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4206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09054206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09054206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09054206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09054206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编号09054206: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Biochemistry适用于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总学时:48 学分3开课单位:生命科学系 课程负责人:呼凤兰 执 笔 人:呼凤兰 审 核 人:高平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性质、生理功能和它们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其营养质量的变化,理解食品各营养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生化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其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奠定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几大类生命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功能;掌握酶的组成、分类、酶作用机理、酶活力测定和酶促反应动力学;掌握糖类分解代谢,脂肪酸费解和合成代谢,DNA和RNA合成蛋白质合成等生物体内的重要生化反应过程;掌握生物氧化中氧化磷酸化过程和ATP产生机理;掌握层析、电泳、酶动力学实验、核酸等生物物质分离、蛋白质性质实验等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巧。三、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教学内容:食品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学习食品生物化学的意义;如何学习食品生物化学;新陈代谢概论目标及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及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历程及未来任务;2、掌握食品的概念,了解食品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教学重点及难点:生物化学的概念及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对象和内容课时分配:2课时第二章 食品物料重要成分化学教学内容:第一节 糖类化学1、 糖类化合物的种类。2、 食品中的糖类化合物有那些?3、 食品中的糖类有那些功能?第二节 脂类化学1、 脂类的种类以及理化性质。2、 油脂的分析技术。第三节 蛋白质化学1、 氨基酸的种类、结构以及常见氨基酸的名称和符号。2、 蛋白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3、 蛋白质的分离提纯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第四节 核酸化学1、 核酸的分子组成及其结构。2、 核酸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目标及要求:1、掌握糖类化合物的概念、分类、结构以及它们与食品加工有关的性质及应用。2、掌握食品中糖类的功能。3、了解脂类化合物的特征及分类。4、掌握脂肪及脂肪酸的性质。5、掌握常见氨基酸的种类、结构、重要的性质以及常见氨基酸名称和符号。6、。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以及分离提纯。7、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和基本构成单位以及核酸的结构和性质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糖类的功能、蛋白质的结构;教学难点是脂类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课时分配:6课时第三章 酶与维生素教学内容:第一节 酶的概述1、酶的发展史、分类和命名第二节 酶催化作用的特性第三节 酶的组成第四节 酶分子的活性中心及其催化作用机制1、酶分子的活性中心2、酶的催化作用机制第五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1、酶与底物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2、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第六节 酶活性的调控1、了解酶的别构调节作用、反馈调节作用以及可逆共价修饰调节。2、理解酶原激活第七节 酶的分离、纯化1、掌握酶分离纯化的具体过程2、掌握酶制剂的具体保存方法。第八节 辅酶与维生素1、了解各种辅酶的结构与作用2、了解各种维生素的结构和作用目标及要求:1、 了解酶的命名及分类。2、 掌握酶促反应的机理。3、 掌握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 掌握酶分离纯化的具体过程5、 了解各种辅酶和维生素的结构和作用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酶分子的活性中心及其催化作用机制和酶促反应动力学;教学难点是酶的分离纯化。课时分配:8课时第四章 生物氧化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1、 线粒体的结构。2、 生物氧化的特点与方式。第二节 生物能及其存在形式1、 高能化合物及高能键2、 高能化合物的类型第三节 呼吸链及其组成成分第四节 呼吸链的排列顺序与氧化磷酸化1、 呼吸链的排列顺序2、 呼吸链的抑制剂3、 氧化磷酸化以及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4、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5、 线粒体的穿梭系统第五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第六节 高能磷酸键的储存和利用目标及要求:1、 了解线粒体的结构和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2、 了解生物氧化过程中二氧化碳、水和ATP的生成过程。3、 了解高能化合物存在的类型。4、 掌握呼吸链的排列顺序以及呼吸链的抑制剂。5、 掌握氧化磷酸化以及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6、 掌握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呼吸链及其组成成分以及呼吸链的排列顺序与氧化磷酸化;教学难点是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课时分配:6课时第五章 糖代谢教学内容:第一节 糖与生命活动的关系1、 糖如何参与物质构成并且提供给人体能量。2、 保肝解毒作用3、 抗生酮和节约蛋白质作用4、 血糖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1、 掌握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以及磷酸戊糖途径2、 糖原的分解第三节 糖的合成代谢1、 糖异生作用2、 糖原的合成代谢第四节 糖代谢紊乱1、了解糖代谢紊乱出现的后果2、出现糖代谢紊乱的原因目标及要求:1、 了解糖与生命活动的关系2、 掌握糖分解代谢的各种途径3、 掌握糖异生作用4、 了解糖代谢紊乱的后果以及出现代谢紊乱的原因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糖的分解代谢以及糖的合成代谢;教学难点是糖分解代谢中三羧酸循环。课时分配:6课时第六章 脂类代谢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1、 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2、 脂类的吸收和运输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1、 脂肪的酶促水解2、 甘油的分解代谢3、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4、 酮体的生成与利用第三节 脂肪的生物合成1、 甘油、脂肪酸、脂肪的合成第四节 类脂代谢1、 磷脂、胆固醇代谢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第七节 脂类代谢紊乱第八节 与脂类代谢相关的疾病目标及要求:1、 了解脂类主要的生理功能2、 掌握脂类消化、分解与吸收的简单过程。