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颧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柳树颧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柳树颧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柳树颧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柳树颧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树颧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 1.2使用液压连接的管型包括导线直线接续管和耐张管、地线直线接续管和耐张管、导线引流管和补修管。 1.3本施工段导线采用JL/LB20A-630/45钢芯铝绞线,两回线路各一根地线采用OPGW-150 (36)芯光缆;两回线路另一根地线采用JLB40-150铝包钢绞线。 线路总长度为19.907km;1.4本施工段使用的导、地线型号及对应压接管技术数据见表1-1表1-1本施工段使用的导、地线型号及对应压接管技术数据名称10名称10mm冰区导线(GB1179-83)地线(YB/T124-1997)导、地线型号JL/LB20A-630/45JLB40-150结构铝线股数直径mm45/4.20/钢芯股数直径mm7/2.8119/3.15钢部面截面积mm?43.1/总面积截面积mm?666.55148.07连接管直线接续管型号JYD-630/45JY-150BG-40握着力kN10086.1耐张管型号NY-630/45A(B)NY-150BG-40握着力kN10086.0补修管型号JX-630JX-150BG1.5各种管型的几何尺寸1.5.1导线直线接续管JYD-630/45的几何尺寸见图1-1111图1-1导线直线接续管JYD-630/45的几何尺寸69260.235.924.214.3115第2页1.5.2导线耐张管NY-630/45的几何尺寸见图1-21.5.3地线直线接续管JY-150BG的几何尺寸见图1-31.5.6地线耐张管NY-150BG的几何尺寸见图1-5.42250202627图1-5地线耐张管NY-150BG的几何尺寸70530图1-4地线直线接续管JY-150BG的几何尺寸60918图1-2导线耐张管NY-630/45的几何尺寸64511035.92080R=1306622838.238226.316.9第3页1.5.8导线补修管JX-630的几何尺寸见图1-71.5.9地线补修管JX-150BG的几何尺寸见图1-82导、地线连接的施工工艺要求2.1对导线损伤处理的标准,见表2-1表2-1导线损伤处理标准处理方法标准用0#砂纸磨光 1、在一个节距内铝、铝合金单股损伤深度小于单股直径的1/4; 2、在一个节距内钢芯铝绞线及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为导电部分截面积的2及以下。 用补修管补修 1、在一个节距内损伤的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8.5,且截面积损伤也不超过导电截面积的12; 2、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的范围应位于管内各20mm。 37601930365图1-7导线补修管JX-630/35的几何尺寸200图1-8地线补修管JX-150BG的几何尺寸第4页处理方法标准割断重接 1、强度损失超过保证计算拉断力的8.5; 2、截面积损伤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 3、损伤的范围超过一个补修管允许补修的范围; 4、钢绞线或导线钢芯有断股; 5、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铝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2.2导、地线连接施工工艺要求2.2.1导、地线连接施工是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隐蔽性工序,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有有效操作许可证方能进行操作。 导线接续管采取在张力场集中压接。 耐张管压接施工前,应检查距耐张管20米范围内的导线质量。 2.2.2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有指定的质量检查人在现场。 