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脂肪营养 1 脂类的营养 脂类是在动 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脂溶性化合物的总称 2 一 分类中性脂肪 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类脂 磷脂phospholipid糖脂glypoids固醇类sterol脂蛋白lipo protein蜡waxes 3 甘油三脂 4 脂肪酸 所有脂肪酸都有一长的碳氢链 系疏水基团 其一端有一个羧基 系极性基团 碳氢链有的是饱和的 如软脂酸 硬脂酸等 有的含有一个或几个双键 如油酸等 不同脂肪酸之间的区别 主要在于碳氢链的长度及双键的数目和位置 饱和脂肪酸相对稳定 而各种不同的不饱和脂肪酸很不稳定 因其中有双键 极易被氧化 分解成为醛或酮 氢化即还原为饱和脂肪酸 5 脂肪酸的两种表示方法 1 CN mn 不饱和键部位碳原子数目不饱和键数目n或 后面的数表示从甲基端算起第一个双键出现的位置 如亚油酸C18 2n 6CH3 CH2 4CH CHCH2CH CH CH2 7COOH 6 另一种表示方法 9 12C18 2 亚油酸 右上方数字表示从羧基端算起第9个和12第12个碳原子位置开始出现双键CH3 CH2 4CH CHCH2CH CH CH2 7COOH 7 中性脂肪包括1 饱和脂肪Saturatedfat牛油 猪油 棕榈油2 不饱和脂肪Unsaturatedfat花生油 玉米油 豆油 菜子油 鱼油 40 禽油 20 8 不饱和脂肪又分为 单不饱和脂肪 monounsaturatedfat橄榄油C18 1菜籽油C22 1多不饱和脂肪 polyunsaturatedfat豆油C18 2n 6花生油C22 4n 6亚麻油C18 3n 3鱼油中 EPAC20 5n 3DHAC22 6n 3 9 复合脂类 磷脂类phospholipid细胞膜的构成物质 并与机体的脂肪运载有关糖脂类glycolipid构成细胞膜脂蛋白Lipo protein是甘油三脂 胆固醇 磷脂的运输形式 10 磷脂的结构和种类 磷脂类phospholipid细胞膜的构成物质并与机体的脂肪运载有关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甘油胆碱卵磷脂蛋黄 血浆 豆类磷酸酰化乙醇胺脑磷脂动物脑鞘胺醇神经鞘磷脂神经鞘 11 12 糖脂 含糖的结合脂 糖脂在细胞中含量虽少 但却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作用 自然界存在有各种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 13 固醇类 在生物界分布甚广 为一环状高分子一元醇 在生物体中 它可以游离状态或以与脂肪酸结合成酯的形式存在 分为 动物固醇 植物固醇和酵母固醇 14 15 16 17 18 胆固醇 是最早发现的一个甾体化合物 胆结石几乎完全是由胆固醇组成的 胆固醇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如果人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 则引起胆结石或动脉硬化 19 固醇具有以下重要生理功能 是构成细胞组织的结构大分子 如有些固醇类化合物是构成神经鞘的主要成分 由于它有良好的绝缘性 对神经冲动的传递十分重要 某些固醇类化合物可转变为维生素D 固醇类化合物也是某些激素的前体 例如 调节水分和盐类代谢的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进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都是固醇类化合物的衍生物 促进甲壳动物生长和脱壳 20 脂蛋白 脂蛋白是血浆中的脂质与特殊蛋白质结合成的球状巨分子复合物 脂蛋白是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形式 并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被摄入细胞内进行代谢 根据其电泳特点和密度大小可分为 乳糜微粒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21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肝脏中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 由于VLDL中甘油三酯占50 70 胆固醇占8 12 所以一旦VLDL水平明显增高时 血浆中除甘油三酯升高外 胆固醇水平也随之增高 22 蜡 蜡是不溶于水的固体 高碳脂肪酸和高碳醇或固醇所形成的脂 它存在于皮肤 毛皮 羽毛 树叶 果皮和昆虫外骨骼中 起保护作用 23 二 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1 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 1 脂类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2 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 24 2 脂类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25 糖脂在细胞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26 3 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 1 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鸡日粮含脂0 07 类胡萝卜素吸收率仅20 而含脂4 的时候 类胡萝卜素吸收率为60 