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药剂学相关试题与答案解析 中国药科大学专硕考研 临床药学 药剂学 第一节 绪论 一 A1 下列不属于药剂学任务的是 A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B 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C 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 D 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E 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答案 C 解析 药剂学的任务 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 并 能批量生产安全 有效 稳定的制剂 药剂学的具体任务可归纳如下 药剂 学基本理论的 研究 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新 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制剂新机械和 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 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 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 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 阿司匹林片 对乙酰氨基酚片 麦迪霉素片 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答案 D 解析 剂型的概念 是适应于疾病的诊断 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 式 如片剂 注射剂 胶囊剂 乳剂 气雾剂等均是剂型的一种 故同一种剂型 可以有不 同的药物 如阿司匹林片 对乙酰氨基酚片 麦迪霉素片 尼莫地平 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如吲哚美辛片剂 吲哚美辛栓 剂等 制剂的概 念是 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品 如阿司匹林片 环丙沙星注射剂 等 故本题 A B C E 的叙述均为正确的 答案选 D 其混淆了剂型与制剂的概念 关于剂型的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 软膏剂为固体剂型 B 丸剂为半固体剂型 C 气雾剂为固体剂型 D 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E 气雾剂 喷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答案 D 解析 药物剂型的分类 1 按给药途径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如散剂 片剂 颗粒剂 胶囊剂 溶 液剂 乳剂 混悬剂等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如注射剂 气雾剂 外用溶液剂 洗剂 贴剂 滴眼剂 滴鼻剂 栓剂等 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作 为一类 与临床使用密切相关 2 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 胶体溶液型 乳剂型 混悬型 气体分散型 微 粒分散型 固体分散型等 这种分类方法 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 制剂特征 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 甚至一种剂型可以分 到几个分散体系中 3 按制备方法分为浸出制剂 无菌制剂等 这种分类法不能包含全部剂型 故不常用 4 按形态分为液体剂型 如溶液剂 注射剂等 气体剂型 如气雾剂 喷雾 剂等 固体剂型 如散剂 丸剂 片剂 膜剂等 半固体剂型 如软膏剂 栓剂 糊剂等 形态相同的剂型 其制备工艺也比较相近 在药剂学中使用辅料的目的不包括 A 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 B 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 C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 有利于节约成本 E 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或改善生理要求 答案 D 解析 在药剂学中使用辅料的目的 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 使制备过程 顺利进行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或改善生理要求 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最简易可行的措施是 A 降低分散介质的黏度 B 减小混悬微粒的半径 C 使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接近零 D 加入反絮凝剂 E 加入表面活性剂 答案 B 解析 由 stokes 公式可知 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 微粒与分散介 质的密度差成正比 与分散介质的黏度成反比 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愈大 动力 稳定性就愈小 关于 Strokes 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 沉降速率与微粒密度成正比 B 沉降速率与分散介质成正比 C 沉降速率与微粒粒径平方成正比 D 沉降速率与分散介质黏度成正比 E 沉降速率与环境温度成反比 答案 C 解析 混悬剂中的微粒由于受重力作用 静置时会自然沉降 沉降速度服从 Stokes 定律为 V 2r2 1 2 9 式中 V 为沉降速度 r 为微粒半 径 1 和 2 分别 为微粒和介质的密度 g 为重力加速度 为分散介质的黏度 由 Stokes 公式可 见 微粒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 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 度差成正比 与分散 介质的黏度成反比 减小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是 A 增加分散介质黏度 B 加入絮凝剂 C 加入润湿剂 D 减小微粒半径 E 增大分散介质的密度 答案 D 解析 根据 Stokes 定律 V 2r2 1 2 g 9 V 与 r2 成正比 r 增加一倍时 V 增加四倍 能增加混悬剂物理稳定性措施的是 A 增大粒径 B 减少粒径 C 增加微粒与液体介质间的密度差 D 减少介质黏度 E 加入乳化剂 答案 B 解析 根据 Stokes 定律 V 2r2 1 2 g 9 判断减少粒径 r 降低微粒与液体 介质间的密度差 1 2 增加介质黏度 都能使沉降速度 V 减少 增加混悬 剂物理稳定性 乳化剂是乳剂的稳定剂 混悬剂不需加入乳化剂 降低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的有效措施是 A 增大混悬微粒的粒径 B 增大混悬微粒的密度 C 增大分散介质的黏度 D 减小分散介质的密度 E 高温下制备和贮存 答案 C 解析 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 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 与分散介质的黏度成反比 另外 微粒的荷电使微粒间产生排斥作用 加之有水 化膜的存在 阻止了微粒间的相互聚结 使混悬剂稳定 以下对于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文中收录了制剂通则 