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呼吸科PPT课件.pptx_第1页
慢性咳嗽呼吸科PPT课件.pptx_第2页
慢性咳嗽呼吸科PPT课件.pptx_第3页
慢性咳嗽呼吸科PPT课件.pptx_第4页
慢性咳嗽呼吸科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咳嗽诊治 咳嗽的定义 咳嗽是呼吸道或全身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是延髓呼吸中枢受刺激引起 是为了排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射 咳嗽的作用 反射性保护机制能清除粘液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阻止感染扩散 声门开放腹肌收缩肺内高压空气喷射而出 咳嗽过程 短而深的吸气 吸入50 肺活量 0 2秒声门紧闭 膈肌和呼吸肌收缩 咳嗽反射 各类刺激物 咳嗽 相应肌群呼吸肌 膈肌 气管平滑肌 感受器 咳嗽中枢 延髓 咳嗽反射的解剖学基础 感受器喉及支气管 横膈 胸膜 食管 快反应适应牵张感受器 无髓鞘C纤维 咳嗽中枢 传入神经纤维在脊髓整合 并传入咳嗽中枢 肌肉效应器呼气肌 横膈 喉 支气管SM 传入神经 同侧迷走神经舌咽 横膈 支气管粘膜下层腺体 传出神经 横膈 脊髓神经喉反神经支气管树迷走神经 有效咳嗽所必备的条件 病理性咳嗽发病机制 咳嗽感受器受到过强机械 物理或化学刺激咳嗽感受器敏感性增加传道神经兴奋性增高咳嗽中枢反应性增强大脑皮层的控制性失衡 咳嗽并发症 剧烈咳嗽产生 300mmHg以上的胸内压 高达28000cm s或500里 小时 85 声速 的气流速率 收缩压达140mmHg 胸部正压时为75mmHg 能量可达1 25焦耳 以上效应可导致心血管 神经系统 胃肠道 泌尿生殖器 骨骼肌 胸廓和呼吸器官的多种并发症 患者常常因为咳嗽的并发症而就医 咳嗽与不适 咳嗽的分类 按照病程 急性咳嗽 亚急性咳嗽 慢性咳嗽 国内外通常按照咳嗽的持续时间将咳嗽分为3类 咳嗽的分类和原因 急性咳嗽 最常见的病因普通感冒 其它病因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 咳嗽的分类和原因 亚急性咳嗽 最常见原因 感冒后咳嗽 又称感染后咳嗽 细菌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等 慢性咳嗽 通常根据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分为二类 1 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 肺结核 肺癌等 2 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 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 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咳嗽时间 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 简称慢性咳嗽 的定义 咳嗽症状持续8周以上咳嗽是现有的主要症状无咯血有痰或无痰胸部放射影象正常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史 慢性咳嗽的病因和治疗 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 1 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variantasthma CVA 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pperairwaycoughsyndrome UACS 又称鼻后滴流综合征 postnasaldripsyndrome PNDS 3 胃食道反流性咳嗽 gastroesophagealreflux relatedchroniccough GERC 4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osinophilicbronchitis EB 5 变异性咳嗽 atopticcough AC 慢性咳嗽的其他病因 气管 支气管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ACEI诱发的咳嗽心因性咳嗽肺间质病变心源性咳嗽 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 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慎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1 CVA 定义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 无明显喘息 气促等症状或体征 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诊断标准 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 PEF 昼夜变异率 20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治疗原则 与哮喘治疗原则相同 大多数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 受体激动剂即可 很少需要口服激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不少于8周 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CVA可能有效 不推荐一线治疗 预后 治疗效果显著 未经治疗者 约1 3 1 2患者进展为典型哮喘 2 UACS PNDS 定义 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 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 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被称为PNDS 由于目前无法明确上呼吸道咳嗽感受器所致 2006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建议用UACS替代PNDS 病因 UACS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病因之一 除了鼻部疾病外 UACS还常与咽喉部的疾病有关 如变应性或非变应性咽炎 喉炎 咽喉部新生物 慢性扁桃体炎等 临床表现 1 症状 咳嗽 咳痰鼻塞 鼻腔分泌物增加 频繁清嗓 咽后粘液附着 鼻后滴流感 变应性鼻炎表现 鼻 鼻窦炎表现 咽炎 以咽痒 阵发性刺激性咳嗽 非变应性咽炎 常有咽痛 咽部异物感或烧灼感 