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李凤日编二00五年三月1实验一测树工具的使用 一、目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用具轮尺、围尺、勃鲁莱测高器、超声波测高器、DQW2型望远测树仪、二米测竿、记录夹、记录用表、计算工具。 三、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测径器1轮尺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 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或4cm。 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 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图11轮尺1固定脚2滑动脚3尺身4树干横断面使用注意事项 (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测高器的种类较多,但根据原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几何相似形原理设计的,如克里斯顿测高器,圆筒测高器等;另一类是利用三角原理设计的,如勃鲁莱测高器等。 1几何原理测高如图1-2所示,当BC/BC时,则有ECCE?BCCB?若EC、BC,为定长(一般EC用2m测竿,BC用30cm测尺取代),则将BC(树高)值代入上式,(树高)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相应的EC值。 若将一系列的BC(树高)值刻划在相应的EC位置,即可从测尺(BC)上直接读出树高(BC)值。 克里斯顿测高器就是利用上述关系设计的。 使用时,只需将二米测竿垂直立于树基部(或在树干上标2m高度),然后,选择一个能同时望见树梢和树脚及二米测竿顶的地方,用大拇指和食指轻提仪器,让其自然下垂,与树干平行,屈伸手臂,使仪器上、下钩正好卡住树梢及树基,保持仪器和头部不动,迅速瞄视测竿顶端,这时,视线所通过的仪器刻度值即为树2干的全高。 图12克里斯屯测高器测高原理示意图图13克里斯屯测高器及其刻度这种测高器具有用法简单,携带方便,测高时不用量水平距离等优点,对16m以下的树木测定结果比较准确,但掌握不熟练时,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 2三角原理测高按三角原理设计的测高器,本质上都是一种测角器,多通过正切函数关系测算树高。 较为常用的是勃鲁莱测高器(图1-4)。 其刻度盘上标有不同水平距离(15,20, 30、40m)时所对应的不同仰角和俯角的树高值。 图14布鲁莱斯测高器构造图15布鲁莱斯测高原理1.制动按钮2.视距器3.瞄准器4.刻度盘5.摆针6.滤色镜7.启动钮8.修正表测高时,首先选测某一水平距离,然后,分别以下情况测算树高 (1)在平地上测高测者立于测点,按下仪器按纽,使指针自由下垂,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纽,固定指针,在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测水平距离的数据h,再加上测者眼高l,即为全树高H,见图l-6(a)。 (2)在坡地测高先观测树梢,求得h1,再观测树基,求得h2,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异时(仰角为正,俯角为负),见图l6(b)。 则树木全高(H)为(tan21?ShhH式中S为水平距离。 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同,见图1-6(c),则树木全高(H)为|21?ShhH这种测高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在视角等于450时,精度较高,但需要测树木至测点的水平距离。 测高注意事项测高时一定要两次读数之和(差)。 )tan?|tantan?3测高的水平距离应尽量与树高相同。 树高小于5m时不用测高器,而用测杆测定。 对阔叶树不要误将树冠倒侧当作树梢。 图16在坡地上测高 (三)多用测树仪近 二、三十年,多用途的综合性测树仪的研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类测时仪能测定树高、立木任意部位直径、水平距离、坡度、每公顷断面积等多种因子。 我国常见的有LC-1型和LC-2型林分速测镜,DCW-3型光学测树仪、DQW-2型望远测树仪等。 此处仅就DQW-2型望远测树仪作简要介绍。 DQW-2型望远测树仪其结构如图1-7。 原理是用显微投影的标尺,测量经望远镜放大了的目标,通过光学系统,成象在一个焦平面上,以相似形定理和三角函数作为测量原理。 