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中国四大自然区域特征比较(一)【自主学习知识清单】类别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区域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大致33N以北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致33N以南地形特征1.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2.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1.跨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2.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气候特征1.类型:温带季风气候;2.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气象灾害:华北春旱严重、多风沙,夏季多洪涝;东北春秋多寒潮,对作物造成低温冻害1.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2.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节;3.气象灾害:长江中下游的洪涝和伏旱,夏秋东南沿海多台风水文特征径流量较小;有夏汛(汛期较短,东北还有春汛);冬季有结冰期(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含沙量黄土高原大,东北平原较小;黄河下游山东河段有凌汛。径流量大;有夏汛,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自然资源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丰富;华北水资源不足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常规能源不足区域经济发展农业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二熟至三熟农业类型旱地农业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东北:春小麦、玉米;华北:冬小麦水稻、冬小麦经济作物东北的大豆、甜菜;山东丘陵的花生;华北平原的棉花长江流域的油菜、棉花;蚕丝;甘蔗水果暖温带:苹果亚热带:柑橘;热带:香蕉 芒果等工业工业基地:辽中重工业基地;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工业地带:陇海兰新工业地带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工业地带:长江沿岸工业地带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区域环境问题东北平原:水土流失、黑土退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水体污染;东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江南地区:酸雨危害生活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以大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土坯垒墙,墙体较厚,注意防寒保暖,屋顶坡度较小。东北土坯房:坐北面南得利于采光和取暖;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春旱多风沙,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陕北窑洞: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黄土层深厚,土质密实,极适宜于挖洞建窑特点:砖瓦竹木,墙体高,屋顶坡度较大,注意通风散热、排水。云南傣族竹楼:傣族人民因地制宜,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竹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无遮栏,专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杂物;上层住人。江南水乡: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福建土楼:闽西南地区的客家人土楼是一种特殊农村住宅。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酷似庞大碉堡,其外墙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可达5层高;福建是东南沿海的“山国”,境内山地丘陵占80%以上,地形复杂,历史上匪盗现象较为严重,中原汉族迁居此地后,为御匪盗防械斗,同族数百人筑土楼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楼,防御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气候暖热多雨,坚固的土楼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热,可谓一举数得。传统交通基本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以船舶为主体育活动溜冰、滑雪龙舟竞赛、游泳【综合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是“东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1与黄河中游比较,R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B有春汛C结冰期短 D无凌汛2甲所在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土层变薄,肥力不足 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可耕地面积小,耕地不足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4题。3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较小 B地形的影响C地上河 D河流较少4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旱作农业两年三熟以种植春小麦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广易遭受旱涝威胁A B C D(2015山东日照模拟)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回答56题。5有关该地水资源最缺乏月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少,只有80毫米左右 B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C一年中光照最强的时候,蒸发旺盛 D正值夏玉米生长后期,需水量大6有关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应扩大夏玉米的比重,降低冬小麦的比重 建设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大规模扩大水田面积,促进粮食增产推广海水淡化技术,增加水资源供给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C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小DA处7月平均气温低于288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B区域内有“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农业景观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D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7、8月份进入汛期下图中甲、乙是我国两大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910题。 9产生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10甲、乙所在的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相同的是( )发展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农、牧、副、渔全面发展,满足城市需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A B C D (2015四川成都质检)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112题。11与图中M河比较,N河()A径流量更大 B含沙量更大C落差更小 D冰期更短12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是()A劳动力丰富 B矿产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 D市场广阔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河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企业向内地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1) 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2)简要叙述两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37N以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2)试从内外力作用上简述图中低山丘陵的形成过程。(3)写出图中甲地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因素。(4)目前A所在省区食品加工工业的地位在全国比较突出,被称为“中国的厨房”。试分析该省区发展该类工业的突出优势条件。15.(2016年高考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所示)。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你的答案参考答案【训练参考答案】1B2.C第1题,与黄河中游相比,松花江有两次汛期,除夏汛外还有春汛。但松花江含沙量小,结冰期长,有凌汛。第2题,松嫩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其粮食单产低于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原因。3C4.D图中黄河段为黄河的下游,属于地上河,支流无法汇入,因此流域面积狭小;图示地区为我国的北方平原地区,属于旱作农业;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种植冬小麦等农作物;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易遭受旱涝灾害的影响。5B6.A第5题,图示地区春季降水少,降水量低于80毫米,但蒸发旺盛,水资源最缺乏。原因是该段时期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且此时冬小麦生长快,需水量大。第6题,本地缺水较严重,不能扩大水田种植面积;海水淡化技术所需资金太多,不是解决该地水资源下短缺的主要途径。7D8.B第7题,从图中看出,1月等温线受纬度影响大致呈东西走向;7月等温线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B处比A处气温年较差大;A处为河流源地,地势高,因此7月均温低于28。第8题,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A项描述的为横断山区;该区域北部一年两熟,南部一年三熟;7、8月该区域为伏旱天气。9B10.D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出甲地为我国的渭河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和棉花,乙位于江汉平原北侧,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油菜。两地农作物差异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渭河流域水资源紧张,应农林牧副综合发展,发展节水农业。11A12.B第11题,N河位于秦岭以南,河流径流量大。第12题,该铁路干线为陇海兰新线,沿线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13解析:第(1)题,黄河入海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泥沙又是通过黄河水带到入海口的,所以可以从泥沙来源和输送角度分析减少的原因。第(2)题,两地都是季风气候。第(3)题,注意材料中提示部分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企业发生了转移。答案:(1)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变率过大容易产生旱涝灾害。(3)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上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14(1)地形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地势西高东低。(2)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内力作用下抬升形成山地,在外力作用下不断侵蚀而形成低山丘陵。(3)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刺灸学课件教学课件
- 农业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初次安全培训
- 兴化市华阳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华为网络营销方案(3篇)
- 内部三级安全培训课件
- 内训课件教学课件
- 化学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化学品安全生产培训内容课件
- 创伤重症识别课件
- GB/T 38931-2020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安全性通用要求
- GB/T 31288-2014铁尾矿砂
- GB/T 20028-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应用阿累尼乌斯图推算寿命和最高使用温度
- 规范书写汉字(实用硬笔)课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2章-货币课件
- 管理核心五任务版权课程课件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讲述课件
- 七年级数学学习·探究·诊断上册
- 实验室内质控记录表格完整
- 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PPT课件(PPT 3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