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兰cp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全线正线按电气化双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限制坡度双机18,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 成兰铁路地处海拔500m700m的四川盆地向海拔3000m5600m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构造强烈复合之高山峡谷带过渡区,地形总体趋势为北西高、南东低。 成兰线是我公司近年来承担的地形起伏最大、桥隧比例最高、方案变化较大的铁路勘测项目。 该线所经市县大部分为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地震对沿线破坏巨大,由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多,此外该线所经区域地形极为复杂,大部分区域为高山峻岭,有些区域为无人区,这些地方不但山高难走,而且天气也异常恶劣,时而大雨倾盆,时而烈日当头,时而漫天飞雪,外业测量环境条件困难。 成兰铁路地理位置图21.2测量范围青白江(含)至川主寺段,起点YDK0+800,终点DK257+257.562。 线路长度275.832km。 全线长于6km的长隧道及长隧道间短于500m的桥梁和路基为铺设无砟轨道段,其余地段铺设有砟轨道,时速200km/h。 由于成兰线桥隧比例高,铺设无砟轨道段长度占全线比例达57.8%,且无砟轨道段分布在全线。 为了提高有砟轨道段测量精度,便于无砟轨道段与有砟轨道段衔接及开展全线测量工作,为此,要求全线范围内精测网复测、CP控制网加密、高程控制网加密及CP控制网测量均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xx)执行。 2工作内容 (1)CP控制网加密; (2)高程控制网加密; (3)CP控制网测量。 CP平面控制网测量;CP高程控制网测量。 3技术要求3.1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xx); (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xx); (3)国家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xx); (4)国家、铁路总公司其它相关标准、规范。 3.2坐标高程系统3.2.1平面坐标系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即椭球体参数采用WGS84坐标系3参考椭球,高斯投影。 东坐标和北坐标的加常数分别为500km、0。 工程椭球构建采用改变椭球参数的方法(即参考椭球长半轴直接加投影面大地高并保持扁率和定向不变)。 边长投影在抵偿高程面上,投影长度的变形值不应大于10mm/km,即投影长度变形(包括高程归化、高斯正投影变形之和)不大于1/100000。 成兰铁路工程独立坐标系分带情况见表3.2.1:表3.2.1工程独立坐标系设计表投影分带序号中央子午线经度投影高程面正常高H m(m)投影高程面大地高h(m)平均高程异常(m)对应里程范围最大投影长度变形值(mm/km)1104440400-40DK0+000DK63+100-23.82104750710-40DK63+100D2K82+50024.93104890855-35D2K82+500D2K94+000-16.4410410901055-35D2K94+000D2K104+000-15.4510412851250-35D2K104+000DK114+10015.2610414601425-35DK114+100D8K126+000-12.8710416301595-35D8K126+000D8K141+500-16.5810418xx90-30D8K141+500D8K156+000-14.19104xx1980-30D8K156+000D8K167+00015.71010421952165-30D8K167+000D8K183+500-16.41110423602330-30D8K183+500D1K191+500-11.01210424502420-30D1K191+500DK208+000-5.11310425302500-30DK208+000DK216+000-8.41410426502620-30DK216+000D3K235+70010.41510427702740-30D3K235+700D1K247+0008.51610429002870-30D1K247+000终点13.03.2.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4洞内CP及加密CP控制网测量4.1洞内CP测量4.1.1洞内CP的埋设隧道段CP控制桩宜埋设在电缆槽与道砟隔离块中心。 严禁埋设在电缆槽底或电缆槽盖板下。 图4.1.1隧道洞内CP埋设示意图隧道段CP标志采用图4.1.1所示预埋件,采用竖埋方式,埋设完成后,仅留球头露出。 4.1.2洞内CP点的编号洞内CP点按照线路里程增加方向进行编号,编号规则为(隧道名称首字母)+CP+(流水号,从小里程往大里程方向顺序编号)。 