使用时,将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按下制动纽,待鼓轮静止后,通过目镜可见到圆形视场(图1-8)被准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是观测目标,下半部是测量各因子用的标尺。 1测水平距离司尺员将视距尺一端顶到被测树干上,使尺面垂直于仪器观测方向,并力求水平(图l-9),用仪器看视距尺,测距尺所夹视距尺的刻度数即为所测的水平距离(视距尺的最小格值为0.2m),见图1-10。 物镜组图17DQW-2型望远测树仪2测树高 (1)测立木全高(H):原理与勃鲁莱测高器相同,)(01CCBH?(H尺读数为异号时),|01HCBH?(H尺读数为同号时)。 目镜组制动纽选光窗连接螺母制动螺丝弯头微动架罗盘仪架头连接坐商标丝堵4式中B观测时水平距离的1(m);Cl观测树顶梢H尺上的读数(格);C。 观测树基部H尺上的读数(格)。 (2)标定中央直径的部位当仪器对准中央直径时,H尺的读数应该是CCC?(H尺读数为异号时),CCC?(H尺读数为同号时)。 xx1?22121?将此读数调至准线上,这时,准线与树干相截的位置即是中央直径部位。 图18圆形视场图19司尺图110测距(3)标定任意树高H尺的读数是HCn?(H尺读数为异号时),HC?(H尺读数为同号时)。 0CBn0021CB式中,nH标定高度(m)。 将求得的H尺读数调至准线位置,此时,准线与树干相截处即为所要标定的树干高度。 (3)测树干直径LBD?式中L测径尺读数(即条带数,窄条带为1,宽条带为10);B观测时水平距离的0.1(cm)。 DQW-2型望远测树仪的其余功能,在以后的实验使用中可再作现场介绍。 四、实验组织安排1实验时,先讲述各种仪器的构造,使用方法及测高原理。 2实验之前,选取1015株树进行编号,并用精度较高的仪器(如经纬仪等)测树高,作为树高实际值,以求算测定误差。 五、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轮尺刻度整化?若起测直径为6cm时,试以4cm为一径阶说明整化刻度法。 2比较各种测高器的优缺点。 3当你只有一直尺或三角板时,怎样用它来测高?说明原理及方法。 六、实验报告提交测径、测高及误差计算结果(用表11)。 测距读数零线对齐测高尺坡度尺5表1-1树木胸径、树高测定计算表编号胸径测定树高测定轮尺超生波测高器勃鲁莱测高器DQW-2型望远测树仪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平均围尺实际高全高误差(%)全高误差(%)全高误差(%)1234567891011121314156实验二伐倒木材积测定 一、目的1学会用树干上几个必要的直径值绘制树干纵剖面图(削度图)的方法;2掌握用中央断面、平均断面求积式及其区分求积式计算树干材积的方法;3了解标准木(样木)卡片的内容。 二、资料、仪器及辅助用表1.计算机23020cm方格纸一张及必要的绘图仪器;3标准木卡片(见用表2-1); 三、方法、步骤 (一)首先根据标准木卡片中树高及1m、3m、5m等高度处的带皮与去皮直径,在方格纸上横轴以 1100、纵轴以l10的比例绘树干纵剖面图。 (以直线连结各点不作修匀)。 (二)用中央断面及平均断面求积式计算树干带皮材积。 首先由树于1m、3m、5m等高度处的带皮与去皮直径计算所需的数值,然后代入以下公式计算树干材积。 GV?2L?1中 (1)LGGV?2?0平 (2)梢头材积,根据梢头长度及梢头底面积值由公式)(31lllgVn?计算。 将以 (三)以2m为一区分段,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计算树干材积由树干1m、3m、5m等高度处的带皮与去皮直径和区分段长,用圆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各区分段的材积,各段材积之和,再加上梢头材积即为整个树干材积。 (四)以2m为一区分段,用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计算树干材积。 首先由树干树干1m、3m、5m等高度处的带皮与去皮直径,采用线性插值公式计算树高2m、4m等高度处的直径,并计算出该直径的相应断面积代入下式计算树干材积。 ggV2式中l区分段长l梢头长。 再加上梢头材积即为树干总材积。 四、思考题1这次实验所用四个公式计算的树干材积是否相等?如不相等,是否能简单的说明一下理由?2能否利用树干纵剖面图,直观的描述一下树干的纵剖面形状?3实际进行造材时除考虑树种、材种的长度和粗度外,还要考虑什么?为什么?4用区分求积式计算的各材种材积,与由原木材积表查出的各材种材积值是否一致?能叙述不一致的理由吗? 五、实验报告1.树干纵剖面图2各种公式计算树干材积的结果(表22)。 4按区分求积式计算各材种带皮与去皮材积的结果记入标准木卡片的相应栏内。 中V和平V计算的材积再分别加上梢头材积即为该树干的总材积值。 lgn?n)1110?