B 由一部 二部和三部组成 C 一部收载西药 二部收载中药 D 分一部和二部 每部均由凡例 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E 分一部和二部 每部均由索引 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答案 B 解析 中国药典 现行版为 2010 年版 分为三部 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 植 物油脂和提取物 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 抗生素 生化药 品 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 三部为生物制品 关于非处方药叙述正确的是 A 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 B 目前 0TC 已成为全球通用的非处方药的简称 C 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 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 病 因此对其安全性可以忽视 D 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 购买使用的药品 E 是由专家遴选的 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 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 购买 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答案 B 解析 非处方药 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 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 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经专家遴选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公布 在非 处方药的包 装上 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非处方药在国外又 称之为 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 Over The Counter 简称 OTC 目前 0TC 已 成为全球通用的非处方药的简称 中国药典 修订出版一次需要经过 A 3 年 B 4 年 C 5 年 D 6 年 E 8 年 答案 C 解析 美国 日本和中国的药典每五年修订出版一次 关于 中国药典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必不断修订出版 B 由国家卫生部门编纂 C 药典的增补本不具法律的约束力 D 由政府颁布执行 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E 执行药典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答案 E 解析 药典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 规格的法典 一 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 出版 并由政府颁布 执行 具有法律约束力 药典收载的 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 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 并明确规定了这些品种的质量标准 在制剂通则中还规定各种剂型的有关标准 检查方法等 一个 国家的药典反映这个国家的药品生产 医疗和科学技术的水 平 由于医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的药物和新的制剂不断被开发出来 对药 物及制剂的质量要求也更 加严格 所以药品的检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 各国的药典经常需要修订 例如 美国 日本和中国的药典每五年修订出版一次 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 A 口服给药 B 静脉注射 C 肌内注射 D 舌下给药 E 鼻腔给药 答案 A 解析 口服给药经胃肠道吸收 进人肝脏 从而存在首过效应 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顺应性 B 稳定性 C 有效性 D 安全性 E 临床应用的广泛性 答案 E 解析 药物制剂的设计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起点 是决定药品的安全性 有效性 可控性 稳定性和顺应性的重要环节 不属于注射给药的剂型设计要求的是 A 药物应有良好的味觉 B 药物应有较好的稳定性 C 药物应有足够的溶解性 D 对注射部位的刺激性要小 E 应有较好的安全性 应无菌 无热原 不会引起溶血等 答案 A 解析 设计注射剂型时 根据药物的性质与临床要求可选用溶液剂 混悬剂 乳 剂等 并要求无菌 无热原 刺激性小等 需长期注射给药时 可采用缓释注射 剂 对于在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 可考虑制成冻干制剂或无菌粉末 用时溶解 对药物制剂设计的主要内容 错误的叙述是 A 在处方前 全面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理学与药物动力学特性 B 确定最佳的给药途径 并选择适当的剂型 C 选择合适的辅料或添加剂 采用适当的测试手段 考察制剂的各项质量指标 D 进行临床试验 进一步优化制剂的处方和工艺 E 对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改进 优化或完善 答案 D 解析 药物制剂的设计目的是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及药物的理化性质 确定合适 的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 选择合适的辅料 制备工艺 筛选制剂的最佳处方和工 艺条件 确定包装 最终形成适合于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制剂产品 二 B A 方剂 B 制剂 C 药典 D 剂型 E 调剂学 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 答案 D 解析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 称为药物剂型 简称剂 型 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指明用法与用量的药剂 答案 A 解析 凡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并确切指明具体用法 用量的药剂称为 方剂 研究方剂调制理论 技术和应用的科学 答案 E 解析 方剂一般是在医院药房中调配制备的 研究方剂的调制理论 技术和应用 的科学称为调剂学 药剂学 第二节 液体制剂 一 A1 下列可作为液体制剂溶剂的是 A PEG2000 B PEG4000 C PEG6000 D PEG5000 E PEG300 600 答案 E 解析 1 极性溶剂 常用的有水 water 甘油 glycerin 二甲基亚砜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等 2 半极性溶剂 乙醇 alcohol 丙二醇 propylene glycol 和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液体制剂中常用聚乙二醇 300 600 为无色澄明 液体 3 非极性溶剂 常用的有脂肪油 fatty oils 液状石蜡 liquid paraffin 醋酸乙酯等 碘在水中溶解度为 1 2950 