事,抒真情,益以世事多艰,“只为家贫成聚散”,产生了骨肉亲人间的悲欢离合,不纯是温情的抚慰,还有世味酸涩的咀嚼,更贴近现实人生。例如:背影里的 儿女就是自述为父心怀的名作,在自责不会做父亲的痛悔中透露为父的苦衷和惊觉,在操心儿女怎样去做人的思虑上就透露着大爱者的胸襟和本色,从他对儿女哭闹嬉笑种种情状的传神描述也可以看出他的亲子之爱是深沉而细腻的。 二、是他关于友情的散文,于细微处见精神,以淡笔写真情,给读者以一种超离势利、相知相谅的友情美。例如:。背影里的 封信梅花后记、怀魏握青君等,是几篇关于友情的散文。作者在这些作品中记述了他和朋友们的交往和友谊。 三、是背影里的抒情文,体式上,作者随物赋形而胸有成竹,任心闲话而开合自如,讲究谋篇布局而不解痕迹。在语言上,他努力脱尽铅华,提炼口语,追求“谈话风”,树立了一种平易、朴实、本色的散文美典范。3、“冰心体”美文:(1)对人生小小事情,怀着母性式的温爱,还带有少女的天真和单纯、稚嫩与敏感,营造一种“满蕴着温柔,微带着优柔”的情境;(2)以回忆体和书信体的自由体式,用恳切、亲昵、委婉的絮语方式,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表达温爱柔情;(3)流丽的白话和雅洁的文语融化的艺术语言4、冰心在寄小读者中游记的创作特色:(1)在内容上充溢着对大自然的礼赞、对母亲的礼赞、对友谊的礼赞; (2)温柔的情意,淡淡的愁绪,以清丽婉约的文字,绘形绘声,尽情发挥古典诗文的抒情意境; (3)在表现异地风光人情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祖国乡土的思念。5、中国现代散文开创期的散文特征:(1)表现个性比以前的散文强;(2)内容范围的扩大; (3)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6、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题材内容及其意义:(1)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现代散文史上最早以反映“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物”、展示作者心路历程为内容的作品; (2)以广阔如实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较好地回答了“以俄为师”的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忠实地记录了一个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的思想历程。它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7、“五四”散文变革的实绩与意义: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社会政治的急剧变化。作家们用异于传统的新的思想观念,来观察描述新的社会生活,在散文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潮: 一、新题材的出现,如国内外的旅行见闻、人生意义的思考和人生情味的体验,关心国家人民的命运等等: 二、散文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能够从平凡的些活中反映出个人的情思与时代的风貌,这是作家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后在作品上体现的鲜明特色: 三、面对内外忧患,多数作家本着自己的信念讲行追求和探索,没有丧失抗进奋斗的勇气,从而开辟了现代散文史上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 (1)突破封建思想的禁锢,吸取古典散文优秀的艺术传统,提炼人民口语的生动性,同时借鉴外国散文的自由抒写等优点,打下了现代美文的良好基础; (2)“五四”散文的发达和成就,除了得益于社会变革、思想解放的时代机遇外,主要是由文体自身的优势促成的,散文短小灵活,比其他文类更具应变力和适应性,可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最为契合自由不拘的个体心灵;再加上“五四”散文革新又不像新诗那样基本上是重起护灶。而是对传统散文有所场弃,力主自由创造,从而复活了这一古老文体的蓬勃生机,这是散文在“五四”变革期率先走向成熟的一个历史原因; (3)“五四“散文革新的成功,彻底打破了中国散文在唐宋以后徘徊不前的僵局,全面复活了中国散文的的生机活力,奠定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中国散文现代化的广阔天地,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起死回生、继往开来的伟大作用;第三章 雷鸣雨骤振林木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1、现代散文史上报告文学的第一个丰收年是1936年。2、被鲁迅称为写杂文“能手”的作家是徐懋庸,徐懋庸30年代出版的杂文集有不惊人集、打杂集、街头文谈。被鲁迅盛赞的名文正面文章反面看的作者是陈子展。3、从三闲集到南腔北调集时期是鲁迅杂文创作的转折期,自由谈两大台柱的作家是茅盾和鲁迅。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作者是瞿秋白。4、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半月刊)倡导“速写”,得到许多著名作家的大力支持。