()平均,31lgVn? (3)71.树种红松2.所属林层单层林3.胸高直径带皮33.0cm,去皮32.6cm4.胸高断面积带皮2m,去皮3m,去皮2m m5.圆柱体体积带皮6.树干高度(伐根高不计)27.2m7.第一死枝高8.6m8.第一活枝高11.0m9.树冠长度16.2m,百分数%10.树冠投影东西4.8m,南北5,7m11.树高最近 (10)年内的生长量1.07m12.伐根高8cm13.伐根上的年轮数150+1014.伐根上的心材直径cm15.伐根上的被压直径cm16.伐根上的被压年数17.伐根上的病腐直径.cm18.病腐蔓延高度.m19.生长情况(划线指出).弱小、中庸、良好。 20.胸高直径最后一厘米内的年轮数.10321.胸高直径最近 (10)年内的生长量1.4cm22.生长率%23.中央直径最近()内的生长量cm24.生长率%25.H41处的直径带皮27.5cm,去皮26.8cm26.树干中央直径带皮22.0cm,去皮21.2cm27.H43处的直径带皮10.0cm,去皮9.2cm28.形率q1带皮,去皮29.q2带皮,去皮30.q3带皮,去皮31.形数带皮,去皮32.树干材积带皮3m去皮3m mm33.()年前334.连年生长量35.生长率.%336.平均生长量.3m37.树皮材积.3m38.树皮率(占树干带皮材积的百分比)%39.枝条材积.40.枝条率(占树干带皮材积的百分比).%3m用表2-1标准木卡片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林业局林场8林班25小班枫桦红松林林型标准地No II148用表2-1(续)距树干底断面的高度(m)根径直径(cm)最近()年内直径生长材积(mo)带皮去皮()年前带皮去皮()年前X X X、X X伐根42.041.2X XX胸径33.032.6XXX133.533.0330.029.2528.527.8728.027.4925.024.41123.022.51322.521.51520.019.41716.015.21914.013.42112.511.52310.09.4256.05.626(梢底)4.03.6总计9用表22各公式计算树干材积表公式名称公式型计算的材积(m3)(不含梢头)梢头材积(m3)中央断面求积式LGV21?平均断面求积式LGGVn20?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lCGGVn?iin)2(110?央断面区分求积式?i?nilgV110实验 三、标准地调查及林分调查因子的测算 一、目的1初步掌握标准地外业调查技术和内业计算方法;2学习目测方法。 二、仪器及工具罗盘仪、二米测竿、测绳、皮尺、轮尺(或围尺)、勃鲁莱测高器(或其它测高器)、记录夹、记录用表、森调工作手册、粉笔、方格纸、计算工具等。 三、方法步骤本实验分组进行,每小组6-7人。 (一)外业1选择标准地的基本原则: (1)在哈尔滨实验林场对所调查林分作全面踏查,掌握林分的特点,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即林分特征及立地条件一致的地段设置标准地。 (2)标准地不能跨越河流、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远离林缘。 (3)标准地面积按标准地上林木株数的多少为标准。 如近熟和成熟林应有100株以上,中龄林150株以上,幼龄林200株。 一般先用400m2的小样方查数株数,再按上述标准推算满足要求的标准地面积。 (4)标准地形状一般用矩形或方形。 2标准地境界测量 (1)用罗盘仪测角,用皮尺或测绳量距离。 坡度5以上应改算为水平距,相对闭合差一般要求不超过各边总长的1/200。 相对闭合差)相对闭合差()绝对闭合差(mm?。 (2)设置固定标准地时应将标准地与已知测线明显地物标相联,并在标准地调查薄上绘略图,以便日后查找。 (3)在标准地四角埋设标桩。 埋桩时,其写字面要朝向标准地的角线方向。 标桩规格永久标准地标桩,用针叶树剥皮制作,粗20cm,长1.5m,埋入地下70cm。 流水帽砍成圆锥形,流水帽下隔5cm以下砍出写字面,长25cm,宽15cm。 用铅油写出标准地号、标准地面积及设年月日。 临时标准地的标桩,粗1214cm,长1.2m,埋入地下50cm。 3标准地调查 (1)每木调查在标准地内分别树种、活立木、枯立木、倒木,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的工作,称每木调查(或每木检尺)。 径阶大小的确定林分平均直径612cm,采用2cm为一径阶;林分平均直径在12cm以上,以4cm为一径阶,人工林可用1cm为一径阶。 确定起测径阶检尺时最小径阶称为起测径阶,小于起测径阶的树木称为幼树。 一般调查时,天然成过熟林起测径阶为8cm,中龄林4cm,人工幼林1或2cm。 3划分材质等级a用材部分占全树高40以上者为经济用材树。 b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或1m(阔)以上,而小于全高40者为半经济用材树。 