想制备 5 碘的水溶液 通常可采用 A 加增溶剂 B 加助溶剂 C 制成盐类 D 制成酯类 E 采用复合溶剂 答案 B 解析 碘在水中溶解度为 1 2950 如加适量的碘化钾 可明显增加碘在水中溶 解度 能配成含碘 5 的水溶液 碘化钾为助溶剂 增加碘溶解度的机理是 KI 与 碘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 KI3 苯巴比妥在 90 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 则 90 的乙醇溶液是 A 潜溶剂 B 极性溶剂 C 助溶剂 D 消毒剂 E 增溶剂 答案 A 解析 注意潜溶剂 助溶剂 增溶剂的区别 对不溶或难溶于水的药物 在水中 加入一种或几种与水互溶的其他溶剂而组成混合溶剂时 其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 例时 可使 药物溶解度明显提高 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 将这种混合溶剂 称潜溶剂 常与水组成潜溶剂的有 乙醇 丙二醇 甘油 聚乙二醇 山梨醇等 乙醇是半极性溶 剂 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 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 复盐或缔合物等 常用的助溶剂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某 些有机酸及其钠盐 另 一类为酰胺类化合物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 活性剂的作用下 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具有增溶能力的 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 下列溶剂中毒性大但溶解性能广泛的是 A 丙二醇 B 甘油 C 水 D 液状石蜡 E 二甲基亚砜 答案 E 解析 二甲基亚砜是极性溶剂 且本身毒性较大 对于二甲基亚砜的认识和使用哪一条是错误的 A 本品也称万能溶媒 B 主要用于外用制剂以促进药物吸收 C 本品因有恶臭 不应用于内服制剂 D 也可添加于注射剂 以加强吸收 E 本品性质稳定 答案 D 解析 二甲亚砜 DMSO 溶于水 乙醇 丙酮 乙醚和氯仿 是极性强的惰性溶剂 人们称其为 万能溶剂 可用作透皮促进剂 溶剂和防冻剂 高浓度可使皮肤有 烧灼不适感 或瘙痒或出现红斑 偶可发生疤和皮炎 有时可致恶心 呕吐 高 浓度大面积使用可引起溶血 因此目前仅供外用 酚 鞣质等难溶于 A 乙醇 B 甘油 C 液状石蜡 D 二甲基亚砜 E 水 答案 C 解析 甘油 二甲基亚砜 水都是极性溶剂 乙醇是半极性溶剂 只有液状石蜡 是非极性溶剂 液体制剂在制备时 加入吐温 80 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其作用是 A 增溶 B 润湿 C 助溶 D 分散 E 乳化 答案 A 解析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后增加某些难溶性物质在溶媒中的溶解度并形成澄 明溶液的过程称为增溶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 如 吐温类 煤酚皂的制备是利用何种原理 A 增溶作用 B 助溶作用 C 改变溶剂 D 制成盐类 E 利用同离子效应 答案 A 解析 煤酚皂的制备所利用的原理是增溶作用 甲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仅 2 左右 但在肥皂溶液中 却能增加到 50 往血液中注入大量低渗溶液时 红细胞可能会 A 溶血 B 水解 C 皱缩 D 凝聚 E 膨胀 答案 A 解析 大量低渗溶液会是红细胞膜外的水分进入细胞 从而使得红细胞胀大破裂 而发生溶血 常用于 W O 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的是 A 司盘类 B 吐温类 C 月桂硫酸钠 D 卖泽类 E 泊洛沙姆 答案 A 解析 将 60 的司盘 80 HLB 值 4 3 和 40 吐温 80 HLB 值 15 混合后 HLB 值为 A 3 5 B 4 8 C 8 6 D 10 0 E 7 6 答案 C 解析 混合后的 HLB 值为 60 4 3 40 15 60 40 8 58 8 6 液体制剂的特点不包括 A 药物分散度大 吸收快 B 可供内服 也可外用 C 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 D 便于携带 E 不适于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答案 D 解析 液体制剂的优点有 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 分散度大 吸收快 能较迅速地发挥药效 给药途径多 可以内服 也可以外用 易 于分剂量 服 用方便 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 体制剂后 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缺点有 药物分散度大 受分散 介质的影响 易引起药物 的化学降解 液体制剂体积较大 携带 运输 贮 存都不方便 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 需加入防腐剂 非均匀性液体制剂 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稳定性问 题 用吐温 40 HLB 值 15 6 和司盘 80 HLB 值 4 3 配制 HLB 值为 9 2 的混合乳化 剂 100g 两者各需 A 43 4g 56 6g B 9 9g 9 9g C 50g 50g D 20g 80g E 60g 40g 答案 A 解析 简单的二组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 HLB 值可计算如下 1 2 Wa W b 100g 根据以上那个两个公式计算出吐温 40 43 4g 司盘 80 56 6g 氯化苯甲烃铵是一种杀菌的表面活性剂 在与下列何种药物相遇时可失效 A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B 无机盐 C 苷类 D 皂类 E 有机酸 答案 D 解析 氯化苯甲烃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皂类一般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者 不能配伍使用 以下表面活性剂中 可作去污洗涤作用的是 A 普朗尼克 B 卖泽 C 苄泽 D 苯扎溴铵 E 十二烷基硫酸钠 答案 E 解析 硫酸化油的代表是硫酸化蓖麻油 俗称土耳其红油 可与水混合 为无刺 激性的去污剂和润湿剂 可代替肥皂洗涤皮肤 也可用于挥发油或水不溶性杀菌 剂的增溶 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中常用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又称月桂硫 酸钠 SLS 十六烷基硫酸钠 鲸蜡醇硫酸钠 十八烷基硫酸钠 硬脂醇硫 酸钠 等 具有临界胶团浓度是 A 溶液的特性 B 胶体溶液的特性 C 表面活性剂的一个特性 D 高分子溶液的特性 E 亲水胶体的特性 答案 C 解析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一 表面活性剂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二 亲水亲油平衡值 表面活性剂能够使溶液表面张力 A 降低 B 显著降低 C 升高 D 不 E 不规则变化 答案 B 解析 表面活性剂是指那些具有很强表面活性 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 物质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顺序为 A 吐温 20 吐温 60 吐温 40 吐温 80 B 吐温 80 吐温 60 吐温 40 吐温 20 C 吐温 80 吐温 40 吐温 60 吐温 20 D 吐温 40 吐温 20 吐温 60 吐温 80 