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doc_第3页
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doc_第4页
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命题人:乔萍萍 审核人:付卫延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1、(2008年高考上海历史)“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皇权色彩4、读西周分封示意图,可知( )A、周成王建立周朝后,开始进行大分封 B、西周同姓封国大多集中于长江流域C、西周同姓封国大多集中于淮水流域 D、西周异姓封国大多集中于黄淮之间5、 长子 周 王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庶子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长子 A B次子 嫡子 C D次子 6.“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7、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封建地主阶级的正常统治8、下图所示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C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绝对的,既是家族等级关系,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D与分封制相结合,有利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 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9、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 ) A、 财产 B、 地域 C、血缘 D、 信仰10.下列两幅图反映的是历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11. 右图是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此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说明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12、西周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周礼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宾礼等。周朝礼乐制度的本质意义是( )A各级贵族生活的准则 B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C是一种等级制度 D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1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相关范围一定能成为大宗者周王室内周天子以下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室内周天子以下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内诸侯王以下诸侯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封地卿大夫以下卿大夫长子、长孙 A B C D14(2013广东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15(2013南京)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16(2013洛阳)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A中央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 D地方行政制度17(2013南通三模)“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A丞相制度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18(2013潍坊三模)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A通判 B御史大夫 C刺史 D监察御史19(2013石家庄质检)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20(2013长沙三校联考)“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A刚刚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逐渐失去其作用21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A禹死后启继位 B建立武装 C设置官职 D制定刑法22(2013辽宁沈阳质量监测)据考证右图是商朝武丁时期的甲骨。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涉及北方部落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该图反映出()A商朝神权与王权结合 B天人感应的神权色彩C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 D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23(2013洛阳市高三统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该观点旨在强调()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24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25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当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时,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哪一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26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秦代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覆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该郡()A依然实行楚国文字 B下辖若干县、乡、里C郡守由皇帝任命,定期向丞相述职 D县令由郡守任命,定期向皇帝述职2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28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 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29右图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30.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二、主观题(31题13分,32题10分,33题17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材料二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日两国的改革在核心主张、改革方式和局限性上的相同之处。(9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真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韵编康有为政论集材料二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以指出日本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明的表现。(6分)33、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时间主要活动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在“建威”“扬武”舰实习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2)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3分)(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 座号 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答题卷二、材料题(40分)31、(1)(4分) (2)(9分)32、(1)(4分)(2)(6分)33、(1)(6分)(2)(3分)(3)(8分)31、【答案】(1)不同: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社会。(4分)(2)不同:核心主张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富国强兵;改革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局限性: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6分。每一项2分)32、【答案】(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4分)(2)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 (2分,回答其中之一即可)吸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学习_曲方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