5、20世纪30年代,散文界存在两种鲜明对立的流派,即“论语派”和“太白派”。 6、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四大副刊有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京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副刊、晨报副刊。7、邹韬奋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国考察写成的旅外游记包括萍踪寄语初集、萍踪寄语二集 、萍踪寄语三集、萍踪忆语。8、9、梁遇春的散文集有春醪集、泪与笑。10、沙千里的长篇报告七人之狱记述了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事件。11、袁殊1931年7月发表的报告文学论是我国早期比较系统论述报告文学的文章。12、“太白派”的刊物包括涛声、新语林、太白、芒种、中流。13、“论语派”刊物的有骆驼草、人间世、宇宙风。14、创造社的文学刊物有创造月刊、幻洲、流沙。15、报告文学杰作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16、人间世打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口号。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茅盾“左联”时期杂文的特点:首先是他善于“大题小做”。他善于从一些细小的素材中开掘出意义重大的深刻思想,看模型就是范例。其次是擅长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反映社会。茅盾有一部分杂文是表现30年代中期城市里的民族工业危机,农村里的小商人和农民的破产的。但这时茅盾的大多数杂文质胜于义,过于直白,也不够重视杂文形象的创造,确如他自己所说,“太像硬绑绑的短评了”。2、“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的基本特征:(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打击敌人、匡正时弊、张扬真理,进行广泛、尖锐、巧妙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为基本内容;(2)有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注重多样化、形象化的说理以及笔调的讽刺和幽默的杂文味,追求一种“理趣美”; (3)在杂文的艺术风格上,文体的样式上,不拘一格,随物赋性,允许有广阔自由的创造天地。3、处于成长期的我国现代报告文学的类型:(1)篇幅短小的、通俗的工农兵大众的文艺通讯;(2)在群众创作推动下,作家的报告文学创作(包括太白倡导的一些速写);(3)新闻记者的旅行通讯和游记报告。4、工农大众的文艺通讯的根本特色:(1)反映工农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2)形式短小,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艺术素养,作品比较粗糙,但仍然给专业作家和新闻记者的报告文学以很大的启发和促进。5、鲁迅后期杂文的创作概况:(1)鲁迅后期杂文,更自觉地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高涨,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发展,以及更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血肉相连。它的后期杂文有着更宏伟的史诗特征,凝聚着广熟的历史和现实内容,成为一部大时代的百秘全诗。有着思想深度和辩证法威力,有斗争气概和历史的乐观主义,有着锋利灵活的斗争艺术,以及渗透的说理、深切的抒情、精心锤炼的艺术创造。这一切使鲁迅后期杂文成为杂文创作的最高典范,成为他的战友和学生提高杂文创作的思想和艺不水准的强大原动力; (2)从三闲集到南腔北调集时期,这是鲁迅杂文创作的转折期。鲁迅在革命实践中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其杂文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和飞跃。有对民情世态和文化现象的批评,有关于“革命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批评的锋利和理论的深刻,创造了写貌传神的艺术典型,在解剖中国的革命性时,更多发掘中国人民身上的积极性。 (3)伪自由书时期-鲁迅杂文创作的成熟期。这时期的杂文集有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和花边文学,创造了文多曲折、讽喻、影射的具有隐晦曲折的含蓄美的杂文,文体风格上综合了短小精悍和舒展从容,同时三本杂文集,都附有论敌的文章,都有长篇的前记、序言、后记,力图更忠实更完整地反映时代风貌 (4)且介亭杂文时期-一鲁迅杂文创作的高峰期,包括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总结了他对社会人生和文学艺术诸问题的深沉哲理思考,朴茂厚实、阔大深沉,运用了他先前除日记体外的各种杂文样式,杂文议论的知识化、理趣化、形象化和情意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杂文语言也充分发挥现代白话通省显豁、曲尽情意的优长。