E 吐温 40 吐温 80 吐温 60 吐温 20 答案 A 解析 记忆性知识点 表面活性剂由于能在油水界面定向排列而起 A 乳化作用 B 助溶作用 C 增溶作用 D 潜溶作用 E 絮凝作用 答案 A 解析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做定向排列使界面 表面张力下降 关于浊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浊点又称 Krafft 点 B 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 C 是含聚氧乙烯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 特征值 D 普朗尼克 F 68 有明显浊点 E 温度达浊点时 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加 答案 C 解析 因加热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而发生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 此 时的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 在聚氧乙烯链相同时 碳氢链越长 浊点越低 在碳 氢链长相同 时 聚氧乙烯链越长则浊点越高 大多数此类表面活性剂的浊点在 70 100 但很多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常压下观察不到浊点 如泊 洛沙姆 108 泊洛沙姆 188 等 Krafft 点 是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 Krafft 点也是表面活性剂应用温度的下限 或者说 只有在温度高于 Krafft 点时表面活性剂才能更大程 度地发挥作用 例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的 Krafft 点分别约为 8 和 70 显然 后 者在室温的表面活性不够理想 与表面活性剂乳化作用有关的性质是 A 表面活 B 在溶液中形成胶束 C 具有昙点 D 在溶液表面做定向排列 E HLB 值 答案 D 解析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做定向排列使界面 表面张力下降 以下缩写中表示亲水亲油平衡值的是 A HLB B GCP C CMC D MCC E CMC Na 答案 A 解析 GCP 表示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CMC 表示临界胶束浓度 MCC 表示微晶 纤维素 CMC Na 表示羧甲基纤维素钠 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 A 卵磷脂 B 肥皂 C 吐温 80 D 司盘 80 E 泊洛沙姆 188 答案 C 解析 只有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才具有起昙现象 而题中 A 为两性离子 表面活性剂 B 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D 虽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但不含聚氧乙烯 基 E 虽是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但因为它的溶解度很大 在常压下观 察不到起昙现象 所以正确的答案只有 C 以下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强的是 A 吐温 80 B 肥皂 C 司盘 20 D 平平加 0 E 苯扎氯铵 答案 E 解析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大小顺序为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题中 A C D 都是非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 B 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只有 E 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正确表述是 A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要在临界胶束浓度 CMC 以下 才有增溶作用 B 表面活性剂用作乳化剂时 其浓度必须达到临界胶团浓 C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越小 亲水性越大 D 表面活性剂均有很大毒 E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故常用作杀菌和防腐剂 答案 E 解析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是因为形成了胶束 而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是因 为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作定向排列使界面表面张力下降 不一定非形成胶束 HLB 值越小 亲油性越大 不是所有的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很大的毒性 比如说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很小 具有 Krafft 点的表面活性剂是 A 单硬脂酸甘油酯 B 司盘 C 肥皂类 D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 E 吐温 答案 C 解析 Krafft 点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一个特征值 题中只有 C 是阴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 其余的均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属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 吐温 80 B 苯扎溴铵 C 有机胺皂 D 司盘 80 E 卵磷脂 答案 C 解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 括 高级脂肪酸盐 肥皂类 硫酸化物 主要是硫酸化油和高级脂肪醇硫 酸酯类 磺酸化物 系指脂肪族磺酸化物和烷基芳基磺酸化物等 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的 HLB 值是 A HLB 值为 15 18 B HLB 值为 7 9 C HLB 值为 1 5 3 D HLB 值为 3 6 E HLB 值为 13 15 答案 B 解析 不同 HLB 值表面活性剂的一般适用范围有 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与其应用 性质有密切关系 HLB 值在 3 6 的表面活性剂 适合用做 W O 型乳化剂 HLB 值在 8 18 的表面活性剂 适合用做 O W 型乳化剂 作为增溶剂的 HLB 值在 13 18 作为润湿剂的 HLB 值在 7 9 等 关于 HLB 值 下列叙述何者是错误的 A HLB 值是代表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B HLB 值是代表乳化剂亲水性和亲油性的比 C HLB 数值是表示乳化剂的亲水性质 D 不同乳化剂混用时其 HLB 数值没有相加性 E 常用的 HLB 值为 1 20 答案 D 解析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 平衡值 HLB 混合乳化剂的 HLB 值具有加和性 将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加热至某一特定温度时 溶液会产生沉淀而浑 浊 此温度称为 A 熔点 B 昙点 C 冰点 D 凝点 E 闪点 答案 B 