2 体征 变应性鼻炎 鼻黏膜苍白或水肿 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 非变应性鼻炎 鼻黏膜多表现为黏膜肥厚或充血样改变 部分患者口咽部黏膜可见卵石样改变或咽后壁附有粘脓性分泌物 3 辅助检查 慢性鼻窦炎影像学表现 鼻窦黏膜增厚 鼻窦内出现液平面 诊断 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 以白天咳嗽为主 入睡后较少咳嗽 鼻后滴流和 或 咽后壁黏液附着感有鼻炎 鼻窦炎 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 鹅卵石样观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 UACS PNDS涉及鼻 鼻窦 咽 喉等多种基础疾病 症状及体征差异较大 且很多无特异性 难以单纯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作出明确诊断 注意有无合并下气道疾病 GERC等复合病因的情况 治疗 原则 依据导致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非变应性鼻炎和普通感冒 治疗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 变应性鼻炎 首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治疗 抗组胺药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 必要时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可短期鼻用或口服减充血剂 细菌性鼻窦炎 抗感染是重要治疗措施 抗菌谱应覆盖革兰阳性 阴性及厌氧菌 急性患者不少于2周 慢性患者酌情延长使用时间 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慢性鼻窦炎具有治疗作用 同时联合鼻吸入糖皮质激素 疗程3个月以上 第一代抗组胺剂3周 鼻用减充血剂1周 必要时手术 3 GERC 定义 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 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的临床表现 属于胃食管反流病 GERD 的一种特殊类型 GERD出现食管外表现的相关机制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微吸入 另一种是食管 支气管反射引起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两者均可引起气道高反应 GERD 1 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 又称内镜阴性反流病 占50 80 2 糜烂性食管炎 EE 3 Barrett食管 BE 诊断标准 慢性咳嗽 以白天咳嗽为主 24h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积分 12 70 国内标准 欧美为14 72 和 或 反流与咳嗽症状相关概率 SAP 75 排除CVA EB UACS等疾病 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 合并或以非酸反流为主的患者 可通过食管阻抗检测或胆汁反流监测协助诊断 临床表现 典型反流症状表现为烧心 胸骨后烧灼感 反酸 嗳气等 部分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伴有典型的反流症状 但有不少患者以咳嗽为惟一的表现 诊断性治疗 对于没有食管pH值监测的单位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慢性咳嗽患者 具有以下指征者 患者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咳嗽 如餐后咳嗽 进食咳嗽等 患者伴有GERC症状 如反酸 嗳气 胸骨后烧灼感等 排除CVA EB PNDs等疾病 或按这些疾病治疗效果不佳 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 可以临床诊断GERC 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 减肥 少食多餐 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 避免进食酸性 油腻食物及饮料 避免饮用咖啡及吸烟 高枕卧位 升高床头 制酸药 时间要求3个月以上 一般需2 4周方显疗效 质子泵抑制剂 PPI 首选 H2受体拮抗剂 雷尼替丁或其他类似药物 促胃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治疗胃十二指肠基础疾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失败的严重反流患者 可考虑 4 EB 定义 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EB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部分表现类似CVA 慢性刺激性咳嗽 多为干咳 无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对油烟 灰尘 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 X线胸片正常 肺通气功能正常 气道高反应性检测阴性 PEF日间变异率正常 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 2 5 排除其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 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 治疗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 通常采用ICS治疗 丙酸倍氯米松 每次250 500 g 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 每天2次 持续应用4周以上 推荐使用干粉吸入剂 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 每天10 20mg 持续3 7d 5 AC诊断 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 以下标准供参考 1 慢性咳嗽 多为刺激性干咳 2 肺通气功能正常 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 3 具有下列指征之一 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物质接触史 