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后灾区儿童心理应激障碍表现及疏导对策来源:广东省医药卫生信息网点击数: 509更新时间:2008-12-2文章录入:std1 【关键词】 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应激障碍表现*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SH052)地震属于重大灾难事件的一种,极易导致当事人特别是儿童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沮丧、紧张、焦虑、恐惧等,亟需开展心理救助与照顾1。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初步分析地震后儿童创伤引起心理应激障碍表现,并希望通过个案管理以及小组辅导对地震后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促进儿童受创伤心理的恢复,为灾区心理救助提供思路。1 地震后灾区儿童应激障碍表现1.1 地震后灾区儿童应激障碍身心表现 主要表现为持续紧张状况甚至失眠;经常恐惧,对外界情况做出不适当的反映;对刺激过分反应;神经质和无法安稳,或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并有生理症状,如口吃、失禁、遗尿症、头晕以及胃痛等2。从地震后立即或短暂的反应征兆来看,主要可能表现为头痛、心跳加速、声音模糊不清、恶心想呕吐、抽筋绞痛、大量流汗、头昏眼花以及出现一些被惊吓的反应等;而从地震后持续或长期的反应征兆来看,主要表现为总是觉得很累、经常生病等。1.2 地震后灾区儿童应激障碍精神表现 经历过重大地震灾难后,可能会造成儿童与现实的脱离,无法和目前情境连系,经常感到害怕,余震、火灾、瓦斯味或烟雾等都极容易唤起其害怕的感觉。儿童会不断重复受创伤经历,并显得兴奋和极端的不稳定及焦躁;有时又会突然变得非常沉默寡言;会突然诉说不真实的经历;不断做噩梦;重复诉说和灾害有关的事情3。从地震后的立即或短暂的反应征兆来看,主要可能表现为害怕恐惧、容易暴躁、焦虑不安、挫折沮丧以及生气愤怒等;而从地震后持续或长期的反应征兆来看,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伤难过、生气怨恨、愧疚自责、恐惧地震再度发生、过度敏感、担心身体有毛病等。1.3 地震后灾区儿童应激障碍的认知表现 主要表现为有罪恶感、无力感以及深度自责,认为灾害是由于自己的问题所引起的。由此,儿童比较容易变得忧郁,甚至有时有自伤行为或暴力行为。从地震后的立即或短暂的反应征兆来看,主要表现为对某些事情感到迷惑、无法顺利解决问题、时间概念模糊不清、无法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记忆退化以及生活混乱、无所适从等;而从地震后持续或长期的反应征兆来看,主要表现为害怕自己会发疯、不断回想可怕的事、否认灾害对自己的重要影响以及无法专心等。1.4 地震后灾区儿童应激障碍的行为表现 行为以及社会方面主要表现为儿童对外在世界的反应减少,情感或心理的活动呈现麻痹状态,常常面无表情或者缺乏心思,沉默寡言或退缩,生活能力衰退,甚至无法自己进食和换衣服,无法执行每天基本生活的活动,记忆和集中力减退,学校活动减少。从地震后的立即或短暂的反应征兆来看,主要表现为动作变慢、到处乱走、无精打采、歇斯底里、行为失控以及过动状态等;而从地震后持续或长期的反应征兆来看,主要表现为睡眠不好、自我伤害、生活方式突然改变、变成比较独来独往、总是不断告诉别人这个意外、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恶化、产生激辩、恶梦、逃避出现在意外事件发生的现场,甚至在随后的日子里出现具体的药物或酒精滥用行为等4。2 地震后灾区儿童心理疏导对策2.1 通过个案辅导以及个案管理提供受灾儿童的心理重建 个案工作对于儿童心理照顾的介入,可以给受灾儿童直接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冲突和震荡期,并发挥恢复性调适的独特作用;还可以协助儿童学会更有效地处理情绪纠结,使他们能够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接纳个人的不愉快经历,树立生活的信心,从而增强受灾儿童人格的成长与适应性5。个案工作对儿童心理照顾的介入突破了传统心理救助仅仅重在心理层面的干预局限,注重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综合生态模式去思考与协助儿童,使儿童能够得到长久的照顾。(1)要减轻儿童心理的压力,并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儿童的情感得以宣泄。可以让儿童或家属谈论整个创伤的经过,可以让儿童用画画或简单游戏的方式来表现,透过诉说、书写或哭泣可以澄清感情和思想,减轻压力;可以透过他人对儿童的了解和接纳,让儿童有机会与其他儿童一同分享经历,释放消极情绪;(2)要关心儿童的照顾者或者监护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儿童的照顾者或监护人是持续提供给儿童安全感的人,因此,要通过辅导方式加强儿童照顾者和监护人的心理健康,减轻他们的压力,并教给他们更多的儿童辅导技巧,共同促进儿童心理的康复;(3)要平衡儿童及其家庭的心理支持以及物质支持6。给予受灾儿童及其家庭基本的物质需要,并能够对儿童心理照顾做长期的安排和规划。最好能够通过家庭社会工作以及社区社会工作的方式来加以维持。2.2 通过小组情境以及小组活动促进受灾儿童的心理康复 小组工作对于儿童心理照顾的介入,有利于受灾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得到外界的支持,小组能够为他们植入希望。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通过分享而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并能够通过信息和建议的相互分享来达成互助。小组工作提供了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引导受灾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抒发情绪,释放被压抑的情感,从而化解当事人由于长时间压抑消极情绪所导致的次级危机7;小组工作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利他主义的成长机会,增强自我形象。小组独有的情境以及氛围可以通过具有相同经验的儿童小组经验的分享,减轻儿童的心理创伤,达到心理康复的效果,最终通过儿童的相互支持与社会性活动促进其社会康复。(1)在受灾儿童心理照顾的小组工作中,要收集受灾儿童的相关背景信息,并与儿童所在的家庭或者其监护人建立信赖的关系,鼓励父母或监护人能够与儿童一起参加小组活动;(2)要通过小组活动提供多种方式让儿童能够和别人分享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并积极接纳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受创伤的情绪和压力,而避免做评判;(3)要深入了解不同受灾儿童的背景及其心理需求,通过小组的方式鼓励儿童在安全、轻松的环境下深入讨论其经历;最后,要十分注意小组的平等性、互助性以及保密性,避免受灾儿童在小组中受到二次伤害,更要避免儿童的私人信息被泄露出去。除此之外,受灾儿童心理照顾还可以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照顾模式以及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方式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系统地促进受灾儿童心理康复。3 结语 地震作为危机事件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形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在身心、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有关合同履行的具体规定
- 2025【餐饮业连锁经营】:区域代理合同B
- 2025年保密考试及答案
- 天津编导联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pccm考试题及答案
- 水质溯源调查方案范本
- 德州不锈钢风管施工方案
- 丘陵地区旱改水施工方案
- 2025房产交易简化版合同
- 安庆楼顶发光字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铜软连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学情检测试题
- 2025年印刷行业趋势分析报告
- 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
- 2025年中考英语高频词汇表
- 《钠离子电池简介》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水的组成说课课案》课件
- 理疗课件教学课件
- 起重作业十不吊、八严禁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