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遗传重组 geneticrecombination 重要性 它是产生变异和进化的主要力量之一 其机制研究有助于理解变异产生的原因 是学业考试的重点之一 关键掌握 1 概念 类型以及分子机制 2 基因转变的概念与机制 3 转座子的种类 特点 机制 遗传学效应及应用 参考 DanielL Hartl Genetics AnalysisofGenesandGenomes Chapter6MolecularbiologyofDNAreplicationandrecombination 广义上 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不涉及DNA分子内的断裂 复合 狭义上 指涉及DNA分子内断裂 复合的基因交流过程 有时也叫交换 crossingover 第一节 遗传重组的类型 根据对DNA序列和蛋白质因子的要求分为 同源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转座作用异常重组 1 同源重组 homologousrecombination 需要 1 较大范围的DNA同源序列 2 非碱基序列特异的重组蛋白质因子 RecA 例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 细菌的转化 转导 结合等 2 位点专一性重组 site specificrecombination 需要 1 小范围的特异同源序列 2 位点专一性蛋白质因子 例 噬菌体DNA通过其attP位点与大肠杆菌DNA的attB位点之间的重组 3 转座 transposition 转座因子从染色体的一个区段转移到另一个区段或者从一个染色体转移到另一个染色体上 不需要同源序列和RecA 需要转座酶 常伴随着复制 也叫复制重组 replicativerecombination 4 异常重组 illegitimaterecombination 不需要DNA序列同源性 RecA和转座酶 了解不多 特殊重组 目前虽然无法对遗传重组直接进行分子水平分析 但依据 对DNA生物化学特性的分析 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重组发生的性状观察 对离体重组系统的研究 出现了旨在解释DNA同源重组的模型 1 同源重组的模型 第二节 同源重组的机制 A Holliday模型 美国人R Holliday在1964年提出 a 减数分裂前期I 同源的非姐妹染色单体DNA配对 b 非姐妹染色单体方向相同的两条单链 在核酸内切酶作用下 在相同位置上同时切开 出现断裂 c d 切开的单链交换重接 形成一个交联桥 e f 交联桥移动 在两个DNA分子上各形成一段异源双链区 g 染色体构型发生一定变化 g h i 交联桥旋转 形成十字构形 Holliday中间体 j 十字构形中2条单链保持完整 另2条单链出现断裂 k l DNA修补合成 两个单体DNA是否出现重组与交联桥的断裂方式有关 但无论重组与否 都新出现有一段异源双链DNA 这是发生基因转变的遗传基础 故该模型也叫异源或杂合DNA模型 howtothinkaboutthisproblem BRANCHMIGRATION ROTATEPERSPECTIVE conversion horizontalbreakage BRANCHMIGRATION ROTATEPERSPECTIVE howtothinkaboutthisproblem recombination verticalbreakage 这一模型涉及到两次断裂和重接 前一次断裂 重接和分支迁移造成了异源双链 后一次断裂和重接则决定是否出现重组 如果两次发生在相同的两条链上 只造成异源双链 在这段异源双链区两侧的遗传学位点将不会发生重组 如果两次断裂重接涉及四条单链 则除了有异源双链区之外 在这段异源双链区两侧的遗传学位点还将发生重组 B Meselson Radding模型 该模型由M Meselson和C Radding在Holliday模型的基础上修改的 与后者的主要区别 1 开始只在单个染色体上造成切割 Holliday模型是在两个染色体上都造成切割 2 按照Meselson Radding模型 异源双链区可以只发生在两个染色体的其中之一上 也可以发生在两个染色体上 取决于交联桥是否迁移 a 切割 b 链置换 c 链侵入 d 噜噗切除 e 连接 f 分支迁移 CDouble strandbreak DSB model 两个交联桥以同样方式切割只形成断口两侧的异源双链区 没有重组 两个交联桥以相反的方式切割 则除了有异源双链区外 也发生重组 1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一条双链断裂 2 从5 降解 产生3 游离单链 3 一3 游离单链侵入取代同向完整链4 3 单链延伸5 被取代的完整链与另一游离链配对 6 底链进行DNA的合成7 缺口结合形成两个Holliday中间体 DSB更接近事实的原因 1 Homologousrecombinationisofteninitiatedbydouble strandbreak DSB inDNA notbyalignednicksofHolidaymodel 同源重组通常由DSB引发 2 DSBoccursrelativelyfrequently butthealignednicksnot DSB现象常见 2 Holliday中间体存在的证据 人们在研究大肠杆菌的环形DNA质粒时发现了一种8字形重组结构 两个环形质粒重组中间体 8 结构经酶切后有4条臂 犹如希腊字母 因此称作Chi结构 在酵母菌等多种生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构 