解析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温度升高可导致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 键断裂 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 聚氧乙烯链可发生强烈脱水和收缩 使增溶 空间减小 增溶能力下降 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 溶液出现混浊 这一现象称为起昙 此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 以下缩写中表示临界胶束浓度的是 A HLB B GMP C CMC D MC E CMS Na 答案 C 解析 HLB 表示亲水亲油平衡值 GMP 表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MC 表示甲 基纤维素 CMS Na 表示羧甲基淀粉钠 关于理想防腐剂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性质稳定 B 能改善制剂稳定性 C 对人体无毒 无刺激性 D 溶解度能达到有效的防腐浓度 E 对大部分微生物有较强的防腐作用 答案 B 解析 理想防腐剂应性质稳定不影响制剂稳定性 所以 B 错 茶碱在乙二胺存在下 溶解度由 1 120 增大至 1 5 乙二胺的作用是 A 增溶 B 助溶 C 矫味 D 防腐 E 增大溶液的 pH 答案 B 解析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后增加某些难溶性物质在溶媒中的溶解度并形成澄 明溶液的过程称为增溶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 如 吐温类 助 溶是指难溶性药物在水中 当加入第三种物质时能增加其溶解度 这种物质就称 为助溶剂 助溶与增溶不同 其主要区别在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是低分子化合物 而不是胶 体电解质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 苯甲酸钠 水杨酸钠 乙酰胺等 作为防腐剂的是 A 尼泊金类 B 甜菊苷 C 阿司帕坦 D 甲基纤维素 E 明胶 答案 A 解析 常用防腐剂有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乙酯 丙酯 丁酯 亦称尼泊金类 常用浓度为 0 01 0 25 这是一类很有效的防腐剂 化 学性质稳定 苯甲酸及其盐 用量一般为 0 03 0 1 苯甲酸未解离的 分子抑菌作用强 所以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 最适 pH 值是 4 0 溶液 pH 值增高时解离度增大 防腐效果降低 山梨酸 对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 0 02 0 04 pH 6 0 对酵母 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 0 8 1 2 本品的防腐作用 是未解离的分子 在 pH 值 4 0 水溶液中效果较好 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 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防腐剂使用浓度为 0 02 0 2 醋酸氯乙定又称 醋酸氯已定 用量为 0 02 0 05 其他防腐剂如邻苯基苯酚微溶于水 使 用浓度为 0 005 0 2 桉叶油为 0 01 0 05 桂皮油为 0 01 薄荷油为 0 05 下关于苯甲酸与苯甲酸钠防腐剂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分子态的苯甲酸抑菌作用强 B 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好 最佳 pH 为 4 C pH 增高 苯甲酸解离度增大 抑菌活性下降 D 苯甲酸与羟苯酯类防腐剂合用具有防腐与防发酵作用 E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与苯甲酸钠抑菌作用相同 答案 E 解析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抑菌作用不同 苯甲酸未解离的分子抑菌作用强 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 A 水 B 甘油 C 丙二醇 D 二甲基亚砜 E 液状石蜡 答案 解析 1 极性溶剂 常用的有水 water 甘油 glycerin 二甲基亚砜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等 2 半极性溶剂 乙醇 alcohol 丙二醇 propylene glycol 和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液体制剂中常用聚乙二醇 300 600 为无色澄明 液体 3 非极性溶剂 常用的有脂肪油 fatty oils 液状石蜡 liquid paraffin 醋酸乙酯等 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 A H2O B 甘油 C 脂肪油 D 丙二醇 E 液状石蜡 答案 D 解析 1 极性溶剂 常用的有水 water 甘油 glycerin 二甲基亚砜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等 2 半极性溶剂 乙醇 alcohol 丙二醇 propylene glycol 和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液体制剂中常用聚乙二醇 300 600 为无色澄明 液体 3 非极性溶剂 常用的有脂肪油 fatty oils 液状石蜡 liquid paraffin 醋酸乙酯等 有 万能溶媒 之称的是 A 甘油 B 乙醇 C 液状石蜡 D 聚乙二醇 E 二甲基亚砜 答案 E 解析 二甲基亚砜又被称为万能溶媒 该知识点了解即可 下列可作防腐剂用的是 A 十二烷基硫酸钠 B 甘油 C 泊洛沙姆 188 D 苯甲酸钠 E 甜菊苷 答案 D 解析 常用防腐剂包括 尼泊金类 苯甲酸及其盐 山梨酸及其盐 苯扎溴 胺 醋酸氯己定 处方为碘 50g 碘化钾 100g 蒸馏水适量 制成复方碘溶液 1000ml 其中 碘 化钾的作用是 A 助溶 B 脱色 C 抗氧化 D 增溶 E 补钾 答案 A 解析 复方碘溶液中 碘化钾增加碘溶解度的机制是 KI 与 I2 形成分子间的络合 物 KI3 因此碘化钾是助溶剂 将液体制剂分为胶体溶液 混悬液 乳浊液等属于 A 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 按照性状分类 C 按照物态分类 D 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E 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答案 A 解析 液体制剂的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类 液体制剂分为均相液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两大类 均相液体制剂 如低分子溶液剂和高分子溶液剂 非均相液体制剂 如溶胶剂 乳剂 混悬剂等 按给药途径分类 液体制剂分为内服液体制剂 如合剂 糖浆剂 乳剂 混悬液 滴剂等和外用液体制剂 如皮肤用液体制剂 五官科用液体制剂和直肠 阴道 尿道用液体制剂等 与液体药剂特点不符的是 A 可减少某些药对胃的刺激性 B 给药途径广 C 稳定性好 易于携带和运输 D 便于分剂量 老幼服用方便 E 工艺简单 易掌握 答案 C 解析 液体药剂的优点有 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 分散度大 吸收快 能较迅速地发挥药效 给药途径多 可以内服 也可以外用 易于 分剂量 服用 方便 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 制剂后 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缺点 药物分散度大 