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室管道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监护室管道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监护室管道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监护室管道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监护室管道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监护室常见管道护理 CCU段靖娟 目标 了解管道的分类掌握导管风险管理掌握监护室导管护理要求掌握监护室常见导管的特异性护理要点 一 监护室管道分类 供给性管道 排出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综合性管道 按目的分类 1 供给性管道 是指通过管道将氧气 能量 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 2 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管道引流出液体 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 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3 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 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 如上腔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测压管 动脉测压管等 4 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 排出性 监测性的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 导管按风险程度 高危导管中危导管低危导管 腹腔引流管 各类造瘘管 普通创口引流管 镇痛泵 三腔两囊管 普通吸氧管 普通胃管 导尿管 T字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动脉置管 气管插管 脑室外引流管 胰腺引流管 透析管 鼻肠管 漂浮导管 常见导管安全问题 管道脱出连接错误管道堵塞管道受压及扭曲发生并发症 如何提升导管护理 安全性 二 ICU导管护理要求 二 监护室导管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对所有留置管道的患者 采用风险管理防止非计划性拔管 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的意义大胆改革 留置时间 部位 深度 固定 通畅 局部情况 护理措施 宣教 评估的内容 五常法 5S 管理 目前国内护理管理领域普遍实施 5S 管理 五常 常组织 常整顿 常清洁 常规范 常自律 五常法是源于日本管理企业空间而产生的 护理管理领域普遍实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增加患者满意度 减少浪费 保障护理质量 五常法 5s 管理 1 常组织 对科室护士全员培训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 加强管道护理新知识 新技术的学习 2 常整理 不要错过随手检查 查管道放置的位置 通畅等情况 3 常清洁 保持各个管道表面 患者皮肤 粘膜的清洁 及时去除不洁因素导致的感染 意外脱管的危险 五常法 5s 管理 4 常规范 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对组员护理时存在的各种问题按标准随时进行整改 制定各个管道护理流程 使大家的行为更标准化 程序化 5 常自律 培养每位护理人员主动检查自己护理管道的工作方法 并积极学习管道护理新知识 巩固旧知识的能力 三 监护室导管护理要点 各类引流管 1 梳理通畅 合理放置2 妥善固定 防止脱落3 明确标识 严防差错4 严密观察 及时处理 监护室导管护理要点 1 梳理通畅 合理放置 根据各管道的走向 顺势放置 保证各管道不打折 不弯曲 不相互缠绕 保持管道通畅 避免逆流 并可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 a 无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动静脉置管等输入性管道 b 有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引流管 导尿管等排出性管道 两类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 不可捆绑在一起固定 避免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 2 妥善固定 防止脱落 各类管道都要留有足够长度 便于病人翻身 拍背和接受治疗 翻身前后均应该放置好管道 床上活动的患者 留适宜长度 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 保留胃管等 要胶布固定后做好标记 并注意观察 导管固定贴 3 明确标识 严防差错 当病人携带的管道繁多时 会造成护理观察不便 引起护理差错 因此要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 盆腹腔引流 头颅引流 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部位 对多个静脉通道应用可分为普通补液通路 输血通路和特殊用药通路 静脉滴注升压药 扩血管药 镇静药等 各种警示牌 床头安全标识卡 根据患者病情 皮肤及药物应用等悬挂各类警示牌 各警示牌之间用钥匙扣连接 整体悬挂于吊杆或者吊塔上 微量泵 根据所需泵入药物的种类选择合适微量泵 所用药物标签一致朝外 延长管避免交叉错乱 4 严密观察 及时处理 进行不间断病情观察 定时检查各类管道 保持管道通畅有效 及时观察 准确记录输入液量及引流液的色泽及流量 观察贴膜 胶布及固定带 受潮 松脱时及时更换 查看引流管固定用缝针针眼处有无脓液 缝线有无脱落 对于昏迷 躁动 谵妄 意识不清要使用约束带将患者妥善固定 并适当应用镇静剂 根据导管评估情况 及时制定护理计划与安全措施 严格床头交接班程序 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固定是否稳妥 引流液色泽 性质 量 以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四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类引流管 常见管道的护理 人工气道胃管胸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 1 气管插管2 气管切开套管 气管插管 衔接管管腔套囊牙垫 气管插管 固定 胶布 牙垫固定器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 并行口腔护理适当约束定时测量气管插管刻度 并记录 气管插管的固定 用物准备 1 2 3 4 根据患者年龄 肥胖程度等准备胶布 牙垫 寸带等 胶布寸带固定法 1 2 3 固定气管插管深度 把气囊导管放于气管插管和牙垫凹槽之间 用胶布缠绕捆绑 另一胶布绕颈后两侧分别再次缠绕牙垫 4 胶布固定完成 寸带再一次固定插管 并把气囊固定在一侧 避免牵拉 气管插管 保持通畅 吸痰护理选择适宜的吸痰管注意无菌操作吸痰时间少于15秒 