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教案高一语文组 雷芳春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结合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投影】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问: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春 朱自清 )二、引导学生复习,了解有关作者的情况,简介作者背景:1、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2、背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还没有掌握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作者既对现实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斗争形 势,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于是“心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 3、解题: 荷塘:在清华大学校园内(作者时任清华大学教授。) 荷塘上的月色明确描写对象(并列短语) 月色下的荷塘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1、字词:蓊蓊(wngwng)郁郁 煤屑(xi) 踱(du)着 弥(m)望 点缀(zhu) 袅娜 (nio nu) 羞涩(s) 缕缕(l)脉脉 (mm) 酣(hn)眠 倩(qin)影 敛裾(j) 霎(sh)时 2、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讨论、思考下列问题)作者为什么在月夜里游荷塘?(用课本的话回答)作者的游踪是什么?具体的所见(哪些景物)所感是什么? 作者在游荷塘的过程中,思想情感有怎样的变化?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1、 作者游荷塘的原因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课文开头,依据是课文的第二句话)2、 游踪 所见景物 景物特点 作者情感家 里 寂寞 蓊蓊郁郁小煤屑路 树、月色 阴森森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 淡淡的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优雅、宁静朦胧 荷叶 荷塘(月色下)荷塘(月色下) 荷花 荷香 荷波3、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心里颇不宁静 在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在自 (直抒胸臆)然美中,有淡淡的喜悦 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忧愁) 惦记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回到家(现实)联想淡淡的朦胧柔和采莲赋西洲曲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但又觉得自己早已无福消受。(无法解脱)美好、有趣的江南风俗阴阴的没精打采热闹树色灯光蝉声、蛙声荷塘四周月光青雾云天树影灯光荷塘上的月色 流水课堂练习:填空:(1)曲曲(qq)折折 曲(q)调(2)脉脉( mm) 脉( mi)络(3)袅( nio)娜 枭( xio)雄(4)倩( qin)影 靓( ling)女课后练习:背诵第 4 6段,并找出文章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或句子。第二课时【导入新课】:【投影】关于月亮的诗文: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关于荷花的诗文: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2、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可见,月色与荷花是文人墨客所钟情的,朱自清老先生对月色与荷花也是情有独钟,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面对那“日日走过的”那片荷塘所体现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品位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来领略荷塘的魅力。【文本解读】:一、 信息筛选荷塘月色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不难发现,文章中作者集笔力写的段落在4、5、6自然段。也就是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找同学读这三段,感受写作的技巧。二、 合作探究1 理清文章的层次。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 具有很强的层次感2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3 体会词语的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分析鉴赏】: 拓展:【投影】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总一个、愁字了得! 师:请大家谈谈你对这首作品中叠词使用的效果。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