6、“太白派”:“太白派”指的是团结在太白杂志周围,以左翼作家为骨干,包括鲁迅、茅盾、陈望道、胡风、聂绀弩、曹聚仁等的进步作家群。他们支持创办了钟声、新语林、太白、芒种等刊物,积极提倡反映现实生活斗争的“新的小品文”,反对政府的高压政策和屠杀人民的行为,鞭挞不抵抗主义,来抵制闲适小品、幽默小品的泛滥,促进了30年代散文写实精神的发展和深化。7、“论语派”:“论语派”指的是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一批人,借助论语半月刊、骆驼草、金屋月刊等刊物,打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旗号。背离“五四”以来散文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传统,逃避现实斗争,把散文小品当作文人雅士茶余酒后消闲遣闷的玩艺儿,代表了一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和封建士大夫阶层合流和倒退的趋势。第四章 芙蓉翠盖石榴红记叙抒情散文的兴盛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1、李广田的第一本散文集画廊集(1936),周作人为之作序,刘西渭写过书评,都给予好评。2、谢冰莹(冰心)的女兵自传(1936)是传记文学的重要之作,她的从军日记和女兵自传,都曾多次重版,并被译成十几国文字流行海外。3、乡土散文的作品有: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湘西;舒新城的故乡;吴伯萧的羽书;芦焚的黄花苔;柯灵的望春草;方敬的风尘集。4、知识小品常见的是科学小品、历史小品以及读书记三种体裁。“科学小品”一词最早见之于1934年9月创办的太白半月刊。30年代兴盛期的科学小品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科学小品,一是社会科学小品。历史小品的首倡者是曹聚仁。5、1933年在申报首倡传记文学的是郁达夫,郁达夫写下了不少山水游记,先后结集出版了 屐痕处处(1934)和达夫游记(1936)。6、云鸥情书集(1931)是庐隐和李唯建68封来往书信的结集。昨夜(1933)是白薇、杨骚的情书集。7、郁达夫认为“以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的作品最为适当”,叶绍钧被称为“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的散文选集是未厌居习作。8、鲁彦的作品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9、散文集椰子与榴梿的作者是许杰。10、我的母亲的作者是盛成。11、19331934年陆蠡著有散文集 海星(1936)和竹刀(1938)。12、靳以的第一本散文集是猫与短简。13、生之忏悔的作者是巴金。14、闻一多发表在新月上,在复活古人形象方面十分成功的作品是杜甫。15、丽尼到抗战前夕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三个散文集:黄昏之献(1935)、鹰之歌(1936)和白夜(1937)。16、在反映东北问題的散文中,王统照的北国之春是较早的一部,他以1931年旅行东北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反映了东三省社会的惨象。17、东北作家群除了创作小说、诗歌外,还运用散文形式真实描写沦陷前后东北人民的生活斗争和自己的流亡经历,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萧红、萧军、李辉英等。18、丰子恺在30年代结集出版的散文有缘缘堂随笔(1931)、中学生小品、随笔二十篇(1934)、车厢社会(1935)和缘缘堂再笔(1937)。后来他追述被迫离家逃难的经过,写成“避难五记”辞缘缘堂、桐庐负暄、萍乡闻耗、汉口庆捷和桂林讲学。19、“汉园三诗人”包括: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历史小品:是一种复活史实史事和历史人物的小品文,可以用来借古论今,托古寄怀,也可以用来普及历史知识,开阔读者视野。2、30年代“诗人的散文”的特点:“诗人的散文”追求“诗意”,经营意象,构思精巧,想象丰富,结构短小圆满,在散文创作中倾注了诗艺,有的甚至写成散文诗。他们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象征、幻觉、暗示、节奏诸艺术手段于散文,丰富、扩张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对40年代和当代的抒情散文和散文诗影响很大,可以说,形成了另一条更为宽广的散文支流。3、30年代科学小品兴盛的主要标志:(1)自觉提倡,立名责实(2)自觉追求科学内容和小品文形式的有机结合;(3)出现了第一代致力于科学小品写作的专业作家,组成了一支颇为可观的阵容。4、丰子恺的随笔散文的类型:(1)探究人生和自然的底蕴的;(2)描写儿童情趣的;(3)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的;(4)取材于日常生活见闻,反映世态人情的。