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1页
2012~2013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2页
2012~2013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3页
2012~2013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4页
2012~2013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秋初中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迷惘(wng) 心无旁鹜(w) B狼藉(j) 不屑置辨(bin) C蓦(m)然 姗姗(shn)来迟 D狭隘(i) 销(xio)声匿迹2、下列加点的成语或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我们要强化舆论监督力度,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B 太湖景区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C 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入读。D入世五年后,食品、纺织、服装、建筑、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就业机会将平均增加30%;届时,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将炙手可热。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将军身被坚执锐 B、属予作文以记之C、固以怪之已 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B 21世纪来了,人类能否和平相处,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对世界走势的清醒判断和理智使用自由力量的能力。C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D 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反恐“千里眼”,已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事侦查、消防、环保、交通等众多领域。 5、请为这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6、名著阅读练习(2分)。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 ,作者的国籍是 。(2分)二、阅读与赏析(50分)(一)柳州榕叶落尽偶题(3分)唐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7、 阅读上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下列对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首句中的一个“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B 次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C 诗的三、四两句是物象构成之境,描写了秋天雨后花尽、落叶满庭的景象。D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此诗正是一首情境交融的佳作。(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乱”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分) _(二)(11分)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8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2分)( )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9 翻译句子(4分)。 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惟读书是务。 译文: 10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3分) 11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2分) (三)(6分)令人恐怖的冰川病毒目前,一种真正对人类形成威胁的现象,正在悄无声息地接近,它来自寒冷极地的冰川。 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正在加快。 人类对这一情况的担心,以前只是局限在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更多的陆地这方面。但最近的海洋和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冰川的融化,将会释放出被冻结的许多恐怖病毒。这些病毒眼下被关在那个“魔瓶子”里,一旦有人启开瓶塞,人类可就要遭殃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这些病毒即使经历几千、几万年可能依然保持着生命力。这一点不久前在格陵兰岛上得到了证实。当研究冰层物质的科学家们,从冰川和冰原深处取出大约13000年前的冰层样品时,令人惊骇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古老的冰芯中竟然释放出了一种能够攻击植物的细菌病毒。这表明一旦环境和温度条件许可,这些冻结在极地冰川中的病毒和细菌就会再度活跃、繁殖、传播甚至发生变异,引发大规模的疾病和灾难,从而会导致物种灭绝。 当然这种不幸至今还没有发生过,这是因为地球在它将近50亿年的运动中,它的环境和气候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急剧变化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不幸的是,人类自身却以破坏地球环境使地球变暖的方式在给自己的脖子上套吊索。 研究者发现,在这些古老的冰层中所隐藏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如各种怪异的流感病毒、骨髓灰质病毒。对这些可能重见天日的病毒。美国斯塔摩尔教授指出:“尽管还不能确定有多少病毒会再次返回到现代文明社会中, 也不能确定这些病毒中有多少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但确定无疑的是,这一切将会发生。”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病毒已经在冰底埋藏了很长时间,它们的生命力和传染性不会像从前那样强烈,真正的危险可能会非常遥远。然而,从理论上讲。谁也不能武断地说,这些重见天日的古老的细菌和病毒不会再次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有无数生物物种在极短的时期内神秘的消失,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然是恐龙了。今天主宰着地球的人类,会不会因为冰川融化所引发的灾难而重蹈恐龙灭绝的覆辙?12、作者认为冰川病毒可能肆虐人类的依据是什么?(1分)_13、文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文中第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四)(6分)不感恩的政治 俄罗斯有一个童话叫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渔夫对金鱼有救命之恩,金鱼自然知恩必报,但渔夫却在贪得无厌的渔婆的怂恿下提出一个比一个贪婪的要求,最后金鱼忍无可忍,终于扬长而去。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像那个贪得无厌的渔婆,总是要求臣民对“皇恩”承担无限的义务,即所谓的“忠”。 甚至被皇帝老儿赏根绳子自尽也还得谢恩。皇帝老儿或许真的算恩人,或封官,或赏赐,或大赦,或“平定海内”什么的,但报恩者承担的义务也实在沉重得太不成比例了,满门抄斩还得叫声“谢主隆恩”。“皇恩”其实只是政治的伴生物,民主政治永远是一种不感恩的政治。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因为他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应当说不仅有“恩”于英国,也有“恩”于全人类,但就在战争结束之际的大选中,英国人民抛弃了他。他在知道自己失去首相职位之后意味深长地引用了古希腊人的一句名言:“对自己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一个特点。”丘吉尔说对了,强大的民族是“忘恩负义”的,但是,还不甚强大但正在觉醒起来的民族也会变得“忘恩负义”韩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两个前总统卢泰愚和全斗焕。但是,“忘恩负义”的韩国人民把他们双双送进了大牢,韩国人民没有因为他们的功而原谅他们犯下的罪。其实,丘吉尔也罢,卢泰愚、全斗焕也罢,都大可不必责怪他们的人民“忘恩负义”。说透了,一切统治者对人民都没有恩。因为,如果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那么,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干好了人民可以拥戴他,干不好人民可以叫他让位,犯了罪人民还要把他送上法庭。如果统治者的权力不是人民赋予的,那么他的统治就是不合法的。 如果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对统治者不再感激涕零,不再磕头效忠,不再三呼万岁,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学会了“忘恩负义”,那么,这个民族有朝一日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的。1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_16、作者为什么举出了丘吉尔的例子之后,还要举出卢泰愚、金斗焕的例子?(2分) 17、文章最后一段说:“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学会了忘恩负义,那么,这个民族有朝一日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的。”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五)(14分)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A)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B)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8、文中第段中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3分) 19、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4分) 20、 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4分) 21、 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两个自然段的划线句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3分) (六)(10分)22、根据课文默写。(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2)蒹葭苍苍,_,_,_。(3)竹外桃花三两枝, 。(4)阡陌交通,_。(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6)桃花源记中表现人民生活和平欢乐的语句是:_,_。三、表达与交流(68分)23、(8分)2012年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教育部门如此重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