3、 掌握甘油和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程。4、 掌握脂肪合成代谢的简单过程,了解类脂代谢的简单过程。5、 了解脂类代谢紊乱以及脂类代谢相关的疾病有那些?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脂肪的分解代谢、合成代谢以及类脂代谢;教学难点是脂肪酸的分解代谢以及脂肪酸的合成代谢。课时分配:6课时第七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教学内容:第一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1、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2、 氨基酸代谢产物的去路第三节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1、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2、 一碳基团目标及要求:1、 掌握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2、 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3、 掌握氨基酸的合成代谢途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教学难点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课时分配:4课时第八章 核酸代谢教学内容:第一节 核酸的分解代谢1、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2、 嘌呤碱的分解代谢3、 嘧啶碱的分解第二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 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第三节 核酸的生物合成1、 DNA的生物合成2、 RNA的生物合成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 遗传密码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的翻译3、 翻译后加工目标及要求:1、 掌握核酸的分解代谢2、 掌握核苷酸的合成代谢3、 掌握DNA、RNA的生物合成4、 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的翻译。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核酸分解代谢和合成的代谢的简单过程;教学难点是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课时分配:4课时第九章 矿物质代谢教学内容:第一节 人体的无机元素种类及其含量1、 无机元素的种类及含量2、 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3、 成酸和成碱食物第二节 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的代谢1、 钙、磷代谢2、 钠、钾与氯的代谢3、 某些微量元素的代谢第三节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目标及要求:1、 了解人体内无机元素的种类和含量2、 掌握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3、 了解那些食物是成酸食物,那些是成碱食物?4、 掌握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的代谢5、 了解那些元素是有害元素。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以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的代谢途径;教学难点是如何识别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课时分配:4课时第十章 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展望教学内容:第一节 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展望1、 基因工程技术概述2、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3、 展望第二节 现代生化分离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展望第三节 现代生化分析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目标及要求:1、 了解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2、 理解现代生化分离技术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3、 理解现代生化分析检测技术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基因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是现代生化分离技术和生化分析检测在食品中的应用。课时分配:2课时附: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学时数一绪论2二食品物料重要成分化学6三酶与维生素8四 生物氧化6五 糖代谢6六 脂类代谢6七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4八核酸代谢4九矿物质代谢4十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展望2合计48四、本课程考核方式1、成绩的组成:出勤率占10%;课堂综合15%;阶段性测验20%,作业完成情况15%。期末40%。2、考试的形式:闭卷、阶段性测验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食品生物化学. 胡耀辉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参考书:1.王镜岩,朱圣庚,许长法.生物化学(第3版,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李丽娅.食品生物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沈同.生物化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六、执行本大纲的说明七、常用专业英语词汇附表(英汉对照)英语汉语英语汉语Biochemistry生物化学Amino acid氨基酸Foodstuff食品Nucleic acids核酸auxohormome维生素mineral substance矿物质Biological生物element元素glucose metabolism糖代谢substance.物质protein.蛋白质diabetes糖尿病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食品生物化学英文名称:Biochemistry课程编号:09054206总学分:3总学时: 48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系教 材:食品生物化学胡耀辉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参考书:1、王镜岩,朱圣庚,许长法.生物化学(第3版,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李丽娅.食品生物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沈同.生物化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课程负责人:呼凤兰课程说明: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等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等基础课;后续课程为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本课程重点讲述食品中各种成分在加工,贮藏,运输中发生的各种变化;生物体内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和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合成与降解代谢、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