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人际关系 主要内容 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吸引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 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 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特征 个体性直接性 可感性情感性 二 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人们大部分时间与他人一起度过为什么要与他人相伴 心理学家的解释 亲和需要 人际关系的报酬 摆脱寂寞 一 亲和需要阿特金森认为 社会交往的动机包括亲和需要 亲密需要 亲和需要 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 即人们需要与他人相伴的倾向 沙赫特的实验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 恐惧 焦虑等 恐惧与亲和需要沙赫特研究表明 高恐惧条件下 亲和需要增强 用社会比较理论解释 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同样情境下的人比较 获取自己以及周围世界的知识 焦虑与亲和需要沙诺夫与津巴多研究表明 焦虑减少亲和需要 二 人际关系的报酬人们能从交往中获得好处 我们与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 帮助我们的 接受我们的或有能力的人交往 社会交换理论 socialexchangetheory 提出 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 因此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 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魏斯 1974 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 依恋 社会融和 价值确定 可靠的同盟感 得到指导 照顾他人的机会 三 摆脱寂寞寂寞 loneliness 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 量的缺陷与质的缺陷魏斯 1973 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会内容 将寂寞分为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 情绪性寂寞 缺少亲密的依恋对象社会性寂寞 缺乏社会融合感 团体归属感摆脱寂寞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人际关系 以满足人类联结的基本需要 三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 人际关系的状态莱文格和斯诺克提出相互依赖模型用来说明随着互赖关系的增加 关系变化的特点 他们以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的指标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二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发展1 自我暴露自我暴露 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 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自我暴露是人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 奥尔特曼和和泰勒 社会渗透理论 亲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 渗透 过一个人的表面 对这个人的内在自我加深了解的过程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而根发展的 自我暴露的广度与深度 据社会渗透理论 人们对于陌生人 熟人和亲密朋友 在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上明显不同 2 自我层次理论鲁宾等把自我分为4个层次 第一层 自我最表层水平 兴趣 爱好 第二层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第三层 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第四层 自我的最深层次 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 不会轻易不向别人暴露 自我暴露的深度是衡量人们之间关系深度的重要指标 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 可以了解别人对于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程度 了解自己在哪个层次上向别人暴露自己 也能了解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 3 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奥尔特曼和和泰勒提出 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 情感交流 稳定交往 1 定向阶段 选择交往对象 进行初步沟通人们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高度选择性注意抉择初步沟通时间跨度因情况而异 2 情感探索阶段 双方开始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 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 双方的沟通会越来越广泛 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 属于正式交往阶段 3 情感交流阶段 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 彼此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确立 沟通和交往的内容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 并有中度的情感卷入 会真实地评价对方 超出正式交往范围 4 稳定交往阶段 人们在心理上的共同领域会进一步增加 并伴有深度的情感卷入 自我暴露也更深刻广泛 可以允许对方进入高度私密性的个人空间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 W C Schuts 1958 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需要 这些需要大致分为三类 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情感需要 1 包容需要 inclusiveneed 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满足 沟通 相容 相属等肯定性行为特征 不满足 孤立 退缩 排斥 忽视等否定性行为 包容行为 低社会行为 超社会行为与社会性行为 2 控制需要 dominantneed 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 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 满足 使用权利 权威 影响 控制 支配 领导等行为特征不满足 抗拒权威 忽视秩序 受人支配控制行为 拒绝型 独裁型和民主型 3 情感需要 needforaffection 指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即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情绪联系的需要 满足 同情 热情 喜爱 亲密等行为特征不满足 冷淡 疏远 厌恶 反感 憎恶等行为特征情感行为 低个人行为 超个人行为和理性的情感行为 人际关系的六种取向 二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 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 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 如情感 信息 服务等方面的交换 人们如何看待与他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际关系中回报与成本的评价和体验 