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生命观念)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科学探究)3.通过分析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建立起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社会责任)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数量 315 10110832比例9 3312结果分析(1)两亲本无论正交或反交,F1均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2)F2中除出现了两种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种新类型: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即出现了不同相对性状间的重新组合。(3)F2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为(315101)(10832)31,圆粒与皱粒的比为(315108)(10132)31,说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YYRR、yyrr,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2)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1111。(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其中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比例为9331)。遗传图解如下: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1)验证方法:测交法。测交F1(YyRr)与隐性个体(yyrr)交配。(2)遗传图解(3)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F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三、自由组合定律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3得出结论: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及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自花传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花较大,人工去雄和异花授粉较方便。(2)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一对到多对生物的性状多种多样,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如果有n对性状自由组合,后代的性状组合会有2n种,这是很难统计的。孟德尔采取了由单因素(即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孟德尔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从而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比例,并最终解释了这些现象。(4)运用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方法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按“提出问题实验假设(解释)验证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进行。(5)创新的验证假说孟德尔创新性地设计了测交实验,证实了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并归纳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表型(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2)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杂交育种: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性状。2医学实践: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论据。知识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图解法分析F1(YyRr)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F1产生的配子:YRYryRyr1111。2F2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的组成(1)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配子结合方式: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9种。F2的性状类型:4种。(2)F2性状表现(3)3F2遗传因子组成的种类及比例项目遗传因子组成比例计算公式纯合子YYRRYY(1/4)RR(1/4)1/16YYrrYY(1/4)rr(1/4)1/16yyRRyy(1/4)RR(1/4)1/16yyrryy(1/4)rr(1/4)1/16单杂合子YyRRYy(2/4)RR(1/4)2/16YyrrYy(2/4)rr(1/4)2/16YYRrYY(1/4)Rr(2/4)2/16yyRryy(1/4)Rr(2/4)2/16双杂合子YyRrYy(2/4)Rr(2/4)4/16重组类型的两点认识(1)重组类型不是指F2中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不同的个体,而是指F2中性状表现与亲本不同的个体。(2)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类型不一定为3/8,也可能是5/8,这与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有关。当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3/8。当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5/8。1(2019漳州模拟)下列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性状表现B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CF1产生YR的雌配子和YR的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D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4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解析:选B。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表型为4种,A错误;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F1产生的4种雄配子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R、yr、Yr和yR,比例为1111,其中YR和yr的比例为11,B正确,D错误;F1产生遗传因子组成为YR的雌配子数量比遗传因子组成为YR的雄配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C错误。2(2019济宁检测)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A160B240C320D480解析:选C。F2中白色甜玉米占1/16,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占4/16,故F2中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320株。知识点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杂交育种1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以抗倒伏(D)抗条锈病(t)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P抗倒伏易染条锈病易倒伏抗条锈病(DDTT)(ddtt)F1抗倒伏易染条锈病(DdTt)F2选出抗倒伏抗条锈病个体(Ddtt、DDtt)连续自交选出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所有抗倒伏抗条锈病的个体(DDtt)新的优良品种(DDtt)2动物杂交育种过程现有基因型为BBEE和bbee的两种动物,欲培育基因型为BBee的动物品种,育种过程的遗传图解如下: 发展素养 科学思维动、植物杂交育种的区别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不能通过测交,只能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获得;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测交的方法进行确认后获得。3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F1)中即可选出B从子三代(F3)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C既可从子二代(F2)中选出,也可从子三代中选出D只能从子四代(F4)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解析:选C。杂交育种的一般过程:首先亲本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如果选择的新品种是双隐性性状,则从F2中就可选出;如果需要选择含有显性性状的品种,则需要进一步自交后,从F3或其多次自交后代中选出。所以,杂交育种选育的新品种既可从F2中选出,也可从F3中选出。4家兔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短毛对长毛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利用黑色短毛纯种兔和白色长毛纯种兔培育出黑色长毛纯种兔的做法,错误的是()A黑色短毛纯种兔白色长毛纯种兔,得F1B选取健壮的F1个体自交,得F2C从F2中选取健壮的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测交D根据测交结果,选取F2中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雌、雄兔解析:选B。家兔属于雌雄异体生物,不能进行自交,因此B项错误。