Chi结构的发现直接验证了重组中Holliday中间体的存在 3 基因转变及机理 无性繁殖 分生孢子萌发 菌丝生长形成菌丝体 n 有性繁殖 不同交配型A和a产生分生孢子散落在不同交配型子实体的受精丝上 进入子实体后融合成2n核 Aa 2n核行减数分裂 获得一个细胞内含有4个单倍体的产物 产物按照一次减数分裂的结果呈直线顺序排列 称为顺序四分子 再经一次有丝分裂 在子囊中产生8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成熟后萌发长成新的菌丝体 粗糙链孢霉 Neurosporacrassa 的繁殖方式 ProductionoforderedtetradsofNeurospora A a Aa SegregationpatternsinNeurospora PhotomicrographshowingsegregationofdarkandlightascosporesinNeurospora 5 3 6 2 4 4 基因转变 geneconversion 正常情况下形成子囊孢子的分离应该是4 4 但有的时候会发现异常的分离比 这与基因转变有关 在重组过程中 一个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的现象叫做基因转变 基因转变机理 异源双链DNA模型 Holliday模型 可以很好地解释基因转换发生的机理 现象 基因转变现象常常和邻近基因的重组相伴发生 解释 可能发生基因转变的基因正好位于异源双连区 例如g xg 杂交中 如果两基因有一对碱基之差 下图 ACAGT TGTCA ACATT TGTAA g g ACAGT TGTAA TGTCA ACATT 或者 异源双连区是 可能的校正方式 G A G C T A g 有丝分裂 G A 校正到 校正到 不校正 修正发生在减数分裂之后 有丝分裂之前 C T C G A T g 校正到 校正到 不校正 C T 有丝分裂 G C A T g 两个杂种分子都未校正 一个杂种分子校正为 或g 两个杂种分子都校正为 或g 异常的4 4 两个杂种分子分别校正为 和g 异源源双链区 基因转变的实质 重组过程中留下的局部异源双链区 在细胞内的修复系统 错配修复 识别下 不同的修复 不修复产生的结果 不同的修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识别错配 识别对错 GATC有甲基化的为对 错配酶与未甲基化的GATC和新链错配处结合 错配修复酶切除包括错配碱基的部分新链 聚合修补并连接 关键点 对模板认定正确 完全修复 错误 产生突变 第三节 位点专一性重组 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后 面临着裂解生长还是溶源生长的选择 进入溶源状态需要 DNA整合进寄主DNA 由溶源状态进入裂解生长需要 DNA从寄主DNA切除下来 这里的整合和切除都是通过细菌DNA和 DNA上位点专一性重组实现的 这些专一性位点叫做附着点 attachmentsite 简写为att 噬菌体侵染周期 位点专一性重组过程 attBattP整合酶Int切除酶Xis整合宿主因子 IHF attB和attP位点处的序列 O序列叫做核心序列 全长15bp 富含AT碱基对 在attB和attP中完全一致 第四节 转座因子 转座因子理论推翻了经典遗传学关于基因座位是固定的观念 是一种革命性的理论 人们把麦氏的成就比之为一百年前另一位伟大的遗传学家孟德尔的成就 1983年 美国遗传学家B McClintock因在发现转座因子方面的重大贡献 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 1951年 在冷泉港生物学专题讨论会上 McClintock报告了遗传基因可以改变自身位置 她称之为 转座子 转座理论遇寒冬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认为基因以一定的顺序在染色体上作线性排列 彼此之间的距离非常稳定 常规的交换和重组只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 并不扰乱这种距离 除了发生频率低的染色体倒位和相互易位等畸变可以改变基因的位置外 人们无法想象基因会从一处跳跃到另一处 转座理论被接受 上世纪70年代后在生物中发现了更多可移动的遗传因子 从而麦氏的理论被人们重新提起并得到了验证 80年代初麦氏理论为科学界普遍接受 她走在时代前面四十年 同时也为此冷落奋斗了四十年 转座因子是可以在染色体内或染色体间 以及细菌染色体与质粒间 改变位置的一段脱氧核糖核酸序列 目前认为 转座 的命名并不准确 在转座过程中 转座因子的一个拷贝常留在原位置上 在新位点上出现的仅是新拷贝 因此 转座过程实际上是依赖于DNA复制的重组过程 1940初 McClintock发现这一突变与染色体重组 断裂 解离 有关 一 麦氏的工作 染色体的断裂 解离 dissociation 有一个特定位点 Ds 但Ds并不能自行断裂 解离 受一个激活因子Ac activator 控制 而Ac即可以正常传递 也可以转移座位 Ds只有在Ac存在时才能移动 McClintock把Ac和Ds称为控制因子或转座因子 Emerson 1914 发现一种玉米果皮色素遗传特殊突变体 花斑条纹果皮 这种突变可以发生多次突变和回复 原因不清 在单个胚乳细胞中跳来跳去 形成花斑胚乳 转座因子如果在质粒上 将质粒加热变性 两条链各自复性 会形成茎环结构 二 转座因子存在的直接证据 三 转座因子的分类和结构 它是一类最小的转座因子 除有转座酶基因外 一般不含其它基因 大小在768 1530bp 它们是细菌基因组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 一个细菌细胞常带有少于10个IS序列 