如LMSCP01点桩号,“LMS”代表龙门山隧道,“CP”代表CP控制点,“01”代表1号点。 对于单线隧道地段,单线隧道地段左线仍采用上述编号形式,右线需要在编号的末尾追加一个“y”,以示区分。 如单线隧道左线CP加密点编号为“LMSCP01”,则右线CP加密点编号为“LMSCP01y”。 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高为6cm的正楷字体刻绘,并用白色5油漆抹底,黑色油漆喷写编号,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30cm。 4.1.3洞内CP点点之记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相关要求,CP埋设完成后,应按要求绘制点之记。 包括点号、概略经纬度、所在地、交通情况、交通略图、点位略图、通视情况、选点及埋石情况。 4.1.4洞内CP网测量隧道洞内地段CP测量按导线网要求布设施测(隧道贯通后实施),其布网要求及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4.1.4-1洞内CP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级别附合长度(km)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备注CPL230060031.87.51/550003.6n三等单导线CP2L730060031.87.51/550003.6n三等导线网CPL730060031.351/1000002.6n隧道二等导线网注导线网独立闭合环的边数以46条边为宜。 导线按导线网进行布设时,导线网由若干导线环组成,如图4.1.4所示。 洞内CP洞内CP洞内CP洞内CP洞内CP洞内CP洞内CP洞内CP洞外CP洞外CP洞外CP洞外CP图4.1.4洞内导线网示意图和洞外的CP控制网连测时,其连接边应不少于两条,边长不少于500米。 洞内导线测量必须待隧道贯通,衬砌完成,电缆沟槽完工以后,开始进行布设并施测。 洞内导线点按300600m布设,间距应尽量均匀,为CP联测时提供可靠的坐标基准。 6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2mm+2ppm)的全站仪,配套棱镜、气压表、温度计等设备施测。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如表4.1.4-2所示。 表4.1.4-2洞内CP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隧道二等0.5级64841级9696三等0.5级44841级66962级108139当同一测区内,导线环(段)数超过20个时候导线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nf fNm?1?f-导线环(段)的方角度闭合差();n-导线环(段)的测角个数;N-导线环(段)的个数。 注当单个隧道闭合环个数小于20个时,可将同期,同精度观测的其他隧道闭合环一并纳入计算。 边长测量技术要求按表4.1.4-3的要求执行表4.1.4-3洞内CP边长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测距仪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限值(mm)测回间较差限值(mm)往返测平距较差限值(mm)往测返测隧道二等I44232m D4457三等I22232m D4457注 1、一测绘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的过程; 2、测距仪的精度等级如下I级m D2mm;级2mmm D5mm;其中m D=(a+bD),为仪器标称精度。 7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边长度(km)测距边的斜距应进行气象改正和仪器常数改正。 气象改正应将观测时记录的气压、气温输入仪器,仪器自动进行气象改正。 外业测量过程中,观测前应先将仪器开箱放着20min左右,让仪器与洞内温度基本一致;洞口测站观测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尽量保证洞内外温度、光线等条件一致;洞内观测应充分通风,无施工干扰,避免尘雾。 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计算得到洞内CP加密成果。 4.2加密CP测量4.2.1加密CP的布设要求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轨道控制网,根据既有CP控制网的情况,对点位的位置和密度不能满足联测需要时,需要加密CP网。 CP网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CP网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点。 CP网加密点按600米左右的间距沿线路左右交替布设,在各区段CP头尾搭接处6对CP的中间应布设一个CP加密点。 