2 脂类的防护作用皮下脂肪 抵抗微生物侵袭 保护机体 绝热 防寒保暖 水生哺乳动物尤为重要 尾脂腺 抗湿作用 3 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 27 4 磷脂的乳化特性磷脂分子中既含有亲水的磷酸基因 又含有疏水的脂肪酸链 因而具有乳化剂特性 对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以及营养物质的跨膜转运等发挥重要作用 提高脂肪和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28 5 胆固醇的生理作用是甲壳类动物必需的营养素 有助于甲壳类动物包括虾转化合成维生素D 性激素 胆酸 蜕皮激素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 促进虾的正常蜕皮 生长和繁殖 6 脂类也是动物体必需脂肪酸的来源 29 7 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脂肪 可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能含量 减少蛋白质作为能源的消耗 使之更好地用于合成体蛋白 这一作用成为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 proteinsparingeffects 30 31 四 鱼类对脂肪的需求 鱼类对脂肪的需要量受鱼的种类 食性 生长阶段 饲料组成 环境温度等的影响 缺乏 导致代谢紊乱 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并发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过量 导致脂肪沉积过多 抗病力下降 不利于饲料加工 贮藏 32 鱼类对脂肪的需求 虹鳟 18 青鱼 6 5 草鱼 3 8 鲤鱼 5 8 异育银鲫 5 1 罗非鱼 6 10 长吻鮠 5 10 33 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s是指那些为鱼类生长所必需 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 必需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必需脂肪酸在体内主要以磷脂形式出现在线粒体和细胞膜中 参与胆固醇的代谢 前列腺素的合成 并与脑神经活动密切相关 34 必需脂肪酸 1 概念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些脂肪酸 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 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 必须由饲料供给 对动物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 如果不从饲料中供给 就会严重地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 生理机能紊乱或者缺乏症 这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fattyacid EFA 通常将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称为EFA 35 2 种类 1 6 n 6 系列该系列PUFA中第一个双键位于 第6和第7位碳原子之间 该系列的第一个成员为亚油酸 由亚油酸可以合成该系列的其它PUFA 2 3 n 3 系列该系列PUFA中第一个双键位于 第3和第4位碳原子之间 该系列的第一个成员为 亚麻油酸 由 亚麻油酸可以合成该系列的其它PUFA 36 鱼类所需必需脂肪酸种类 亚油酸C18 2n 6亚麻酸C18 3n 3花生四烯酸C22 4n 6EPAC20 5n 3PUFADHAC22 6n 3 37 淡水鱼 可由C18 2n 6C22 6n 3海水鱼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C22 6n 3 38 1990年10月第一次国际DHA研讨会英国脑营养化学研究所克罗夫特教授提出 鱼体内含有很多DHA DHA与大脑的发育关系十分密切 39 n 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 降低血液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含量 预防由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促使血液中血小板粘性降低 而使血液在人体内更为流畅 不易造成不恰当的凝固 提高大脑的功能 增强记忆力 防止大脑衰老 40 二 作用与缺乏症 1 生物学作用 1 EFA是细胞膜 线粒体膜和质膜等生物膜质的主要成分 在绝大多数膜的特性中起关键作用 也参与磷脂的合成 2 EFA是合成类二十烷的前体物质 3 EFA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4 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41 2 缺乏症 1 影响生产性能 引起生长速度下降 饲料利用率下降 2 皮肤病变 出现角质鳞片 水肿 皮下血症 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 3 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 生长受阻 严重时引起动物死亡 4 引起繁殖动物繁殖机能混乱 导致繁殖力下降 甚至不育 42 对鱼类营养性脂肪肝病变的诱导 