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管理程序》.doc_第1页
26《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管理程序》.doc_第2页
26《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管理程序》.doc_第3页
26《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管理程序》.doc_第4页
26《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管理程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次/修改状态:B/0 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 文件编号:GDK/SYS-2012/B26-5.62012年06月 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管理程序B / 02012.06.18李志敏秦睿秦睿REV/M.S.版次/修改状态IMPLEMDDATE生效日期COMPILER编 写CHKDBY审 核APPRODBY批 准MODIFI-CATION修 改APPRODBY批 准GANSU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文件编号:GDK/SYS-2012/B26-5.6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管理程序版权所有 COPYRIGHT 1目的为使测量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并对本院的所有测量参考标准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确保正确的使用;并为使标准物质(标准化学试剂溶液)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完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特编制本程序。2范围适用于本院测量参考标准的建立、使用及维护;适用于本院标准物质的采购、验收、入库与保管、使用、以及标识与档案管理。3职责3.1 技术主管负责本程序文件的有效性。3.2 各部门技术负责人3.2.1 各专业部门技术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测量参考标准的建立。3.2.2 负责标准物质的选择、采购计划制定、使用、降级和报废。3.2.3 发现标准物质存在缺陷时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追溯。3.3 设备管理员3.3.1 建立标准物质档案。3.3.2 负责粘贴管理标识。3.3.3 维护标准物质的贮存环境。3.4 检测/校准人员3.4.1 按照标准物质保管、使用的要求熟练地使用标准物质。3.4.2 做好标准物质使用时的各种记录。3.4.3检测/校准人员负责对测量参考标准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正确的使用。4工作过程4.1 测量参考标准的建立4.1.1 专业部门技术负责人应根据需要,提出建立测量参考标准的方案。4.1.2 专业部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出详细的测量参考标准建立计划。计划应当包括:(1) 建立标准的目的及必要性;(2) 分析开展检定/校准项目的技术可行性;(3) 开展检定/校准项目依据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4) 标准仪器及配套仪器设备的配置及其工作环境的要求;(5) 量值溯源图、量值的传递范围及等级水平;(6) 人员、场地和资金预算等。4.1.3 专业部门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测量参考标准的建立计划提出仪器设备的采购清单,仪器设备的采购和验收按GDK/SYS-2012/B08-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控制程序执行。4.1.4 新购仪器设备在采购验收后应按照GDK/SYS-2012/B25-5.6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及时安排检定/校准。4.1.5 检定/校准合格后,专业部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按GDK/SYS-2012/B21-5.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分析测量参考标准各组成部分的不确定度来源,并给出测量参考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4.1.6 在确认测量不确定度符合要求后,专业部门应编制测量参考标准的使用操作规程和使用维护记录,并按照有关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要求建立测量参考标准的工作环境,并按GDK/SYS-2012/B16-5.3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和维护。4.1.7 专业部门负责按照JJG 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有关要求编写建立测量参考标准技术报告及准备其它申请材料。(考核内容、程序和时间安排由受理申请的行业、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规定)。参加标准考核(复查)并取证。4.1.8 在取得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或行业颁发的“计量标准考核合格证书”后,测量参考标准可正式使用。4.2 测量参考标准的使用和维护4.2.1 从事检测/校准的人员应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检定员证。4.2.2 有关专业部门负责对测量参考标准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和维护,确保工作环境满足要求,并作好工作环境的记录。4.2.3 测量参考标准在使用中应按照GDK/SYS-2012/B23-5.5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使用情况的记录和进行维护。4.2.4 当无法保证测量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时,测量参考标准只能用于检定/校准,不允许从事其它检验和测量。