4.2.2加密CP的埋设路基段可单独埋设CP加密点(离基础地面1.0米以上,基础浇筑混泥土为0.7m0.7m,深1.0m,圆柱直径0.25米,均应埋设钢筋骨架,主筋配置16mm,绕筋配置8mm,每30cm配置一层),也可以利用线路拉线基础埋设加密桩,加密桩位置选择应保证CP网联测条件,不影响GPS观测,不影响行车安全,并方便CP网联测的地方。 8图4.2.2-1路基段CP加密点俯视图(左图)与坡面图(右图)(单位mm)桥梁段CP加密点应布设在桥梁固定支座端防撞墙顶上,且不与CP点共桩。 隧道段CP加密点成对布设在隧道电缆槽顶面上,点对间距300600米。 另外,根据实践,建议在路基段和桥梁段(特别是桥梁段)使用如下强制对中标志。 制对中标的组成图4.2.2-2CP加密点预埋件及测量仪器连接盘预埋件为埋入现场的部分,为不锈钢或铜质材料加工而成。 转接头的底端装进预埋件后,顶端可以直接安装GPS天线,也可以安装通用的测量仪器或棱镜基座。 9通过基座,可以安装各式棱镜以及测量仪器。 对中精度优于0.1mm。 测量仪器连接盘底端螺丝可以直接安装到预埋件上,顶端螺丝用于连接测量仪器基座。 通过仪器连接盘,可以直接安装测量仪器、GPS天线,或棱镜。 强制对中标的安装事先在埋设强制对中标的位置打孔,将预埋孔注入1:16(水:干料)的桥梁支座灌浆料,灌浆料比孔口低12cm,利用铁丝弯折成的埋设临时支架(图4.2.2-3)将预埋件缓缓吊入预埋孔,将灌浆料挤出。 预埋件顶面比孔口高出1mm左右(图4.2.2-4)。 因悬吊作用,预埋件自然整平,30分钟左右,灌浆料凝固,可拆除临时支架。 预埋件整平精度约48角分。 图4.2.2-3埋设过程(左)和埋设完成的预埋件(右)强制对中标的使用在埋设好的预埋件上,可以直接通过转接头安装GPS天线,安装测量仪器和棱镜基座。 通过棱镜基座可以安放各种类型的棱镜。 对于重量比较大的仪器而言,则可以通过测量仪器连接盘来进行安置。 测量仪器连接盘边缘部分由三个底端螺丝,可以调节伸缩长度,确保仪器连接稳固。 10图4.2.2-4安置好的仪器连接盘图4.2.2-5通过仪器连接盘安装的测量仪器4.2.3CP加密点的编号CP加密点按照线路里程增加方向进行编号,编号规则为(标示为里程公里数)+JMP2(标示为CP加密点)+(该里程段流水号,从小里程往大里程方向顺序编号)。 如058JMP21点桩号,“058”代表线路里程数,“JMP2”代表CP控制点,“1”代表1号点。 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高为6cm的正楷字体刻绘,并用白色油漆抹底,黑色油漆喷写编号,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X30cm。 加密CP控制点的标志注字如图4.2.3所示。 11图4.2.3CP加密点编号4.2.4CP加密点点之记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相关要求,CP加密点埋设完成后,应按要求绘制点之记。 包括点号、概略经纬度、所在地、交通情况、交通略图、点位略图、通视情况、选点及埋石情况。 4.2.5CP加密测量及数据处理根据成兰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测量成果以及CP控制网同精度内插的原则,CP控制网加密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三等GPS或三等导线控制网标准执行。 4.2.6采用GPS方式加密CP网的具体要求加密测量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原则上采用进口双频GPS加密,不应使用单频GPS。 所采用仪器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CP加密要求同精测网原网要求,观测、数据处理均与原测CP相同。 加密网形设计原则上一个标段内CP加密网应统一观测、统一平差,与相邻标段的CP加密网应衔接2个点,联测标段内全部CP点和CP中间的部分CP点,特殊情况CP加密网不应短于8公里,联测的CP点不少于3个,CP加密点间的基线长度在600米左右为宜,并符合表4.2.6-1的要求12表4.2.6-1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级别项目三等静态测量卫星截止高度角()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有效时段长度(min)60观测时段数2数据采样间隔(S)15PDOP或GDOP8数据处理GPS基线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进行解算,基线解算采用精密星历或广播星历为原始数据的双差固定解,原则上GPS网基线解算采用仪器商提供的随机软件,网平差采用鉴定合格的专门软件。 软件名称要求在技术总结中说明在整体平差前应先对网中的CP和CP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基线质量检验表4.2.6-2基线质量检验限差表检验项目限差要求X坐标分量闭合差Y坐标分量闭合差Z坐标分量闭合差环线全长闭合差独立环?n Wx3?n Wy3?n Wz3?n W33?重复观测基线较差sd22?22).(d ba?,本项目mm a5?,ppm b1?。 