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困扰家长的儿童常见病症食疗法.doc_第1页
常困扰家长的儿童常见病症食疗法.doc_第2页
常困扰家长的儿童常见病症食疗法.doc_第3页
常困扰家长的儿童常见病症食疗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困扰家长的儿童常见病症食疗法便秘是经常困扰家长的儿童常见病症之一。小儿大便干硬,排便时哭闹费力,次数较常明显 减少,有时23天甚至67天排便一次,即为便秘。由于小儿肠道功能尚不完善,临床一般 不宜用导泻剂治疗,如果导等,以防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而中药又因其味苦,多数婴幼儿不 予配合,所以食疗无疑是一种简便易行之法。临床按便秘的伴随症状不同,将其分为暂时性 便秘和习惯性便秘两种。前者较常见,多因饮食停滞,燥热内结,或热性病后耗伤津液造成 ,治疗宜清热通便;后者多因脾胃虚弱所致,治疗宜健脾运脾,滋润通便。1积热便秘 特点是大便干燥,坚硬如羊粪,排便困难,可伴有腹胀痛、口臭、手足心热等 症。治宜清热润肠。(1)菜汁汤:鲜菠菜或白菜适量,煮汤饮用。(2)萝卜汁:红心萝卜捣成泥状取汁(或榨汁机取汁),白糖适量,共煮23分钟,温服。 (3)松子仁粥:大米100克煮粥,熟前放入松子仁30克,煮至粥成,加糖食用。 (4)每日早晚空腹食苹果半个1个。 (5)番泻鸡蛋汤:番鸡叶510克,鸡蛋1个,菠菜少许,食盐、味精适量。将鸡蛋磕入碗中 搅散备用。番泻叶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鸡蛋、菠菜、食盐,煮沸加味精即成。 (6)黄豆皮100克,水煎服,日3次。 (7)蜂蜜3060克,芝麻油10克,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2虚证便秘 特点是大便时秘,排便困难,或大便先干后稀,并伴有形体消瘦、倦怠乏力、 食欲不振等症。(1)韭菜汁:韭菜叶捣烂取汁1小杯,温开水送服,早晚各1次。 (2)新鲜土豆去皮切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日晨起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 同饮,连用半月左右。 (3)萝卜籽1020克,炒黄研细粉,加糖,开水冲服,每日分12次服。 (4)黑芝麻15克,捣碎,水煎,空腹食。或黑芝麻1020克,炒香,打碎,与鸡蛋同煎或夹 入馒头、面包内,日12次。 (5)地瓜煮食。 (6)黄芪苏麻粥:黄芪10克,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将黄芪、苏子、火麻仁洗 净,烘干,打成细末,倒入200毫升温水,用力搅匀,待粗粒下沉时,取药汁备用。洗净粳 米,以药汁煮粥。适用于气虚便秘。 (7)杏仁羹:杏仁1020克,山药50克,胡桃肉20克,蜂蜜适量。将前三味洗净去皮打碎和 匀,加蜂蜜,加水适量煮沸,频服。 (8)家庭常备中成药:偏于热积便秘者,可服小儿七珍丹、小儿保赤丸、通便灵等;偏于体 虚者,可备启脾丸、灵菇合剂等。 风寒感冒饮食疗法风寒感冒:特点是发热、无汗、身痛、恶寒、鼻流清涕等,治疗时宜多选些如生姜、葱 白类具有辛温发汗作用的药物做药膳:(1)神仙粥:大米50100克,生姜3克,入沙锅同煮12沸,再放入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青卧,以微微出汗为佳。(2)姜糖饮:生姜10克(洗净),切丝,放入水杯中,用沸水冲泡,盖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15 克红糖,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3)菜根姜片饮:白菜茎根1个,萝卜根1个,共切粗片,生姜3片,红糖50克,加水适量,煮 开35分钟,热服取汗。(4)荆芥防风粥:荆芥10克,防风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水煮 前4味药,去滓取汁;再加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5)香葱饮:香菜根、葱须、白菜头煎水,加红糖适量,代茶饮,有发汗解表通鼻窍作用, 尤其适用于幼儿急疹。(6)家庭常备中成药:正柴胡饮,三九感冒灵冲剂,藿香正气液等。腹泻食疗方小儿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 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软,重者则泻下无度,伴脱水、酸中毒,甚至危及小儿 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彻底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疗,疗 效会更好。1伤食泻 多由饮食不节引起。临床表现为泻下酸腐,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肚腹胀痛,恶 心呕吐,舌苔厚腻。治宜消食导滞。 (1)山楂萝卜饮:生山楂1530克,白萝卜250克,切碎煮汁,频服。 (2)内金粉、鸡内金2个,烧灰,米酒调服。 (3)麦芽、神曲各15克,莱菔子6克,水煎频服。 (4)苹果1个,微火上烤熟或隔水蒸熟,大孩子食果,婴儿可挤果汁饮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多酶片、食母生等。2湿热泻 夏秋季节多见,特点是大便稀薄有黏液,或呈蛋花样便,常伴有腹痛、腹胀、发 热、口渴、小便黄少、肛周发红等。治宜清热利湿。 (1)马齿苋粥: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 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 ,水煎分服。 (3)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4)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5)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频 饮。 (6)绿茶蜜饮: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7)家庭常备中成药:黄连素等。3寒泻 多由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引起。表现为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臭气 不甚,肠鸣隐痛,手足发凉。治宜温中祛寒止泻。 (1)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2)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3)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4)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5)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6)外治法:胡椒粉少许放于膏药上贴脐部,或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部。 (7)家庭常备中成药:藿香正气液、苍苓止泻口服液等。4脾虚泻 多见于久泻之后。特点为便稀,多饭后即泻,不臭,有不消化物,时轻时重,伴 面黄体弱、睡时露睛等症。治宜健脾止泻。 (1)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2)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 每日空腹食23次。 (3)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 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 水冲服,每日服3次。 (5)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6)无花果57个,水煎服。 (7)家庭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口服液。平胃散、婴儿散等。 此外,家庭常备药物中,还应包括米雅、斯蜜达等胃肠黏膜保护剂。汗证食疗方汗证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汗出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中医将白天无故汗出者称 自汗;夜间睡眠出汗,醒后汗自止的称为盗汗。无论自汗或盗汗,多与体质虚弱有关 ,治疗宜益气养阴。1、气虚出汗 以自汗为主。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动则汗出,体虚易感冒,舌淡苔白。治宜 益气敛汗。 (1)糯米小麦粥:糯米、小麦各等份,煮粥,加红糖适量,每日晨起空腹服。 (2)黄芪小麦粥:小麦50克,黄芪2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粥,做早点饮用。 (3)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1小时。食枣喝汤,每日分23次 服。 (4)羊肚汤:浮小麦或糯米50克,羊肚1个,红枣5枚。羊肚洗净去污,小麦或糯米用清水洗 净浸透,同红枣装入羊肚中,放大碗里,隔水蒸至肚熟透为止,待凉,用少许油、酱油调味 ,每日食2次。 (5)核桃莲子山药羹:核桃仁300克,莲子300克,黑豆150克,山药粉150克,分别研压成粉 后均匀混合,加入米粉适量,每次12匙入牛奶或稀饭中煮熟成羹,每日2次。2、营卫不和 主要表现为自汗。平素怕冷怕风,易打喷嚏,晨起尤甚,有时半边肢体汗出或 伴肢体欠温,舌淡苔薄而少。治宜调和营卫。可选下述方: (1)黄芪牡蛎饮:生牡蛎20克,小麦50克,红枣5枚,黄芪15克。生牡蛎入水先煎20分钟,再 加入其他药物,继煎20分钟,去渣,温服。 (2)枣姜汤:红枣500克,焙干去核,生姜500克,切片,炒甘草和炒食盐各60克。四种药物 共为细末,每日晨起空腹服610克,可用开水冲调服。 (3)小麦红枣桂圆饮:炒小麦30克,红枣5枚,桂圆10克,水煎20分钟,频服。 (4)红枣大米粥:红枣、大米各适量,共煮为粥,常食。3、阴虚出汗 表现以盗汗为主,常伴午后潮热,两颧潮红,或手足心热,虚烦难眠,或咽干 音哑。舌质嫩红,舌苔薄少。治宜敛阴止汗。 (1)百合蜂蜜饮:百合(鲜者为好)100克,蜂蜜100克,隔水共蒸1小时后晾凉。每日早晚各服 1匙,开水冲服。或百合煮稀饭,吃时加蜂蜜。 (2)泥鳅汤:泥鳅150200克,以热水洗去鱼身黏液,剖腹去内脏,用适量油煎至黄焦色, 加水适量,文火煮至汤浓,加适量盐,饮汤。 (3)山萸肉百合煎:山萸肉、百合各30克,浓煎,加冰糖适量,频服。 (4)桑椹乌梅饮:桑椹、乌梅各10克,水煎10分钟,入冰糖适量,每日23次分服。 (5)黑麦煎:黑豆、浮小麦各30克,水煎,加适量冰糖,每日分23次服。 (6)萝卜腰花:猪腰1个,去臊腺后切成腰花,加胡萝卜50克炒熟。每周吃12次。 (7)复方浮小麦饮:糯稻根50克,浮小麦50克,麦冬12克,地骨皮9克,加水2碗,共煎至1碗 ,去渣,加红糖适量,每日分23次服。 健脾消食药膳适用于脾胃虚弱、胃纳不佳、体弱食少者,常用药物有山楂、山药、神曲、麦芽、茯苓、莲 子肉等。配用食物有萝卜、肉、蛋类。常用药膳:1萝卜饼:白萝卜250克,面粉250克,瘦猪肉100克。将肉与萝卜剁碎成馅,加葱、姜、盐 、味精等,做成馅饼,蒸熟或煎熟食用。治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之症。2山楂萝卜排骨汤:山楂50克,白萝卜150克,排骨100克。先将排骨煮熟,再入山楂、萝 卜同煮至熟即成。适用于食欲不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