受分散介质 的影响 易引起药物的化 学降解 液体制剂体积较大 携带 运输 贮存都 不方便 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 需加人防腐剂 非均匀性液体制剂 易 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是 A 合剂 B 醑剂 C 搽剂 D 洗剂 E 芳香水剂 答案 B 解析 醑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可供内服或外用 关于糖浆剂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 B 可作矫味剂 助悬剂 C 糖浆剂是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D 热熔法制备有溶解快 滤速快 可以杀死微生物等特点 E 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 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 答案 A 解析 糖浆剂属于低分子溶液剂 低分子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分散在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包括溶 液剂 芳香水剂 糖浆剂 酊剂 醑剂 甘油剂 涂剂等 下列关于高分子溶液性质的表述中 错误的是 A 高分子溶液为均相液体制剂 B 高分子溶液为热力学稳定体系 C 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与其分子量无关 D 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E 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电解质 产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 答案 C 解析 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与分子量 高分子溶液是黏稠性流体 其黏度与分子量 之间的关系可用式 KMa 表示 以 g g 为单位 糖浆剂的含糖量应大于 A 64 7 B 70 C 75 D 80 E 85 答案 A 解析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供口服用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 称为单糖浆或糖浆 浓度为 85 g ml 或 64 7 g g 高分子溶液剂加入大量电解质可导致 A 高分子化合物分解 B 产生凝胶 C 盐析 D 胶体带电 稳定性增加 E 使胶体具有触变性 答案 C 解析 向高分子溶液剂中加入大量电解质 由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破坏高 子的水化膜 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 这一过程称为盐析 一些亲水性高分子溶液 在温热条件 下为黏稠性流动液体 温度降低时形成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产生凝 胶 高分子溶液剂本身就具有荷电性 触变性与温度有关 胃蛋白酶合剂处方 胃蛋白酶 20g 稀盐酸 20ml 橙皮酊 50ml 单糖浆 100ml 蒸馏水适量 共制 1000ml 该制剂属于 A 混悬液型 B 溶液型 C 疏水胶体型 D 乳浊液型 E 高分子溶液剂 胶浆剂 型 答案 E 解析 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 剂 溶液剂以水为溶剂 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 或称胶浆剂 胃蛋白酶合剂 是分子溶解于水中形成的高分子溶液剂 关于糖浆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作矫味剂 助悬剂 B 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 C 热溶法制备有溶解快 滤速快 可以杀灭微生物等优点 D 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 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 E 可加适量乙醇 甘油作稳定剂 答案 B 解析 糖浆剂为低分子溶液剂 于溶胶剂中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 使溶胶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而增加稳定 性 这种胶体称为 A 助悬剂 B 絮凝剂 C 脱水剂 D 保护胶 E 乳化剂 答案 D 解析 助悬剂是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药物微 粒的亲水性的附加剂 向混悬剂中加入适当电解质 使混悬剂微粒形成疏松的絮 状聚集体从而 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 此时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 能破坏高分 子水化膜的物质如乙醇 丙酮为脱水剂 乳化剂是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备混悬液时 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 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 速度的物质称为 A 乳化剂 B 助悬剂 C 增溶剂 D 润湿剂 E 絮凝剂 答案 B 解析 助悬剂系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 水性的附加剂 关于混悬剂沉降容积比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中国药典 规定口服混悬剂在 3 小时的 F 值不得低于 0 5 B 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 F 是混悬剂沉降前混悬剂容积与沉降后沉降物的容积的 比值 C F 值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D F 值在 0 10 之间 E F 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答案 E 解析 错误选项的正确描述 A 中国药典 规定口服混悬剂在 3 小时的 F 值不得低于 0 9 B 沉降容积比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 C F 值愈大混悬剂愈稳定 D F 值在 1 0 之间 制备混悬剂时加入适量电解质的目的是 A 调节制剂的渗透压 B 增加混悬剂的离子强度 C 使微粒的 电位增加 有利于稳定 D 增加介质的极性 降低药物的溶解度 E 使微粒的 电位降低 有利于稳定 答案 E 解析 制备混悬剂时加入适量的电解质使微粒的 电位降低有利于稳定 评价混悬剂质量方法不包括 A 流变学测定 B 重新分散试验 C 沉降容积比的测定 D 澄清度的测定 E 微粒大小的测定 答案 D 解析 评定混悬剂质量的方法 1 微粒大小的测定 2 沉降容积比的测定 3 絮凝度的测定 4 重新分散试验 5 电位测定 6 流变学测定 以下可作为絮凝剂的是 A 西黄蓍胶 B 甘油 C 羧甲基纤维素钠 D 聚山梨酯 80 E 枸橼酸 答案 E 解析 A 是天然高分子助悬剂 B 是低分子助悬剂 C 是合成高分子助悬剂 D 是 润湿剂 E 是电解质 可作絮凝剂 下列关于絮凝度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A 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 用 表示 B 絮凝度表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减少的倍数 C 