2.2.3在压接的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中的内容进行操作,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经专职质检员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核后,在压接管的规定部位打上操作人员钢印,并及时填写卡片,请监理工程师签字后交项目部工程部。 2.2.4操作人员的钢印号打在直线压接管的靠小号侧,耐张管的靠导线出口侧;操作人员的钢印号打在直线压接管的靠小号侧,耐张管的靠导线出口侧;2.2.5导、地线架线前必须首先进行金具连接试验和导、地线连接强度试验。 每组连接试件不得少于3组,(允许直线接续管和耐张管合为一组)。 其试验握着力强度不得小于导、地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 2.2.6本工程导线直线接续管的连接采用钢芯搭接,铝线对接;铝包钢地线直线接续管采用对接型式。 第5页2.2.7切割导线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 导、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液压的导线及地线的端部在割线前应先将线掰直,并加防止松散的绑线,切割时应与轴线垂直。 2.2.8导线及地线的受压部分应平整完好,同时与管口距15m以内应不存在必须处理的缺陷。 2.2.9连接前必须将导线或地线上连接部分的表面、连接管内壁以及穿管时连接管有可能触到的导线表面用汽油清洗干净。 地线无油污时可只用棉纱擦拭干净。 2.2.10液压连接导线时,导线连接部分外层铝股在清洗后应薄薄地涂上一层导电脂,并应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应保留导电脂进行连接。 2.2.11在施压前后必须检查连接管在导、地线上的位置,保证管端与导、地线上的印记在压前与定位印记重合,在压后与检查印记距离符合规定。 2.2.12接续管与耐张管压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2.12.1使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2.2.12.2压后弯曲度不得大于2%,有明显弯曲时应矫直、矫直后的连接管严禁有裂纹,达不到规定时应割断重接;2.2.12.3压后锌皮脱落时应涂富锌漆。 2.2.13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地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或一个补修管,并应满足以下要求2.2.13.1各类管与耐张线夹的距离不得小于18m m;第6页2.2.13.2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的距离不得小于6m m;2.2.13.3接续管或补修管与间隔棒的距离不得小于0.6m m;2.2.13.4每个放线段内因导、地线损伤而造成重新压接的情况,每根线不得超过一个。 3液压施工3.1液压设备及材料检验3.1.1对所使用的导、地线的结构及规格进行认真的检查,其规格应与工程设计相符,并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 3.1.2所使用的各种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应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受压部分的内外径,其各部位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1.3在使用液压设备之前,应检查其完好程度,以保证正常操作。 油压表应定期校核,做到准确可靠。 3.2液压设备及配套工具3.2.1机具配备3.2.1.1液压机(2000kN),带油管;3.2.1.2钢模,规格见表3-1;3.2.1.3液压机维修工具;3.2.1.4清洗盆、圆毛刷、棉纱;3.2.1.5汽油桶(10kg);3.2.1.6钢锯弓,锯条;3.2.1.7钢卷尺、红蓝铅笔、游标卡尺;3.2.1.8手钳子、小锤、木锤、圆锉、板锉;第7页型号导线地线钢管尺寸/压模规格压后推荐值铝管尺寸/压模规格压后推荐值钢管尺寸/压模规格压后推荐值铝管尺寸/压模规格压后推荐值耐张1815.686051.802622.564538.90直线2420.846051.802622.563832.88表3-1注表中压后最大对边距是按理论值计算而得,实际施工时应测出实际管外径后按公式S=0.8660.993D+0.2mm计算出相应的压后对边距进行比较。 表中的压后对边距仅做参考。 