4.2.5 检定/校准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应按GDK/SYS-2012/B20-5.4检测/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执行。4.2.6 专业部门应建立核查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测量参考标准的运行情况进行测量过程控制和量值稳定性核查,具体参见GDK/SYS-2012/B24-5.5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4.2.7 积极参加权威机构组织的测量参考标准的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比对和能力验证按GDK/SYS-2012/B29-5.9检测/校准和检定结果的质量保证和能力验证程序执行。4.2.8 测量参考标准量值溯源应选择有资格有测量能力并能提供量值溯源的机构来完成。4.2.9 本实验室出具的校准证书数据、结论和报告顺序与格式应与所执行的“校准规范”内容和顺序与格式相对应。同时应满足GDK/SYS-2012/B30-5.10结果报告管理程序中对校准证书的相关要求。4.2.10 当怀疑或发现测量参考标准失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实施检测/校准结果的追溯。4.2.11 校准执行的方法应首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范)、行业计量检定规程(规范)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以防止由于使用方法带来的风险。当无规程或方法依据时,可参照GDK/SYS-2012/B20-5.4检测/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执行。4.2.12 一般情况测量参考标准不宜自作调整。如需调整,也应在调整前后进行校准,并记录其调整量。4.3 标准物质的采购与验收4.3.1 标准物质选择:只要可能,标准物质必须追溯至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CNAS承认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机构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4.3.2 各部门技术负责人列出实验室所用标准物质的目录和数量及技术指标并制定采购计划。4.3.3 副院长批准后的采购计划由设备管理员交采购部门实施采购。采购部门应努力保证采购的质量、数量和供货时间。参考GDK/SYS-2012/B08-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和控制程序4.3.4 购买到货的标准物质,使用岗位应组织逐一验收,验收人员应认真做好验收记录。4.4 标准物质的贮存4.4.1 验收合格的标准物质应由设备管理员粘贴“合格”标识,按照分类办理来样登记。不合格的标准物质退回采购供应部门办理退货。4.4.2 收到的标准物质应遵循标准物质说明书中的要求和保存规定进行贮存。对有危害的标准物质应实施安全隔离。要求贮存环境条件较高的标准物质,其贮存环境应建立监控手段和设施,必要时应规定环境记录的要求。4.4.3 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的标准物质,设备管理员应及时粘贴“停用”标识,防止误用。4.5 标准溶液的配置4.5.1 标准溶液的配置执行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2:2002,GB/T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4.5.2 配置标准溶液所用的玻璃量器应经过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4.5.3 配置好的标准溶液必须注明配置日期、有效期、配置人员、溶液名称和溶液的技术参数,并放置在避光、通风处保管,对有特殊要求的标准溶液应当存放在符合要求的环境中贮存。4.5.4 标准溶液的存放期不得超过保质期。4.6 标准物质的档案4.6.1 设备管理员应建立本实验室在用标准物质的档案。标准物质档案的内容应包含:(1) 标准物质的名称及编号;(2) 生产制造商;(3) 制造和购买时间;(4) 标准物质的等级;(5) 标准物质的量值和准确度;(6) 标准物质的库存量;(7) 标准物质的有效期;(8) 领用人和领用量登记。5相关文件5.1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控制程序 GDK/SYS-2012/B08-4.65.2 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GDK/SYS-2012/B16-5.35.3 检测/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GDK/SYS-2012/B20-5.45.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GDK/SYS-2012/B21-5.45.5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GDK/SYS-2012/B23-5.55.6 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GDK/SYS-2012/B24-5.55.7 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 GDK/SYS-2012/B25-5.65.8 检测/校准和检定结果的质量保证和能力验证程序 GDK/SYS-2012/B29-5.95.9 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GDK/SYS-2012/B30-5.105.10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JJG-10336记录和报告6.1 标准物质使用记录表 SYS/B26-01/-6.2 标准物质档案 SYS/B26-02/-6.3 标准物质确认表 SYS/B26-03/-【根据实验室要求编制:不规定格式】6.4 电力用油用气样品接收处置单 SYS/B26-04/-第 5 页 共 5 页标准物质使用记录表记录编号:SYS/B26-01/- 序号:标准物质名称领用日期领用量领用人归还日期保管员备注标准物质档案记录编号:SYS/B26-02/- 序号:标准物质名称使用部门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