气管切开套管 衔接管管腔套囊固定架 气管切开套管 固定 固定带应系死结并系紧 与颈部的间隙以一横指为宜 每日要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 气管切开套管 预防感染 24h渗血较多 勤更换切口周围纱布 以后2 日更换 保持清洁干燥 经常检查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 湿疹等 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用凡士林纱布 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 脓胸 气胸和外伤性气胸 血胸食管 气管 支气管瘘者开胸手术者 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根据胸腔的生理特点设计的 依靠水封瓶中的液体 使胸腔与外界隔离 水位线 储液腔 负压腔 隔离腔 示意图 三瓶水封式系统 与双瓶相似 只是增加了一个调压瓶 调压瓶的存在 就是为了安全 调压瓶的盖子上有三个口 左边口 5号管 接水封瓶 右边口 7号管 接负压吸引机 中间口则接压力调节管 6号管 调压瓶的压力调节管就好比高压锅的限压阀 当我们用负压吸引机时 第三个瓶是调压瓶 负压瓶 当气胸经水封瓶引流后胸膜破口仍未愈合时 需要加快气体的引流 那么就可使用负压吸引装置 如果没加负压吸引装置 只有前面两个瓶 气体出来就完全靠胸膜腔正压往外推 一旦加了负压吸引装置 就对胸腔内气体有一个往外拉的力 这一推一拉 更有利于气体排出 有利于气胸破口的愈合 如果吸引机形成的负压过大 而又没有压力调节管时 那么这个过大的负压直接传递到胸腔 极端情况下是可能造成肺脏组织破坏的 而如果我们有压力调节管 一端在水下8 12cm 另一端直通大气 那就高枕无忧了 因为一旦调节的负压过大 这个时有发生 绝大多数医务人员都不知道合适的负压是多少 即便知道 也有可能人为出错 超出了我们设定的8 12cm水柱的压力时 空气就会从压力调节管进来 缓冲调压瓶里面的压力 那么胸腔承受的负压就不会超过预设值 为什么是8 12cm水柱 因为这个时候负压效果已经很明显 而且很安全 胸腔闭式引流的选择 选择长度约100cm的橡胶管作为引流排液管 选择管径1 5 2 0cm的橡胶管作为排液管 排气管 选择管径1 0cm左右的橡胶管作为排气管 排气管 排液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安置部位 排气管一般置于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排液管一般置于腋中线或腋后线第6 8肋间脓胸常选在积液最低位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一 维持引流效能正确连接引流装置病人取半卧位定时挤捏引流管 避免引流管受压 扭曲 滑脱 堵塞注意无菌操作 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鼓励病人咳嗽 深呼吸运送病人时及下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搬运病人中 下床活动中 二 引流液的观察 记录 量性状水柱波动准确记录 一度漏气 咳嗽时有气泡逸出二度漏气 讲话或深呼吸时有气泡逸出三度漏气 平静呼吸时有大量气泡逸出 每小时 100ml 持续3小时 提示活动性出血 鲜红色 提示有活动性出血胃内容物 提示有食管 胃吻合瘘乳白色浑浊液体 提示为乳糜胸 水柱无波动 患者无出现异常症状 说明肺膨胀 已无残腔 若患者胸闷气促 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 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阻塞 需设法挤压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 促使其通畅 并通知医生 三 引流管的拔管指征 术后48 72小时 引流量减少且颜色变淡24小时引流量 50ml 或脓液 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 不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深静脉置管 常选部位颈丛内静脉锁骨下深静脉股内深静脉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 消毒面积10cm2以上待干 先将3L敷贴贴于穿刺点处 再以3M有缺口透明膜对准蝶形翼处固定于皮肤上 蝶行翼正好在3M透明薄膜缺口处 再将体外深静脉导管顺势弯成S形 形成压力缓冲 用3M无缺口透明薄膜固定于皮肤上 最后注明操作日期 时间 操作者贴于膜 冲管与封管 脉冲式 推一下停一下 在导管内造成小漩涡 加强冲管效果 有利于把导管内各个方向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正常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约4 6cm 引流管通畅 腔 若患者胸闷气促 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 吸引流瓶短玻璃管 促使其通畅 并通知医生 封管 正压封管 边推边封 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导管堵塞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导管脱出和移位导管断裂 导管堵塞 原因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输液系统内异物阻塞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堵塞 导管发生堵塞时 可轻微转动导管反复抽吸 如仍抽不出血液多是因为导管内血块栓塞 必要时请医生用尿激酶行导管内溶栓 更换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 简称CRBSI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并伴有发热 38 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原因 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机体抵抗力弱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局部组织损伤 血肿 感染灶输液种类 高渗 高粘稠 血液制品 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前后要洗手 静脉推注和连接导管时要消毒 每隔24小时更换输液装置 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30天至45天 定时更换辅料 若有污染及时更换 加强营养 增强机体抵抗力 深静脉血栓 护理观察观察置管侧肢体 颈部 肩部皮肤肿胀 疼痛 皮肤温度及颜色 功能活动情况 诊断方法怀疑患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立即和医生协商 血管B超检查 处理措施拔管 应抬高患肢并制动 不应热敷 按摩 压迫 导管脱出 移位 原因由于颈部活动度大 出汗易使贴膜失去黏性 穿衣和睡眠中不慎易将导管拉出病人烦躁不配合 自行拔出处理加强宣教 适当镇静 制动预防选择置管部位 敷贴类别导管脱出部分勿送入血管内 以防止造成感染拔管 导管断裂 原因超期限使用致使硅胶管老化 日常生活中穿 脱衣服等活动程度大 强行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