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默写训练.doc_第1页
情景默写训练.doc_第2页
情景默写训练.doc_第3页
情景默写训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情景默写训练 1.诗贵立意高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白居易琵琶行 , ,皆为点睛之笔。2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 ,;白居易琵琶行 , ,皆为以景托情。3诗词讲究借鉴;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句,李清照声声慢 , , ,则意近之。而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句与杜甫蜀相 , 异曲同工;4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用刘义隆典 , ,赢得仓皇北顾。5古诗贵精练传神;如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勾出李杨之骄奢淫逸;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 ,写尽复返自然的渴求;白居易琵琶行 , ,则传出琵琶女犹疑出场之神韵。6日是古诗常见意象;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空中闻天鸡;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7诗缘情,亦蕴理;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蕴含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杜甫登高 ,不尽长江滚滚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表达了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8诗词常表现愁情;如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 ?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 ;李煜虞美人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联想是作诗常用之法;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 , ,由历史事件发生地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 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这是声音的类比联想。10氓第三章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起兴,抒写无与士耽之情。11诸葛亮世为人称,杜甫八阵图中用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来颂扬诸葛亮为创立蜀国基业所立下的盖世功勋;而杜甫蜀相则感叹 , ;陆游书愤则自况 , 。12古人善描摹音乐;如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李贺李凭箜篌引摹箜篌声昆山玉碎凤凰叫,;苏轼前赤壁赋状洞箫声其声呜呜然, , , ,不绝如缕,皆借通感引起想像。13岳阳楼真是幸运,既有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也有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苍凉;而范仲淹一句 ,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使它名震天下。14秋江风光向为文人所钟;如王勃滕王阁序 , ;苏轼前赤壁赋少焉,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鹰击长空, 。15史论贵立论精警;如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16唐诗至老杜而大成。观登高一题,先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占据时间高度;复有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占领空间制高点;至老杜登高一出,其颔联 , ,遂成千古佳句。17稼轩以词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古英雄叱咤风云 , ;而怀才不遇之感愤尤深,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 : , ?18古人重劝学从师。荀况劝学青, , ,与韩愈师说是故, 意近;劝学强调学贵有恒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师说则提出是故 , , , 也的择师标准。19教育要有法;孔子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而人们又常用杜甫春夜喜雨里的随风潜入夜, 来比喻柔的思想教育。20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推己及人,胸襟博大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登岳阳楼中抒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蜀相中高度评价诸葛亮一生功业的诗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 。21我们由唐太宗的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可联想到论语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联想到孟子里含义相近的生于忧患, ;而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晋陶渊明独爱菊,则可从陶诗中找到佐证 ,悠然见南山。22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有类似描写 , ,侧显琵琶女的高超技艺。23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在与元九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现实主义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琵琶行善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用 表现清脆圆润的乐音,用 表现婉转流畅的旋律,用 表现激越雄壮的场面。24.人们对山水的感受,全因心情有别。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两句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看 , 写出岳麓秋景的绚烂;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出江南春江的美丽。25古诗文中不乏以水喻阐发事理或寄寓情思的佳句。如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 ;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李清照一剪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26唐人陆参作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绝,秦民灭。以四个三字句发端。杜牧作阿房宫赋祖长城句法,云 , , , 。27后世文学是在吸收前人文学营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张可久殿前欢客中: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其中青泥小剑关就化用了李白蜀道难中写青泥的诗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写剑关的诗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红叶湓江岸则暗用了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原诗云: , 。又云:住近湓江地低湿, 。 ? 。28雨本寻常,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读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们能感到初秋傍晚的清新美好;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可触摸到初春细雨的润泽滑腻;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清闲与淡然;读李清照声声慢 ,到黄昏、点点滴滴,便觉得那点点冷雨从词人的心中落下,滴到我们心上,霎时凄凉浸遍全身。29多情的文人都乐为秋着色,或衰飒萧瑟,或明媚妍丽,迷人而多彩。如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 ;刘禹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0楚辞兴起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其语言标志之一是大量使用兮字,如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唐宋诗文中也有一些使用兮的句子,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 ;苏轼赤壁赋桂棹兮兰桨, 。31同是写长江,李白渡荆门送别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杜甫旅夜书怀是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景物描写因人的身世、个性、心情、写作目的不同,呈现出迥异的色彩。32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意的句子是 ,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3核舟记里核舟两边窗上刻有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四句写景佳句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34苏轼追求人生理想,宠辱不惊,高洁自持,即便是在被贬中,也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 , 所写那样,仍然透出冲天的豪气;虽说其中人生如梦, 似乎包含些许颓废的意味,然而综观苏轼这一时期的创作,像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于人生挫折处的从容、乐观与豁达仍然是其精神的主流,更成为后世文人墨客题咏自勉的题材。35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写了小草坚韧刚强的生命力,表现了新生事物怎么也扑灭不了的哲理;宋代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 ,毕竟东流去,揭示了正义事业像奔腾的江水,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道理。36古诗中有很多佳句对写作具有指导作用,如白居易 ,指出要善于运用虚中见实表现手法,以无声衬有声;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主张写作要从读书中获得渊博知识修养;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则强调读书与实践并重。37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 。38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_“退亦忧”指的是:_39.毕业了,你和你的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非常伤感,这是你可以用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 , ”这两句名言来劝慰他;还可以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祝福朋友。40.当人们说另有深意或另有企图时,常用醉翁亭记中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 。41范仲淹中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下面三篇课文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仁人之心”作了阐释,请用原文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中体现出来的“古仁人之心”分别表述出来。 答: 42 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 43 请默写出师表中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44出师表中,诸葛亮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两汉兴衰的原因是语句是:。45“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来源于曹刿论战。请根据提示默写。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 。 ,故克之。46 出师表中哪几句话表明了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耿耿忠心:。47 焦裕禄心里装着兰考三十万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局面,他最后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诸葛亮语)48 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 _,_ _”的观点是相同的。49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50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5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52“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53国殇形象地描述了激战的过程和将士们英勇战斗、血染沙场的情景。“ , 。 , 。”短短四句,楚军勇猛争先,奋力冲杀的场景写得如在眼前。54“ , ”,仅两句读者感受到了古战场上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气氛,同时作者点明了楚军伤亡的惨重,突出了战士们的牺牲精神。55国殇中“ ”一句,集中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56国殇中“ ”两句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