在基线的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的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的三维坐标为起算数据,进行无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3?XV,?3?YV,?3?ZVGPS网无约束平差合格后,应采用网中联测稳定性好的CP和CP点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同时应与相邻CP加密控制网的衔接。 约束平差后基线向量的13改正数与同名基线无约束平差相应改正数的较差应满足下式要求?2?XdV,?2?YdV,?2?ZdV三等GPS加密网平差后基线方位角中误差1.7,最弱边相对中误差限差为1/100000。 4.2.7采用导线测量方式加密CP网的具体要求采用导线方式加密CP网时应按同精度扩展方式加密CP通视点对,导线附合长度不大于5公里,所采用仪器为测角精度不低于1,测距精度不低于1mm+2ppm的全站仪施测,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加密CP导线点的埋设要求同上,点间距以500米为宜。 采用导线测量时还应满足下列要求导线应起闭于CP和CP控制点,应符合表4.2.7-1的规定。 导线附合长度2km以上时,应采用导线网方式布网,导线网的边数以46条边为宜。 表4.2.7-1CP控制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等级附合长度(km)边长(m)测距相对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三等55001/1500001.81/55000n6.3?导线测量水平角采用方向观测法,并满足表4.2.7-2的规定表4.2.7-2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三等0.5级仪器44841级仪器6696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14导线边长测量应满足表4.2.7-3的规定表4.2.7-3边长测量技术要求等级使用测距仪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个测回读数较差限值(mm)测回间较差限值(mm)往返观测平距较差限值往测返测三等22234457注 1、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的过程 2、测距仪精度等级划分如下级md2mm级2mmmd5mm级5mmmd10mm级10mmmd20mm md为每千米测距标准偏差。 即按测距仪出厂标称精度的绝对值,归算到1km的测距标准偏差。 3、D ba md?式中dm-仪器测距中误差(mm),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标称精度中的的比例系数(mm/km),D-测距长度(km)测距边的斜距应进行气象和仪器常数改正。 气压、气温读数取位应符合表4.2.7-4的规定,在测站和反射镜站分别测记。 表4.2.7-4气压、气温读数取位要求测量等级干湿温度表()气压表(hPa)三等0.20.5导线成果计算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计算。 5加密水准基点为满足CP控制网高程测量的要求,沿线水准基点应满足以下要求1)路基段每2公里应有一个水准基点;152)桥梁段段水准基点应加密到桥上,点间距不超过2公里;3)隧道段每1公里应有一个水准基点。 对不满足以上条件的区段需在既有水准基点的基础上进行同精度水准加密测量。 即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的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 5.1加密水准点埋设要求 (1)路基段水准加密点按线路水准基点埋石要求观测前1个月单独埋设(或埋设在稳定的接触网杆基础上); (2)桥梁段水准加密点应布设在墩台顶部桥梁固定支座端上方; (3)隧道段水准点与洞内CP平面点共点。 (4)水准加密点按照线路里程增加方向进行编号,编号规则为(为里程公里数)+JMH2(为二等水准加密点)+(该里程段流水号,从小里程往大里程方向顺序编号)。 如058JMH21点桩号,“058”代表线路里程数,“JMH2”代表加密二等水准点,“1”代表1号点。 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高为6cm的正楷字体刻绘,并用白色油漆抹底,黑色油漆喷写编号,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30cm。 (5)水准加密点点之记绘制水准加密点埋设完成后,应按要求绘制点之记。 包括点号、概略经纬度、所在地、交通情况、交通略图、点位略图、选点及埋石情况。 5.2加密水准点测量5.2.1测量要求水准加密测量应采用不低于DS1的水准仪,须经过检定,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检查i角均应不超过15;水准尺须采用辅助支撑进行安置,测量转点应安置尺垫,尺垫选择坚实的地方并踩实以防尺垫的下沉。 