c用材部分在2m(针)或lm(阔)以下者为薪材树。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只分用材树和薪材树。 半经济用材树的60记入经济用材树,40记入薪材树。 但需另计枯立木和倒木以供计算枯损量。 11每木检尺三人一组二人测胸径,一人记录并作记号。 测径时,必须分别树种、材质等级和径阶,同时应分别林层进行。 在坡地应沿等高线方向进行,在平地沿S形方向量测。 测径时应注意a必须测定距地面1.3m处直径,在坡地量测坡上1.3m处直径。 b轮尺必须与树干垂直且与树干三面紧贴,测定胸径并记录后,再取下轮尺。 c.遇干形不规整的树木,应垂直测定两个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 在1.3m以下分叉者应视为两株树,分别检尺。 d测定位于标准地境界上的树木时,本着北要南不要,取东舍西的原则。 e.测者每测一株树,应报出该树种、材质等级及直径大小,记录者应复诵。 凡测过的树木,应用粉笔在树上向前进的方向作出记号,以免重测或漏测。 在固定标准地调查时,一律采用lcm一径阶或记实际胸径,每木检尺要分别树种,健康木,病腐木或生长级记录,每株树应编号,并在其1.3m处作上记号(如T),以利下次复测,测定精度0.10m。 (2)测树高测高的主要目的是为确定各树种的平均高。 应分别树种和径阶测树高,主要树种应测1530株,中央径阶多测,两端逐次少测。 凡测高的树木应实测其胸径和树高,将所测结果记入“测高记录表”中,通过绘制树高曲线图,由林分平均直径查出林分平均高。 亦可用数式法回归计算。 对其它次要树种可选35株相当于平均直径大小的树木测高,取其平均值为平均高。 3优势木测高规定a标准地每100m2测一株树高最高、树冠完整的树木;b将标准地大致分为几个小区,每区选一优势木测高;c优势木平均高nHHni?1i优优用勃鲁莱测高器测高,精确到0.5m。 幼林可用特制测竿测高,必须有专人观察测竿是否正确达树顶,不得由持竿人在树下估计,用测竿测高精确到0.1m。 树冠测定对测高,样木要测枝下高(bH)和冠幅(wC)。 枝下高精确到0.5m。 冠幅要求按东西、南北二个方向量测,精确到0.lm。 将测高样木的量测值(胸径、树高、枝下高及冠幅),按径阶填入测高记录内(用33)。 优势木测高值填入表31。 (3)测定树木年龄用查数伐根上的年轮数,或用生长锥其它方法确定接近平均直径树木的年龄。 混交林只确定优势树种的年龄。 有些树种的幼树可以数轮枝确定年龄时,应加上生长达最基部一个轮生枝高度所的年。 (4)测定郁闭度标准地的两对角线上树冠覆盖的总长度与两对角线的总长之比,作为郁闭度的估测值。 或在标准地内机械设置100个样点,在各点上确定是否被树冠覆盖,总计被覆盖的点数,12并计算其频率,将此频率作为郁闭度的近似值.树冠投影法在方格纸上绘制标准地树冠投影图,从图上求出投影面积和准地面积,用下式计算之100)1(100?TOTCcSSSS?式中c?郁闭度;CS林冠投影面积;OS林冠空隙面积;TS标准地面积。 (5)选伐标木(样木)和解析木根据平均木或不同的调查目的选取标准木或解析木。 将标准木所在林分状况记入准木卡片。 选出的标准木测定其胸径、树冠的东西、南北长度,记载树木生长情况,然后伐倒,伐根不超过胸径13。 查数伐根上的年轮数,测定心材直径、被压期间年轮数和大小及其病腐情况。 实测树高(精度0.1m)、树冠长度、树高1 4、1 2、31处的带皮和去皮直径,测胸径和12处直径,测最近10年(或5年)的直径生长量及胸径最后lcm的年轮数。 以2m(或lm)为区分段,进行区分求积。 则作树干解析时,应在伐根、胸径,各区分段中央直径及梢端处截取圆盘。 如不作树干解析,则在胸径和各区分段中央直处测定最近10年(或5年)直径生长量。 用目测截断法测定最近10年(或6年)树高生长量。 根据木材规格对标准木合理造材,将各材种名称、大小记载入“标准木卡片”。 (6)地形地势、植被、土壤、更新及病虫害的记载与调查。 记载标准地的坡位(上、中、下及谷地)、坡向(用象限角记载)、坡度(以度为单位)和海拔。 植被调查方法林下植被的描述与分析是森林植被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林分分类、动态及生产力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 主要调查记载林内有哪些植被种(草本)及其生长状况分布情况、高度、覆盖度,林缘的植物情况;是否有地被物(苔藓、地衣)以及死地被物(枯枝落叶层)的情况。 用样方调查标准地内四角及中心各设一块11m的样方。 设置好样方后,要估测一下总盖度、营养苗(即仅带枝叶的营养休)及生殖苗(具花或果实的苗)的平均高度。 记录样方内所出现的全部植被名称。 对每种植被作如下数量指标调查;a.密度密度是与多度意义相近的一个指标。 它是脂单位面积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测时即数每一平方米样方内所测植物的株(或从)数。 