一 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根据分子结构与遗传特性可以分为三类 1 插入序列 insertionsequence IS 虽然IS大小不同 但有共同特征 在IS两末端都有一段短的反向重复序列 IR 长度不一 反向重复序列举例 TGAAAACTTT TTTCAAAAGT 所以 含有IS的质粒经变性后 分别以单链复性 在电镜下出现茎环结构 茎的部分是 大环是 小环是 当IS插入靶DNA后 导致在插入片段两侧出现 靶片段 的重复 2 转座子 transposon 含有转座酶基因外 还带抗药或其它基因 转座子又可以分为两类 复合转座子 IS因子 抗菌素抗性片段 IS因子 IS因子可以是反向重复构型或同向重复构型 相同 复合式转座子Tn9的结构 复合转座子中的IS序列既能单独转座 又能带动整个复合体转座 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A 在非选择压力下 两个IS距离越大 IS自身转座的可能性越大 复合转座子转座的频率越小 B 在选择压力下 复合转座子整体转座的频率会明显增加 有些转座子末端并不是IS 而是反向重复序列 这类叫复杂转座子 Complextransposon 称TnA族 如Tn3系转座子 长约5kb 末端有一对38bpIR序列 不含IS因子序列 有3个基因 一个是编码对氨苄青霉素抗性的 内酰胺酶 lactamase 基因 TnpA负责转座 TnpR编码TnpA的阻遏蛋白 3 转座噬菌体 Mu噬菌体 是E coli的温和噬菌体 溶源化后能起转座子作用 Mu噬菌体也含有与转座有关的基因和反向重复序列 Mu能够整合进寄主染色体任何部位 不同于 催化一系列染色体的重新排列 转座的机制主要是复制型转座 有时也切离转座 二 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 1 分类与结构 玉米籽粒色斑的产生 果蝇复眼颜色的变异 啤酒酵母接合的转换等现象都与转座因子在染色体上的转座有关 玉米除Ac Ds系统外 Spm控制因子也有自主控制因子 非自主控制因子 Ac由4563个核苷酸组成 一个由11个核苷酸组成的末端反向重复区 两个与转座有关的酶基因 一个大基因和一个小基因 Ds因子的大小差别很大 Ds9很象Ac 只是缺失了194个核苷酸 而一个最小的Ds因子只有Ac长度的1 10 仅仅包括了Ac因子的未端反向重复区 下图 果蝇的转座因子有Copia 412与297等 转座子未端序列是转座酶识别位点 保守性很强 3 酵母的Ty Transposonyeast 两端是340bp的同向重复 称为 元件 TyA编码DNA结合蛋白 TyB编码反转录酶 整合酶等 Ty元件是典型的反转录转座子 需要通过RNA中间体进行转座 Solo 可判断Ty插入事件 四 转座的机理 一 反转录转座进行此种转位的是反转录转座子 如酵母的Ty1 1 该因子先转录为RNA中间体 2 该转录本指导一种反转录酶的合成 后反转录出双链DNA 3 在整合酶的作用下整合到染色体的随机位点 整个过程同反转录病毒早期感染类似 广泛存在于酵母 果蝇和哺乳动物中 二 切离转座 在切离转座中 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 如IS序列 玉米的Ds等 特异的转位酶附着于两端的反向重复序列 使转位子切离下来 整合到另一个位置 原来切口被封闭 但往往在该处发生突变 三 复制转座 细菌转座子的转座机制研究最为清楚 复制性转座是一个非同源重组的过程 通过这一重组 转座子出现在一个新的位置上 可是原来位置上的转座子并不消失 所移动和转位的是原转座子的拷贝 Tn类转座主要是这种形式 J AShapiro的复制转座模型 1 切开 2 连接 3 复制 4 重组 Tn Tn 位点专一性重组 五 转座的遗传效应1 转座引起插入基因突变或失活 2 转座产生新的基因 例如 外显子改组 3 转座导致染色体畸变 增加新的变异如切离效应 4 转座造成同源序列的整合 同源重组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客服主管招聘面试技巧及问题解析大全
- 2025年市场营销师中级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初级客户经理面试指南与模拟题详解
- 环保设施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
- 2025年人工智能企业校招面试指南AI技术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素质培养计划
- 2025年品牌策划与管理人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知名律所招聘法律事务专员模拟题集
- 2025年体育场馆运营基础知识与技能模拟题集
- 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岗位招聘面试预测题集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 DZT 0447-2023 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
- 电子版简易防水合同范本
- 医院传染病防控管理SOP
- 内分泌科制度
- 甲状腺健康科普宣传课件
- 消防验收监理评估报告
- 消防维保施工组织方案
- 小额贷款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样本
- 《饮食文化》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