变应原皮试阳性 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 咳嗽敏感性增高 治疗 抗组胺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 必要时加用吸入或短期 3 7天 口服糖皮质激素 慢性咳嗽其他病因 气管 支气管结核 在慢性咳嗽病因中所占的比例尚不清楚 但在国内并不罕见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 甚至是惟一的临床表现 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改变 临床上极易误诊及漏诊 诊断方法 痰检 肺部高分辨率CT 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气管 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手段 慢性咳嗽其他病因 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可以引起咳嗽 例如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如开博通 悦宁定 洛丁新等 胺碘酮 利尿剂等也可引起咳嗽 只要立即停药 咳嗽即可缓解 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ACEI诱发的咳嗽 发生率约在10 30 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 3 停药4周后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 可用ARB替代ACEI 慢性咳嗽其他病因 心因性咳嗽 心因性咳嗽是由于患者严重心理问题或有意清喉引起 又称为习惯性咳嗽 心理性咳嗽 日间咳嗽 夜间无咳嗽 且咳嗽伴有犬吠或雁鸣的特点 伴焦虑症状 无器质性病变心理性咳嗽的诊断系排他性诊断 只有其它可能的诊断排除后才能考虑心理性咳嗽 慢性咳嗽其他病因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发疾病 原发性纤毛活动不良综合症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畸形 1 气道及肺畸形 2 心脏先天畸形囊性纤维化 CF 慢性咳嗽其他病因 吸入性肺炎 常见有神经功能障碍气管食管瘘胃食道返流 慢性咳嗽其他病因 气道内阻塞和气道外压迫 气道内阻塞有支气管异物结核性肉芽肿 干酪物质阻塞气道外压迫有肿大淋巴结 结核 肿瘤 纵隔肺气肿 纵隔移位 胸腔疾病 重视病史 包括服药史 耳鼻咽喉和消化系统检查史 根据病史选择有关检查 检查由简单到复杂 先常见病 后少见病 诊断和治疗应同步或顺序进行 条件不具备时 根据临床特征和发病比例进行诊断性治疗 部分有效应考虑咳嗽病因的多元性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 初诊患者主要因咳嗽 伴有或不伴咳痰 发热等症状求医 临床评估咳嗽已持续多长时间 咳嗽时间 3周 咳嗽时间3 8周 咳嗽时间 8周 急性咳嗽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亚急性咳嗽感冒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 细菌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 X线胸片检查 有明确病变 肺炎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它 无明确病变 咳嗽变异型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返流性咳嗽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心因性咳嗽 咳嗽病因诊断流程 咳嗽的治疗 对因治疗针对某一特殊疾病的病因或病理机制进行治疗对症治疗若经对因治疗后咳嗽未减轻 则须采用药物治疗针对咳嗽时痰液的量 粘稠度等采用相应的祛痰药治疗 咳嗽的治疗 包括两类 镇咳疗法 控制和消除咳嗽 祛痰止咳疗法 化痰止咳 镇咳疗法 特异性止咳 依据病因采取的止咳措施 非特异性止咳 改变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增高传入冲动的阈值 提高咳嗽中枢的阈值 提高传出冲动的阈值 降低呼吸肌收缩强度 镇咳药物的应用指征 存在咳嗽的并发症 或潜在高度危险 严重咯血 阵发性剧烈干咳 影响休息和睡眠 精神性 咳嗽 阻断咳嗽同期以减轻气道水肿和炎症 等待特异治疗发挥作用期间 减少某些特殊操作 气管镜 气管插管 或外科手术的危险 脑水肿 频繁咳嗽对抗呼吸机 镇咳药的分类 镇咳药物 常用的镇咳药成份 祛痰药的分类 祛痰药物 粘液分泌促进药 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 稀释痰液 粘痰溶解药 直接降解粘痰中的粘性成分 降低粘滞性 使痰液变稀 刺激性祛痰药 如桉叶油 恶心性祛痰药 如愈创木酚甘油醚 支气管激发试验 bronchialprovocationtest 通过某些刺激 诱发气道收缩反应的测定方法气道缩窄程度的测量 气道管径常借助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来判定支气管缩窄的程度 气道阻力 Raw 1 半径4 如 Raw气体流速 Flow 1 Raw 如 FEV1 PEF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分类 刺激因素 刺激方法 作用原理 药物激发 心得安 His Ach LTD4 生物激发 尘螨 物理激发 运动 冷空气 非吸入型激发吸入型激发 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 His Ach 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 HS 运动 AMP 常用的支气管激发试验刺激原 非特异性刺激物药物 乙酰甲胆碱甲酰胆碱心得安介质 组织胺前列腺素F2白三烯D4一般刺激物 冷空气SO2 HCl 10 KCl蒸馏水 高 低渗盐水运动 过度通气 特异性抗原吸入性抗原 尘螨花粉动物毛霉菌豚草职业性抗原 西方红杉木松香蚕丝甲苯二异氰酸盐 诱发剂溶液配制及储备 稀释液 生理盐水原液配制 最高浓度 如5 组胺5 乙酰胆硷1 20抗原按需稀释 常为加倍稀释储备 原液 5 组胺低温 4 避光 可保存一周5 乙酰胆碱低温 4 可保存二周抗原1 20 低温 4 可保存一年稀释液 低温 4 可保存一周 吸入方法 Chai氏 标准 测定法Hargreave氏连续潮气吸入法漳岛任的Astograph法简易手捏式雾化吸入法 支气管激发试验程序 Yan氏简易手捏式雾化吸入法 手捏式雾化器从残气位开始缓慢深吸气吸气开始后同步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