b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枝叶)的垂直投影,以覆盖面积的百分比表示(它相当于林业上所用的郁闭度)。 盖度可分种盖度(又叫分盖度)、层盖度及总盖度(群落盖度)。 要求测定每种植物的种盖度(由于植物枝n十相互重叠,各种之种盖度之和常大于总盖度)。 c高度植物高度说明植物的生长情况、竞争和适应能力。 对每种植物种高度的测定,应分营养苗及生殖苗分别测定,注意测量的自然高度应取平均值。 d物候相,即指植物随气候条件按时间有规律的变化而表现出的按一定顺序的发育期。 可分营养期、花蕾期,开花期、结实期和果后营养期等几个阶段。 13树种名称盖度()多度平均、高(cm)物候相生活力分布密度株(m2)山刺玫3Un50果后营养中8野豌豆7sol50果强1多度采用德鲁全法记载Cop3植物覆盖50%以上(分布很多);2植物覆盖25以上(分布较多);l植物覆盖525以上(分布中等);Sp植物覆盖5甲。 以下(稀疏、散生);Sol少;Un单株状态Soc分布均匀;Gr布不均(块状)e.生产力指植物的生长状况,它是一个相对指标。 可分强、较强、中等、较弱及弱填写,Cop Cop其记载形式举例如上将植被(幼树、下木及活地被物)调查结果,填用表55中。 土壤调查在标准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挖土坑,记载土壤剖面(详见“土壤调查表”)。 更新调查可用小样方或其它方法调查与记载树种、年龄、平均高、分布状况及密度等。 病虫害及其它情况的记载。 (7)清理林场,以保持林内环境卫生。 4进行目测练习 (1)对本组标准地的主要测树因子作目估,将目测结果记入“标准地调查薄”封面的其它栏内。 在内业计算出标准地各调查因子后进行比较。 (2)如时间允许,可在各组标准地内业完成后,由教师带领在每块标准地上先由学生目测,再宣布实测结果,培养学生的目测能力。 (二)内业主要是标准地材料的计算与。 内容是1标准木各调查因子的计算(即实验二“标准木卡片”上有关内容) (1)用区分求积法计算标准木带皮、去皮及10年前的材积, (2)材积生长量的计算总平均生长量CVa?连年生长量nVVnaa? (3)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率的计算nTTTTnaanaaT200? (4)计算形数14hgVf?3.1 (5)计算形率3.1ddgii?式中idH/ 4、H/ 2、3H/4处的直径 (6)计算树皮材积及树皮率树皮材积=V带皮-V去皮树皮率带皮皮VV? (7)材种材积的计算(详见实验二)。 2标准地各调查因子的计算 (1)林分平均直径计算林分平均直径NDDniig?12单纯同龄林分直径结构规律的分析a.正态分布规律的验证在方格纸上,以横轴示径阶,纵轴示株数,把每木调查所得的各径阶株数点绘于图上,联结各点得析线图,观察该林分的直径分布状态。 b.求算林分最大径阶和最小径阶之组中值与林分平均直径之比值;林分平均高以林分平均直径在树高曲线图上查出相应的树高为林分平均高。 用各径阶中值在曲线图上查出各径阶平均高。 优势木平均高,以优势木的算术平均高作为上层木平均高。 求算最大、最小树高与林分平均高的比值并观察其范围大小。 (3)平均年龄以标准木年龄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年龄。 (4)每公顷株数与断面积的换算将标准地各树种的株数与断面积分别被标准地面积除,即换算成每公顷株数与断面积。 (5)蓄积量(详见实验八) (6)树种组成按各树种蓄积量(或断面积)占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成数计算,并用十分数表示(如8落2桦)。 (7)疏密度疏密度积量)标准表上断面积(或蓄量)标准地断面积(或蓄积? (8)标准地各径阶各材材积及材种出材率的计算(详见实验二)。 根据林分平均年龄、平均高查地位级表确定地位级。 根据优势树种平均年龄及上层木平均高,查该树种地位指数表确定地位指数。 以上是对单纯同龄林为例,说明标准地调查及其调查因子的测定。 如为复层林,则应15先测各森林分子的调查因子,再确定林层的调查因子。 四、思考题1标准地调查法有何用途?标准地调查的关键性步骤是什么?2根据你所设测的标准地计算结构,简述一下该林分的特点和生长情况。 五、实验报告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外业调查和内业计算的全部结果(用表51至55)16用表51标准地调查簿标准地号_林业局_林场_林班_小班树种起源平均年龄平均直径平均树高优势木高地位指数树种组成郁闭度蓄积量材种出材量材积生长活立木枯立木标准地详细位置(GPS定位)东经北纬标准地略图(在图上注明各边之方位角及边长(m),指北方向)标准地面积_公顷环境因子调查记录项目分级实测值土壤名称土壤厚度(cm)80A层厚度(cm)25石砾含量(%)(0.5m)50坡度25坡向阴、阳、半阴、半阳坡位脊、上、中、下、平地形山坡、山脊、平地、谷底海拔其他郁闭度测定对角线总长或对角线上树冠冠幅总长17用表52人工林调查表标准地面积m2标准地号省地区(市)(县)林场I.