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东北产区玉米生产及市场调查.doc_第1页
2010年东北产区玉米生产及市场调查.doc_第2页
2010年东北产区玉米生产及市场调查.doc_第3页
2010年东北产区玉米生产及市场调查.doc_第4页
2010年东北产区玉米生产及市场调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东北产区玉米生产及市场调查农作物播种及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市场供应,因此播种、生长及收获状况对相关品种价格走势影响显着,对产区真实情况的了解掌握则是我们分析市场行情的重要依据,而产区实地调研是我们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的重要途径。今年6月及9月,我们对东北产区累计进行了三次考察。从整体调研情况来看,今年春播延迟的影响被后期的良好天气所抵消,局部早霜无碍大局,东北地区大豆及玉米丰产已经定局。玉米篇一、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增加由于2009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2010年玉米春播面积大幅增加。2009年吉林省内玉米播种面积为4400万亩,产量在1810万吨左右。今年初由于受低温雨雪天气影响,吉林省春耕播种普遍推迟10天至半个月左右,但后期天气较好,作物生长状况基本赶上了往年正常水平。2010年吉林全省玉米播种面积大约在4500万亩左右,较去年略有增加,但与前几年基本持平。黑龙江在种植玉米方面气候条件不及吉林,但播种面积同样有所增加,全省今年共增加玉米播种面积将近480万亩,由7300万亩上升到7780万亩水平。表1:近几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变化 单位:万亩年份播种面积同比变化201045002.27%20094400-2.22%200845000200745002.27%200644002.33%20054300表2:近几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变化 年份播种面积同比变化201077806.58%2009730032.7%20085500-5.58%2007582533.91%200643506.36%20054090二、玉米长势良好,丰产可期去年受干旱影响,玉米单产及品质普遍下降。今年开春雨雪低温天气也影响了早期播种,但后期天气好转,气温迅速升高,作物生长较快,弥补播种延迟的影响。2010年天气情况好于预期,七八月份集中降雨,均有利于作物生长。2010年7月开始,东北地区不时发生洪涝灾害,部分田地受到影响,但据了解受灾农田仅限于河边及低洼地块儿,对玉米生长影响不大。今年初低温多雨雪导致春播推迟,因此黑龙江地区玉米多数为早熟品种。黑龙江气候条件不如吉林适合玉米生长,因此植株普遍较吉林玉米矮小,且结粒较少。但今年龙江玉米长势仍大大好于去年,丰收在望。考察结束后东北地区出现两次霜冻,吉林东部及黑龙江个别地区除对经济作物略有影响外,三大主要粮食品种影响不大。从主产区获悉黑龙江地区玉米水分与质量均好于上年。三、玉米单产及总产量预计双增且品质较高2009年吉林省玉米连续遭受不利天气影响,8月份的大旱给正处于灌浆期的玉米造成毁灭性影响,致使吉林玉米大幅减产,单产大幅下降,总产量跌至1810万吨。而2008年吉林省玉米产量为2083万吨,单产950斤/亩。今年天气较好,适合作物生长。春播稍有推迟但也后来居上,降雨基本集中在伏天,并且无大灾害影响,因此预计2010年玉米单产将在去年基础上大幅提升,甚至可能达到2008年大丰收水平。据随机访问的农户以及中储粮直属库有关领导反映,今年玉米品质多数为一等品或二等品,这两个等级的品种所占比例接近70%,而去年则几乎都是三、四等品,一、二等玉米极为罕见。黑龙江地区天气情况也远好于去年,哈尔滨地区预计亩产为870斤左右,总产量可能达600万吨。2009年黑龙江地区玉米总产量为1850万吨,今年由于播种面积和单产均增加,总产量预计大幅上升。表3:近几年吉林省玉米总产量变化 单位:万吨年份总产量同比变化2010215018.8%20091810-9.5%2008200011.11%20071800-11.59%200620366.37%20051914表4:近几年黑龙江省玉米总产量变化 单位:万吨年份总产量同比变化2010250035.14%20091850-2.63%2008190019.57%200715899.36%200614535.29%20051380四、种植成本稳中有降从种植成本来看,总体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各项费用增减不一,其中人工费用、种子价格上升明显,而化肥价格下降。2010年国内化肥价格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全国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据随机访问的农民表示2010年化肥价格普遍下滑。市场资料显示,化肥每袋价格下降20元左右,与化肥价格下跌相反,玉米种子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2010年玉米种子整体价格较2009年上涨150%至200%。除了玉米种子价格上涨外,柴油价格上涨也提高了玉米机械化耕作的成本。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令农业人工成本显着上升,这也将是以后几年推动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持续性因素。玉米各项种植成本变化 (元/亩)2010年2009年变化种子30-5010-20150%-200%化肥104126-17.46%人工805060%地租250-300200-22025%-40%五、农民销售心理分析及市场预测 由于2009年玉米品质较差且价格持续上涨,种植玉米比较收益较高,许多农民改种玉米。今年面临玉米大丰收,玉米品质普遍大幅提高,并且今年自然灾害报道频频出现,农民普遍对后市看涨,等待国家收购政策出台。目前惜售心理十分浓重,农民期望价格至少在去年收购价格之上,最好还能有所上涨。由于今年国储粮连续抛售,目前库存也十分薄弱,后期还面临庞大补库需求,也加重了市场的看涨心理。另外,今年农民还贷政策也有所变化,现在农户除销售少量新粮套现外,不再急于年前将全部粮食出手,这也为农民惜售提供了基础。在此情形下,若新粮上市收购价低于农民心理价位,市场将面临供应紧张局面。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吉林多数地区新粮开秤价将在去年之上。9月29日,松原赛力事达公司挂牌收购新玉米,暂定价格为1750元/吨,水分14%,1比1.2折扣。而去年的开秤价格为1480元/吨。开秤价格大幅上涨,符合预期。六、考察结论2010年东北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增加,由于作物生长期间天气较好,玉米单产以及品质普遍较好,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008年水平。因此2010年东北玉米总产量预计也将有较大增幅。10月1日前后,玉米基本都能收割完毕。后期即使再出现恶劣天气对产量影响也不会太大,今年丰收几乎成为定局。但由于去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农民心理价位较高,后期影响玉米市场的关键因素仍在于国家政策,供需因素已经居于次要地位。对于玉米市场中长期走势而言,虽然今年国内玉米丰产,但国储玉米库存降低已经成为共识,新玉米上市之后存在补库需求,产区可能形成抢购局面。而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农民的惜售心理增强,新玉米上市之后,产区可能再度出现卖方市场格局,市场中长期仍具有上涨空间。新一轮收储政策如何制定是影响走势的关键因素。去年的收储政策补贴南方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