脂肪高脂肪饲料供给鱼类的能量往往超过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因而极易造成体内能量过剩 而绝大部分过剩的能量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肝脏 肠系膜和肌肉中 其中以肝脏储存的能量最多 如大西洋鳕 Gadusmorhua 肝脏储存的能量就占其总储存能量的近60 43 条纹鲈摄食高脂饲料可能会改变其肝脏的脂肪代谢 饲料脂肪含量高于10 条纹鲈肝脏和上皮空腔内的脂肪就有积累的趋势 超过20 则肝脂含量显著增加 生长明显缓慢 44 尖吻鲈 Latescalcarifer 摄食低脂饲料 6 肝体指数 HSI 最低为1 05 而摄食高脂饲料 18 其HSI则上升到2 12 45 细鳞鯻n 3HUFA含量低的饲料可使鱼体肌肉中脂肪含量降低而肝脂含量增加 特别是肝脏脂肪中TAG含量增加 肝脏中储存的脂肪远远多于肌肉 46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HUFA 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 也是肝脏中脂肪酸和TAG合成的强抑制剂 它能抑制与葡萄糖代谢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有关的肝酶 葡萄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G 6 PD 柠檬酸裂合酶 AcoAC和脂肪酸合成酶 的活力 从而降低了肝脏脂肪的合成 47 肉碱 Burtle 1994 等研究了在赖氨酸含量为1 1 1 4 和1 7 的饲料中添加0 1 的肉碱对斑点叉尾鮰的影响 发现肉碱虽然未对其生长率有显著影响 但肉碱和赖氨酸共同作用降低了内脏和鱼体的含脂率 Ji 1996 等报道了大西洋鲑摄食3700mg kg肉碱的饲料 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加快 肌肉和内脏脂肪含量均显著降低 然而 也有研究者发现虹鳟摄食肉碱含量的饲料并未引起其组织中脂肪含量的显著变化 48 肉碱 L 肉碱是长链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进行 氧化的唯一载体 它通过调解CoASH Acety s lCoA 辅酶A 乙酰辅酶A 的比例影响机体中糖类和脂肪的分解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 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脂肪酸的 氧化 降低血清胆固醇及TAG含量 提高机体耐受力 大量研究表明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的L 肉碱具有促生长 抗脂肪肝 加速脂肪氧化分解和减少脂肪沉积等作用 49 肉碱 在赖氨酸含量为1 1 1 4 和1 7 的斑点叉尾鮰的饲料中添加0 1 的肉碱对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但肉碱和赖氨酸共同作用降低了内脏和鱼体的含脂率 Burtle等 1994 50 肉碱 大西洋鲑摄食3700mg kg肉碱的饲料 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加快 肌肉和内脏脂肪含量均显著降低 Ji等 1996 51 肉碱 杂交罗非鱼 Oreochromisniloticus Oreochromisaureu 摄食肉碱含量150mg kg或300mg kg的饲料未引起其组织中脂肪含量的显著变化Ronald等 2000 以肉碱含量为41 0mg kg 212 0mg kg和369 7mg kg的饲料饲喂杂交条纹鲈 其肝脂含量没有显著的变化 52 胆碱 饲料中缺乏胆碱引脂肪代谢障碍和诱发脂肪肝病变的生化机理已在畜禽中被证实与哺乳动物相似 鱼类饲料中胆碱含量显著影响其血浆中TAG 胆固醇和磷脂的含量 摄食缺乏胆碱的饲料可能阻止PC的合成 从而影响脂肪向血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端别墅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环保产业园区运营财务顾问外包服务协议
- 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园环保排放达标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婚姻终止协议书:情感补偿与财产权益分配标准
- 2025年跨区域绿色能源项目贷款协议补充条款
- 2025年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与垃圾分类处理承包合同
- 2025年度电视剧演员权益保障及竞业限制综合合同
- 2025年社区儿童游乐场租赁及亲子娱乐服务合同
- 2025年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风险预防与监管服务合同
- 2025电视机品牌授权及市场推广合作合同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课件
- 网络规划设计师知识点总结
- 《公司法完整版》课件2024
- 泡沫灭火系统维护保养方案
- 《低能耗建筑多排孔自保温砌块墙体体系应用技术规程》
- 《光伏产业链介绍》课件
- DB37T 1914-2024 液氨存储与装卸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有限空间监理实施细则
- 期末练习卷(模拟试题)-2024-2025学年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防御台风复盘工作情况报告
- 白酒旅游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