16水准测量的仪器及水准尺类型应按测量等级的要求选择,宜优先采用相应等级的数字水准仪及其自动记录功能采集数据,观测数据采用仪器内置储存器记录,并转换成电子手簿。 5.2.2技术要求水准加密测量技术要求应满足表5.2.2- 1、表5.2.2- 2、表5.2.2-3的要求表5.2.2-1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限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平原山区二等1.02.06i R4K0.8n4L表5.2.2-2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类别水准尺类型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下丝读数)数字二等DS1因瓦503且501.01.53.06.00.32.8且0.552次表5.2.2-3水准加密测量的观测方法等级观测次数观测顺序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往返往返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水准线路跨越长江等特大河流时,应按现行国家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关于跨河水准测量有关规定执行。 水准加密点分区段测量时,应联测上一区段两个水准点进行接边处理。 175.2.3三角高程上桥当桥面与地面高差大于3米时,水准高程传递采用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三角高程中视测量方法,具体如下在高程传递点附近分别在桥墩侧面和对应墩桥梁固定支座端挡砟墙埋设成兰铁路CP专用标志。 观测过程中用数字水准仪按精密水准作业要求将高差分别抄到挡砟墙和墩底CP高程标志杆,再用全站仪进行挡砟墙和墩底CP平面标志杆高差传递。 CP平面及高程标志杆均为标准件,高程传递点A、B使用CP平面、高程标志间高差相同。 因此,A、B两CP高程标志间高差为全站仪观测的三角高程高差,不需量测全站仪和棱镜高。 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就是在没有仪器高和棱镜高量取误差的情况下,求出点A和点B的高差。 其测量原理,见下图所示。 vBAS a?a?bS bhh ahbIvh hab图5.2.3-1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示意图也可在同一侧设置观测点,如下图图5.2.3-2同侧设点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示意图全站仪前后视可分别观测,采用正倒镜观测。 每个观测组观测技术要求如下18表5.2.3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不同观测组高差较差测回数两次读数差指标差互差测回数前后视水平距离前后视距差两次读数差测回差41.05.04100m5m1.0mm2.0mm1.0mm5.2.4数据处理二等水准网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标准施测,进行整体严密平差计算。 高程成果保留到0.1mm。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应按环线闭合差计算WM。 ?M和WM应符合表5.2.2-1的规定,否则应对较大闭合差的路线进行重测。 ?M和WM应按下列公式计算41L nM?1LWWNM W?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测段长(km);n测段数;W经过各项修正后的水准环线闭合差(mm);N水准环数。 加密点高程测量应严密平差,平差计算取位下表中精密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 表5.2.4水准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二等水准0.010.10.010.010.10.1196CP控制网建网时机1精测网全面复测CP建网前应对精测网进行全面复测一次。 2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新建铁路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的控制网测量应待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要求,且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通过后进行。 3线下工程平面和高程线位复测对竣工的线下工程在测设CP前应进行平面和高程线位的复测,以提前处理施工放样引起的误差超限,为铺设轨道奠定良好的基础。 即铺设轨道前对线下工程进行平纵面贯通测量。 4CP及水准加密测量合格CP控制网测量应在CP及水准加密测量评估合格以后方可开展工作。 