林地概况1.地形2.海拔高3.坡向坡位4.土壤5.主要植物种II.造林情况1.造林前土地种类2.造林时间年月3.整地方法,规格数量及配置情况4.整地时间年月5.播种或定植时间年月6.种、苗及苗木年龄7.补植时间、苗木、苗龄8.抚育情况(时间、年抚育次数、方式)III、株距、行距 1、主要树种2.伴生树种3.每公顷株数IV、混交图式(或纯林)V、成活率或保存率%及各树种成活率VI、病虫及其他危害情况VII、其它调查者调查日期年月日18用表53每木检尺及测高记录表标准地号树种枝下高(m)树号状态直径(cm)树高(m)冠幅(m)坐标(m)树号状态直径(cm)树高(m)枝下高(m)冠幅(m)坐标(m)死枝活枝东南西北X轴Y轴死枝活枝东南西北X轴Y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者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19用表54标准地土壤调查表标准地号土壤剖面号剖面位置母岩土壤当地名称土壤确定名称u剖面图土壤层次剖面记载备注符号厚度颜色结构紧密度湿度机械组成植物根新生体侵入体pH值碳酸钙层次过渡特征其它_调查日期调查者20用表55标准地植被调查表植被一般特征植被类型林下植被状况林间空地或林缘植物状况样方面积地被层状况样方调查记载样方号样方调查记载样方号:植物种名密度(株丛m2)盖度(%)平均高度(cm)物候相生活力植物种名密度(株丛m2)盖度(甲o)平均高度(cm)物候相生活力营养苗生殖苗营养苗生殖苗调查日期调查者21实验 四、绘制树高曲线 一、目的1熟悉资料的方法;2掌握随手曲线的绘制技术和曲线调整方法;3学会采用数式法利用计算机绘制树高曲线。 二、仪器用具计算机、方格纸及绘图工具。 三、方法步骤林木的高度是反映林木生长状况的数量指标,同时也是反映林分立地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平均高则是反映林木高度平均水平的测度指标,根据不同的目的,通常把平均高分为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平均高(average topheight记作HT)树木的高生长与胸径生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规律为随胸径的增大树高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常用树高胸径曲线来表示。 这种反映树高随胸径变化的曲线称为树高曲线。 树高曲线是林分调查中常用的曲线,在树高曲线上,与林分平均直径(Dg)相时应的树高,称为林分的条件平均高,简称平均高。 另外,从树高曲线上根据各径阶中值查得的相应的树高值,称为径阶平均高。 (一)资料的1)建立数据库将标准地调查所测定的林木胸径和树高建立计算机数据库,每株树作为一条记录,作为建立树高曲线的基础数据。 本实验也可以采用表41所提供的樟子松人工林树高测定数据(文件名为ZzsH-D.xls).表41樟子松人工林树高测定数据序号胸径树高序号胸径树高序号胸径树高序号胸径树高111.96.902112.510.4028.66.752211.010.2537.56.00239.49.7045.34.50246.68.9554.25.302520.910.80621.218.502617.210.90728.118.802715.09.50824.718.902812.69.20921.317.80298.87.801019.918.603026.818.501115.717.103124.618.30128.68.003222.016.901313.39.303318.817.501411.18.503413.515.501510.39.003514.315.10168.57.653620.716.50176.57.403717.214.901810.510.003815.213.60199.78.953913.214.10xx.710.754010.714.204118.210.006115.510.956213.210.906310.19.906414.010.806527.418.906622.517.336720.616.706818.617.736915.614.807033.620.007131.618.607229.418.457326.716.437425.415.107527.519.007625.218.357724.219.007822.819.157919.918.158020.111.604214.89.654312.59.154410.58.70458.18.804611.69.404712.08.904817.510.004916.310.355013.99.555111.59.90528.09.105312.29.655410.58.405520.914.905610.510.205710.38.955810.98.605920.011.306018.211.65222)异常数据的剔除基础数据是总体中的一组样本,如有个别过大或过小的异常数据混杂进去,会影响拟合曲线的精度。 