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及审核指导书 本指导书对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并提出了方案审核的要求,为中国移动集团内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编制及审核的参考规范,请各省市公司参照执行。 第一部分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11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流程及分工1.1设计流程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可分为事前准备、初步规划、现场勘查、模拟测试及方案设计5个步骤,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规划室分系统方案现场勘查机房勘查主设备安装电源配套传输承重分布系统勘查主干路由RRU安装条件平层路由器件托盘天线补点条件GPS天馈线符合初判模拟测试对楼宇内典型楼层的传播环境进行验证具备条件事前准备(研读原有方案及测试报告)NNY方案调整正式方案编制Y调整量小的可在现场完成图1室内分布系统勘查设计流程图1.2设计分工室内分布系统的站点设计通常可分为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和GSM网络不同,室内分布系统基本都采用BBU+RRU设备,且RRU大多没有安装在机房中,因此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有必要对室内分布设计分工进行规范。 信源设计主要包括现场勘查和方案编制两部分?信源设计的现场勘查主要是进行机房勘查,勘查内容有主设备安装、电源配套、传输配套及承重、GPS安装位置等;?方案编制主要包括信源选择、容量核算、小区规划、频率规划、RRU规划及设计、预算编制等;分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现场勘查、模拟测试和方案编制三部分?分布系统设计的现场勘查主要是进行分布系统勘查,主要勘查内容有主干路由、RRU安装位置及安装条件、平层路由、天线安装、GPS走线路由等;?模拟测试主要通过将TD模拟信号馈入特定测试点的方式,对室内分布设计方案进行初步验证,以确定设计方案的实际覆盖效果。 ?方案编制主要包括功率核算、RRU规划及设计、分布系统的馈线、天线、有源及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切换区规划、外泄控制、预算编制等;从上述描述可知,室内分布站的RRU规划需要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共同完成,为明确各自的具体任务,建议分工如下首先由分布系统设计根据功率核算提出RRU数量需求,由信源设计确定RRU数量是否满足容量需求;双方共同确认RRU数量后,由分布系统设计进行RRU安装设计(包括安装位置、安装方式、供电路由、光缆路由等),并将RRU安装设计方案提供给信源设计,由信源设计完成BBU至RRU光接口使用设计、分区设计以及采用机房直流供电RRU的电源系统设计。 另外考虑到工程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建议GPS安装由信源设计和分布系统设计共同完成,由信源设计指定几个候选的GPS安装位置,提供给分布系统设计,由分布系统设计根据走线便利程度确定最终的GPS安装位置及具体的GPS馈线走线路由。 22事前准备在事前准备阶段,对于已建设2G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搜集物业点基本情况、已有2G室分方案说明、2G室分系统图和分布图、2G室分验收测试报告等资料,通过了解分析现有2G室内分布系统方案来初步规划室分方案;对于未建设2G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搜集物业点基本情况及建筑结构图纸,了解建筑物结构及材质等信息初步规划室分方案。 (1)物业点基本情况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经纬度、用途、楼高楼层、建筑面积、电梯分布,覆盖目标、用户密度及话务预测等;根据物业的重要性及用户需求,确定TD室分覆盖范围;根据用户分布及业务预测,确定TD室分信源,小区划分及载频配置。 (2)室分方案说明及设计图纸(建筑结构图纸)包括分区及载频配置,机房信源安装,分布系统有源/无源、主干及平层路由、设备器件安装及取电、天线安装方式、是否支持TD频段等。 根据图纸所描述楼层隔断数量及分布、2G室分天线位置及间距,大致判断天线密度是否满足TD覆盖的需要,如不满足,需考虑补点方案。 同时根据图纸及说明也可初步规划RRU数量及分布、RRU可选取的安装位置以及RRU与BBU、后级RRU与前级RRU之间的光缆路由。 (3)2G室分分布验收测试报告2G验收测试报告中的接收信号场强图可做为TD覆盖规划的参考。 33方案规划3.1信源规划及设计3.1.1信源选择室内覆盖可选择的信源有BBU+RRU、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三种类型,三种信源类型的特点对比如下表所示,考虑目前网络重点覆盖数据业务需求区域的建设策略,建议采用BBU+RRU作为信号源,RRU的使用数量需基于覆盖和容量两方面需求的考虑。 对于2G室内分布改造站点,BBU的安装位置应尽量接近原有2G信源设备(微蜂窝或光纤直放站),以利于方便引接原有的传输设备或传输光缆。 表1信源特性对比表信源特点应用场景BBU+RRU信源话务容量大,组网灵活;能将富裕话务容量进行拉远,有效利用资源;需要传输光纤资源;对机房及电源要求不高可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尤其适合应用在话务量较高的写字楼、商场、酒店等重要建筑物及建筑群的覆盖。 光纤直放站信源不能新增话务容量;需要光纤资源;对安装环境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主要应用在覆盖区域分散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 绝大部分场景可采用RRU拉远替代光纤直放站。 无线直放站信源不能新增话务容量;不需要光纤资源;对安装环境和电源要求低,建设周期短主要应用在传输不易到达的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 大型写字楼、酒店、大型展览和体育场馆、通信市场、大学校园高档住宅小区等,日后数据业务需求比较大的场所,RRU的数量应更多从日后分裂小区以满足容量需求考虑。 3.1.2容量核算根据TD业务模型及频率配置特点,将TD容量核算分为R4业务容量核算和HSDPA业务容量核算,其中R4载波主要承载话音、可视电话和低速数据业务,HSDPA载波主要承载高速下行数据业务,具体容量核算方法如下3.1.2.1R4业务容量核算方法针对3G R4业务,目前通常使用的容量核算方法有等效爱尔兰、后爱尔兰、坎贝尔和随机背包算法。 四种容量核算办法对比如下表表2不同容量核算方法优缺点对比表算法名称基本特点优点缺点等效爱尔兰将混合业务等效成某一种业务,从而计算总的业务量,然后根据等效的总业务量计算所需的信道资源计算相对简单直观,易于实际应用用不同业务做为等效标准业务,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不能体现不同业务的QoS需求差异后爱尔兰分别计算每种业务所需的资源,再进行相加,计算得到所需的信道资源计算相对简单直观,易于实际应用;可以体现不同业务QoS需求差异分别计算各业务需求,不符合实际网络中所有信道资源被各种业务共享的情况,计算得到资源需求较多,相对悲观坎贝尔综合考虑所有业务需求,构造一个虚拟业务,计算总的等效业务量和系统提供该业务的信道数量计算比较简单,易于实际应用;计算结果适度不能体现不同业务的QoS需求差异;SK算法通过随机背包迭代算法,计算基于混合业务且满足不同QoS需求所需的信道资源沿用了ATM网络流量计算的基本思路和管道共享的概念,可体现不同业务的QoS需求计算量大,比较复杂,不便于实际应用;对PS业务非实时性的特点体现不够。 假设网络业务模型为用户话音业务忙时话务量0.019Erl/用户(2%呼损),可视电话业务忙时话务量0.001Erl/用户(5%呼损),渗透率100。 用户忙时数据流量250bps/用户(900kbitBH),渗透率为100,上下行流量比14,业务承载比PS64:PS128:PS3846:3:1。 四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单小区不同载频配置下(时隙配置为24)支持R4用户数量如下表表3某业务模型下不同载波R4业务容量核算结果(时隙配置24)单小区R4载频数量等效爱尔兰(等效为CS12.2K业务)后爱尔兰坎贝尔(虚拟业务为50K业务)SK算法单载频341256257114两载频874696839675三载频1446116514611202四载频2033164821xx58五载频2605214027992327六载频3180263835502921(注表中数据是在某假设业务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应用表中具体数据时应考虑各地实际业务模型和假设业务模型的匹配程度。 )从上表看出采用CS12.2K业务为等效业务的等效爱尔兰法计算结果最乐观,而后爱尔兰和SK算法相对悲观。 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数据论证某种容量核算方法更准确,考虑到计算的便利性,建议采用相对保守的后爱尔兰方法做为初期容量核算方法。 3.1.2.2HSDPA容量核算方法由于TD-HSDPA业务信道为HS-PDSCH,其本质为共享信道,相对于R4业务的专用信道具有以下特征?业务信道为共享信道,其业务信道的带宽不会导致用户接入的拥塞,但较小的速率会影响用户感受;?