7CP控制网测量7.1CP控制点布设7.1.1CP控制点元器件由于CP控制网网点间的相对精度高达1mm,而且CP控制网的服务期限从轨道板施工开始,到线路竣工时的全线轨道线形竣工测量,以及竣工后线路运营期间的轨道维护,因此CP控制网的测量标志必须达到以下要求具有强制对中、能够长期保存、不变形、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价格适中、重复安置精度满足同一套测量标志在同一点重复安装的空间位置偏差应满足表7.1.1的要求。 表7.1.1CP标志棱镜组件安装精度要求CP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mm)互换性安装误差(mm)X0.40.4Y0.40.420CP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mm)互换性安装误差(mm)H0.20.2CP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控制网测量是随着我国无砟轨道的建设从德国引进的测量方法,其测量标志采用强制对中形式。 为了满足我国无砟轨道建设的需要,各设计院在消化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多种CP测量标志,实现了产品国产化和再创新的过程,节约了建设成本,但多种测量标志的使用也给施工和线路分段衔接带来不便。 为了保证本项目各标段CPIII顺利衔接、方便建设单位和后续运营单位管理,本线CP预埋件和连接杆需采用同一类型CP预埋件和连接杆,具体标志见图7.1.1- 1、图7.1.1-2和图7.1.1-3。 图7.1.1-1CP预埋件21图7.1.1-2平面观测外插式棱镜连接杆图7.1.1-3高程观测连接杆7.1.2CP控制点埋设CP控制网布设的技术要求如表7.1.2所示表7.1.2CP控制网布网要求控制网级别测量方法纵向网点间距备注CP自由测站边角交会5070米一对横向点间距1020m一般路基地段宜布置在接触网杆基座上,埋设立式基座,如下图浇筑接触网杆基础时按附图连同CP点基础一起浇筑,以保证CP点的稳定性。 在原接触网基础纵向(线路里程增加方向)扩大0.30米,在扩大基础面上浇筑一个直径0.20米、接触网基础以上0.6米高的圆墩柱作为CP点永久性安装平台,圆墩柱内应放置12毫米钢筋,钢模浇筑,CP元器件埋设圆柱顶部(可在圆心往线路中心侧偏12cm),如图7.1.2- 1、图7.1.2- 2、图7.1.2-3所示22图7.1.2-1路基上CP立柱布置图图7.1.2-2路基上CP立柱基础配筋示意图23图7.1.2-3路基上CP立柱正视图梁上一般布置在桥梁固定支柱端上方防撞墙顶端,如图4-2-9图7.1.2-4桥梁段CP埋设示意图直接在防撞墙顶面成对开凿铅垂方向的安装孔(孔径30毫米,孔深60毫米),24然后使用云石胶埋设立式基座,相邻两对CP点在里程上相距约60米,基座埋设完成后,基座外露部分不高于基桩顶面2毫米。 特殊桥跨的CP点埋设如下a、80米以内的连续梁跨中可以不埋设CP点;b、80120米的连续梁跨中应埋设一对CP点;120180米的连续梁跨中应埋设两对CP点;以此类推。 跨中埋设有CP点对时,应在同一片连续梁上的固定端埋设CP点,此CP点的埋设套筒应与防撞墙的顶面平,防撞墙的顶面应水平,通过特制连接装置以方便安装全站仪。 连续梁跨中埋设两对及以上CP点时,左右线的CP点应分别在同一观测视线上。 隧道CP控制点应布置在电缆槽上方3050厘米的隧道边墙上,如图7.1.2所示图7.1.2-隧道段CP埋设示意图站内贯通线一般埋设在站台廊檐上(埋设横插基座),如图7.1.2-625图7.1.2-6车站贯通线CP埋设示意图CP控制点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 CP控制点编号应清晰、明显地标在CP控制点基桩上、桥梁防撞墙内侧或隧道边墙上,同一隧道点号标志高度应统一。 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高为6cm的正楷字体刻绘,并用白色油漆抹底,黑色油漆喷写编号。 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X30cm,黑色油漆应注明CP编号,工程线名简称,施测单位简称。 7.1.3CP控制点编号CP控制点点编号定义如下CP点号按照公里数递增进行编号,其编号反映里程数。 所有处于里程增大方向左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奇数,处于里程增大方向右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地段应注意编号不能重复。 如表7.1.3所示表7.1.3CP点编号点编号含义数字代码在里程内点的位置036301表示线路里程DK036范围内线路前进方向左侧的CP第1号点,“3”代表“CP”036301(轨道左侧)奇数 1、 3、 5、 7、 9、11等036302表示线路里程DK036范围内线路前进方向右侧的CP第1号点,“3”代表“CP”036302(轨道右侧)偶数 2、 4、 6、 8、 10、12等CP测量过程中的自由设站点编号根据连续里程和测站号等相关信息来进26行编制,如063C01。 前3位为里程,第4位C代表初次建网测量,B代表补测,F代表复测,第5位和第6位代表测站编号(各标段自行分配,标段连接处相邻标段应进行协调,保证CP测站编号不重复),0199号数循环。 