为此,必须剔除异常数据以提高曲线的质量。 异常数据的剔除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用计算机绘制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散点图,通过肉眼观察确定出明显远离样点群的数据并删除,这类数据是属于因调查、记录、计算等错误而引起的异常值;其次是根据具体问题,用基础数据拟合某一基础模型(如选择Richards方程作为基础模型),并绘制模型预估值(iy?)的标准残差图。 在标准残差图中,将超出2倍标准差以外的数据作为极端观测值予以剔除(二)图解法在标准地内,随机选取一部分林木测定树高和胸径的实际值,一般每个径阶内应量测35株林木,平均直径所在的径阶内测高的株数要多些,其余递减,测定树高的林木株数不能少于2530株,并把量测的结果记入测高记录表中,分别径阶利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各径阶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及株数见表4-2。 表4-2测高记录表树种樟子松起源实生径阶平均直径各株树木直径(cm)/(m)树高实测值株数(株)平均树高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在方格纸上以横坐标表示胸径(D)、纵坐标表示树高H,选定合适的坐标比例,将各径阶平均胸径和平均高点绘在方格纸上,并注记各点代表的林木株数。 根据散点分布趋势随手绘制一条均匀圆滑的曲线,即为树高曲线,如图2-5。 要用径阶平均胸径对应的树高值与曲线值和株数进行曲线的调整。 利用调整后的曲线,依据林分平均直径(gD)由树高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树高,即为林分条件平均高。 同理可由树高曲线确定各径阶的平均高。 树高曲线实质是一条平均值曲线,但同一份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2031中国锆基非晶合金市场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预测可行性报告
- 2026-2031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研究与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 P2P网络借贷的运营与管理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化学药市场运营态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6-2031中国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市场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
- 2025-2030中国光伏跟踪支架系统可靠性问题与保险方案设计研究
- 2025-2030中国药物安全性评价筛选模型市场供需分析报告
- 可穿戴设备在孪生维修-洞察及研究
- 临床试验数据存储与分析合规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海洋经济结构韧性与可持续性分析-洞察及研究
- 工厂天然气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信用报告征信报告详版个人版模板样板(可编辑)
- 2025秋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招标代理机构合同范本
- 【MOOC】《动物生理学实验》(华中农业大学)期末考试慕课答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蒙医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江苏省数据集团第二批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ISO9001-202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讲解、运用、推行培训教材
- 2025年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湖南省医保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事业单位秋季引才1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