5、“东北作家群”散文创作的意义:(1)东北作家深受失地流亡之苦,出自爱国激情,他们写下的散文作品,以血的事实揭露日宠的暴行和伪满政府的无耻,反映东北同胞的苦难,颂扬义勇军的抗日斗争,谴责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2)开拓了新的题材和主题,进一步密切了散文和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关系,为下一时期抗战文学的全面发展开了先路。6、试述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散文的繁荣与成熟。(1)30年代散文各种题材的发掘和开拓,不同阶层作家的思想倾向的错综复杂和消长起伏,构成繁复多样的局面,显示出时代的生活气息和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散文的思想内容和题材的丰富,必然要求艺术形式的多样,散文艺术形式本身也要求适应新的表现需要而丰富成熟起来; (2)散文体裁的全面发展。五四时期创立的各种散文体裁到了本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各自的表现力和艺术性都得到丰富和加强:如丰子恺、梁遇春之于随笔,何其芳之于抒情散文,丽尼之于诗化散文,郁达夫之于山水游记、沈从文之于乡土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在何其劳等人手中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改变了人们轻视散文艺术的传统偏见,影响了40年代新起的散文作者循着文艺性散文一路而努力。 这时期为作家所采用的散文体裁还有速写、传记、日记、幽默小品、科学小品和历史小品等,这些散文样式都吸引着一些尝试者和开拓者,积极借鉴传统和外来的表现形式,大胆革新创造,以适应表现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思想感受的需要。从现代散文发展史来说,它们丰富了散文的样式和手法,为散文的发展繁荣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3)散文艺术的刻意追求。散文,在“五四”散文家心目中是一种不厌精心经营义大可随便的文学样式,这种散文观,到了30年代何其芳、李广田等新进作家那里得到改变,散文是“一种纯粹的独立的创作”,刻意追求散文艺术本身的圆满完美。朱自清也修正先前的看法,认为散文是“与诗、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的东西”,散文观念的进步,对散文艺术美的自觉追求,促进了现代散文从随笔体向文艺性发展,强调了散文艺术的价值和地位,这标志着现代散文进入一个独立自强、艺术觉醒的新的历史阶段。 这种刻意追求散文艺术性的倾向,突出地表现在所谓“小说家的散文”和“诗人的散文”两类作品中,散文的诗化和小说化,是善于融化姐妹艺术的特点以丰富自身,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天地,显示出生气勃勃的创造力; (4)散文语言的日趋成熟。30年代散文的语言逐渐摆脱革新时期纷然杂陈的历史现象,如文白杂糅、土洋并用等,处于向成熟发展的路上,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口语化,二是文学化。自觉追求散文语言口语化的,主要是一批语文教育工作者,如朱自清、叶绍钧、夏丐尊等。散文语言艺术化的趋向主要体现在一批推崇散文艺术的散文家身上,如何其芳、夺广田、冯至等。 第五章 硝烟烽火驰轻骑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1、王力1942-1946年间所写的杂文结集为龙虫并雕斋琐语。2、报告文学名篇记尚仲衣教授的作者是司马文森,人性的恢复的作者是沈起予。现代优秀的报告文学随军散记的作者是沙汀。3、1940年底香港文艺界关于“新式风花雪月”争论的首倡者是杨刚。“反新式风花雪月”,本质上也是反对为个人而艺术,提倡为人民而艺术。4、论鲁迅的杂文一书的作者是巴人。5、现代杂文史上独具一格的名篇韩康的药店的作者是聂绀弩,还有一篇杂文名篇是我若为王。被聂绀弩称为现代散文“三绝”的有鲁迅的野草、何其芳的画梦录、曹白的呼吸。夏衍、聂绀弩、宋云彬、孟超、秦似是桂林野草杂文作家群成员。6、冯雪峰40年代出版的杂文集包括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7、朱自清1948年出版的两本杂文集是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8、上海的鲁迅风杂文作家群的有王任叔、周木斋、柯灵、唐弢。鲁迅风杂文作家群出版的杂文合集是边鼓集、横眉集,在现代杂文史上,周木斋的杂文是以思辨性著称的。9、南下记和王震将军记的作者是周立波。10、秦似40年代出版的杂文集包括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11、碧野1938年出版的三部报告文学作品是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 在北线。12、孟超40年代出版的杂文集是长夜集、未偃草。13、昆明杂文作家群成员包括闻一多、朱自清、吴晗、王力、钱钟书。14、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杂文创作的观点是:鲁迅的杂文并不是暴露讽刺一切的;杂文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说话;必须废除讽刺的乱用。