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C证 学院:湛师基础教育学院(北校区)系别:英语系 班别:1231班专业:英语教育 姓名:陈亚飞浅谈学生问题行为与教育方案陈亚飞(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湛江 524048)【摘要】问题行为是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青少年的那些妨碍品格的良性形成,智能的正常发展,身心的健康成长,或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非常复杂,它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学生问题行为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全面和接纳的态度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最重要的是帮助问题行为学生找到治疗的方法,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问题行为 表现 分类 成因 治疗方法 【前言】最近二十几年来,儿童的问题行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原因是需要接受心理辅导和治疗的中小学生呈不断上升趋势,而其中三分之一的问题是行为问题。在我国,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情形下,帮助这些学生重返正确轨道的人只能靠原来生存环境中的教师、家长以及同伴。指望把这些学生集中或隔离起来进行治疗的想法既不现实,也不正确。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对问题学生多一些理解与宽容,让他们在平和、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反思和自我调整。当然,这一过程离不开教育者的正确认识和大力协助。为此,我们需要研究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其心理,才能找出更好的办法帮助学生摆脱问题行为的影响。一、 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与类别(一) 品德性问题行为品德性的问题行为主要指由品德问题引起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有1、逃学2、离家3、偷窃4、施暴、5、恐吓、6、抽烟、吸毒7、参加不良组织(二) 心理性问题行为心理性问题行为主要指由心理原因导致的情结或行为的异常,主要表现有: 1、 一般适应性问题 主要指学生在适应学校和家庭环境、或适应自身身心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短暂性的情绪和行为紊乱或失调。主要表现包括:(1) 自我概念欠佳 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导致情绪的低落、消沉、自卑,以及行为的退缩、自暴自弃等。(2) 人际关系不良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出现人际关系的紧张或敏感,导致情绪的孤独、压抑和无助,并出现 行为的离群、孤僻。(3) 性偏差行为学生不能很好地面对自身的性生理的发展与性成熟,导致性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如性别、角色紊乱、性意识困惑、手淫,以及其他不良的行为等。 (4) 性格和行为习惯不良学生在个性发展中出现的行性格缺陷,例如偏执、攻击、依赖孤僻、胆怯、嫉妒、多疑等;以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如刻板行为,吸吮手指,习惯性抽动,遗尿等。2、 心理障碍和疾病指学生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承受较长时间的压力、挫折或矛盾冲突下,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和行为的异常。主要表现有:神经官能症:包括焦虑、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疼痛等。(1) 变态人格 包括偏执型、分裂型、戏剧型、反社会型、回避型、自恋型、被动攻击型等变态人 格(2) 心身疾病 指那些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如偏头痛、支气管哮喘、心神经、胃肠神经症、神经性皮炎等。(3) 其他(4) 属于重度心理障碍或严重的行为问题,主要有:(1)精神病(2)自闭症(3)自杀(三) 学习问题与障碍 指与学业有关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主要有:1、一般性学业不良2、注意缺陷障碍3、学习无能4、智力障碍二、 学生问题行为的特点1、 普遍性 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不仅落后生会出现行为问题,优秀生也会有问题行为,只是他们在数量多少,发生频率和轻重等方面不同而已。比如,学习 优秀的学生可能是他们存在人际交往问题,也会出现对抗性行为。西方研究者对116名学生进行的追踪研究表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曾经在课堂上发生过过度敏感、发脾气、妒忌、恐惧、冷漠等行为问题,有研究者通过系统观察也发现,在典型的课堂里,25%30%的学生有问题行为。美国近年来对中小学学生课堂行为的研究表明,有问题的学生约占调查总人数的53%。我国的调查显示,91.5%的学生有程度不同的课堂行为问题,其中高中生有课堂行为问题的比例达97.2%。2、 问题行为以轻度为主 心理学家Wragg等人曾做过研究,从1020个课堂片段分析出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其中最普遍的行为问题及其比例为:大声说话38%、思想开小差24%讲废话23%、不恰当地使用教材或设备20%、吃零食12%、随便走动11%、故意大笑6%、打架5%、弄坏课本或设备1.5%、不听从老师1.5%、侮辱同学1.5%、侮辱教师1.5%。我国对中小学课堂违纪行为的调查资料也显示,轻度的占84%、非常严重的占2%。由此看来,无论中外,问题行为都主要表现为轻度问题行为,而且持续时间短,易变强。3、 经常性和扰乱性 张大均指出,学生问题行为是指在学习和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干扰教学秩序,妨碍学习活动的展开,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行为。那种偶然表现的影响教学和学习的行为不能称为问题行为。 另外问题行为还表现出年龄特征,不同年龄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一样,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应有不同,因此在判定问题行为时与同年龄的正常学生相比较。三、 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与分析(四) 家庭的不良影响与与教育1、 易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家庭类型 包括对社会不信任的家庭、只图眼前快乐的家庭、为达目的不惜冒险的家庭、爱动武的家庭、缺损家庭。2、 易导致问题行为的家教态度与方式 溺爱娇惯,造成孩子独立性差,性格胆小、退缩,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专制粗暴使孩子对家务冷淡、疏远、不满、抗拒,甚至敌意、憎恨,形成粗暴、虚伪性格;歧视虐待;养成怀疑、孤僻或憎恨、粗暴的性格;忽视放纵,易使孩子形成懒惰、任性、不安的性格。(五) 社会的不良影响1、 社会的不良风气,各种文化生活中的消化不健康的、有害因素的不良影响。2、 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的影响,尤其是坏人的教唆。3、 学生的伙伴的不良影响,这是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来源之一。(六) 学校教育不当1、 学校教育不当的突出问题(1) 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问题有的教师不关心、尊重、了解学生,教育中存在命令式、强制式,简单粗暴,动不动就训斥责骂,甚至变相体罚;有的教师对学生降低要求过高、过急、过严,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或者对学生降低要求、放任自流:或者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成人的心理需要硬解释为学生的心理需要等。(2) 教师的个性和情绪问题有时教师的性格不好,急躁粗暴,学生的一些问题正是因为教师的脾气激发而形成的。有时教师的不公正,不耐心,随便横加责难,学生便采取反抗或逃避的态度来对付和适应这些教师。