7.2CP平面控制网测量7.2.1平面定位精度要求CP平面控制网测量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如表7.2.1所示表7.2.1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控制点测量方法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相对点位精度CP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测量3mm1mm7.2.2仪器要求采用的全站仪精度要求如下角度测量精度1;距离测量精度1mm+2ppm;同时应具有马达驱动、自动照准和数据自动记录功能。 7.2.3测量方法 (1)CP平面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3-1的规定表7.2.3-1CP平面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测量方法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观测中误差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CP平面网自由测站边角交会1.81.0mm1.0mm (2)CP平面控制网在观测中其观测环境要达到以下一些要求气象稳定、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雨雾天气、避免其它工序的施工干扰,以保证CP建网的观测精度。 (3)CP控制网应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 CP平面网应附合于CP27或CP控制点上,每600m左右应联测一个CP或CP控制点,采用固定数据平差。 当CP点位密度和位置不满足CP联测要求时,应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CP控制点。 (4)自由测站的测量,从每个自由测站,将以26个CP点为测量目标,每次测量应保证每个点测量3次,测量方法见图7.2.3-1120m60mCPIII控制点自由测站点观测方向图7.2.3-1测站间距为120m的CP平面网观测网形示意图CP控制点对间距离为60m左右,且不应大于80m,CP施测时自由设站点距CP控制点距离为一般应小于120m左右,最大不超过180m,距高等级已知点最大不宜超过300m。 因遇施工干扰或观测条件稍差时,CP平面控制网可采用图7.2.3-2所示的构网形式,平面观测测站间距应为60m左右,每个CP控制点应有四个方向交会。 60m60mCPIII控制点自由测站点观测方向图7.2.3-2测站间距为60m的CP平面网构网形式 (5)每次测量开始前在全站仪初始行中输入起始点信息并填写自由测站记28录表。 水平角测量的精度应按如下要求进行CP控制网水平方向应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 当观测方向较多时,也可以采用分组全圆方向观测法。 全圆方向观测应满足表7.2.3-2的规定。 表7.2.3-2CP平面网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观测时边长必须进行温度、气压改正,温度量测精度应为0.2,气压量测精度应为0.5hpa。 距离的观测应与水平角观测同步进行,并由全站仪自动进行。 CP平面网距离测量应满足表7.2.3-3的规定。 表7.2.3-3CP平面网距离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测回半测回间距离较差测回间距离较差CP平面网21mm1mm注距离测量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的过程。 当CP平面网外业观测的水平方向和距离的技术要求不满足以上技术要求时,该测站外业观测值应部分或全部重测。 平面测量可以根据测量需要分段测量,其测量范围内400800m应与CP或CP控制点联测。 与上一级CP、CP控制点联测时,应通过2个或3个线路上的自由测站进行联测,见下图。 控制网名称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2C互差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CP平面网0.526961369629120m60mCPIII控制点自由测站点观测方向CPI、CPII控制点图7.2.3-3与已知点联测示意图为了使相邻重合测段能够满足CP控制网的测量高均匀性和高精确度,每个重合测段至少重复观测6对CP点(约300米)进行平差,每个测段一般为48km,最短不宜小于3km。 每一CP平差测段首尾必须封闭,且保证每个CP点被相邻自由设站点观测三次。 