絮凝度不能用于评价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D 絮凝度越小 絮凝效果越好 E 絮凝度不能用于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 答案 A 解析 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 用 表示 表示由絮凝所引起 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 絮凝度越大 絮凝效果越好 用絮凝度评价絮凝剂的 絮凝效果 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 有重要的价值 下列关于助悬剂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A 助悬剂是乳剂的一种稳定剂 B 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可作助悬剂 C 助悬剂可以减少分散介质的黏度 D 助悬剂可降低微粒的 电位 E 助悬剂可减少药物微粒的亲水性 答案 B 解析 助悬剂是混悬剂的一种稳定剂 是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 沉降速度或增加药物微粒的亲水性的附加剂 降低微粒的 电位是絮凝剂的作用 下列能作助悬剂的是 A 磷酸盐 B 糖浆 C 枸橼酸钾 D 酒石酸钠 E 吐温 80 答案 B 解析 作助悬剂的物质一般为具有黏性的物质 糖浆是低分子助悬剂 而酒石酸 钠 枸橼酸钾 磷酸盐是有机酸的盐 不能作助悬剂 只能作絮凝剂 吐温 80 是表面活性剂 作润湿剂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 分散法 B 单凝聚法 C 复凝聚法 D 干胶法 E 湿胶法 答案 A 解析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最常用的是分散法 单凝聚法 复凝聚法是制备微囊的 常用方法 干胶法 湿胶法是制备乳剂常用的方法 下列关于助悬剂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A 助悬剂是乳剂的一种稳定剂 B 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可作助悬剂 C 助悬剂可以减少分散介质的黏度 D 助悬剂可降低微粒的 电位 E 助悬剂可减少药物微粒的亲水性 答案 B 解析 助悬剂是混悬剂的一种稳定剂 是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 沉降速度或增加药物微粒的亲水性的附加剂 降低微粒的 电位的是絮凝剂的作 用 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作用是 A 消泡作用 B 去污作用 C 润湿作用 D 乳化作用 E 增溶作用 答案 C 解析 润湿剂 润湿剂系指能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附加剂 最常用的 润湿剂是 HLB 值在 7 11 之间的表面活性剂 如聚山梨酯类 聚氧乙烯蓖麻油类 泊洛沙姆等 有关药物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 B 乳剂破裂后 加以振摇 能重新分散 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 C 凡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催化反应 D 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 制剂中应避免使用 E 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 加入的能降低 Zeta 电位 使粒子产生絮凝的电解质称 为絮凝剂 答案 E 解析 错误选项的正确叙述 A 乳剂的分层是可逆现象 B 乳剂破裂后 加以振摇 也不能重新分散 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 C 凡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广义酸碱催化反应 D 药物晶型分为稳定型 亚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三种 亚稳定型可转变为稳定型 属热力学不稳定晶型 由于其溶解度大于稳定型药物 故常用亚稳定型药物制成 多种固体制剂 制剂中不应避免使用 油中乳化剂法又称 A 湿胶法 B 干胶法 C 机械法 D 新生皂法 E 两相交替加入法 答案 B 解析 油中乳化剂法又称干胶法 本法的特点是先将乳化剂 胶 分散于油相中 研匀后加水相制备成初乳 然后稀释至全量 关于乳剂的性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乳剂属于胶体制剂 B 乳剂属于均相液体制剂 C 乳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D 制备乳剂时需要加入适宜的乳化剂 E 乳剂分散度小 药物吸收缓慢 生物利用度高 答案 D 解析 错误选项的正确叙述如下 A 乳剂属于胶体制剂 乳剂是一个独立的剂型 不属于胶体制剂 B 乳剂属于均相液体制剂 乳剂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 C 乳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E 乳剂分散度小 药物吸收缓慢 生物利用度高 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很大 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很快 生物利用度高 属于 O W 型固体微粒类乳化剂的是 A 氢氧化钙 B 氢氧化锌 C 氢氧化铝 D 阿拉伯胶 E 十二烷基硫酸钠 答案 C 解析 固体微粒类乳化剂能作 O W 型乳化剂的有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 二氧 化硅 皂土等 能作 W O 型乳化剂的有 氢氧化钙 氢氧化锌 阿拉伯胶是天 然乳化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下列乳化剂中 属于固体微粒型乳化剂的是 A 氢氧化铝 B 油酸钠 C 蜂蜡 D 明胶 E 苄泽 答案 A 解析 乳化剂包括 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 如油酸钠 苄泽 天然乳化 剂 明胶 固体微粒乳化剂 辅助乳化剂 蜂蜡 有关乳浊液的类型 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包油型 简写为水 油或 O W 型 B 油包水型 简写为水 油或 O W 型 C 水包油型 油为外相 水为不连续相 D 油包水型 油为外相 水为不连续相 E 油包水型 水为连续相 油为不连续相 答案 D 解析 油包水型乳浊液 油相为连续相 水相为分散相 简写为水 油或 W O 型 可用于静脉注射用乳剂的乳化剂的是 A 泊洛沙姆 188 B 司盘 60 C 吐温 80 D 十二烷基硫酸钠 E 蔗糖脂肪酸酯 答案 A 解析 根据乳剂给药途径选择 口服乳剂应选择无毒的天然乳化剂或某些亲水性 高分子乳化剂等 外用乳剂应选择对局部无刺激性 长期使用无毒性的乳化剂 注射用乳剂应选择磷脂 泊洛沙姆等乳化剂 乳剂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乳剂液滴的分散度大 B 乳剂中药物吸收快 C 乳剂的生物利用度高 D 一般 W O 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 E 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 有靶向性 答案 D 解析 乳剂的特点 1 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很大 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很快 生物利用度高 2 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 