3.3清洗3.3.1对使用的各种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短期不使用时,清洗后应将管口临时封堵,并以塑料袋封装。 3.3.2铝包钢绞线的液压部分穿管前应以棉纱擦去泥土,如有油垢应以汽油清洗,清洗长度不应小于穿管长度的1.5倍。 3.3.3钢芯铝绞线在穿管前,应以汽油清洗其表面油垢,清洗的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的1.5倍。 3.3.4用补修管补修导线之前,其覆盖部分的导线表面应用干净棉纱将泥土脏物擦干净(如有断股,应在断股两侧涂刷少量801电力脂),再套上补修管进行液压。 3.3.5钢芯铝绞线在压接铝管前,均应在外层铝线上涂801电力脂。 3.4压接前剥铝股、穿管3.4.1导线直线接续管(JYD-630/45)的穿管3.4.1.1剥铝股,铝股割线长度为钢管长度加上15mm,见图3-2;a)如图3-2所示,自导线端头向内量钢管长度加15mm处,绑线扎牢一道(事先量出钢接续管的长度l l);第8页b)按钢管深度加15mm自钢芯端头向内量出割铝股印记A A;c)松开原导线端头的绑线,为防止铝股剥开后钢芯散股,在松开绑线后先在端头打开一段铝股,将露出的钢芯端头用绑线扎牢;d)然后用手锯在印记处切断外层及中层铝股。 在切割内层铝股时,只割到每股直径的3/4处,然后将铝股逐股掰断,以防伤及钢芯。 3.4.1.2穿铝管将铝管从导线一端先套入。 3.4.1.3穿钢管使钢芯呈散股扁圆形,置于钢管内的一侧,另一端钢芯也呈散股扁圆状,从钢管另一端与已穿入的钢芯相对搭接穿入(不是插接),直穿至两端钢芯在钢管对面各露出3-5mm为止,见图3-33.4.1.4穿铝管见图3-4,铝管钢管图3-3导线直线接续管的穿管(二)露出钢管35mm图3-4导线直线接续管的穿管(三)铝管已压钢管L L/2L/2图3-2导线直线接续管的穿管(一)Al+15mm第9页a)当钢管压好后,找出钢管压后的中点,从钢管中点向两边各量出铝管长度的一半L/2,分别画上印记;b)在铝线上清除氧化层,涂上801电力脂;c)两端印记画好后,将铝管顺着铝线的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管口与铝线上的印记完全重合为止。 3.4.2导线耐张管NY-630/453.4.2.1剥铝股见图3-6,割铝股前应实测钢锚管深度l l,然后加上10mm,按此长度切割铝股,其他操作程序与3.4.1a)相同;3.4.2.2套铝管将铝管自导线一端先套入;3.4.2.3穿钢锚将已剥露的钢芯自钢锚口穿入钢锚。 穿时顺钢芯绞制方向旋转推入,保持原节距,管口与铝股预留间隙长度相等为止,见图3-7。 3.4.2.4耐张管NY-630/45穿铝管当钢锚压好后,先在铝管上自管口量235mm,在管上画好起压印记N,同图3-7导线耐张管的穿管(二)约15mm图3-6导线耐张管的穿管(一)l+15mm第10页时在铝线上自端头向内量235mm画一定位印记C(应在涂电力脂及清除氧化膜后进行)。 然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铝管管口露出定位印记C为止,如图3-8。 3.4.3铝包钢JY-150BG型接续管穿管3.4.3.1铝包钢绞线接续管的穿管应在待接的钢绞线的两端分别按钢管1/2量取,并作好印记A,先将铝管和铝衬管套入铝包钢绞线,然后将铝包钢绞线两端分别向钢管穿入,穿时顺铝包钢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头在接续管内中点相抵,两线上的印记与管口重合。 3.4.3.2当钢管压好后,找出钢管压后的中点,分别向两端铝包钢绞线上量取1/2的铝管长度,做好印记A1,将铝管和铝衬管顺铝包钢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管口与铝包钢绞线上两端定位印记重合,使铝衬管端头与铝管顶端平齐为止。 见图3-9。 图3-8导线耐张管的穿管(三)235C NA O画印点地线1/2钢管A11/2铝管图图3-9a钢管、铝管画印第11页3.4.4铝包钢G NY-150BG型耐张管穿管按图4-3标明的尺寸做好印记A,将铝管和铝衬管套入铝包钢绞线,再将铝包钢绞线自钢锚口穿入钢锚,穿时顺铝包钢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铝包钢绞线端头露出钢锚底部5mm(或穿入钢锚底端)。 当钢锚压好后,先将铝管套入钢锚端,在钢锚端做印记C,拉出铝管,从钢锚印记C处量出铝管起压点N1的距离,相应在铝管上做印记N1。 然后将铝管顺绞制方向推向钢锚,直至铝管两端管口露出定位印记A1和C为止。 并使铝衬管端头与铝管顶端平齐。 并对应在铝管分别作不压区印记N1。 见图3-10。 