核心知识小结要点回眸规范答题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它们是YR、Yy、yR、yr,数量比接近 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共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比例为 9331。 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均为4种,数量比例均为111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同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生物的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随堂检测1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组合解析:选D。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2019遵义高一检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A1/16B2/16C3/16D1/4解析:选D。稳定遗传的个体,即纯合子,占F2的4/16。3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粒(R)分别对绿色(y)和皱粒(r)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四种表型,如果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表型之比应分别为()A9331及1111B3311及11C9331及11D31及11解析:选C。甲与乙杂交子代有四种表型,则依据分离定律,甲(黄)乙(黄),后代存在两种表型,即黄与绿,则甲(Yy)乙(Yy);甲(圆)乙(皱),后代存在两种表型,则甲(Rr)乙(rr),故甲为YyRr、乙为Yyrr。甲(YyRr)自交,后代表型之比为9331,乙(Yyrr)测交,后代表型之比为11。4. 南瓜果实的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若让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性状表现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aBbBAabbCaaBbDaabb解析:选B。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子代中白色黄色31,盘状球状11,所以“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5(2019郴州高一检测)两个水稻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要选育纯种双显性的水稻品种,让两个亲本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在F2的双显性水稻种子中符合育种要求的占()A1/16B1/9C1/3D9/16解析:选B。让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品种杂交,得F1为AaBb,自交得F2,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双显性水稻(A_B_)占9/16,AABB占(1/4)(1/4)1/16,所以F2的双显性水稻种子中符合育种要求的占1/9。6以下关于表型和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型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出来,如高茎和矮茎B基因型不能通过眼睛观察,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C在相同环境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D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解析:选D。表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但不一定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出来,A错误;基因型一般通过表型来推知,不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B错误;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高茎的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C错误;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D正确。7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A、a基因控制),抗锈病和感锈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丙的基因型是_,丁的基因型是_。(2)F1形成的配子种类是_。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3)F2中表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_。(4)写出F2中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_(只考虑抗锈病和感锈病一对相对性状)。解析:(1)由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丙),判断毛颖、抗锈病为显性性状,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AArr、aaRR;丙的基因型是AaRr;由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图判断丁的基因型是aaRr。(2)因为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因此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AR、Ar、aR、ar四种。(3)丙的基因型是AaRr,丁的基因型是aaRr,后代中表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1(3/4)(1/2)(1/2)(1/4)1/2。(4)由于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对性状,即RrRr,故F2中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12。答案:(1)AaRraaRr(2)AR、Ar、aR、ar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3)1/2(4)RRRr12课时作业A级合格考通关区1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与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下列能体现出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的是()AF2中有黄圆、黄皱、绿圆、绿皱4种性状表现BF1全部是黄色圆粒CF2中出现了黄皱和绿圆2种新类型DF2中黄圆和绿皱各占总数的3/16答案:C2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AYRYr11BYRyr11CRr11DYRr211解析:选A。YYRr的个体产生配子时,YY分离,Rr分离,Y与R(r)自由组合。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2种子556粒(以560粒计算)。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遗传因子组成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选项ABCD遗传因子组成YyRRyyrrYyRryyRr个体数140粒140粒315粒70粒解析:选D。亲本全为纯合子,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F1形成YR、Yr、yR、yr 4种相等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F2有4种性状表现,9种遗传因子组成,YyRR:(2/4)(1/4)56070(粒);yyrr:(1/4)(1/4)56035(粒);YyRr:(2/4)(2/4)560140(粒);yyRr:(1/4)(2/4)56070(粒)。4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品种做样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在F2中所占的比例约为()A1/16B2/16C3/16D4/16解析:选C。高秆抗病与矮秆不抗病品种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有4种性状: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比例为9331,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占F2的3/16。5已知豌豆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将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两品种杂交,其子代出现黄色圆粒70株、绿色圆粒68株、黄色皱粒73株和绿色皱粒71株,则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YYrr和yyRrBYYrr和yyRRCYyrr和yyRRDYyrr和yyRr解析:选D。根据亲本的性状表现写出其遗传因子组成。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其子代中黄绿(7073)(6871)11,圆皱(7068)(7371)11,所以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6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遗传时可自由组合。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类型的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A7/8或5/8B9/16或5/16C3/8或5/8D3/8解析:选C。