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福阿 Foa 确定了人际关系的6种基本回报 爱 金钱 地位 信息 物品和服务 三 公平理论基本观点 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 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 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 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 最快乐的关系 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中 交往双方都会对这种关系感到不安 且双方都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 交换理论与公平理论解释现实中亲密关系 帮助普通朋友 希望回报 为最要好的朋友或亲人付出 不图回报 克拉克和米尔斯 1979 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关系 交换关系 受公平原则支配共有关系 关心对方 不期回报阿隆 1986 自我延伸 亲密关系中一个人会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 因而让他人受益 也就是让自己受益 第三节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一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互惠原则得失原则联结原则 一 互惠原则大量的研究表明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 礼尚往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 阿伦森和兰迪 1965 的研究结果表明 人们会选择喜欢他们的人为合作伙伴 二 得失原则阿伦森提出交往中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有所改变时 更容易影响我们对那个人的喜欢与否 阿伦森与林德 1965 的研究 实验中 研究者巧妙地让被试可以很自然地被合作伙伴反复评价 同时让被试每次都可以听到这些评价 四种评价情形 肯定否定提高 否定肯定降低 肯定否定最后让被试评价自己喜欢合作伙伴的水平 实验结果 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 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或得失原则 伯斯奇德等 我们最喜欢的是对我们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 而最厌恶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婚姻不忠定律 对得失现象的解释 阿伦森与林德 否定评价导致焦虑和自我怀疑 需要肯定评价 因此 最终肯定评价出现时 显得比通常的肯定更有意义 弗里德曼等 人们会认为一直给予肯定评价的人缺乏诚意 而更相信先否定后肯定他们的人 金盛华 章志光 新出现的自我支持力量意味着自我价值的提升 是 得 由肯定转为否定 意味着正在丧失既有的自我价值支持力量 因而会激发强烈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使我们对其持高度否定 拒绝态度 三 联结原则人们喜欢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讨厌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梅和汉密尔顿的研究 照片与音乐 二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熟悉性接近性相似性和互补性个人特征 一 熟悉性与见面次数少的人相比 人们更倾向于喜欢见面次数多的人 曝光效应 单纯接触效应 经常看到某人 也会增强我们对其的喜爱程度 查容克 1968 研究 照片实验莫兰德和比奇 1992 的研究 旁听次数实验 熟悉为什么能引起好感呢 进化论的解释其他的解释 1 多次接触能提高再认 2 熟悉后容易预测 3 假设经常看到的人与我们很相似 曝光效应的条件如果一开始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是喜欢或至少是中性的 那么见得越多越喜欢 但如果一开始就讨厌对方 那么见得越多越讨厌 波尔曼等人 1971 的研究表明 对于正面与中性人物会出现曝光效应 而对于反面人物不会出现曝光效应 增进喜欢需要一个最佳的曝光频率 二 接近性费斯廷格等 1950 对某社区已婚大学生进行调查 问题是 在该社区中你最亲近的是哪三个人 结果显示 居民们与住的最近的人更亲近 41 的人选择了隔壁邻居 22 的人选择了隔一扇门的邻居 只有10 的人选择了同一层最远的邻居 原因分析 第一 接近性增加了熟悉性 预测了相似性 第二 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回报 第三 基于认知一致性 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或者一起工作的人是我们不喜欢的 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焦虑 促使我们喜欢他们 三 相似性和互补性1 相似性人们喜欢态度 价值观 兴趣 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纽科姆 1961 的研究 相似有助于友谊 伯恩 1971 的研究研究发现 在恋爱与婚姻方面 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异性为伴侣 为什么观点相似可以促进人际吸引 阿伦森解释 与我们相似的人使我们的观点得到一种社会性证实 会造成一种 我是正确的 奖励效果 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个体有强烈的欲望要维持自己对他人或事物态度的一致性 而这种一致性可以通过喜欢和不喜欢来达到 对于在重要问题上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 我们会做出一些负性的推论 期望 效价理论的解释 2 互补性 郎才女貌 男刚女柔 支配性 服从性爱说的 爱听的研究表明 人际关系中的互补因素 往往发生在交往较深的朋友 恋人 夫妻间 补偿作用 当别人拥有的 正是我们缺少的 会增加我们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 四 个人特征1 能力 宁给智者背包袱 也不给愚者当军师 例 犯错误效应 阿伦森的实验 喜欢有能力的人有一定限度 犯错误效应受到性别与自尊心的影响 性别角色男性更喜欢犯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 女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犯错误的人 自尊心中等自尊心的男性更偏爱能力出众而有错误者 低自尊的男性更偏爱无错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桥梁梁板运输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与供应合同
- 纪念白求恩图文课件
- 语音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专卖店装修租赁经营合同
- 语言文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合同履行规定
- 2025年解除汽车租赁合同范例
- 2025科技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 营销团队激励计划设计模板
-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策划及实施跟踪工具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案讲义
- 违反工作纪律保证书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三级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体能恢复练习课时3:1、连续单脚跳;2、仰卧两头起;3、俯卧撑 教案
-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 SJ∕T 11614-2016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规范
- 小学校本教材《中草药的认识》(中学也可用)
- (高清版)JTGT 3610-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初中英语单词表大全(2182个带音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