接入用户数量受限于伴随信道配置;?传输格式和调制方式通过AMC调整,单位码道上的承载速率不固定;因此,对于TD-HSDPA系统,需采用R4系统不同的容量核算办法,建议采用HSDPA系统平均速率和最大接入用户数两个容量指标来核算HSDPA容量。 综合考虑目前测试数据及技术现状,单载波HSDPA的平均吞吐量建议按照960kbps(按峰值速率1.6Mbps的60)计算,最大接入用户数按照12个(按下行两倍帧分复用)进行容量核算,假设HSDPA卡用户的忙时平均吞吐量20Kbps,上下行流量比19,卡用户忙时激活比为30,则不同载波支持的HSDPA卡用户容量见下表表4某业务模型下不同载波HSDPA业务容量核算结果(时隙配置24)单小区HSDPA载频数量HSDPA平均吞吐量(kbps)(按峰值速率的60计算)最大接入用户数(按下行两倍帧分复用)HSDPA卡用户容量(假设HSDPA卡用户的忙时平均吞吐量20Kbps,上下行流量比19,卡用户忙时激活比为30)单载频9601240两载频19202480三载频288036120四载频384048160五载频480060200六载频5760722403.1.2.3载频估算对建设TD室内分布的物业点载频配置估算应结合上述容量核算方法及用户密度和单用户业务量预测值综合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根据各场景的用户密度、移动占有率、TD用户渗透率等参数核算TD用户密度。 (2)根据各物业点用户密度以及各类业务的渗透率、每用户业务量估算R4业务密度。 (3)根据各物业点用户密度以及HSDPA业务的渗透率、每用户业务量估算HSDPA业务密度,同时根据忙时激活率估算HSDPA激活用户数密度。 (4)根据各物业点建筑物面积,计算R4业务量及HSDPA业务量,对R4业务选择上述四种方法中某一种或某几种综合计算R4载波需求,对HSDPA根据平均吞吐量和支持的同时在线用户数计算HSDPA载波需求,确定载波需求时应考虑网络利用率因素。 3.1.3小区规划采用BBU+RRU的组网,其组网方式比较灵活,多个RRU既可以合并小区也可以将多个RRU分裂成多个小区,小区规划原则如下 (1)小区数量尽可能少,满足近期业务需求多小区会增加切换,引入干扰,因此,在满足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最少的小区进行覆盖。 (2)电梯分区尽量和低楼层小区划分为同一小区,同类功能的电梯分为同一个小区。 3.1.4频率规划中国移动使用18801900MHz(A频段)和xx2025MHz(B频段),总计35MHz频率,室内分布频率配置原则为 (1)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 在频率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 (2)在建筑高度超过15层以上的区域,为室内覆盖保留3个专用频点解决高层干扰问题。 在频率紧张的区域至少保留一个专门频点用于室内主载频。 (3)室内分布主要使用xxxxMHz(B频段5MHz),对容量需求较大的站点可扩展使用18801890MHz(A频段10MHz)。 3.2分布系统规划及设计3.2.1功率核算3.2.1.1功率核算关键指标 (1)信源输出功率室内分布系统,采用PCCPCH信道功率进行功率预算,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按照PCCPCH信道功率(双码道)为32dBm。 (2)边缘场强?普通建筑物PCCPCH RSCP=-80dBm C/I=0dB;?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dBm C/I=-3dB。 (3)天线口功率室内覆盖应本着“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天线口功率不超过10dBm。 (4)最小耦合损耗要求TD基站和终端间的最小耦合损耗应大于57.5dB。 TD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考虑MCL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保证分布系统路径损耗和天线至最近终端间的空间损耗之和大于允许的最小耦合损耗值。 3.2.1.2空间传播损耗 (1)传播模型由于室内环境的多样性,理论上很难采用一种传播模型来准确分析室内覆盖系统,进行实际模型测试是比较准确的。 通常做理论估算空间传播损耗时是可使用衰减因子传播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路径损耗的公式如下PathLoss(dB)=PL(d0)+10*n*Log(d/d0)+R其中PL(d0)距天线1米处的路径衰减2025MHz时的典型值为38.5dB;d为传播距离;n为衰减因子。 对不同的无线环境,衰减因子n的取值有所不同。 不同环境下n的取值如下表所示。 表衰减因子取值表环境衰减因子n自由空间2全开放环境2.02.5半开放环境2.53.0较封闭环境3.03.5R附加衰减因子。 