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夏衍偏于说理杂文的特点:一是他在说理时,把自己摆进去,解剖自己,他不是板起面孔、居高临下训人,而是采取和读者平等讨论问题、共同寻求真理的民主方式,婉转亲切,沁人心脾;二是他从自然和人生一体化观点出发,打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森严壁垒,借用自然科学道理来发掘社会人生的奥秘,独辟蹊径,理趣盎然。2、冯雪峰思辨性杂文的特色:首先表现在作家评论某一问题时,善于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和几个侧面对问题作深透的论述;其次是善于突破现象的外壳、透视事物的本质,给人以真理性的认识;其三是注重于社会风习、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和社会思想斗争,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历史动向;其四是重视以“科学的历史方法”,对历史和现实作概括与透视,去探求“历史的真理”。显得有深厚的历史感。3、1940年底香港文艺界关于“新式风花雪月”的争论:这场争论,由杨鸿首倡,完在文艺青年上展开,随后扩大到大公报文法上展开。按照杨刚的解释,所谓“新式风花需月”,指的是:在“我”六统率下所写的抒情散文,内容空洞,不着边际、充其量只是风花雪月式的自我娱乐。针对这种创作倾向,许多批评文章分析其产生缘由、消极影响,指出扩大生活、加强修养、学习新的创作方法等克服办法和努力方向。4、“新式风花雪月”的创作倾向:(1)在“我”字统率下所写的抒情散文,充满了怀乡病的叹意和悲哀;(2)文章的内容不外是故乡的种种,与爸爸、妈妈、爱人、姐姐等;(3)最后是把情绪寄在行云流水和清风明月上;(4)内容与情感空洞,充其量只是风花雪月式的自我娱乐。第六章 战地黄花分外香记叙抒情散文的拓展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1、朱东润1943年起写成张居正大传、王守仁大传两部长篇传记作品。2、李广田4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包括圈外、回声、日边随笔。3、第一本完整的鲁迅传记鲁迅传的作者是王士菁。4、味橄4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包括偷闲絮语、巴山随笔 、游丝集。5、被人称为“抗战散文诗的勇敢的先驱者”是林英强。6、散文集锦帆集的作者是黄裳。7、贾祖璋40年代出版的两本科学小品专集是碧血丹心和生命的韧性。8、反映解放区新生活的作品有丁玲的陕北风光、杨朔的潼关之夜、卞之琳的沧桑集、陈学昭的漫走解放区、孙犁的荷花淀、何其芳星火集、吴伯萧出发集。9、散文名篇雅舍的作者是梁实秋。10、许广平回忆鲁迅日常生活的文章结集为欣慰的纪念。11、亦门知名于世的报告文学集是第一击。12、散文名篇囚绿记的作者是陆蠡。13、司马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新民报上的短文结集为重庆客、重庆旁观者、重庆奇谈。14、苏雪林被称为“人生三部曲”的一组随笔有青春、中年、老年。15、鹈鹕与鱼是蛰居散记中的名篇,蛰居散记的作者是郑振铎。16、茅盾1947年春访问苏联时所写的散文结集为苏联见闻录和杂谈苏联。 17、缪崇群战时作品结集的有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和碑下随笔等。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解放区的记叙抒情散文的创作特色:(1)文章所描写的是许多读者所陌生、所向往的新事物,燕赵人物、陕北风光,它们带有传奇的意味、崇高的美感,题材极富有诗意;(2)作者在反映新生活的时候,抒发他们新的感受和激情,自然充满着前所少有的乐观的开朗的色调;(3)在表现上,作者善于截取富有深意、新意的生活片段,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办园在普惠性教育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新兴茶产业市场拓展对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
- 2024年江西省教育厅下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香河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公务员四川省考考试真题
- 2025年中外广告史试题及答案
- 提升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咸阳英语中考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课程中大语言模型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 2025年中央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 JGT292-2010 洁净工作台标准
- 高一必刷语法填空10篇共100题(附答案)
- 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介绍
- 机械进场报审表
- 《国歌法》、《国旗法》主题班会
- 刑事案件故意伤害模拟法庭案例
- 《汽车保险与理赔》(杨帅) 项目二
- 【任职资格】华为任职资格与员工能力管理
- 体彩专管员考试题库
- 超市股份合作协议书
- 《客车电气装置》教学课件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