1/2钢管O铝管1/2钢管A A图图3-9b钢管、铝管穿管地线铝套铝套铝衬管铝管不压区5b)钢锚划印、穿管图3-10地线耐张管NY-150BG划印、穿管示意图地线压接部分a)割线划印O A5mm c)耐张铝管划印、穿管A1N耐张管钢锚铝管铝衬管地线引流板N1C第12页3.4.6导线耐张管液压施工注意事项3.4.6.1耐张线夹压接时,线夹尾部(接引流板部分)的方向有严格的规定,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 3.4.6.2两边相导线的2#和3#线的耐张线夹的尾部均垂直向下。 1#和4#线的线夹尾部均偏向线路外侧与水平方向呈60夹角,见图3-11。 3.4.6.3中相导线的引流连接板方向,内角侧的两根子导线的方向是水平朝向转角内侧,靠外角侧的两根子导线的引流连接板方向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方向朝下,见图3-12。 3.5液压操作的一般规定3.5.1液压时所使用的钢模应与被压管相配套。 凡上模与下模有固定方向时,则钢模上应有明显标志,不得错放。 液压机的缸体应保持垂直,并放置平稳。 60图3-11导线边相耐张线夹引流连接板方向示意图500线路外侧1#2#2#45500转角内侧1#45图3-12导线中相耐张线夹引流连接板方向示意图第13页3.5.2被压管放入下钢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定位印记是否处于指定位置,双手把住管、线后合上模,此时应对两侧导线管稍施加下压力以避免管子受压后可能产生弯曲,然后开动液压机。 3.5.3液压机的操作必须使每模都达到规定压力(2000kN的液压机应达到80MPa),而不应以合模为压好的标准。 3.5.4施压时相邻两模间至少应重叠5mm。 3.5.5各种液压管在第一模压好后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符合标准后再继续进行液压操作。 3.5.6对钢模应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有变形现象,应停止使用或修复后再用。 3.5.7当管子压完后有飞边时,应将飞边挫掉,铝管应挫成圆弧形。 并用细砂纸将挫过处磨光。 一模压完后因飞边过大而使对边距尺寸超过规定值时,应将飞边挫掉后在此模处重新施压。 不得将整根管子压完后再重压。 3.5.8钢管压后,凡锌皮脱落者,皆涂以富锌漆以防生锈。 3.6操作工艺导线直线接续管(JYD-630/45)压接3.6.1导线直线接续管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14。 第一模压模中心与钢管中心重合,然后分别向管口端部依次施压。 一侧压至管口后再压另一侧。 铝管图3-14导线直线接续管钢管的施压顺序123第14页3.6.2导线直线接续管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15。 首先检查铝管两端管口与定位印记是否重合。 自铝管上有N印记处开始施压,一侧压至管口后再压另一侧。 如铝管上无起压印记N时,在钢管压后测量其两端头的距离,在铝管上先画好起压印记N。 3.6.4导线耐张线管(NY-630/45)的压接3.6.4.1钢锚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17,自凹槽前侧开始向管口端连续施压。 4图3-17导线耐张管NY-630/45钢锚的施压顺序1234图3-15导线直线接续管铝管的施压顺序36已压钢管2154不压区第15页图3-18导线耐张管NY-630/45铝管的施压顺序235C N1423不压不压576压3.6.4.2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18,自铝线端头处向管口施压,然后再返回在钢锚凹槽处施压。 如果铝管上没有起压印记N时,应在钢锚压完后,在铝管上画上起压印记N(N点距管口235mm),再从N点向后侧钢锚孔深长度画上钢锚凹槽处的起压印记N1。 3.6.5铝包钢地线接续管G JY-150BG的压接3.6.5.1地线接续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19,液压钢管时第一压模中心O应与钢管中心相重合。 然后分别依次向管口端施压。 3.6.5.2钢管压好后将铝管和铝衬管顺铝包钢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至两端管口与两端定位印记A1重合,注意内有钢管部分的铝管不压,自铝管上有N1处开始施压,一侧压至管口后再压另一侧。 铝管1/2钢管1/2钢管O AA图图3-19a钢管施压示意图地线铝衬管铝衬管14523第16页3.6.6铝包钢地线耐张管NY-150BG的压接3.6.6.1地线耐张线夹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0a,钢锚第一压模自U型环侧开始,依次向管口端施压,凹凸部分不压。 