指由于楼板、隔板、墙壁等引起的附加损耗。 表附加衰减因子取值表类型混凝土(承重墙)砖墙玻璃石膏板钢筋混凝土(有窗)混凝土地板电梯顶穿透损耗(dB)25-30866-18151220-30 (2)覆盖核算方法及关键参数说明参数说明天线口功率(PCCPCH,dBm)天线口PCCPCH信道(双码道)功率一般建议不超过10dBm。 对于体育场馆、空旷展览中心、会场等特殊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 天线类型采用的天线类型,全向/定向/对数周期等天线增益(dBi)根据天线类型确定接收电平要求(PCCPCH,dBm)室内分布无线覆盖边缘信号要求为1)普通建筑物PCCPCH RSCP=-80dBm C/I=0dB。 2)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dBm C/I=-3dB。 最大允许路径损耗(dB)空间传播最大允许路径损耗总穿透损耗(dB)根据穿透墙体的情况确定墙体材质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选取单墙体穿透损耗(dB)根据墙体材质确定空间传播损耗指数根据传播环境确定,一般取值为2-3.5传播距离(m)单天线覆盖半径3.2.1.3分布系统损耗分布系统损耗包括功分器、耦合器和合路器的器件损耗以及馈线损耗,器件损耗主要参考使用器件的性能指标计算,而馈线损耗可参照下表数据计算。 各种馈线在不同频段内的损耗指标表100米馈线损耗馈线类型900MHz2000MHz2400MHz8D馈线14.0dB约23dB约26dB10D馈线11.1dB约18dB约21dB1/2馈线6.9dB10.7dB12.1dB7/8馈线3.9dB6.1dB7.0dB3.2.2RRU规划 (1)RRU数量及安装根据2G室分分布、系统图纸或建筑结构图纸,初步规划RRU的类型、数量及安装位置,RRU规划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RRU数量及分布需满足TD覆盖电平要求;?RRU选取位置,尽可能靠近2G有源设备或器件箱/托盘位置,便于安装、维护及取电;?应考虑RRU与BBU、后级RRU与前级RRU之间光缆路由实施的便利性。 (2)单通道RRU和多通道RRU选择单通道RRU具有功率大、安装灵活、便于A频段引入的优点,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建议优选单通道RRU。 对于部分通道数需求较多且多通道RRU功率能够满足覆盖要求的分布系统,也可选用多通道RRU。 单通道RRU和多通道RRU比较如下表RRU类型设备特性优劣势对比适用场景单通道RRU 1、1个功率输出端口 2、端口输出功率10W 1、功率高 2、功率输出位置灵活 3、放置分散,不利于维护全部场景,可完全替代多通道RRU多通道RRU 1、8个功率输出端口 2、端口输出功率5W 1、设备数量少,便于维护 2、相对单通道,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3、功率低 4、8个功率输出端口集中,使用不灵活 5、对安装条件要求较高特殊场景,如建筑面积较大,建筑结构环形对称,平层面积大,竖井较少的场景。 (3)RRU分区规划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建议隔离度应大于12dB),以利于提高空分复用性能及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 (4)RRU级联充分利用BBU所有的光口,减少级联,设计时充分利用BBU能够提供的光口数量,减少级联。 建议通常情况下室内分布系统RRU级联级数建议为3级以内,最多不超过5级。 3.2.3切换区规划3.2.3.1室内进出口的切换设计室内要求设计切换带在出入口外5米范围内,切换带应避免落在马路上。 3.2.3.2窗户边切换设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使得室内用户尽量接入室内小区 (1)天线适当靠近窗边,使得窗口处室内信号最强,避免室内外信号的切换。 (2)调整小区选择和重选参数,使用户容易选到室内小区。 (3)在多小区配置时,高层室内小区和室外小区采用单向邻区策略或不配置邻区关系。 3.2.3.3电梯的切换设计原则 (1)进出电梯切换区域应该设在电梯厅而不是电梯门口; (2)同一电梯运行过程中没有切换。 3.2.4外泄控制应通过“多天线、小功率”的设计方式,通过控制天线口功率、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阻挡、合理的天线安装位置来实现对泄漏电平的精确控制,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PCCPCH RSCP95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PCCPCH RSCP比室外主小区PCCPCH RSCP低10dB(当建筑物距离道路不足10米时,以道路靠建筑一侧作为参考点)。 