而且使用方便 3 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并可加入矫味剂 4 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 黏膜的渗透性 减少刺激性 5 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 药效高 有靶向性 6 肠外营养乳剂 是营养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形成 W O 型乳剂的乳化剂是 A 硬脂酸钠 B 氢氧化钙 C 聚山梨酯 80 D 十二烷基硫酸钠 E 阿拉伯胶 答案 B 解析 O W 型乳化剂有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 二氧化硅 皂土等 W O 型乳 化剂有 氢氧化钙 氢氧化锌等 下列属于天然乳化剂的是 A 西黄蓍胶 B 卖泽 C 硬脂酸钠 D 皂土 E 氢氧化镁 答案 A 解析 天然乳化剂 天然乳化剂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不强 但它们易形成高分子 膜而使乳滴稳定 常用的有多糖类的阿拉伯胶 西黄蓍胶及明胶 白蛋白和酪蛋 白 大豆磷脂 卵磷脂及胆固醇等 以西黄蓍胶为乳化剂形成乳剂 其乳化膜是 A 单分子乳化膜 B 多分子乳化膜 C 固体粉末乳化膜 D 复合凝聚膜 E 液态膜 答案 B 解析 多分子乳化膜 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类乳化剂 在乳剂形成时被吸附于乳 滴的表面 形成多分子乳化剂层 称为多分子乳化膜 强亲水性多分子乳化膜不 仅阻止乳滴的合并 而且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 使乳剂更稳定 如阿拉伯胶 西 黄蓍胶 明胶等作乳化剂就能形成多分子膜 在混悬剂中加入聚山梨酯类可作 A 乳化剂 B 助悬剂 C 絮凝剂 D 反絮凝剂 E 润湿剂 答案 E 解析 乳化剂是乳剂中使用的附加剂 助悬剂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润湿剂是混 悬剂中应用的稳定剂 表面活性剂不能作助悬剂或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最常用的 润湿剂是 HLB 值在 7 11 之间的表面活性剂 如聚山梨酯类 能增加油相黏度的辅助乳化剂是 A 甲基纤维素 B 羧甲基纤维素钠 C 单硬脂酸甘油酯 D 琼脂 E 西黄蓍胶 答案 C 解析 除 C 以外 其余的都是能增加水相黏度的辅助乳化剂 乳剂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 A 提高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 B 加人适量的乳化剂 C 有时可不必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D 有任意的相比 E 很高的温度 答案 B 解析 加入适量的乳化剂 来降低油水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形成乳剂 但要形成 稳定的乳剂还需要形成牢固的乳化膜及有适当的相比 温度应适当 不是越高越 易形成乳剂 乳剂放置后 有时会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 A 分层 乳析 B 破裂 C 反絮凝 D 絮凝 E 转相 答案 A 解析 乳剂的分层系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又称乳 析 外耳道发炎时所用的滴耳剂最好调节为 A 中性 B 酸性 C 弱酸性 D 碱性 E 弱碱性 答案 C 解析 滴耳剂系指药物制成供滴耳用的澄清溶液或混悬液 滴耳剂一般有消毒 止痒 收敛 消炎及润滑的作用 外耳道发炎时 其 pH 多为 7 1 7 8 所以 外耳道所用的药剂最好呈弱酸性 二 B A 普朗尼克 B 季铵化物 C 卵磷脂 D 肥皂类 E 乙醇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 答案 A 解析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 脂肪酸甘油酯 蔗糖脂肪酸酯 脂肪酸山梨坦 司 盘 聚山梨酯 吐温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 卖泽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苄泽 聚 氧乙烯 聚氧丙烯共聚物 泊洛沙姆或普朗尼克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 肥皂 类 碱金属皂 碱土金属皂 有机胺皂 硫酸化物 硫酸化油 高级脂肪醇 硫酸 酯 磺酸化物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季铵化物 主要有苯扎氯铵 洁尔灭 和苯 扎溴铵 新洁尔灭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 答案 D 解析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 脂肪酸甘油酯 蔗糖脂肪酸酯 脂肪酸山梨坦 司 盘 聚山梨酯 吐温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 卖泽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苄泽 聚 氧乙烯 聚氧丙烯共聚物 泊洛沙姆或普朗尼克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 肥皂 类 碱金属皂 碱土金属皂 有机胺皂 硫酸化物 硫酸化油 高级脂肪醇 硫酸 酯 磺酸化物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季铵化物 主要有苯扎氯铵 洁尔灭 和苯 扎溴铵 新洁尔灭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 答案 B 解析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 脂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民航工程师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组织发展面试题库及答案
- 邹城幼儿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证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安徽怀宁辅警笔试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信托受益权让与及回购担保服务合同
- 万科物业租赁合同范本:租户入住及退租管理协议
- 汽车抵押贷款合同示范
- 股东退股条件及企业品牌形象保密合同
- 互联网公司注销及知识产权清理合同
- 2024年上半年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
- 2024年桑黄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公转私借款合同书模板
-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能我会》课件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
- 《进一步规范管理燃煤自备电厂工作方案》发改体改〔2021〕1624号
- 《多元统计分析-基于R(第3版)》课件全套 费宇 第1-13章-多元统计分析与R简介-多维标度分析
-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 2024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
-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学科成绩提升培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