重组类型是指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类型,设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别为A、a和B、b,若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BBaabb,则子二代的重组类型是单显性,占3/8;若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bbaaBB,则子二代的重组类型是双显性和双隐性,占5/8。7某植物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3/16B1/4C3/8D5/8解析:选A。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植物自交,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16种,4种性状表现,且每一种性状表现中均有一种纯合子(AABB、aaBB、AAbb、aabb),每种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均为1/16,故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16。8. 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的性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3B1/4C1/9D1/16解析:选B。杂交后代中不同于双亲的为皱粒个体,占总数的1/4。9(2019潍坊高一检测)观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图像,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图像中的遗传因子组成划分了A、B、C三个直角三角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双显性性状由直角三角形_(填“A”“B”或“C”)的三条边表示,占_份,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_种,比例为_。(2)隐显性状由直角三角形_(填“A”“B”或“C”)的三个角表示,占_份,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_种,比例为_。(3)显隐性状由直角三角形_(填“A”“B”或“C”)的三个角表示,占_份,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_种,比例为_。(4)双隐性性状yyrr占_份,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_种。(5)由图解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是否也遵循分离定律?若是,分离比是多少?_。解析:图示代表了F1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配子以及配子之间受精时的随机组合。雌雄各有4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后代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其中双显性有4种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224,共占9份;隐显性状和显隐性状各有2种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2;双隐性只有yyrr一种;每对性状的遗传都相对独立,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性状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1)A941224(2)B3212(3)C3212(4)11(5)是。每对性状的分离比都为3110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过程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性状表现类型,对每对性状作出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定律。(2)黄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绿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3)后代中属于双隐性性状的是_,它是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4)杂交后代中,子叶黄色与绿色的比是_;形状圆粒与皱粒的比是_。(5)杂交后代中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是_。答案:(1)分离(2)YyRryyRr(3)绿色皱粒纯合子(4)1131(5)1/8B级等级考拟战区11父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母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ABbBAabbCAaBbDaabb解析:选D。AAAa后代不可能出现aa。12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用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1,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如果从F1自交所得的种子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豌豆和一粒黄色皱粒豌豆,则它们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A1/9B1/256C1/8D1/3解析:选A。F1自交所得的种子中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各占3/16,其中分别有1/3是纯合子。题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豌豆和一粒黄色皱粒豌豆”,范围已经限制在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中,因此纯合子各占1/3,则它们同时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9。13(2019辽宁省实验中学月考)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A测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的比例为31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子代所占的比例为5/8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子代所占的比例为1/2解析:选C。F1测交,子代有4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故黄色非甜与红色甜的比例为11,A错误;F1自交,其子代有4种表型,其比例为9331,其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黄色甜与红色非甜所占比例分别为3/16、3/16,故其所占比例为3/8,B错误;两对相对性状中每一对均符合分离定律,故F1自交后代中黄色红色31,非甜甜31,C正确;F1测交子代中红色非甜所占比例为1/4,D错误。14杂交育种需要选育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淘汰不需要的个体。如果从一杂合的亲本中选育某一显性性状(该性状是单基因控制的),每次自交后都淘汰掉隐性个体,则需经多少代连续自交能使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显性个体的比例超过95%()A5 B6C7D8解析:选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以一杂合的亲本中选育某一显性性状个体,连续自交,每次自交后都淘汰掉隐性个体,则Fn中AA所占的比例是1。要使Fn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显性个体的比例超过95%,即195%,则n6,故选B。15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 无毛黄肉C无毛黄肉C 有毛黄肉有毛白肉为11) 全部为无毛黄肉全部为有毛黄肉实验1 实验2 实验3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解析:(1)实验1中亲本有毛无毛,子代全为有毛,所以有毛对无毛为显性,且A、B的相应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实验3中亲本白肉黄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内科常见疑难病例诊断与治疗模拟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石油共享运营有限公司秋季招聘(2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皮肤科诊断与治疗方案设计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预防保健科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学影像学报告书写规范及解读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淮安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宝鸡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务)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
- 初级经济师资格考试(金融专业知识和实务)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2025年北京市)
- 株洲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物流配送调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35kV线路工程电杆安装施工方案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GB/T 45951-2025科技馆常设展览实施通用流程
- 新生儿硬肿症个案护理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必刷试题库及答案
- 城市智能感知系统-洞察及研究
- 中储粮损耗管理办法
- 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课件
- 【课件】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