建议对13楼进行外泄模拟测试,并在模拟测试图纸中标注室内信号泄漏到室外的信号强度。 3.3室分的平滑扩容及演进3.3.1RRU规划及设计要点为实现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在前期规划和设计时应 (1)原则上应采用多个单通道RRU或多通道RRU进行物业点覆盖,以利于使用空分复用功能;对于业务需求较小的物业点,可以采用单个单通道RRU进行覆盖。 (2)针对业务需求特别高的站点,在满足覆盖需求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RRU的数量,便于通过小区分裂的方式快速扩容。 (3)在业务需求特别高的站点,预留A频段RRU及合路器的安装位置,并考虑供电需求。 3.3.2光纤布放为便于引入A频段及LTE,在业务需求高并且施工条件具备的站点,在线井的垂直方向布放一根24芯以上的光纤,确保光纤到达线井的每个楼层。 此外在RRU所到之处,至少布放6芯光纤(使用2芯,预留4芯)。 3.3.3扩容方式建议随着用户逐步增长,业务量将逐步增加,室内分布系统也需求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扩容,扩容方式优先顺序为开启空分复用功能、增加载波、小区分裂 (1)HSDPA空分复用技术可以在不改变系统标准、不改变网络结构、不改变数据卡(或终端)的情况下,仅通过对基站进行软件升级,就能够实现室内HSDPA小区数据业务流量总吞吐能力有效提高。 因此在HSDPA容量需求高的站点应首先考虑开启空分复用功能增加系统吞吐量,保证用户感知。 (2)当开启空分复用后仍不能满足容量需求的情况下,可利用小区分裂的方式增加室分站点容量。 (3)对于开启空分仍不能满足容量需求的站点,可考虑利用A频段频点增加载波来扩容,室分单小区最大配置可达到9载波(其中B频段3载波、A频段6载波)。 3.4分布系统建设及改造3.4.1馈线改造在原分布系统功率分配不够且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按照如下原则进行馈线改造 (1)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m的8D/10D馈线均需更换为1/2馈线;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 (2)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 3.4.2功分器和耦合器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驻波比、损耗需求选取合适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0MHz。 根据功率分配的需要,也可以对原来支持TD频段的功分器或耦合器进行分配比的调整。 3.4.3天线选择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2500MHz。 根据设计需要且条件允许时,对原来设计安装位置不合理的天线,进行移位改造。 利用原天线无法满足TD覆盖要求时,需考虑新增天线,尽量考虑末端分裂的方式新增天线。 3.4.4合路器选择及改造TD网络三期工程新建或改造室内分布系统涉及合路器改造时,原则上要求配置同时支持A、B频段的合路器。 对于TD网络三期工程暂不引入A频段的室内分布系统站点,可暂不对前期已完成改造可支持B频段的合路器更换为同时支持A、B频段的合路器。 对已经进行过WCDMA改造,已经安装了合路器的室内分布系统,需进行合路器改造。 改造时TD接入点尽量考虑在原来合路器处接入。 如果无法在原合路器处接入,且当原合路器位于TD接入点后面时,必须拆除原来的合路器,否则TD接入后,系统仍然没有TD信号。 3.4.5合路方式TD合路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 (1)和GSM共用主干路由,称为前端合路。 (2)系统新建主干路由,在平层和GSM合路共用,称为后端合路。 前端合路方式主要用于小型建筑物,不需对馈线做大的改造即能满足系统要求的情况。 后端合路主要用于中型、大型建筑物,该方式对GSM影响较小,且调整灵活,可以方便采用系统的多通道覆盖方式。 3.4.6RRU设备取电原则 (1)RRU设备尽量采用信号源处的电源为其供电。 (2)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时,用标配的供电电缆从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 (3)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且300m时,可根据现场条件,结合设备装机位置、线缆敷设难易程度、RRU数量等情况,综合考虑RRU供电方式a)使用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RRU供电,标配的供电电缆不能满足电压降的要求时,可加粗供电电缆线径;b)线缆数量较多或敷设路由困难时,单独采用-48V直流电源为RRU供电,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c)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交流220V电源为RRU供电,但需注意要求该交流电源为-48V直流电源加逆变器,且逆变器为N+1工作方式; (4)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300m时,宜单独采用-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为RRU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交流220V电源为RRU供电,但需注意要求该交流电源为-48V直流电源加逆变器,且逆变器为N+1工作方式。 44现场勘查4.1勘测仪器 (1)GSM路测仪器,用于现场测试GSM信号; (2)路测仪器,用于有TD室外信号覆盖的区域,测试TD信号; (3)数码相机,用于现场照片采集; (4)手持GPS,用于测试GPS天线安装位置接收到的卫星数量; (5)模拟测试设备,用于现场模拟测试,确定天线安装位置;4.2现场勘测记录数据 (1)地理位置现场勘测要确定站点地理位置,对于竣工文件中地理信息不准确或者发生变化的要进行纠正。 (2)站点经纬度经纬度是无线网络规划根据,勘测时要重新测试经纬度,避免因2G经纬度错误造成TD规划错误,室内分布站点经纬度建议采用建筑物大门口的经纬度数据。 (3)楼宇性质、建筑结构;现场勘测,首先要详细勘查当前的楼宇性质、楼宇用途、建筑结构等与竣工图纸是否有出入,如楼宇性质和建筑结构发生变化,要现场画图更正,如果变化太大,可向业主重新索取图纸。 (4)覆盖范围确定根据业务需求现场要确定具体的覆盖范围,并最终在方案Word文档和图纸中明确站点的覆盖范围。 (5)天线位置根据竣工平面图、实际模拟测试结果,现场在图纸上标注确定天线位置(标准层标注1张即可)。 (6)主干路由和有源设备安装位置确定现场勘测要确定主干路由和有源设备安装位置、取电方法和取电位置。 (7)GPS设计TD站点勘测时,确定GPS安装位置时,应满足上方90度范围内(或至少南向45度)应无建筑物遮挡,且高于其附近金属物一定距离,以避免干扰。 要通过手持GPS终端测试能够接收到稳定的4颗以上卫星,并现场拍下GPS安装位置的照片。 (8)测试当前GSM/TD信号覆盖情况为了确定覆盖目标区域当前GSM覆盖情况,现场勘测需要测试室内外GSM的信号强度,以作为TD室内覆盖场强以及室外对室内干扰情况的评估。 有TD室外覆盖的地方,需要测试TD信号,以作为室外对室内干扰情况的参考。 55模拟测试5.1模拟测试的目的模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对室内分布设计方案进行初步验证,以确定设计方案的实际覆盖效果,TD模拟测试一般在TD室内分布设计方案初步形成,或者根据2G室分方案能大致推定TD覆盖薄弱区域时进行,模测要测试者自行搭建信号源来测试。 5.2模拟测试方法及要求5.2.1模测工具及文件 (1)测试手机(或其他测试仪表) (2)扫频仪 (3)模拟信号发生器 (4)手提电脑(测试分析软件) (5)三脚架 (6)指北针、GPS (7)所测建筑物的平面图 (8)数码相机 (9)皮尺或测距仪5.2.2测试点选择测试点应选择重点覆盖区域的位置;测试点应选择天线覆盖边缘的位置;测试点应选择信号容易外泄的窗边等位置;模测分析应保证所有楼层的天线都能满足其目标覆盖区的覆盖效果;测试点应包含室内、室外切换区的位置。 室分初步方案中全向天线入口功率最低的点,以最差点的情况来推算楼层内所有天线都满足覆盖电平要求。 普通住宅中结构类似楼层的一个天线点,以此验证测试说明楼内的一般覆盖情况。 大型建筑物首层大堂或门厅等重点覆盖区域,以及外泄测试。 地下停车场等采用“大功率、少天线”的区域,适当选点测试验证。 根据室分初步方案,对电梯内信号强度进行模测。 其它需要验证室分覆盖效果的特殊位置。 5.2.3测试方法 (1)定点测试定点测量,手动记录,较便捷迅速,适合大规模室内分布站点测试中采用,测试方法?将发射机信号馈入吸顶天线进行测试;?发射机根据2G分布情况选择适当位置馈入分布系统。 ?场强测试点尽量选取天线下方、距天线3米处、边缘区域(10米处)以及特殊区域等点位。 选取两个方向,分布对近、中、远距离选点测试(6个测试点)。 ?清晰记录3G信号馈入情况及选点测试结果,具体如下将各点测试结果记录,根据设计后的出口功率进行效果推算和分析 (2)连续测试通过手提电脑(测试分析软件)记录测量路线上的电平,数据详尽量化,但复杂耗时,一般在重点楼宇或复杂区域内采用此模式,测试工具导频发射机(或3G频段模拟发射机)、手提电脑(测试分析软件)等,测试方法?将导频发射机模拟TD信号馈入吸顶天线进行测试;?导频发射机根据2G分布情况选择适当位置馈入分布系统。 ?场强测试时,测试路线尽量包括天线下方、天线覆盖边缘、房间、过道等区域。 ?导出测试参数。 