(3) 过重的精神压力 主要是升学率的压力、频繁考试和竞赛的压力、学习负担过重等引起学生过重的情绪紧张或情绪波动,就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2、 教师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过失(1) 把学生某一阶段的正常行为误认为问题行为。(2) 无鉴别地接受外界所传的关于学生行为的信息否,便贸然下结论。(3) 发现学生的一次过失行为便作普遍推论,而不分析其背景起因。(4) 以情绪代管理管处移事件。3、 学生个体内因 除了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外,主要有:1、 个性社会化进程迟缓,社会成熟低 这类学生在低年级中比较常见。因为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容易出现对学校的适应不良2、 早期的创伤性经验和个性影响早期经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遭受过创伤性打击,可能构成其将来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另外,早期的孩子关系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情绪的稳定与否,如果孩子遭受不良的亲子关系,可能导致孩子的焦虑和不良的性格。3、 心理冲突或挫折,常常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尤其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学会良好的应付方式,不能较好地处理搁置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则容易导致其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的中介因素。积极的应付方式被称为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因素。积极的应付方式如问题的指向和解决、找人倾诉、适当的和合理化、情感的升华等,有助于心理健康;消极的应付方式,如退宿、幻想、压抑、抽烟吸毒、酗酒,不利于心理健康。四、 学生问题行为的治疗方法1、 科学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 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行为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行为问题的判定缺乏科学性,仅以学习认为言;程度为尺度,往往感性多于理性,主观大于客观,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判断学生的行为是否有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厌学的学生就是“差生”,把学生的人际交往退缩视为“自私”,把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简单地视为道德品质有问题,把学生的对抗性行为视为不尊老师,道德败坏的表现等等。这些看法实际上就是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的具体体现,而这些观念必然会影响学生行为问题的解决。所以教师树立的学生观是科学应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前提。因此教师用科学的、发展的、和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在解决学生问题行为非常必要的、2、 利用心理效应治疗问题行为 有效管理学生的行为问题,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治疗行为问题。 (1) 南风效应:以柔克刚 法国作家拉丰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的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呼啸大作,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开纽扣,脱掉了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消除学生的防范心理,采用和风细雨的“南风效应”的教育方法,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和防范情绪,打开学生的心理“围城”,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罗森塔尔效应:积极暗示 在实际教育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待和暗示,避免随意给学生贴上消极的标签,用“无药可救”、“烂泥扶不上墙”评价学生。要学会罗森塔尔效应,用积极的语言,诸如“你将来一定有出息”、“你是个好学生”、等来暗示学生,让学生获得自尊和自信,从而朝着正方向的方向去努力。(2) 霍布桑选择效应:自主效应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例如:在制定规则时,让学生参与,自己确定规则的内容的同时和惩罚措施。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学生就能更清晰地理解规则的内容,同时增强自我约束力,当违反了规则的同时,受到规则的惩罚也就没怨言了。 (3) 自心理学中,由于某种刺激过多,过长和作用时间久而引起的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人们称为“超限效应”,因此不管教师采取何种教育方法要注意“度”,掌握好火候,要恰到好处,避免出现“超限效应”。2、矫正的问题的主要方式 (1)预防性措施: A与学生“同在”。即定时监控课堂,让学生意识到教师随时随地与他们“同在”,教师能够意识到课堂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捕捉学生不恰当行为的微妙信息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B兼顾。高效率的教师能够同时做几件事情。例如在巡回检查课堂作业时,能够用眼睛的余光注意到其他学生;在满足个别学生的需要时不干扰全班活动的进行。 C. 保持上课的连贯性和兴致。教师要备课,上课时给学生提供连贯的“信号”。教师解决个别学生纪律问题不应影响上课,这样可以减少不良行为的“传染性”,避免引发更大的混乱而打断上课连贯性,破坏学生听课的兴致。 (2)反应性措施 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梯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说课稿4 川教版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使用压缩软件 2说课稿 冀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节 1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2)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高中音乐《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 鼓乐铿锵 教案
- 10《苏武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2025年初中生物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设计
- 4.2.1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坐标图像题(第2期)原卷版
- CJT 409-2012 玻璃钢化粪池技术要求
- YD-T 4339-2023 5G移动通信网能力开放(NEF)总体技术要求
- 《克雷洛夫寓言》阅读手册寒假阅读作业设计
-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及板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公司三门峡市芦花岭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危险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手册
- 物业小区多种经营创收方案及应用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
- 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
- 去极端化自我剖析
- 生殖伦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