3.6.6.2钢锚压好后套入铝管,检查管口与印记A是否重合,第一模压在钢锚凹槽处N1,然后连续向管口施压,最后自第一模反向引流板侧再压一模。 如图3-20b。 注意钢锚环与铝管引流板方向应按相应的地线耐张串施工图压接。 3.6.7引流板的压接3.6.7.1导/地线引流管、补修管、地线接地线端子的压接顺序见图3-20,引流管及地线端子的液压方向为自管底向管口连续施压;补修管液压方向为自管中心分别向管口连续施压(注意地线补修管中的衬垫圈应同时套入施压)。 1/2铝管图3-19b铝管施压示意图铝衬管铝管1423钢管部分不压区1/2铝管N1A1A1N1铝衬管铝管不压区5123图3-20a钢锚施压示意图10耐张管钢锚铝管铝衬管12345N1C图3-20b耐张铝管施压示意图第17页3.6.7.2压接时应注意,耐张管引流板与钢锚U型环的相对角度应按设计要求转好角度后才可施压。 3.7压接质量标准3.7.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3.7.2导线及地线的端部在割线前,应将线掰直,并在线材端头和切割点附近用20#绑线绑扎或黑胶布缠绕,以防止线材散股,切割导线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 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出现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3.7.3连接前必须将导线的表面、连接管内壁以及穿管时连接管可能接触到的导线表面用汽油清洗干净。 3.7.4液压时,须在清洗后的导线连接部分外层铝股上薄薄地涂上一层导电脂,并应使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保留导电脂进行连接。 3.7.5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压后弯曲度不得大于其长度的1.6%,有明显弯曲时应矫直,矫直后连接管严禁有裂纹;压后锌皮脱落时应涂富锌漆以防生锈(地线耐张管、直线管压按均应涂富锌漆以防生锈)。 3.7.6各种液压管压后呈正六边形,其对边距尺寸的最大允许值为0.8660.9930.2(mm)式中管外径mm123图3-20引流管、补修管、地线端子的压接顺序示意图45123(a)引流管及地线端子施压顺序(b)补修管施压顺序第18页但三个对边距只允许有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此规定时应更换钢模后重压,允许最大值详表3-1所列。 3.7.7各种压接管施压后,经监理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检查认可,直线接续管在绑扎好保护套管,在护管外缠一层胶布,两端用10#铁丝绑扎后,方可进行张力放线。 3.7.8施压时相邻两模间至少应重叠5mm。 3.7.9当管子压完后有飞边时,应将飞边锉掉,铝管应锉成圆弧形,并用0#砂纸将锉过处磨光。 管子压完后因飞边过大,而使对边距尺寸超过规定值时,应将飞边锉掉后重新施压。 3.8导、地线液压安全要求3.8.1液压机使用前应检查液压钳体与顶盖的接触口,液压钳体有裂纹者严禁使用。 3.8.2液压机启动后先空载运行检查各部位运行情况,正常后方可使用,液压钳缸体起落时,人体不得位于压钳上方。 3.8.3放入顶盖时,必须使顶盖与钳体完全吻合;严禁在未旋转到位的状态下压接。 3.8.4液压泵操作人员应与压接钳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并注意压力指示,不得过载。 3.8.5液压泵的安全溢流阀不得随意调整,并不得用溢流阀卸荷。 3.8.6现场液压时,液压机必须放置平稳,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位有无缺陷,如有缺陷检修好方能使用。 3.8.7操作时应平稳,两侧扶线人应对准位置,并防止手指伸入压模内。 第19页3.8.8切割导线时,线头应扎牢,向铝管内穿线应防止线头伤人。 3.8.9抬运液压机时,路经上、下坡或在雨后应注意防滑,装卸车时要防止碰撞。 液压机在使用后应装箱及运输。 3.9液压工器具一览表,见表3-3表3-3液压工具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备注1液压机2000kN1套带压钳、液压油管2钢模见表3-23清洗盆1只清洗压接管4圆毛刷2只清洗压接管5汽油桶10kg1只6棉纱根据施工情况配备7钢锯弓1套8钢锯条盒根据施工情况配备920#铁丝kg根据施工情况配备10红蓝铅笔2只11削铅笔刀1把12小锤1把橡胶13游标卡尺0.02mm1把14液压机维修工具1套15钢丝刷1把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