66方案编制要求6.1设计图纸要求每个方案要包含以下图纸 (1)系统组网图 (2)系统原理图 (3)安装图?RRU光纤及供电电缆路由图,RRU在同一水平面时画平面图,在不同水平面时画侧视图?天线安装平面图?RRU安装图?GPS安装图 (4)模拟测试图6.2图例要求各设计图纸的图例建议统一,各省公司可参考下图进行统一如下图注原有设备用黑白颜色、更换设备用蓝色、新增设备用红色。 6.3系统组网图要求 (1)BBU安装位置以及光口使用情况(标注光口编号); (2)RRU编号、安装位置、供电方式、取电位置,各RRU之间的连接方式、光纤长度、输出通道数,RRU覆盖范围以及各通道输出功率; (3)小区划分信息以及哪几个RRU组成一个小区; (4)GPS安装位置以及能够接收到的卫星数量、GPS放大器安装位置(如果使用)、GPS馈线长度。 6.4原理图设计要求 (1)RRU设备要标注编号、输出功率和安装位置; (2)每个器件均需标注各端口中各个系统的功率(单位dBm); (3)标注每段馈线长度; (4)干放标注其上下行的输入、输出、增益。 6.5安装图设计要求 (1)原理图上每个设备均要在安装图上体现,水平走向的设备在平面图上体现,垂直走向的设备在垂直走线图上体现; (2)天线安装平面图要标明建筑物尺寸; (3)需标注每段馈线长度,且和原理图一致; (4)标注说明馈线断点的来去方向; (5)标注和原理图对应的每个天线和器件的编号; (6)需附上必要的安装说明。 6.6模测图设计要求 (1)发射点和接收点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发射天线名称要和原理图上的名一致; (3)要对2G和TD系统同时进行模拟测试,以证明TD改造后2G覆盖达标; (4)对于TD宏蜂窝网络已建成的区域,需记录TD宏蜂窝的室内泄漏电平;第二部分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审核指导11方案说明的审核 (1)审核工程概况审核站点地址、建筑楼高、电梯数量、经纬度等站点基本信息;审核覆盖范围、覆盖方式、信源类型、机房位置、系统规模等信息通过对工程概况审核,掌握整个站点室内分布系统的基本信息,为后续审核打下基础。 (2)审核容量分析审核方案中对容量分析是否合理。 (3)审核切换分析审核方案中切换设计、分析是否合理。 (4)审核场强分析审核方案中场强分析是否合理,能否达到覆盖要求。 (5)审核外泄分析审核方案中外泄控制措施以及对外泄的分析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外泄指标要求。 (6)审核安装说明审核设备安装说明是否详细,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安装位置无强电、强磁、强腐蚀、方便维护的安装要求。 (7)审核工程材料审核材料清单中主要工程材料是否正确,例如RRU数量和型号、光纤数量等;必要时抽查其它材料的准确性。 (8)审核设计预算审核预算中主要工程材料是否和方案描述一致,审核预算相关工日计列是否准确,审核预算表相关费率计列是否符合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珍珠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机印手机刮条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梁甫行》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中国理化仪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三潢酸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脑吹干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货架堆放用托盘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蛇毒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聚苯保温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复方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健康体适能答辩
- 2025年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透析中高血压护理
- 2025年中国竞赛卡丁车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抗衰老培训课件
- 妊娠剧吐护理常规课件
- 小餐饮许可管理制度
- 中医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 设备吊装安装方案(3篇)
- 全国各地美食讲课件
- 传热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