30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轨道控制网(CP)测量自由测站记录表标(工区/1组)DK0000+00-DK0000+00段仪器型号和编号/第页序号1234567测站编号/点名Z0220F101Z0220F102Z0220F103Z0220F104Z0220F105Z0220F106Z0220F107测站高1.3681.5351.251.4711.2781.3681.523温度12.812.612.612.211.811.49.8气压mbar1012101210121012101210121012天气晴晴晴晴晴晴晴时段CP(按观测顺序填写)编号1220314220311220311220315220319220323220327编号2220312220313220313220317220321220325220329编号3220311220315220315220319220323220327220331编号4220313220317220317220321220325220329721301编号5220318220319220323220327220331721303编号6220316220321220325220329721301721305编号7220314220322220326220330721302721306编号8220312220320220324220328220332721304编号9220318220322220326220330721302编号10220316220320220324220328220332编号11220314220318220322220326220330编号12220312220316220320220324220328棱镜高CP/CP点名0220P210220P210220P210220P220220P22棱镜高组长复核日期:317.2.4数据处理 (1)CP平面控制网平差应采用铁路总公司主管部门评审鉴定通过的专业处理软件,必须进行CP网的外业观测数据与网平差计算的精度检核。 CP控制网精度指标如下1)CP平面自由网平差后应满足表7.2.4-1的规定。 表7.2.4-1CP平面自由网平差后的方向和距离改正数限差控制网名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CP平面网32mm2)CP平面网约束平差后的精度,应满足表8.3.1-2的规定。 表7.2.4-2CP平面网约束平差后的主要精度指标控制网名称与CP、CP联测与CP联测点位中误差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CP平面网4.04mm3.02mm2mm表7.2.4-3CP平面网平差计算取位控制网名称水平方向观测值()水平距离观测值(mm)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mm)点位中误差(mm)坐标、高程(mm)CP平面网0.10.10.010.010.010.1 (2)CP网分段与测段衔接CP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测段长度不宜小于4km。 测段间应重复观测不少于6对CP点,作为分段重叠观测区域以便进行测段衔接。 施工时,CP网两端宜分别预留6对CP点,作为后续CP控制网连接区域。 测段之间衔接时,前后测段独立平差重叠点坐标差值应满足3mm。 满足32该条件后,后一测段CP网平差,应采用本测段联测的CP、CP控制点及重叠段前一区段的26个CP点进行约束平差。 再次平差后,其他未约束的重叠点在两个区段分别平差后的坐标差值不应大于1mm,若坐标差值大于1mm时,应查明原因,确认无误后,未约束的重叠点坐标应采用后一区段CP网的平差结果,并在新提交成果中备注栏注明为“更新成果”。 图7.2.4CP平面网重叠测段衔接网型示意图 (3)坐标换带处CP平面网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邻两个投影带的CP、CP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并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殊作业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新规范)
-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生产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国产化技术突破-洞察及研究
- 武汉市离婚协议财产分割与保险理赔服务合同
- 儿童教育机构店铺转让居间协议书
- 文化产业股东借款及股权代持协议
- 高端餐饮店面房出租合作协议范本
- 教育设施分包合同台账质量与进度监管办法
- 酒店餐饮承包合同终止及品牌授权续约协议书
- 集团招商引资管理办法
- 2025年天文地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园区工作薪酬管理办法
- 劳动仲裁流程课件培训
- 睑腺炎的护理与治疗
- 2025至2030中国空气制水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融资报告
- 公司礼仪培训课件
- 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英语测试卷
- 黑石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稀土储氢材料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CD13在肝癌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