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监控量测指导书 隧道监控量测指导书1.监测目的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程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仅监测各施工阶段围岩和初期支护动态,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还为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做时间,为变更设计提供相关数据。 2.监测项目2.1洞外观测、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及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测四个必测项目,为日常施工提供有关技术资料。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断层带增设隧底上鼓量测项目。 2.2浅埋隧道上方有建筑结构或管线等需要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进行钻爆振动监测。 3.量测断面布置3.1在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各布置一个拱顶下沉点和一条净空水平收敛量测线,采用全断面开挖时,水平收敛量测线布置在隧道最大开挖线处,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时,在上台阶的拱脚以上50cm处增加一条水平收敛量测线,下台阶施工时在内轨顶面以上50cm处再布设一条水平收敛量测线。 测点布置见:图-1隧道开挖轮廓线内轨顶面5m0.5m2号点2号点3号点3号点1号点图-1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布置示意图地表下沉观测点原始地面线2仰坡开口线510埋深2B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1520图-2地表下沉观测点纵向布置示意图地表下沉观测点原始地面线4.5m1.9m5m5m1.9m4.5mABDFCEG图-3地表下沉观测点横向布置示意图3.2浅埋地段隧道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宜与洞内水平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观测点在同一横断面内,当地表有建筑结构物时,应在结构物周围增设下沉观测点。 浅埋地段隧道地表下沉观测点在横向按照“图-3地表下沉观测点横向布置示意图”进行布设,每个断面布设7个观测点。 纵向按照“图-2地表下沉观测点纵向布置示意图”进行布设。 监测范围应在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以内。 3.3量测断面间距根据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净空变形量测断面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GGTJ-5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隧道变形量测点的布设、级围岩地段5m,级围岩地段10m,级围岩地段30m,围岩破碎地段根据现场实际进行加密或调整。 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率,应在围岩起始段增设量测断面,在隧道洞口及浅埋地段增加围岩监控量测断面。 4.量测频率4.1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状况观察两部分。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此时围岩基本无变化,可每天进行一次。 对初期支护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现况。 洞外观察包括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地表裂隙等观察。 4.2地表下沉量测频率与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的量测频率相同。 地表下沉量测应在隧道边、仰破开挖时同步布设与量测,直至二次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至。 4.3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见表-1,实际量测频率应从表-1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表-1拱顶下沉量测及净空变化量测频率变形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量测频率5(0-1)B2次/d1-5(1-2)B1次/d0.5-1(1-2)B1次/2-3d0.2-0.5(2-5)B1次/3d0.25B1次/7d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5.埋设、观测要求地表下沉和拱顶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水准基点建立联系。 5.1地表下沉观测点埋设深度不小于0.4m,采用混凝土包螺纹钢进行加固、标识,螺纹钢顶面制成圆形。 地表下沉观测点应在边、仰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始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5.2拱顶下沉点采用反射贴片配合全站仪直接测量,起始读数宜在3-6小时内完成。 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爆破损坏。 5.3水平收敛量测点采用收敛仪进行量测,起始读书宜在3-6小时内完成。 在隧道左右边墙位置埋设膨胀螺丝进行观测,观测点采用红油漆进行标识,观测点应注意保护禁止悬挂各种管线。 6.围岩稳定性判别6.1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 6.2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2mm/d时,拱部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围岩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7.测量资料的处理及应用7.1根据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绘制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时态曲线进行分析。 7.2观测及量测发现异常时,应及时修改支护参数。 一般正常状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喷射混凝土表面无裂缝或仅有少量微裂缝。 位移速度除最初1-2天允许有加速外,应迅速减少。 围岩量测频率根据现场围岩变化速率进行确定,各项量测工作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后结束。 当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应适当延长量测时间。 7.4位移很快达到稳定且围岩状况比预计要好时,应适当根据现场实际调整初期支护的施做时间。 7.5量测数据应及时汇总分析、上报,以备检查和继续量测。 监控测量方法与要求序号量测项目测点布置量测方法与要求备注1洞内观察1.洞外观察包括地表情况调查、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2.洞内观察a.掌子面观察b.支护结构观察目视观察方法,对围岩和支护作以下观察1.地质观察隧道在放炮后一次喷混凝土前进行,每天开挖后均应绘制地址素描图,用以核对围岩类别及判断支护对围岩稳定性。 2.检查喷射混凝土有无裂损及发展,锚杆有无松动,钢架支护工作状态等,并做好相应记录。 地质描述应贯穿整个隧道施工全过程,以便及时掌握围岩的工程地质,核对围岩分类,观察支护系统受力情况,为安全施工提供直观的、必要的信息。 2净空水平收敛测量采用全断面开挖的隧道,在隧道最大跨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量测桩,每个量测断面设1个收敛桩;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时,在上台阶的拱脚以上50cm处增加一条水平收敛量测线,下台阶施工时在内轨顶面以上50cm处再布设一条水平收敛量测线。 量测断面间距根据围岩类别确定,测点布置见“图-1”采用坑道收敛计进行量测,开挖后按要求迅速安装收敛桩并编号,初读数应在开挖后3-6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使读数,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 本项量测是研究洞室变形规律,判断施工安全与否及确定二衬砌施工时间的主要信息。 3拱顶下沉测量正洞拱顶设一个下沉桩,量测断面间距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一致,详见“图-1”喷射混凝土后应迅速在测点处设固定桩,采用反射贴片配合全站仪免棱镜进行量测。 量测频率及其它要求同净空水平收敛量测要求。 拱顶下沉量测的目的是了解围岩与结构共同作用情况,其量测结果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结果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宜与洞内水平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在同一横断面内,在一个量测断面内应设711个测点,详见“图-3”地表下沉量测点应在开挖边坡线以外1.5m-2.0处埋设,直到开挖面后方隧道埋深大于2B处结束,纵向间距为:2.0m,5.0m,10.0m,15.0m,观测至二次衬砌结构封闭、地表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防止隧道塌方附 1、隧道收敛量测记录表 2、隧道拱顶下沉量测记录表 3、隧道地表下沉量测记录表新建XX铁路隧道拱顶沉降量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工程名称埋设里程埋设位置埋设日期日期后视(m)视线高(m)前视(m)标高(m)下沉量(mm)总下沉量(mm)备注记录主管工程师日期新建XX铁路隧道水平收敛量测记录表施工单位隧道名称里程桩号施工日期检测日期测量断面编号距洞口距离监理单位名称测线编号量测时间观测值温度修正值修正后观测值总收敛值相对上次收敛值间隔时间收敛速度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项目贷款合同续签与智能制造技术合作协议
- 离婚子女户口迁移服务合同及监护权变更协议
- 住宅小区物业员工消防安全管理与培训合同
- 含铝废渣综合利用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国企读书日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与车辆智能导航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绿色物流技术应用报告
- Unit 3 Get off the bed!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Starter B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 DB65T 4397-2021 戈壁地酸枣直播造林技术规程
- 5.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教科版2004
- 《机器人控制方法》课件
- 全案托管设计合同范例
- 第四届全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气设备点检员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酒店保洁员培训
- 《社区治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200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 庆祝国庆节爱国班会内容完整课件
- 中医拔罐技术试题及答案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浙江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鼻窦炎护理查房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