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原则94760PPT课件.ppt_第1页
防治原则94760PPT课件.ppt_第2页
防治原则94760PPT课件.ppt_第3页
防治原则94760PPT课件.ppt_第4页
防治原则94760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 防治原则侯泽峰 1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 孙子兵法 2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预防第二节治则 3 第一节预防 概说 1 概念 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 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2 治未病 就是防患于未然 是中医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 它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两个方面的内容 4 第一节预防治 1 治疗 医治 2 调理 调养 3 治理 管理 4 条达 调顺 5 安定 未病 1 无病 2 病欲发而有先兆 3 病之初期 4 既病而尚未殃及之地 5 病将愈 有可能出现的遗复 5 一 未病先防 指在未病之前 采取各种措施 作好预防工作 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 养生以增强正气 1 顺应自然2 养性调神3 护肾保精4 体魄锻炼5 调摄饮食 1 注意饮食宜忌 2 药膳保健6 针灸 推拿 药物调养 二 防止病邪侵害 1 避其邪气2 药物预防 6 二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 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一 早期诊治 包括伤寒六经病 温病 内伤杂病的早期诊治 二 防止传变 1 阻截病传途径 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化与恶化 2 先安未受邪之地 7 第二节治则 概说 1 治则 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 治法 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及治疗方法 层次 最高层次是治疗大法 如 八法 第二层次是具体治疗方法 3 治病求本 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 是指在治疗疾病时 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机 抓住病疾病的本质 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8 一 正治与反治 逆者正治 从者反治 属 治病求本 原则的范畴 一 正治 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 表象 性质相逆 故又称 逆治 特点 病情单纯 疾病病机与临床表现一致 常用的有 1 寒者热之2 热者寒之3 虚则补之4 实则泻之 9 二 反治 是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 故又称为 从治 特点 病情复杂 病机与临床表现不尽一致 不能完全反映本质 常用的有 1 热因热用2 寒因寒用3 塞因塞用4 通因通用 10 二 治标与治本 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 标本在不同的场合其内涵所指也不同 从正邪讲 正气 本邪气 标 从病因症状讲 病因 本症状 标 从先后病讲 先病 旧病 原发病 本后病 新病 继发病 标 从表里病位而言 脏腑病 本 肌表 经络 病 标 标本关系 11 一 缓则治本 多用在病情缓和 病势迁延在 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 慢性病 二 急则治标 标病急重 则当先治 急治其标 三 标本兼治 当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 当标本兼治 12 三 扶正与祛邪 一 概念 扶正 即扶助正气 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 虚则补之 祛邪 即祛除邪气 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 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 实则泻之 二 扶正祛邪的运用 掌握三个原则 1 扶正用于虚证 祛邪用于实证 2 把握先后主次 根据邪正消长盛衰及其在疾病过程中矛盾斗争的地位 决定其运用方式 3 扶正不留邪 祛邪不伤正 13 1 单独运用 2 同时运用 3 先后运用 扶正 适用于虚证或真虚假实证祛邪 适用于实证或真实假虚证 扶正兼祛邪 即扶正为主 辅以祛邪 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祛邪兼扶正 即祛邪为主 辅以扶正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先扶正后祛邪 即先补后攻 适用于正虚为主 机体不能耐受攻伐者 先祛邪后扶正 即先攻后补 适用于邪盛为主 兼扶正反会助邪 或正虚不甚 邪势方张 正气尚耐攻伐者机体不能耐受攻伐者 14 四 调整阴阳 一 损其有余 以阴制阳 以阳制阴 损其有余 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 应当用 实则泻之 的方法来治疗 1 泻其阳盛 阳盛则热 实热证 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的原理 应采用寒凉的方药以清泄其偏盛之阳热 热者寒之 阳盛则阴病 清热的同时 配以滋阴的药 即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15 2 损其阴盛 阴盛则寒 实寒证 应采用温热的方药以温散其偏盛之阴寒的方法治疗 寒者热之 阴盛则阳病 在散寒的同时 配以扶阳之品 二 补其不足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 1 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虚热证 滋阴以抑阳 壮谁之主 以制阳光 阳病 指阴虚则阳气相对偏亢 虚寒证 扶阳以抑阴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阴病 指的是阳虚则阴气相对偏盛 16 2 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善补阳者 比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 比于阳中求阴 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 在治疗虚寒证 补阳 佐以补阴 虚热证 补阴 佐以补阳 3 阴阳并补 阴阳两虚 阴阳并补 分清主次阳 主 损及阴 次 补阳的基础上辅以滋阴阴 主 损及阳 次 滋阴的基础上辅以补阳 17 4 回阳救阴 峻剂补气 独参汤亡阳者 回阳以固脱 重在益气 亡阴者 求阴以固脱 益气求阴 5 阴阳格拒 寒因寒用 热因热用阳盛格阴 真热假寒 为实热 清泻阳热 阴盛格阳 真寒假热 为寒盛阳虚 温阳散寒 18 五 调理精气血津液 填精 甚精亏损 一 调精固精 肾气不固 滑 遗精 早泄 精脱 疏利精气 阴器脉络阻塞 气机郁滞 二 调气补气 气虚调理气机气滞者 行气气逆者 降气气陷者 补气升气气闭者 顺气开窍通闭气脱者 益气固脱 19 三 调血补血 血虚证 重在脾胃 调理血运血瘀者 活血化瘀出血者 止血 四 调津液滋养津液 津液不足 实热伤津 清热生津 祛除水湿痰饮 湿盛者 宜祛湿 化湿 或利湿 水肿或水臌者 宜利水消肿 痰饮 化痰逐饮 在脏多责之肺 脾 肾 肝 20 五 调理精 气 血 津液之间的关系 1 调理气与血之间的关系气虚生血不足 血虚 补气为主 辅以补血 气虚血瘀者 补气为主 辅以活血化瘀 气滞血瘀者 行气为主 辅以活血化瘀 气虚不能摄血者 补气为主 辅以收涩或温经止血 血虚不足一养气 气虚 补血为主 辅以益气 21 2 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虚而津液化生不足者 宜补气生津 气不行津而成水湿痰饮者 宜补气 行气以行津 气不摄津而致体内津液丢失者 补气以摄津 津停气滞者 在治水湿痰饮的同时 辅以行气导滞 气随津脱者 宜补气以固脱 辅以补津 22 3 调理气与精的关系气滞精阻 疏利精气精亏气虚或气虚精亏 补气填精并用4 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血虚 补血 也可填精补髓 精血同源精亏 填精补髓 补血 津亏血少 补血养津津血同源津枯血燥 养血润燥 23 六 三因制宜 一 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用药戒律 二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三 因人制宜 根据病人的年龄 性别 体质等不同特点 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24 现代研究 1 治则治法源流的研究2 治则与治法关系的研究3 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 25 谢谢聆听 侯泽阳县中医院内二科 7662793 26 岳阳县中医院内二科设在住院部四楼的东边 本科室在程新良副院长兼任内二科科室主任带领下 逐步打造了一支医术精湛的医疗护理队伍 科室医疗安全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 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 主治医师1名 住院医师2人 主管护师1人 护师7人 开放床位42张 科室多次选送人员到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河南中医研究院 湘雅医院 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省儿童医院等国内顶级医院进修学习 本科室诊疗范围 心脑血管 呼吸系统 肿瘤 消化系统 风湿性疾病 糖尿病等危急 慢性内科疾病 其中脑卒中 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本科室优势病种 本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